◎ 第四十二回 洪楊起據金陵南北構兵
關燈
小
中
大
詩曰:
大将南征膽氣豪,腰橫秋水雁翎刀。
風吹鼍鼓山河動,電閃旌旗日月高。
天上麒麟原有種,穴中蝼蟻豈能逃。
太平待诏歸來日,朕與先生解戰袍。
卻說嘉慶帝為太上皇開千秋壽筵,正在高興之際,忽外面遞來湖北督撫奏折,稱白蓮教徒由枝江、宜都,糾集黨羽滋鬧,請派兵速剿等語。
嘉慶帝見奏,即敕湖北巡撫惠齡專辦剿滅事宜。
誰知告警表章如同雪片:林之華起當陽;姚之富起襄陽;齊林妻王氏起保康。
同時接踵而起者,約數十州縣,聲勢甚浩;幾遍湖北全省。
嘉慶帝大驚,忙入宮禀知太上皇。
太上皇斟酌妥當,即傳旨命西安将軍恒瑞率兵至丹陽剿林之華,都統永保等剿姚之富、齊王氏、枝江教匪,專敕鄂督畢沅、惠齡剿辦。
各将奉诏領軍并進,至四月先後報捷,斬首數萬。
那白蓮教徒聶傑人被總兵富志擒住,餘外的反格外橫鬧。
原來白蓮教,元末有韓林兒,明季有徐鴻儒,後因剿滅未盡,複起滋擾。
乾隆年間,有安徽人劉松,系白蓮教首領,被官擒獲,徙流甘肅。
他徒衆劉之協、宋之清等未曾遭獲,分投川、陝、鄂一帶傳教,不過圖騙些錢财。
到乾隆晚年,教徒竟至三百多萬。
他造謠言說:清朝鴻運已過,劫運将來,現在真命天子已出世,你們若要免禍,須訪求真命天子保護。
百姓聞之,統求劉之協把真命天子指出。
劉之協遂将同黨王姓之子發生,冒充明朝後裔,指為天子,招集黨羽,各處勸募,置旗造甲,擇日發難。
後被官兵聞之,将一幹人犯并王發生,一并拿住。
内有劉之協賄通押卒,半途放走。
隻王發生解送京師。
乾隆帝見他還未成年,将他充軍,餘皆斬首。
乾隆遂傳旨大索劉之協。
此旨一下,官吏借此正好擄掠,四方百姓不堪其苦。
于是憤集數十州縣,群起為亂,搶州州破,掠縣縣覆。
又道四川達州徐天德與太平縣王三槐等,糾衆為助,弄得南方半壁危如石卵,告急表章紛紛進奏。
嘉慶帝見之,甚為扼腕。
于是立命内大臣額勒登、保将軍明亮等,先後剿平民亂;複命額勒登、保明亮等,一馳四川達州,一赴湖北,專任剿教匪事宜。
又督敕各省督撫、将軍、都統等認真會剿,如再無功,立即拿問。
此谕一下,各路統兵将帥均慎重起來,有議分剿,有議合攻,紛紛不一。
于是,将軍明亮、都統德楞泰率兵連敗徐天德、王三槐等。
川中鄉勇羅思舉起應清兵奮擊,先後擊斃教徒數萬餘名。
不料又有河南大股教徒分道入川,徐天德等勢又振,會合齊王氏、姚之富等,将清将明亮、德楞泰、惠齡、恒瑞等東西追奔,意欲向北侵擾。
幸虧清總兵王文雄帶了勁旅三千,奮力擊退。
齊王氏等複退奔東南,複由山陽趨湖北。
明亮等聞知,引兵急追,到鄖西界,一面飛檄鄖西鄉勇邀截,一面懸賞購齊王氏等首級。
适四川東鄉縣鄉勇羅思舉、桂涵投營效力,受令斬齊王氏首級。
羅思舉這人,智勇兼全,膽略出衆,遂率桂涵等攻破王三槐所在。
桂涵前曾為大盜,能飛檐走壁,日行千裡;聞清帥募兵,才同羅思舉前來投效,一入營即立大功。
又探知齊王氏駐大寺内,兩人遂于夜間改裝,使起飛檐功夫,直入寺内,俯伏屋上,見室外護持甚衆,不便下去,即将瓦揭去兩層,往下一看,正對齊王氏卧室。
室外人仍然未散,兩人不耐久待,即緣檐而下,挨至牀前,手執大斧,向帳内砍人。
忽帳中飛出一足,直撲桂涵兩目,幸眼快,将斧旋又砍去。
剩下一支蓮鈎,隻聽哎呀一聲,恐外人驚動,不能出室,遂提足而出,複飛上屋,回營而去。
時已天明,即呈明亮前獻功。
明亮驗訖,即傳令速攻。
