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集第三

關燈
高興殊未平,臨風獨悲咤。

     【峤嶼春潮】 瀛洲見海色,潮來如風雨。

     初日照寒濤,春聲在孤嶼。

     飛帆落鏡中,望入桃花去。

     【衡江夕露】 大江白露下,秋氣橫滄浪。

     夜色不映水,微風忽吹裳。

     孤舟待明月,時聞蘭杜香。

     【同群公餞鄭五秀才至鼓山寺分題贈别賦得臨滄亭】 屴崱海上秀,中峰開禅宮。

     飛亭挂空翠,直上臨方蓬。

     溟漲在幾席,天光映簾栊。

     目極萬裡外,但見清濛濛。

     曙色從東來,晃然靈境空。

     登臨豈不偉,别意歎無窮。

     【賦得客中送客】 在山每送客,客行思未已。

     他鄉此别君,離情滿天地。

     長空一飛雁,落日千裡至。

     故園未同歸,寄君兩行淚。

     【秋江漁唱】 大川饒數罟,淺渎無吞舟。

     日暮收我綸,唱歌度中流。

     歌長入空闊,兩岸江聲秋。

     斷續和鳴榔,搖揚随狎鷗。

     曲終人不見,雲水空悠悠。

     【賦得羅浮霜月懷鄭二逸人】 海國梅始白,飛霜動鳴鐘。

     寒空一片月,挂在羅浮峰。

     夜色不映水,清光與之同。

     百裡皆瑤華,千林閉幽風。

     蕭條岩際葉,嘹唳雲邊鴻。

     遠客起遙念,滄波思千重。

     夢回明鏡沒,寂曆聞幽蛩。

     【郭晦之歸扆峰群公相送至光嚴寺(分得“客”字)】 化城負東郭,地古嚴公宅。

     同佩結幽尋,況值将歸客。

     山門坐翠微,蘿徑入松柏。

     定水駐行衣,香雲繞離席。

     銜杯雙樹間,百裡見海色。

     日莫各分飛,空山夜寥寂。

     【題邑生陳溢鐘山草堂】 鐘山抱藍田,水木含清氣。

     愛爾靜者居,草堂在山翠。

     簾栊映竹開,幾席侵花置。

     野客載酒過,山僧抱琴至。

     陶然接歡賞,邈爾成幽契。

     月出天海空,雲生石門閉。

     岱溪樵唱來,沙頭松聲細。

     佳趣足淹留,遠心更迢遞。

     維時屬休明,岩穴無遺棄。

     終南登捷徑,北山裂荷制。

     予亦問山靈,斯人果忘世。

     【秋江離思送朱大之京】 暮色帶遠嶼,大江浩悠悠。

     臨分未能别,紅葉滿汀洲。

     夫子何所适,绮纨上國遊。

     涼風吹飛旆,沙路鳴紫骝。

     載酒江上石,把杯對高秋。

     遙山微雨晴,夕陽在孤舟。

     海蒨去翩翩,焉能狎群鷗。

     青雲可翹首,滄波正安流。

     【春澗幽亭】 林下雲水香,幽亭識花氣。

     相看話所思,春色令心醉。

     之子尋幽期,孤琴入空翠。

     【賦得燈前細雨贈别鄭浮丘雨字韻】 野館昏色來,明燈靜深塢。

     故人惜睽違,共此尊前雨。

     寒影明遠心,夜聲帶離苦。

     飄蕭初拂席,飒沓仍近戶。

     重霭濕餘芳,宿雲暗平楚。

     明發送君行,凄凄滿南浦。

     【同遊六平山探得燭字】 出郭秋已深,寒原騁心目。

     愛君幽栖地,市廛若林谷。

     初月諧晚尋,同人遂成宿。

     樓虛在山翠,書聲向喬木。

