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六 志第二十六

關燈
雹,傷麥。

     大曆七年五月乙酉,雨雹。

     貞元二年六月丙子,大雨雹。

    十七年二月丁酉,雨雹;己亥,霜;戊申,夜,震霆,雨雹;庚戌,大雨雪而雹。

    五月戊寅,好畤縣風雹,害麥。

    十八年七月癸酉,大雨雹。

     元和元年,鄜、坊等州雹。

    十年秋,鄜、坊等州風雹,害稼。

    十二年夏,河南雨雹,中人有死者。

    十五年三月,京畿興平、醴泉等縣雹,傷麥。

     長慶四年六月庚寅,京師雨雹如彈丸。

     大和四年秋,鄜、坊等州雹。

    五年夏,京畿奉先、渭南等縣雨雹。

     開成二年秋,河南雹,害稼。

    四年七月,鄭、滑等州風雹。

    五年六月,濮州雨雹如拳,殺人三十六,牛馬甚衆。

     會昌元年秋,登州雨雹,文登尤甚,破瓦害稼。

    四年夏,雨雹如彈丸。

     乾符六年五月丁酉,宣授宰臣豆盧瑑、崔沆制,殿庭氛霧四塞,及百官班賀于政事堂,雨雹如鳧卵,大風雷雨拔木。

     廣明元年四月甲申朔,汝州大雨風,拔街衢樹十二三;東都有雲起西北,大風隨之,長夏門內表道古槐樹自拔者十五六,宮殿鴟尾皆落,雨雹大如杯,鳥獸殪於川澤。

     黑眚黑祥。

     大曆二年十二月戊戌,黑氣如塵,彌漫于北方。

    黑氣,陰沴也。

     貞元四年七月,自陝至河陰,河水黑,流入汴,至汴州城下,一宿而復。

    近黑祥也。

    占曰:「法嚴刑酷,傷水性也。

    五行變節,陰陽相幹,氣色繆亂,皆敗亂之象。

    」十四年,潤州有黑氣如隄,自海門山橫亙江中,與北固山相峙,又有白氣如虹自金山出,與黑氣交,將旦而沒。

     大和四年正月壬寅,黑氣如帶,東西際天。

     鹹通十四年七月,僖宗即位,是日,黑氣如盤,自天屬含元殿庭。

     火沴水。

     武德九年二月,蒲州河清。

    襄楷以為:「河,諸侯象;清,陽明之效也。

    」 貞觀十四年二月,陝州、泰州河清。

    十六年正月,懷州河清。

    十七年十二月,鄭州、滑州河清。

    二十三年四月,靈州河清。

     永徽元年正月,濟州河清。

    二年十二月,衛州河清。

    五年六月,濟州河清十六裡。

     調露二年夏,豐州河清。

     長安初,醴泉坊太平公主第井水溢流。

    又并州文水縣猷水竭,武氏井溢。

     神龍二年三月壬子,洛陽城東七裡,地色如水,樹木車馬,歷歷見影,漸移至都,月餘乃滅。

    長安街中,往往見水影。

    昔苻堅之將死也,長安嘗有是。

     景龍四年三月庚申,京師井水溢。

    占曰:「君兇。

    」又曰:「兵將起。

    」 開元二十二年八月,清夷軍黃帝祠古井湧浪。

    二十五年五月,淄州、棣州河清。

    二十九年,亳州老子祠九井涸復湧。

     乾元二年七月,嵐州合河關河三十裡清如井水,四日而變。

     寶應元年九月甲午,太州至陝州二百餘裡河清,澄澈見底。

     大曆末,深州束鹿縣中有水影長七八尺,遙望見人馬往來,如在水中,及至前,則不見水。

     建中四年五月乙巳,滑州、濮州河清。

     貞元十四年閏五月乙醜,滑州河清。

    二十一年夏,越州鏡湖竭。

    是歲,朗州熊、武五溪水鬬。

    占曰:「山崩川竭,國必亡。

    」又曰:「方伯力政,厥異水鬬。

    」 開成二年夏,旱,揚州運河竭。

     大中八年正月,陝州河清。

     鹹通八年七月,泗州下邳雨湯,殺鳥雀。