此時,齊王氏被人削去二足,正在牀上昏卧,聞清兵大隊前來,即由姚之富令部衆擡起逃走。
之富在前開路,向外沖出,走據山中。
此日一陣,被殺死者八九千,王如美被俘,暫不處斬,着其指明齊王氏等聚處。
明亮等帶同王如美登山瞭望。
如美言駐左山,明亮遂令兵猛攻。
又恐右山來援,德楞泰即當先,左手執牌,右手提刀,邁步直上,兵士亦随後跟進。
此一陣好似宋朝嶽武穆大破朱仙鎮一樣,一時左山教徒被殺得幹幹淨淨。
因齊王氏、姚之富兩人為首,令兵士将兩人之屍檢出,另分其屍,将首割下,傳知各省,盡說渠魁殄滅,從此可以蕩平。
偏偏的死一個又生一個,死兩個又生兩個,竟弄得年年不得太平。
頭目王三槐、徐天德前日奔逃,後接着齊王氏等衆又猖蹷起來。
今齊王氏、姚之富又被剿死,也覺勢孤。
現聞四川道台劉清奉川督勒保令,前來招撫,心中也願投降。
何以劉道台一出,三槐即服?因這劉道台前做南充知縣時,百姓都稱他劉青天,人人都佩服他的。
且說勒保前日剿滅教徒時,是一個蠻寨女子幫他造成的功,他就冒了人的功,謊奏皇上,皇上不知,以為就是勒保本領,所以命他督川。
哪知川中教徒格外猖橫,勒保率兵進剿,被王三槐殺得大敗,束手無策。
他手下有一個辦文案的先生,替他想一條計,說現在建昌道劉請,百姓皆佩服他的,叫他前去招撫三槐。
三槐若來,将他獲住,解送京師,豈不是大帥功麼?于是勒保從計,即遣劉清前往招撫三槐。
劉清奉命,帶同随員二人前往,一是劉清文案,一是勒保屬員。
三槐聞劉青天到寨,忙出拜迎。
劉清把前來招撫叙說一遍。
三槐恐川督遣他前來誘捕,未便即允。
劉清往返三次,并将随員留押,三槐始允,随同劉清出寨,衆人素信劉清,也不阻擋。
三槐将到大營,由劉清引入。
勒保故意擺出威勢,喝令将三槐拿下。
劉清一見,遂上前道:“大帥如此辦法,其如二随員何?”勒保大喝道:“三槐是白蓮教首,已是不赦的,兩個随員有甚要緊呢。
”劉清歎恨而回。
一日,文牍劉星渠逃回,劉清問他逃回緣故,答道:“賊衆見三槐未回,意欲将吾及都司償命,吾等無法,隻得哄稱,勒公要重用三槐,暫且留住,賊等疑信參半,我說前去代為探信,賊知我是大人這邊,故未阻擋,都司亦要同來,被賊留住。
倘勒公變卦,其屬員能保性命?”劉清道:“他既失言,我亦不能在此了。
”于是寫了辭禀,遣役夫送去,自己帶了文牍,匆匆回去。
過數日,上谕下,加升勒保官銜,一面将三槐解送京師,交刑部治罪;一面進兵攻餘黨。
其時,白蓮教衆見三槐已問罪,遂奉冷天祿為首,拒抗官兵。
官兵晝夜攻打。
看看糧盡,冷天祿詐請投降,夜間卻襲清營,清兵不防備,殺得清兵大敗而退。
勒保又想招撫,哪知這番真不上當了。
此時嘉慶四年正月,太上皇忽然得病,醫藥無效,竟然薨逝。
乾隆帝由二十五歲嗣位,在位六十一年,觀政四年,至臨崩,共九十年。
嘉慶帝捶胸大痛。
越數日,命軍機大臣拟一道谕旨,頒給各省諸将帥。
各省将帥接旨,覺得比前日嚴厲非常,個個皆栗栗祗懼。
一日旨下,命拿大學士和王申,交刑部議論擅專大罪。
原來嘉慶帝素恨和王申,因太上皇在日,不便疏斥。
今太上皇崩,個個皆疏陳他的劣迹,共列成二十條大罪。
嘉慶帝一見,立即傳旨賜他自盡,所有和王申引用的人員,統行革職。
和王申既誅,遂傳旨提王三槐親訊。
三槐隻供“官逼民反”四字,餘無一言。
嘉慶帝再三訊問,隻此四字。
嘉慶道:“難道四川官吏,連一個好的沒有麼?”三槐道:“隻有一個劉
