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花緣 第五十回 遇難成祥馬能伏虎 逢兇化吉婦可降夫
關燈
小
中
大
榮耀,不必說了,就是俺們在親友面前,也覺光彩。
倘能攜帶若花、婉如也能得中,那更好了。
” 大家一路閑談。
姊妹二個,都将詩賦日日用功。
閨臣偷空,把泣紅亭碑記另用紙筆抄了。
因蕉葉殘缺,即包好沉入海中。
又将碑記給婉如觀看,也是一字不識。
因此更覺愛護,暗暗忖道:“此碑雖落我手,上面所載事迹,都是未來之事,不能知其詳細,必須百餘年後,将這百人一生事業,同這碑記細細合參,方能一一了然。
不知将來可能得遇有緣?倘能遇一文士,把這事迹鋪叙起來,做一部稗官野史,也是千秋佳話。
”正要放入箱内,隻見婉如所養那個白猿忽然走來,把碑記拿在手内,倒象觀看光景。
閨臣笑道:“我看你每每甯神養性,不食煙火,雖然有些道理,們這上面事迹,你何能曉得。
卻要拿著觀看?如今我要将這碑記付給有緣的,你能替我辦此大功麼?大約再修幾百年,等你得道,那就好了。
” 一面說笑,将碑記奪過,收入箱内。
因與白猿鬥趣,偶然想起駁馬,随即寫了良馬牌位,供在船上,早晚焚香。
一路順風。
光陰迅速,這日到了兩面國,起了風暴,将船收口。
林之洋道: “俺在海外,那怕女兒國把俺百股磨折,俺也不懼,就隻最怕兩面國:他那浩然中内藏著一張壞臉,業已難防;他還老著面皮,隻管訛人錢财。
”閨臣道:“他們怎樣訛人?”林之洋就把當日在此遇盜,虧得徐麗蓉兄妹相救的話說了一遍。
若花道:“前年既有此事,阿父倒不可大意。
到了夜晚,大家都不可睡,并命衆水手多帶鳥槍來往巡更,阿父不時巡查:一切謹慎,也可放心了。
”林之洋連連點頭,即到外面告知衆人。
到了日暮,前後梆鈴之聲,絡繹不絕;多、林二人不時出來巡查。
天将發曉,風暴已息,正收拾開船。
忽有無數小舟蜂擁而至,把大船團團圍住,隻聽槍炮聲響成一片。
船上衆人被他這陣槍炮吓的鳥槍也不敢放。
登時有許多強盜跳上大船。
為首一個大盜,走進中艙,在上首坐了,旁列數人,都是手執大刀個個頭戴浩然巾,一臉殺氣。
閨臣姊妹在内偷看,渾身發抖。
衆偻羅把多、林二人并衆水手如鷹拿燕雀一般,帶到大盜面前。
二人朝上望了一望,那上面坐的,原來就是前年被徐蓉彈子打傷的那個大盜。
隻見他指著林之洋喊道:“這不是口中稱‘俺’的囚徒麼?快把他首級取來!”衆偻羅一齊動手。
林之洋吓的拚命喊道:“大王殺我,我也不怨;剮我,我也不怨,任憑把我怎洋,我都不怨: 就隻說我稱‘俺’,我甚委屈!我生平何曾稱‘俺’?我又不知‘俺’是甚麼。
求大王把這‘俺’字說明,我也死的明白。
”衆偻羅道:“禀大王:他連‘俺’的來曆還不知,大王莫認差了?剛才來時,夫人分付,倘誤傷人命,回去都有不是。
求大王詳察。
” 大盜道:“既如此,把他放了。
你們再把船上婦女帶來我看。
”衆偻羅答應,将呂氏、侞母、閨臣、若花、婉如帶到面前。
大盜看了道:“其中并無前年放彈惡女。
