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公子連城

關燈
然一聲暴喝,震得樓中粉塵簌簌而落,将軍眼裡有盛怒的光,狠狠盯着綠姬,&ldquo你要我叛了城主?你要我替你們殺了舒夜,是不是?做夢!我霍青雷是這種人?你不會背叛瑤華夫人,我也不會負了公子舒夜!&rdquo 綠姬眼睛霍然雪亮,冷然:&ldquo可連城有帝都旨意,即将成為新任城主!你待若何?&rdquo 霍青雷怔住了,半晌,這個直腸子的漢子才道:&ldquo不知道,反正我唯城主命令是從。

    他要我做什麼,我提着腦袋也幫他做了!&rdquo &ldquo高舒夜何等樣人?他經營敦煌多年,絕不會輕易讓出權柄的。

    &rdquo綠姬咬着牙低聲喃喃,擡頭盯着霍青雷,&ldquo小霍,如果他讓你去殺連城,你也一定去殺,盡管連城他也是老城主的骨血&mdash&mdash是不是?&rdquo 霍青雷咬着牙,嘴邊的兩條肌肉鼓起來,面目顯得猙獰可怖。

    然而遲疑一刹,還是緩緩點了一下頭。

     &ldquo說我愚忠,你難道不也是?&rdquo綠姬冷笑起來,&ldquo那好,那好&hellip&hellip各為其主便是了。

     敦煌城裡彌漫着冬季即将到來的冷風,黃沙打在窗紙和牆壁上,簌簌有聲。

    人臉裸露在風裡片刻便會覺得刺心的疼痛,因此大街上行人多匆匆而過。

    然而稀疏的人流、在穿過城中心那個黃土夯實的廣場旁時、都不由自主地停滞了,漸漸凝聚了起來。

     廣場上一字排着二十口胡楊木的棺材,在肅殺的沙風裡泛着幽冷的光。

     所有觀看的人都遠遠退讓開來,掩着嘴悄悄議論,震驚于居然有人敢忤逆城主的意思、為明教教徒收斂屍體。

    那個穿着葛衫的少年似乎剛遠道而來,尤自滿面風沙,然而一入城看到被處斬的無頭屍體橫陳于廣場的慘況,二話不說便立刻去買了二十口棺材,也不管禁令,徑自上前收斂了這些屍體。

     旁邊神武軍的士兵喝令勸阻,然而那個葛衫少年出示了什麼東西,軍隊便立刻退下。

    領頭的變了臉色、匆匆往城主府邸裡趕去,卻在半路碰上了公子舒夜。

     &ldquo城主!&rdquo跑得氣息平匍,那個神武軍校尉單膝跪地,神色緊張,&ldquo禀告城主,二公子&hellip&hellip二公子連城&hellip&hellip返回敦煌!&rdquo &ldquo哦。

    &rdquo然而公子舒夜隻是淡淡應了一聲,并不驚訝。

     他走到廣場邊緣,靜默地看着十年未見的葛衫少年&mdash&mdash他唯一的兄弟。

     雖然被所有人孤立,可那個千裡歸來的少年有着健康明亮的氣息,眼睛裡雖然帶着憤怒和悲憫,卻沒有一絲一毫的陰暗。

    嘴角緊緊抿着,臉色嚴肅,手握着腰間的刀,用刀柄敲擊着釘子,将最後一口棺材釘好。

     這就是連城?那一瞬間他有些恍惚,突如其來的莫名失望擊中了他。

     和他想象的完全不同&hellip&hellip完全不同!去的時候是十一歲的孩子,歸來的是二十一歲的少年男子。

    帝都當質子的十年該是怎麼過來的呢?身處在權力陰謀的漩渦中心,苟且求生。

    可經曆了那樣的十年,歸來的連城怎麼會是這樣?眼前這個少年,和他想象的竟然完全不樣。

     &ldquo二弟!&rdquo再也忍不住,公子舒夜失态地脫口。

     少年霍然回頭,看到了那個輕裘緩帶、帶着黑豹紫金冠的貴公子,臉色一變。

    他隻是冷淡地把手從棺木上放下,冷冷開口:&ldquo高舒夜。

    我回來了。

    &rdquo 然後,他環顧了一下周圍,看着那些聚攏的民衆和商賈,另一隻手探入懷中,抽出來的時候已經握着一卷玄黃色的絹,展開,高高舉起:&ldquo帝都有旨&mdash&mdash&rdquo 所有百姓和商賈看到那種代表至高無上的顔色,立刻下意識地匍匐。

    然而,廣場另一端的白衣公子并未有絲毫舉動。

     &ldquo敦煌城主高氏舒夜,奢侈淫逸、暴虐苛酷,即刻免除其敦煌城主、安西大将軍之位。

    &rdquo讀着帝都诏書上的語句,連城看着不動聲色的公子舒夜,聲音極緩慢,生怕對方猝然發難,手離腰間的佩劍隻有半尺,&ldquo其弟連城繼任敦煌城主,并襲高氏一切爵位。

    欽此。

    &rdquo 然而等他讀完了,廣場那一端的白衣公子依然絲毫不動,既不跪下領旨,也不一聲下令讓神武軍擒拿&mdash&mdash隻是嘴角噙着捉摸不定的笑意,看着歸來的弟弟。

     帝都的旨意宣布完了,然而滿地匍匐的百姓和商賈卻沒有敢回應一個字。

     十年來,公子舒夜統治敦煌的鐵腕人盡皆知,雖然敦煌向帝都稱臣,然而在這個天高皇帝遠的地方、區區一道聖旨的力量,卻萬萬抵不上城主的十萬神武軍。

    所以在公子舒夜保持着沉默不置可否的時候,沒有一個人敢出聲。

     寂靜中,隻有風在城中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