風吹鼍鼓山河動,電閃旌旗日月高。
天上麒麟原有種,穴中蝼蟻豈能逃。
太平待诏歸來日,朕與先生解戰袍。
卻說嘉慶帝為太上皇開千秋壽筵,正在高興之際,忽外面遞來湖北督撫奏折,稱白蓮教徒由枝江、宜都,糾集黨羽滋鬧,請派兵速剿等語。
嘉慶帝見奏,即敕湖北巡撫惠齡專辦剿滅事宜。
誰知告警表章如同雪片:林之華起當陽;姚之富起襄陽;齊林妻王氏起保康。
同時接踵而起者,約數十州縣,聲勢甚浩;幾遍湖北全省。
嘉慶帝大驚,忙入宮禀知太上皇。
太上皇斟酌妥當,即傳旨命西安将軍恒瑞率兵至丹陽剿林之華,都統永保等剿姚之富、齊王氏、枝江教匪,專敕鄂督畢沅、惠齡剿辦。
各将奉诏領軍并進,至四月先後報捷,斬首數萬。
那白蓮教徒聶傑人被總兵富志擒住,餘外的反格外橫鬧。
原來白蓮教,元末有韓林兒,明季有徐鴻儒,後因剿滅未盡,複起滋擾。
乾隆年間,有安徽人劉松,系白蓮教首領,被官擒獲,徙流甘肅。
他徒衆劉之協、宋之清等未曾遭獲,分投川、陝、鄂一帶傳教,不過圖騙些錢财。
到乾隆晚年,教徒竟至三百多萬。
他造謠言說:清朝鴻運已過,劫運将來,現在真命天子已出世,你們若要免禍,須訪求真命天子保護。
百姓聞之,統求劉之協把真命天子指出。
劉之協遂将同黨王姓之子發生,冒充明朝後裔,指為天子,招集黨羽,各處勸募,置旗造甲,擇日發難。
後被官兵聞之,将一幹人犯并王發生,一并拿住。
内有劉之協賄通押卒,半途放走。
隻王發生解送京師。
乾隆帝見他還未成年,将他充軍,餘皆斬首。
乾隆遂傳旨大索劉之協。
此旨一下,官吏借此正好擄掠,四方百姓不堪其苦。
于是憤集數十州縣,群起為亂,搶州州破,掠縣縣覆。
又道四川達州徐天德與太平縣王三槐等,糾衆為助,弄得南方半壁危如石卵,告急表章紛紛進奏。
嘉慶帝見之,甚為扼腕。
于是立命内大臣額勒登、保将軍明亮等,先後剿平民亂;複命額勒登、保明亮等,一馳四川達州,一赴湖北,專任剿教匪事宜。
又督敕各省督撫、将軍、都統等認真會剿,如再無功,立即拿問。
此谕一下,各路統兵将帥均慎重起來,有議分剿,有議合攻,紛紛不一。
于是,将軍明亮、都統德楞泰率兵連敗徐天德、王三槐等。
川中鄉勇羅思舉起應清兵奮擊,先後擊斃教徒數萬餘名。
不料又有河南大股教徒分道入川,徐天德等勢又振,會合齊王氏、姚之富等,将清将明亮、德楞泰、惠齡、恒瑞等東西追奔,意欲向北侵擾。
幸虧清總兵王文雄帶了勁旅三千,奮力擊退。
齊王氏等複退奔東南,複由山陽趨湖北。
明亮等聞知,引兵急追,到鄖西界,一面飛檄鄖西鄉勇邀截,一面懸賞購齊王氏等首級。
适四川東鄉縣鄉勇羅思舉、桂涵投營效力,受令斬齊王氏首級。
羅思舉這人,智勇兼全,膽略出衆,遂率桂涵等攻破王三槐所在。
桂涵前曾為大盜,能飛檐走壁,日行千裡;聞清帥募兵,才同羅思舉前來投效,一入營即立大功。
又探知齊王氏駐大寺内,兩人遂于夜間改裝,使起飛檐功夫,直入寺内,俯伏屋上,見室外護持甚衆,不便下去,即将瓦揭去兩層,往下一看,正對齊王氏卧室。
室外人仍然未散,兩人不耐久待,即緣檐而下,挨至牀前,手執大斧,向帳内砍人。
忽帳中飛出一足,直撲桂涵兩目,幸眼快,将斧旋又砍去。
剩下一支蓮鈎,隻聽哎呀一聲,恐外人驚動,不能出室,遂提足而出,複飛上屋,回營而去。
時已天明,即呈明亮前獻功。
明亮驗訖,即傳令速攻。
此時,齊王氏被人削去二足,正在牀上昏卧,聞清兵大隊前來,即由姚之富令部衆擡起逃走。