他這船上共有若幹貨物?”衆偻羅道:“剛才查過,并無多貨,隻有百十擔白米,二十擔粉條子,二十擔青菜,還有幾十隻衣箱。
”大盜笑道:“他這禮物雖覺微末,俗語說的:‘千裡送鵝毛,禮輕人意重。
’隻好備個領謝帖兒,權且收了。
你們再去細看,莫粑燕窩認作粉條子;若是燕窩,我又有好東西吃了。
但他們那知我大王喜吃燕窩,就肯送來?那三個女子生的都覺出色,恰好夫人眼前正少丫環,既承他們美意遠遠送來,所謂‘卻恐不恭,受之有愧’,也隻好備個領謝帖兒。
爾等即将他們帶至山寨,送交夫人使用。
一路須要小心,倘有走失,割頭示衆!”衆偻羅答應。
多、林二人再三跪求,那裡肯聽。
不由分說,把閨臣、若花、婉如擄上小舟。
所有米糧以及衣箱,也都搬的顆粒無存。
一齊跳上小船。
隻聽一聲胡哨,霎時扯起風帆,如飛而去。
呂氏嚎-恸哭;林之洋隻急的跺腳捶胸,即同多九公坐了三闆,前去探信。
閨臣姊妹三人,被衆人擄上小舟,明知兇多吉少,一心隻想撺下海去;無奈衆人團團圍住,步步堤防,竟無一隙之空。
不多時,迸廠山裹。
随後大盜也到,把他三人引進内室。
裡面有個婦人迎出道:“相公為何去了許久?”大盜道:“我恐昨日那個黑女不中夫人之意,今日又去尋了三個丫環回來,所以耽擱。
”因向閨臣三人道:“你們為何不給夫人磕頭?”三人看時,隻見那婦人年紀未滿三旬,生的中等人材,滿臉脂粉,渾身绫羅,打扮卻極妖媚,三人看了,隻得上前道了萬福,站在一旁。
大盜笑道:“這三個丫環同那黑女都是不懂規矩,不會行禮,連個以頭搶地也不知道。
夫人看他三個生得可好?也還中意麼?
倘能攜帶若花、婉如也能得中,那更好了。
” 大家一路閑談。
姊妹二個,都将詩賦日日用功。
閨臣偷空,把泣紅亭碑記另用紙筆抄了。
因蕉葉殘缺,即包好沉入海中。
又将碑記給婉如觀看,也是一字不識。
因此更覺愛護,暗暗忖道:“此碑雖落我手,上面所載事迹,都是未來之事,不能知其詳細,必須百餘年後,将這百人一生事業,同這碑記細細合參,方能一一了然。
不知将來可能得遇有緣?倘能遇一文士,把這事迹鋪叙起來,做一部稗官野史,也是千秋佳話。
”正要放入箱内,隻見婉如所養那個白猿忽然走來,把碑記拿在手内,倒象觀看光景。
閨臣笑道:“我看你每每甯神養性,不食煙火,雖然有些道理,們這上面事迹,你何能曉得。
卻要拿著觀看?如今我要将這碑記付給有緣的,你能替我辦此大功麼?大約再修幾百年,等你得道,那就好了。
” 一面說笑,将碑記奪過,收入箱内。
因與白猿鬥趣,偶然想起駁馬,随即寫了良馬牌位,供在船上,早晚焚香。
一路順風。
光陰迅速,這日到了兩面國,起了風暴,将船收口。
林之洋道: “俺在海外,那怕女兒國把俺百股磨折,俺也不懼,就隻最怕兩面國:他那浩然中内藏著一張壞臉,業已難防;他還老著面皮,隻管訛人錢财。
”閨臣道:“他們怎樣訛人?”林之洋就把當日在此遇盜,虧得徐麗蓉兄妹相救的話說了一遍。
若花道:“前年既有此事,阿父倒不可大意。
到了夜晚,大家都不可睡,并命衆水手多帶鳥槍來往巡更,阿父不時巡查:一切謹慎,也可放心了。
