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貨店的客人
關燈
小
中
大
花瓶,從我出入初代家的時候開始,就已經陳列在店面了,擺了很久一段時間。
然而初代剛死,這兩隻花瓶卻相繼在短短幾天内被人買走,是偶然嗎?其中是不是有什麼隐情?我對第一個買家完全沒有頭緒,但對第二個買家倒是有些想法,因此最後我問了這個問題。
“第二位客人,是不是三十歲左右、膚色白皙、沒有蓄胡、右臉頰有一顆醒目的黑痣?” “沒錯,就像您說的。
是位高貴優雅的先生。
” 果真如此,那肯定是諸戶道雄不會錯。
我詢問這個人應該到過隔壁木崎家兩三次,老闆注意到沒有?此時老闆娘正好走了出來,也加入了話題: “這麼說來,就是那位先生呢,老頭子。
”幸虧她是個不遜于男主人的長舌婦。
“兩三天前,喏,那個穿着黑色長禮服,走進隔壁的英俊先生,就是那個人。
” 她把晨禮服和長禮服弄混了,但已經沒什麼可懷疑的了。
慎重起見,我向店主打聽那位紳士雇用的人力車地址,前往打聽,得知送貨地點就是諸戶的住宅所在地——池袋。
這樣的揣測或許太突兀了。
但是像諸戶這類所謂的變态,是無法用常理判斷的。
他是個無法愛上異性的男人,不是嗎?為了獲得他心儀同性的愛,甚至企圖奪走對方的戀人,不是嗎?他唐突的求婚攻勢是那麼激烈,他對我的求愛又是那麼瘋狂。
想到這些,難道不能斷定求婚失敗的他,為了從我手中奪走初代,铤而走險,在詳盡的計劃之後犯下不留下證據的殺人重罪嗎?他這個人頭腦聰慧、冷靜。
拿着手術刀殘酷地切割小動物,就是他的研究項目。
他是個冷血動物,視鮮血為常物。
他可以毫不在乎地犧牲生物的性命,把它們當成實驗材料。
我不由得想起他剛搬到池袋不久,我拜訪他時親眼看的恐怖場景。
他的新居在距池袋車站半裡[日本的長度單位,一裡約相當于三點九二七三公裡。
]之遙的地方,四周十分蕭條,是一棟孤零零的、氣氛陰森的木造洋館,旁邊還有一棟作為實驗室的别館,鐵牆環繞整個宅子。
家裡隻有單身的他、十五六歲的書生[寄宿在有親戚關系的學者、資産家或政治家的家中,一邊幫忙打理家務一邊做學問的學生。
]以及煮飯的阿婆三個人,除了動物的慘叫聲以外,沒有活人的氣息,十分冷清。
平常他往返于住所和大學的研究室,沉溺于異常的研究中。
他的研究主題不需直接接觸病人,似乎是與外科方面的開創性發明有關。
當時是夜晚,我走近鐵門,聽見了可憐的實驗動物——主要是狗——那令人不忍聽聞的哀嚎。
從那條狗口中發出的凄厲慘叫,令人聯想到瀕死前瘋狂的掙紮,那哀嚎聲重重地撞擊到我的胸口上。
一想到實驗室裡,現在或許正進行一場驚心動魄的活體解剖,我就無法不感到毛骨悚然。
一進大門,刺鼻的消毒藥水味便迎面而來。
我聯想到醫院的手術室,腦海裡浮現監獄刑場的場景。
動物直面死亡時束手無策的驚恐号叫,令我想要搗住耳朵。
我甚至想改變主意打道回府。
才剛入夜不久,主屋卻沒有一道窗子是亮的。
隻有實驗室的窗戶透出光亮。
我宛如置身噩夢,來到玄關,捺下門鈴。
一會兒之後,旁邊實驗室入口的電燈亮了起來,主人諸戶站在那兒。
他穿着潮濕的橡膠手術衣,被血糊染得鮮紅的雙手伸向前方,這些情景至今曆曆在目,我還能清楚地憶起那鮮紅色在電燈光線下發出妖異光芒的景象。
