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

關燈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廟學典禮六卷永樂大典本

    異如是,或至元時雖有此議,實未及施行,至成宗乃補定其規制,而史未及詳與。《元史》一書,自開局至告成,僅閱八月,其間潦草阙略,不一而足。諸志尤不赅備。留此一編,猶足以見一朝養士之典,固考古者所必稽矣。其中有當日文書程序,後人不能盡解,以緻傳寫訛脫者,并詳核厘正,無可考者則阙之。人名、地名、官名,譯語對音,尤多舛異,今皆一一核定,俾不失其真,以糾向來流傳之誤焉。?不着撰人名氏。諸家書目皆不着錄。核其所載,始于元太宗丁酉,而終于成宗大德間,蓋元人所錄也。其書雜鈔案牍,排綴成編,未經文士之修飾,故詞多椎模。又原序原目散佚無考,亦無從得其門類,幸其年月先後皆有可稽,尚可排比成帙。謹厘析其文,勒為六卷。雖繁複之失,在所未免,而一代廟學之制,措置規模,梗概具存,頗可與《元史》相參考。如至元六年設舉學校官一條,稱儒學提舉司秩從六品,而《百官志》作從五品;各路儒學教授秩八品,而《百官志》作九品。至元十九年郡縣學院官職員數一條,稱總管府設教授二員、學錄、學正各二員,散府設教授二員、學錄、學正各一員,而《百官志》作總管府教授一員、學正一員、學錄一員,散府上中州教授一員、下州學正一員,俱不相合。蓋宋濂等修史之時,據其末年之制,而大德以前之舊典則未及詳考也。又《選舉志》稱至元二十八年令江南諸路學及各縣學内設立小學,選老成之士教之,其它先儒過化之地、名賢經行之所、與好事之家出錢粟贍學者,并立為書院,是明言小學、書院設于世祖之時,而此書載所立小學書塾乃在大德四年,以成宗時人記成宗時事,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