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花緣 第四十六回 施慈悲仙子降妖 發慷慨儲君結伴

關燈
多則一月,少則半月。

    如能尋著固妙;即或尋不著,略将裡畫大概看看,亦即回來先送一信,使舅舅放心,然後再去細訪。

    必須如此,兩下方無牽挂。

    甥女主意已定,務望舅舅曲從。

    ”若花道:“阿父如不放心,女兒向在東宮,也曾習過騎射,随常兵器,也曾練過。

    莫若女兒帶了器械,與阿妹同去,也好照應。

    ”婉如道:“若是這樣,俺也同去。

    ”小山道:“妹妹與侞母一樣,行路甚慢,如何去得?至若花姐姐近日雖然纏足,他自幼男裝走慣,尚不費力,倘能同去,倒可做伴。

    ” 呂氏道:“甥女上去,上面既無房屋,又無茶飯,夜間何處栖身?日間所吃何物呢?”小山聽了,不覺愣了一愣。

    沉思半晌道:“甥女今日細觀此山,層岩峭壁,怪石攢峰,錯錯落落,接連不斷,雖無屋字,到處盡可藏身;就是那些松陰茂林之下,也可栖止;設遇現成有洞,那更好了。

    至所食之物,甥女細想:古人草根樹皮,尚可充饑,何況此山果木甚多,柏子松實,處處皆有,豈有腹饑之患!”呂氏道:“那些東西,豈能當飯?此時俺倒想起一事:當日俺們制有救荒豆末,自從初次飄洋用過一次,喜得後來從未絕糧。

    今甥女上山,倒可用著了。

    ” 林之洋道:“虧你提起,俺倒忘了。

    ”從箱中取出一包豆面并一包麻子,遞給小山道:“你明日未曾上山,先将豆面盡量吃飽,就可七日不饑。

    至第八日再吃一頓,就可四十幾日不饑。

    如覺口幹,可将麻子拌些水吃,就不渴了。

    這是俺們海船教命仙丹,須好好收了。

    ” 小山接過道:“此豆怎樣炮制,就有如此功效?如果靈驗,若到荒年濟世,豈不好麼?”林之洋道:“這個原是備荒用的。

    你道這方俺怎得知?是你父親傳結俺的。

    據說當初晉惠帝水甯二年,黃門侍郎劉景先因年歲荒旱,曾具表奏道: ‘臣遇太白山隐士傳授“濟饑辟谷仙方”。

    臣家大小七十餘口,以此為糧,不食别物。

    苦不如斯,臣一家甘受刑戮。

    ’其方:用黑大宜五鬥,淘淨,蒸三遍,去皮;用火麻子三鬥,浸一宿,亦蒸三遍,令口開,取仁,去皮;同大豆各搗為末,和搗做團如拳大。

    入甑内,從威時蒸至子時止,寅時出甑,午時曬幹,為末。

    幹服之,以飽為度,不得再吃别物。

    第一頓七日不饑;第二頓四十九日不饑;第三頓三百日不饑;第四頓二千四百日不饑;不必再服,永不饑了。

    不問老少,但依法服食,不但辟谷,且令人強壯,容貌紅白,永不憔悴。

    口渴,研麻子湯飲之,更潤髒腑。

    若要重吃他物,用葵子三合為末,前湯冷服,解下藥如金色,任吃他物,并無所損。

    前知随州郡守,教民用之有驗,序其原委,勒石于漢陽興國寺。

     還有一方:用黑豆五鬥,淘淨,蒸三遍,曬幹,去皮為末;火麻子三升,浸去皮,曬研為末;糯米三升,做粥,入前二樣和搗為團,如拳大。

    入甑内,蒸一宿,取曬為末;用小紅棗五鬥,煮去皮核,入前末和搗如拳大。

    再蒸一夜,曬幹為末。

     服之以飽為度,最能辟谷。

    如渴,飲麻子水,能潤髒腑;或飲脂麻水亦可,但不得食一切物。

    當日你父親傳俺此方,俺配一料帶在船上。

    那知頭一次飄洋,就遭風暴,偏遇連陰大雨,耽擱多日,缺了柴米,幸虧這物才救一船性命。

    這是你父親積的陰德,俺同你舅母至今還是感念。

    ”呂氏道:“誰知這樣一個好人,偏偏教他功名蹭蹬!若早早做了官,他又何能到此訪甚麼仙、煉甚麼性呢?”小山聽了,觸動思親之心,更覺傷感。

    當時議定若花同去。

    次日,姐妹二人,絕早起來。

     未知如何,下回分解—— 古香齋輸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