之富在前開路,向外沖出,走據山中。
此日一陣,被殺死者八九千,王如美被俘,暫不處斬,着其指明齊王氏等聚處。
明亮等帶同王如美登山瞭望。
如美言駐左山,明亮遂令兵猛攻。
又恐右山來援,德楞泰即當先,左手執牌,右手提刀,邁步直上,兵士亦随後跟進。
此一陣好似宋朝嶽武穆大破朱仙鎮一樣,一時左山教徒被殺得幹幹淨淨。
因齊王氏、姚之富兩人為首,令兵士将兩人之屍檢出,另分其屍,将首割下,傳知各省,盡說渠魁殄滅,從此可以蕩平。
偏偏的死一個又生一個,死兩個又生兩個,竟弄得年年不得太平。
頭目王三槐、徐天德前日奔逃,後接着齊王氏等衆又猖蹷起來。
今齊王氏、姚之富又被剿死,也覺勢孤。
現聞四川道台劉清奉川督勒保令,前來招撫,心中也願投降。
何以劉道台一出,三槐即服?因這劉道台前做南充知縣時,百姓都稱他劉青天,人人都佩服他的。
且說勒保前日剿滅教徒時,是一個蠻寨女子幫他造成的功,他就冒了人的功,謊奏皇上,皇上不知,以為就是勒保本領,所以命他督川。
哪知川中教徒格外猖橫,勒保率兵進剿,被王三槐殺得大敗,束手無策。
他手下有一個辦文案的先生,替他想一條計,說現在建昌道劉請,百姓皆佩服他的,叫他前去招撫三槐。
三槐若來,将他獲住,解送京師,豈不是大帥功麼?于是勒保從計,即遣劉清前往招撫三槐。
劉清奉命,帶同随員二人前往,一是劉清文案,一是勒保屬員。
三槐聞劉青天到寨,忙出拜迎。
劉清把前來招撫叙說一遍。
三槐恐川督遣他前來誘捕,未便即允。
劉清往返三次,并将随員留押,三槐始允,随同劉清出寨,衆人素信劉清,也不阻擋。
三槐将到大營,由劉清引入。
勒保故意擺出威勢,喝令将三槐拿下。
劉清一見,遂上前道:“大帥如此辦法,其如二随員何?”勒保大喝道:“三槐是白蓮教首,已是不赦的,兩個随員有甚要緊呢。
”劉清歎恨而回。
一日,文牍劉星渠逃回,劉清問他逃回緣故,答道:“賊衆見三槐未回,意欲将吾及都司償命,吾等無法,隻得哄稱,勒公要重用三槐,暫且留住,賊等疑信參半,我說前去代為探信,賊知我是大人這邊,故未阻擋,都司亦要同來,被賊留住。
倘勒公變卦,其屬員能保性命?”劉清道:“他既失言,我亦不能在此了。
”于是寫了辭禀,遣役夫送去,自己帶了文牍,匆匆回去。
過數日,上谕下,加升勒保官銜,一面将三槐解送京師,交刑部治罪;一面進兵攻餘黨。
其時,白蓮教衆見三槐已問罪,遂奉冷天祿為首,拒抗官兵。
官兵晝夜攻打。
看看糧盡,冷天祿詐請投降,夜間卻襲清營,清兵不防備,殺得清兵大敗而退。
勒保又想招撫,哪知這番真不上當了。
此時嘉慶四年正月,太上皇忽然得病,醫藥無效,竟然薨逝。
乾隆帝由二十五歲嗣位,在位六十一年,觀政四年,至臨崩,共九十年。
嘉慶帝捶胸大痛。
越數日,命軍機大臣拟一道谕旨,頒給各省諸将帥。
各省将帥接旨,覺得比前日嚴厲非常,個個皆栗栗祗懼。
一日旨下,命拿大學士和王申,交刑部議論擅專大罪。
原來嘉慶帝素恨和王申,因太上皇在日,不便疏斥。
今太上皇崩,個個皆疏陳他的劣迹,共列成二十條大罪。
嘉慶帝一見,立即傳旨賜他自盡,所有和王申引用的人員,統行革職。
和王申既誅,遂傳旨提王三槐親訊。
三槐隻供“官逼民反”四字,餘無一言。
嘉慶帝再三訊問,隻此四字。
嘉慶道:“難道四川官吏,連一個好的沒有麼?”三槐道:“隻有一個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