    水沸于火,則可以傷物,近火沴水也。

    雨者,自上而降;鳥雀,民象。

     中和三年秋,汴水入于淮水鬬,壞船數艘。

     廣明元年夏,汝州峴陽峰龍池涸。

    近川竭也。

     五行傳曰:「皇之不極,是謂不建。

    厥咎眊,厥罰常陰,厥極弱。

    時則有射妖,時則有龍蛇之孽,時則有馬禍,時則有下人伐上之痾,時則有日月亂行,星辰逆行。

    」謂木金火水土沴天也。

     常陰。

     長安四年,自九月霖雨陰晦,至于神龍元年正月。

     貞元二十一年秋,連月陰霪。

     元和十五年正月庚辰至于丙申,晝常陰晦,微雨雪,夜則晴霽。

    占曰:「晝霧夜晴,臣志得申。

    」 鹹通十四年七月,靈州陰晦。

     乾符六年秋,多雲霧晦冥,自旦及禺中乃解。

     光啟元年秋,河東大雲霧。

    明年夏,晝陰積六十日。

    二年十一月,淮南陰晦雨雪,至明年二月不解。

     景福二年夏,連陰四十餘日。

     霧。

     長壽元年九月戊戌,黃霧四塞。

    霧者,百邪之氣,為陰冒陽,本于地而應于天;黃為土,土為中宮。

     神龍二年三月乙巳,黃霧四塞。

     景龍二年八月甲戌,黃霧昏濁不雨。

    二年正月丁卯,黃霧四塞。

    十一月甲寅,日入後,昏霧四塞,經二日乃止。

    占曰:「霧連日不解,其國昏亂。

    」 開元五年正月戊辰,昏霧四塞。

     天寶十四載冬三月,常霧起昏暗,十步外不見人,是謂晝昏。

    占曰:「有破國。

    」 至德二載四月,賊將武令珣圍南陽,白霧四塞。

     上元元年閏四月,大霧。

    占曰:「兵起。

    」 貞元十年三月乙亥,黃霧四塞,日無光。

     鹹通九年十一月,龐勛圍徐州,甲辰,大霧昏塞,至于丙午。

     光化四年冬,昭宗在東內,武德門內煙霧四塞,門外日色皎然。

     虹蜺。

     武德初,隋將堯君素守蒲州,有白虹下城中。

     唐隆元年六月戊子,虹蜺亙天。

    蜺者,鬥之精。

    占曰:「後妃陰脅王者。

    」又曰:「五色疊至,照于宮殿,有兵。

    」 延和元年六月,幽州都督孫佺帥兵襲奚,將入賊境,有白虹垂頭于軍門。

    占曰:「其下流血。

    」 至德二載正月丙子,南陽夜有白虹四,上亙百餘丈。

     元和十三年十二月丙辰,有白虹闊五尺,東西亙天。

     會昌四年正月己酉,西方有白虹。

     鹹通元年七月己酉朔,白虹橫亙西方。

    九年七月戊戌,白虹橫亙西方。

     光啟二年九月,白虹見西方。

    十月壬辰夜,又如之。

     天復三年三月庚申,有曲虹在日東北。

     龍蛇孽 貞觀八年七月,隴右大蛇屢見。

    蛇,女子之祥;大者,有所象也。

    又汾州青龍見,吐物在空中,光明如火,墮地地陷,掘之得玄金,廣尺,長七寸。

     顯慶二年五月庚寅,有五龍見于岐州之皇後泉。

     先天二年六月,京師朝堂塼下有大蛇出,長丈餘,有大蝦蟆如盤,而目赤如火,相與鬬,俄而蛇入于大樹,蝦蟆入于草。

    蛇、蝦蟆,皆陰類;朝堂出,非其所也。

     開元四年六月,郴州馬嶺山下有白蛇與黑蛇鬬,白蛇長六七尺,吞黑蛇,至腹,口眼血流,黑蛇長丈餘,頭穿白蛇腹出,俱死。

     天寶中,洛陽有巨蛇,高丈餘,長百尺,出芒山下,胡僧無畏見之曰:「此欲決水瀦洛城。

    」即以天竺法咒之,數日蛇死。

    十四載七月,有二龍鬬于南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