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花緣 第四十六回 施慈悲仙子降妖 發慷慨儲君結伴
關燈
小
中
大
話說道姑向小山道:“女菩薩不消焦心,小道特來相救。
”随即雜在衆人之中。
衆小妖把酒取到,道姑道:“他們不會飲酒。
我的量大,拿來我吃。
”衆小妖道:“剛才進來,未曾留神,原來卻是六個女倮。
”把酒送至道姑面前。
道姑飲完,又教快去取酒。
這些小妖來往取酒,就如穿梭一般。
一面取酒,一面隻說: “好量!”道姑一面飲著,一面隻教取酒。
疊時把洞内若幹美酒,飲的一滴無存,還是催著取酒。
衆小妖無酒可取,隻得禀知女妖。
女妖那裡肯信,即同三個男妖來至後面。
道姑一見,把口一張,那酒就如湧泉一般,一道白光,滔滔不斷,直向四妖噴去,登時洞裡洞外,酒氣撲鼻。
這股酒香,非比泛常,乃百種鮮果配成,芬芳透腦,若教好飲的聞了,真可神迷心醉,望風垂涎,道姑一面噴酒,把手一張,隻聽呱刺刺雷聲振耳,霹靂之中,現出一朵彩雲;彩雲之上,端端正正托著桃、李、橘、棗四樣果品,直向四怪頂門打将下去。
道姑大聲喝道:“四個孽畜! 爾等胞衣巢袕,現俱在此,還不速現原形,等待何時!”四怪剛要逃走,不防雲中四樣果品落下,隻打的滿地亂滾,霎時變出本相。
遠遠看去,個個小如彈丸,不知何物。
道姑上前,擡在手内。
衆小妖都變本相,無非山精水怪,四散奔逃。
此時大家都已蘇醒,俱向道姑叩謝。
小山道:“請問仙姑尊姓大名?這四個是何妖怪?”道姑道:“我是百果山人。
因與女菩薩有緣,特來相救。
”手中取出四個物件道:“女菩薩請看:這就是四怪原形。
”小山同衆人進前觀看,原來卻是一個李核,一個桃核,一個棗核,一個橘核。
多九公道:“世間此物甚多,何以竟能為怪?莫非都是異種麼?”道姑道:“此核雖非異種,但俱生于周朝,至今千有餘年。
李核名叫‘攜李’,當初西施因其昧美,素最喜食;桃核雖非仙品,當年彌子瑕曾以其半分之衛君;橘核,昔日晏子至楚,楚王曾有黃橘之賜; 棗核名喚‘羊棗’,當日曾晰最喜。
這四核雖是微末廢物,因昔年或在美人口中受了口脂之香,或在賢人口内染了翰墨之味,或在姣童口邊感了龍陽之情,或在良臣口裡得了忠義之氣,久而久之,精氣凝結,兼之受了日精月華,所以成形為患。
今遇貧道,也是他氣數當絕。
”多九公忖道:“怪不得男相女裝,原來卻是‘分桃主人’。
”因問道:“請教仙姑:剛才那美婦人同那美男子,自然就是西施、彌子瑕形狀了。
但那兩怪,一個面如黑棗,一個臉似黃橘,難道當年曾晰同晏子就是這個模樣麼?”道姑道:“西施、彌子瑕俱以美色蠱惑其君,非正人可比,故精靈都能竊肖其形?至曾晰、晏子,身為賢士,名傳不朽,其人雖死猶生,這些精靈,安能竊肖其形?所謂邪不能侵正。
故棗怪面似黑棗,橘怪面似黃橘。
任他變幻,何能脫卻本來面目!”小山道:“請問仙姑:此去小蓬萊,還有若幹路程?”道姑道:“遠在天邊,近在眼前,女菩薩自去問心,休來問我。
”收了四核,出洞去了。
多、林二人把人數查明,一齊上船前進。
一路談起仙姑相救之事。
多九公道: “這是唐小姐至孝所感,故屢遇異人相救。
若據前日大蚌所言,唐兄已成神仙無疑了。
”林之洋道:“俺妹夫如成了神仙,俺甥女遇了災難,自然該有仙人來救。
俗語說的‘官官相護’,難道不準‘仙仙相護’?俺最疑惑的:他們所說‘百花’二字,不知隐著甚麼機關?莫非俺甥女是百花托生麼?”小山笑道:“若謂百花,自然是百樣花了。