”林之洋連連點頭,即到外面告知衆人。
到了日暮,前後梆鈴之聲,絡繹不絕;多、林二人不時出來巡查。
天将發曉,風暴已息,正收拾開船。
忽有無數小舟蜂擁而至,把大船團團圍住,隻聽槍炮聲響成一片。
船上衆人被他這陣槍炮吓的鳥槍也不敢放。
登時有許多強盜跳上大船。
為首一個大盜,走進中艙,在上首坐了,旁列數人,都是手執大刀個個頭戴浩然巾,一臉殺氣。
閨臣姊妹在内偷看,渾身發抖。
衆偻羅把多、林二人并衆水手如鷹拿燕雀一般,帶到大盜面前。
二人朝上望了一望,那上面坐的,原來就是前年被徐蓉彈子打傷的那個大盜。
隻見他指著林之洋喊道:“這不是口中稱‘俺’的囚徒麼?快把他首級取來!”衆偻羅一齊動手。
林之洋吓的拚命喊道:“大王殺我,我也不怨;剮我,我也不怨,任憑把我怎洋,我都不怨: 就隻說我稱‘俺’,我甚委屈!我生平何曾稱‘俺’?我又不知‘俺’是甚麼。
求大王把這‘俺’字說明,我也死的明白。
”衆偻羅道:“禀大王:他連‘俺’的來曆還不知,大王莫認差了?剛才來時,夫人分付,倘誤傷人命,回去都有不是。
求大王詳察。
” 大盜道:“既如此,把他放了。
你們再把船上婦女帶來我看。
”衆偻羅答應,将呂氏、侞母、閨臣、若花、婉如帶到面前。
大盜看了道:“其中并無前年放彈惡女。
他這船上共有若幹貨物?”衆偻羅道:“剛才查過,并無多貨,隻有百十擔白米,二十擔粉條子,二十擔青菜,還有幾十隻衣箱。
”大盜笑道:“他這禮物雖覺微末,俗語說的:‘千裡送鵝毛,禮輕人意重。
’隻好備個領謝帖兒,權且收了。
你們再去細看,莫粑燕窩認作粉條子;若是燕窩,我又有好東西吃了。
但他們那知我大王喜吃燕窩,就肯送來?那三個女子生的都覺出色,恰好夫人眼前正少丫環,既承他們美意遠遠送來,所謂‘卻恐不恭,受之有愧’,也隻好備個領謝帖兒。
爾等即将他們帶至山寨,送交夫人使用。
一路須要小心,倘有走失,割頭示衆!”衆偻羅答應。
多、林二人再三跪求,那裡肯聽。
不由分說,把閨臣、若花、婉如擄上小舟。
所有米糧以及衣箱,也都搬的顆粒無存。
一齊跳上小船。
隻聽一聲胡哨,霎時扯起風帆,如飛而去。
呂氏嚎-恸哭;林之洋隻急的跺腳捶胸,即同多九公坐了三闆,前去探信。
閨臣姊妹三人,被衆人擄上小舟,明知兇多吉少,一心隻想撺下海去;無奈衆人團團圍住,步步堤防,竟無一隙之空。
不多時,迸廠山裹。
随後大盜也到,把他三人引進内室。
裡面有個婦人迎出道:“相公為何去了許久?”大盜道:“我恐昨日那個黑女不中夫人之意,今日又去尋了三個丫環回來,所以耽擱。
”因向閨臣三人道:“你們為何不給夫人磕頭?”三人看時,隻見那婦人年紀未滿三旬,生的中等人材,滿臉脂粉,渾身绫羅,打扮卻極妖媚,三人看了,隻得上前道了萬福,站在一旁。
大盜笑道:“這三個丫環同那黑女都是不懂規矩,不會行禮,連個以頭搶地也不知道。
夫人看他三個生得可好?也還中意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