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探丸郎

關燈
一個月内出了八起刺殺、隻有兵部尚書李長乾僥幸逃脫。

    長安城裡已經議論紛紛,人人都在猜測到底是誰策劃了這一系列的大案?也在詫異朝廷為何還不作出反應&mdash&mdash那個一向雷厲風行的攝政王,為何此次遲遲不見露面? &mdash&mdash甚至已經有人說,攝政王已經死了、朝廷隻是怕消息傳出去引起激變,而始終不敢對外宣布。

    平民百姓們不敢公開說,但各種謠言還是不胫而走。

     這幾日,帝都裡那些幽僻小巷、茶樓飯館裡多了一群群陌生臉孔的外來客,雖然操着各地方言、來自不同方向,似乎相互之間沒有任何聯系,有些甚至似乎來自塞外異族&mdash&mdash但是,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個個都帶着刀劍,似乎全是江湖人。

     仿佛天下武林各個幫派、此刻都選中了帝都開武林大會的樣子。

     而禦林軍暗中的調動、各路藩王打點進京了解情況的探子、十八處兵馬隐秘的前來&mdash&mdash這些,就不是那些百姓們所能看到、聽到的範圍了。

     然而緊張肅殺的氣氛一天天積累,仿佛天下的目光都投注在了長安,而這個古老的帝都上空戰雲密布、即将旋起巨大而呼嘯的漩渦! 後天便是十月初十,大胤開國之君神熙帝統一中原、登上帝位的日子&mdash&mdash 按皇室規矩、武泰帝需前往法門寺上香,在供奉着的木主前為曆代先皇祈禱,然後去往太廟舉行盛大祭奠。

    當今皇上武泰帝年幼,少不得頤馨長公主也要陪伴了去。

     &ldquo十月初十,卯時,日出刹那。

    所有探丸郎、神武軍手人從法門寺觀心井暗道出、從遊廊迂回,包抄大雄寶殿&mdash&mdash佛像下已埋機關,暗弩三百,刺客九十,務必刺殺少帝與長公主于佛前!&rdquo 公子舒夜的話音是冷的,冷成一條直線、仿佛鋒利之劍的劍脊。

     他的手,也緩緩撫在一把墨色長劍的劍脊上&mdash&mdash墨魂劍。

    那也是鼎劍候被軟禁後、探丸郎組織不惜一切代價保存下來的東西。

    承影墨魂,原本同時出自當年昆侖大光明宮。

    如今,承影劍已經毀于拜月教大祭司之手、他隻能以至交留下的長劍,将那禁固着墨香的一重重鐵鐐斬開! 一邊看地圖,一邊擺弄着那個奇怪的白楊木傀儡,長孫斯遠無聲點頭,沒有對這樣的安排發表意見&mdash&mdash其實,那一場最轟轟烈烈的刺殺是沒什麼要緊的,重要的是&mdash&mdash &ldquo那麼,用七大門派的高手引開禦林軍,你就準備孤身深入大内、去紫宸殿救候爺?&rdquo長孫斯遠向來如止水的聲音有了一絲波動,擡起眼來看了一下公子舒夜:&ldquo實在太過冒險。

    或者,先調動十八路秘密進京的精英戰士殺入?奪宮後,再行處置?&rdquo &mdash&mdash雖然曾号稱修羅場殺手中的雙璧,但這個白衣貴公子的作風顯然和候爺迥異:他銳意、鋒利、快速,仿佛一柄斬開迷霧的利劍。

    但兩人相同的、就是同樣孤注一擲的膽魄。

     &ldquo不行,墨香還在他們手上,一動用大軍、隻怕玉石俱焚。

    還是我孤身潛入、先救出墨香後再号令軍隊奪宮。

    &rdquo公子舒夜微微笑了笑,忽地對着窗外點點頭,&ldquo也不是我孤身一人&mdash&mdash你也知道在禁宮内,還埋有最深的一批伏兵。

    此外,還有人要和我一起去的。

    &rdquo 兩人一起望向窗外那個銀杏之庭。

     已經是初秋,木葉凋零。

    庭院裡宛如鋪上了黃金,而那個白衣人就靠在樹枝最頂端,額環束發,黑緞般的長發垂落在秋風裡,仿佛一片不受力的羽毛&mdash&mdash那是一種不屬于這個人世的高潔和遙遠、讓厮殺在名利場裡的人心頭驟然一清。

     &ldquo我想他們也不會将候爺輕易留在宮裡,隻怕深宮裡也是十面埋伏。

    &rdquo長孫斯遠點頭,收回了目光,沉吟,&ldquo雖然我們在禁宮内留有最後的埋伏,但祭司和你一起去,那的确是最好&mdash&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