豈有百花俱托生一人?斷無此理。
即使竟是
”随即雜在衆人之中。
衆小妖把酒取到,道姑道:“他們不會飲酒。
我的量大,拿來我吃。
”衆小妖道:“剛才進來,未曾留神,原來卻是六個女倮。
”把酒送至道姑面前。
道姑飲完,又教快去取酒。
這些小妖來往取酒,就如穿梭一般。
一面取酒,一面隻說: “好量!”道姑一面飲著,一面隻教取酒。
疊時把洞内若幹美酒,飲的一滴無存,還是催著取酒。
衆小妖無酒可取,隻得禀知女妖。
女妖那裡肯信,即同三個男妖來至後面。
道姑一見,把口一張,那酒就如湧泉一般,一道白光,滔滔不斷,直向四妖噴去,登時洞裡洞外,酒氣撲鼻。
這股酒香,非比泛常,乃百種鮮果配成,芬芳透腦,若教好飲的聞了,真可神迷心醉,望風垂涎,道姑一面噴酒,把手一張,隻聽呱刺刺雷聲振耳,霹靂之中,現出一朵彩雲;彩雲之上,端端正正托著桃、李、橘、棗四樣果品,直向四怪頂門打将下去。
道姑大聲喝道:“四個孽畜! 爾等胞衣巢袕,現俱在此,還不速現原形,等待何時!”四怪剛要逃走,不防雲中四樣果品落下,隻打的滿地亂滾,霎時變出本相。
遠遠看去,個個小如彈丸,不知何物。
道姑上前,擡在手内。
衆小妖都變本相,無非山精水怪,四散奔逃。
此時大家都已蘇醒,俱向道姑叩謝。
小山道:“請問仙姑尊姓大名?這四個是何妖怪?”道姑道:“我是百果山人。
因與女菩薩有緣,特來相救。
”手中取出四個物件道:“女菩薩請看:這就是四怪原形。
”小山同衆人進前觀看,原來卻是一個李核,一個桃核,一個棗核,一個橘核。
多九公道:“世間此物甚多,何以竟能為怪?莫非都是異種麼?”道姑道:“此核雖非異種,但俱生于周朝,至今千有餘年。
李核名叫‘攜李’,當初西施因其昧美,素最喜食;桃核雖非仙品,當年彌子瑕曾以其半分之衛君;橘核,昔日晏子至楚,楚王曾有黃橘之賜; 棗核名喚‘羊棗’,當日曾晰最喜。
這四核雖是微末廢物,因昔年或在美人口中受了口脂之香,或在賢人口内染了翰墨之味,或在姣童口邊感了龍陽之情,或在良臣口裡得了忠義之氣,久而久之,精氣凝結,兼之受了日精月華,所以成形為患。
今遇貧道,也是他氣數當絕。
”多九公忖道:“怪不得男相女裝,原來卻是‘分桃主人’。
”因問道:“請教仙姑:剛才那美婦人同那美男子,自然就是西施、彌子瑕形狀了。
但那兩怪,一個面如黑棗,一個臉似黃橘,難道當年曾晰同晏子就是這個模樣麼?”道姑道:“西施、彌子瑕俱以美色蠱惑其君,非正人可比,故精靈都能竊肖其形?至曾晰、晏子,身為賢士,名傳不朽,其人雖死猶生,這些精靈,安能竊肖其形?所謂邪不能侵正。
故棗怪面似黑棗,橘怪面似黃橘。
任他變幻,何能脫卻本來面目!”小山道:“請問仙姑:此去小蓬萊,還有若幹路程?”道姑道:“遠在天邊,近在眼前,女菩薩自去問心,休來問我。
”收了四核,出洞去了。
多、林二人把人數查明,一齊上船前進。
一路談起仙姑相救之事。
多九公道: “這是唐小姐至孝所感,故屢遇異人相救。
若據前日大蚌所言,唐兄已成神仙無疑了。
”林之洋道:“俺妹夫如成了神仙,俺甥女遇了災難,自然該有仙人來救。
俗語說的‘官官相護’,難道不準‘仙仙相護’?俺最疑惑的:他們所說‘百花’二字,不知隐著甚麼機關?莫非俺甥女是百花托生麼?”小山笑道:“若謂百花,自然是百樣花了。
豈有百花俱托生一人?斷無此理。
即使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