可怕的疑念充塞了整個胸口,然而我卻無法求證,隻能無精打采地走在夜幕降臨的郊區路上。
然而初代剛死,這兩隻花瓶卻相繼在短短幾天内被人買走,是偶然嗎?其中是不是有什麼隐情?我對第一個買家完全沒有頭緒,但對第二個買家倒是有些想法,因此最後我問了這個問題。
“第二位客人,是不是三十歲左右、膚色白皙、沒有蓄胡、右臉頰有一顆醒目的黑痣?” “沒錯,就像您說的。
是位高貴優雅的先生。
” 果真如此,那肯定是諸戶道雄不會錯。
我詢問這個人應該到過隔壁木崎家兩三次,老闆注意到沒有?此時老闆娘正好走了出來,也加入了話題: “這麼說來,就是那位先生呢,老頭子。
”幸虧她是個不遜于男主人的長舌婦。
“兩三天前,喏,那個穿着黑色長禮服,走進隔壁的英俊先生,就是那個人。
” 她把晨禮服和長禮服弄混了,但已經沒什麼可懷疑的了。
慎重起見,我向店主打聽那位紳士雇用的人力車地址,前往打聽,得知送貨地點就是諸戶的住宅所在地——池袋。
這樣的揣測或許太突兀了。
但是像諸戶這類所謂的變态,是無法用常理判斷的。
他是個無法愛上異性的男人,不是嗎?為了獲得他心儀同性的愛,甚至企圖奪走對方的戀人,不是嗎?他唐突的求婚攻勢是那麼激烈,他對我的求愛又是那麼瘋狂。
想到這些,難道不能斷定求婚失敗的他,為了從我手中奪走初代,铤而走險,在詳盡的計劃之後犯下不留下證據的殺人重罪嗎?他這個人頭腦聰慧、冷靜。
拿着手術刀殘酷地切割小動物,就是他的研究項目。
他是個冷血動物,視鮮血為常物。
他可以毫不在乎地犧牲生物的性命,把它們當成實驗材料。
我不由得想起他剛搬到池袋不久,我拜訪他時親眼看的恐怖場景。
他的新居在距池袋車站半裡[日本的長度單位,一裡約相當于三點九二七三公裡。
]之遙的地方,四周十分蕭條,是一棟孤零零的、氣氛陰森的木造洋館,旁邊還有一棟作為實驗室的别館,鐵牆環繞整個宅子。
家裡隻有單身的他、十五六歲的書生[寄宿在有親戚關系的學者、資産家或政治家的家中,一邊幫忙打理家務一邊做學問的學生。
]以及煮飯的阿婆三個人,除了動物的慘叫聲以外,沒有活人的氣息,十分冷清。
平常他往返于住所和大學的研究室,沉溺于異常的研究中。
他的研究主題不需直接接觸病人,似乎是與外科方面的開創性發明有關。
當時是夜晚,我走近鐵門,聽見了可憐的實驗動物——主要是狗——那令人不忍聽聞的哀嚎。
從那條狗口中發出的凄厲慘叫,令人聯想到瀕死前瘋狂的掙紮,那哀嚎聲重重地撞擊到我的胸口上。
一想到實驗室裡,現在或許正進行一場驚心動魄的活體解剖,我就無法不感到毛骨悚然。
一進大門,刺鼻的消毒藥水味便迎面而來。
我聯想到醫院的手術室,腦海裡浮現監獄刑場的場景。
動物直面死亡時束手無策的驚恐号叫,令我想要搗住耳朵。
我甚至想改變主意打道回府。
才剛入夜不久,主屋卻沒有一道窗子是亮的。
隻有實驗室的窗戶透出光亮。
我宛如置身噩夢,來到玄關,捺下門鈴。
一會兒之後,旁邊實驗室入口的電燈亮了起來,主人諸戶站在那兒。
他穿着潮濕的橡膠手術衣,被血糊染得鮮紅的雙手伸向前方,這些情景至今曆曆在目,我還能清楚地憶起那鮮紅色在電燈光線下發出妖異光芒的景象。
可怕的疑念充塞了整個胸口,然而我卻無法求證,隻能無精打采地走在夜幕降臨的郊區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