     飛雨一峰來,微雲度疏竹。

     清镫對殘尊,孤琴寫幽曲。

     自得靜者心,何須遊秉燭。

     【水竹居】 清溪入雲木,隐處林塘深。

     微月到流水,泠泠竹間琴。

     虛聲起遙聽,天影澄遠心。

     餘亦鸾鶴群,将期此投簪。

     【綠楊雙燕圖】 三月白門道,垂楊千樹花。

     君看雙燕子,飛去入誰家。

     門巷失故壘,時來拂枝斜。

     春風更相惜,莫與亂栖鴉。

     【醉歌行鄭二廣文西齋宴集(分得“一”字)】 吾愛鄭夫子,妙年振英聲。

     讀書不肯死章句,笑殺當時魯兩生。

     男兒何事空饑餓,角巾嘯起東山卧。

     三奏《陽春和者稀,立談古人獨知我。

     知我家無二頃田,幾翻相見客中憐。

     開心寫意不足惜,千金散盡還依然。

     廣文高館歸來好,撾鼓談經日應早。

     堂下諸生揖鄭虔,門前食客谒平原。

     傾家祿米三百鬥,一歲隻供沽酒錢。

     西齋為餘造瑤席,滿堂盡是青雲客。

     绮席金盤蘇合香,銀瓶綠酒玻璃色。

     昨夜東風天際來,桃花笑人曆亂開。

     春光如此得幾日,毋多酌我何為哉? 山公不解倒騎馬,習池春水空莓苔。

     我歌白雲興偏逸,君起揮毫誇第一。

     空名何用挂百年,劇飲唯須醉千日。

     鄭夫子,聽我歌。

     與君更進酒,但使朱顔酡。

     君不見陌頭楊柳色青青,飛花昨日吹滿城。

     又不見樂遊原上鹹陽道,漢阙秦陵幾回好。

     昔時歌吹激浮雲,今日殘陽映衰草。

     不用悲歌空斷腸,請君勸客勿停觞。

     古來唯有留賓驿,到處逢人說鄭莊。

     【賦得吳航渡送趙少府之京】 君不見吳航渡河上,蕭蕭多古樹。

     樹根積石長青苔,應比昔人系舟處。

     寂寞寒潮自往還,關河北望空雲山。

     天浮百粵榮光歇,海接三吳霸氣寒。

     吳王城阙幾千載,舸艦何年到閩海? 危樯峻橹逐飄風,今日吳航名尚在。

     江上年年春草新,城頭車馬往來頻。

     野鳥不知驚候吏,垂楊空自送行人。

     【題台江别意餞顧存信歸番禺】 置酒台江上,怅然傷解攜。

     番禺天萬裡,矯首南雲低。

     停舟對君日将暮,目送南雲指歸路。

     鄉夢多随蜃母樓,家林近入扶桑樹。

     滄浪浩蕩杳難期,此别重逢又幾時。

     東去台江應到海,唯因流水寄相思。

     【梅江謠留别梅江諸友】 六月登玉京,炎蒸欺人不可行。

     側聞梅江水,寒冰玉壺隻如此。

     梅江之水千丈深,人言此水直千金。

     千金未必稱人意,我欲愛之清煩襟。

     皆山樵人坐我語,相攜尋幽指何許。

     塵心飛度象湖雲,水闊天長未言苦。

     青眼故人如白鷗,招邀待我黃沙頭。

     采秀探奇入靈境,上攀龍峰最高頂。

     龍峰絕頂窺蓬瀛,登高望遠形神清。

     大江茫茫寫溟漲,元氣浩浩無虛盈。

     飛濤一發雪花白,遙山數點琉球青。

     欹帆側柁淩空闊,曆亂中流棹歌發。

     居人雲水弄生涯,撇網抛綸到窮發。

     君不見龍峰山陽五百家,龍峰市上半魚蝦。

     儒生不學老農稼,青門多種故侯瓜。

     三尺兒童誦詩禮,向餘亦指長風沙。

     一嚴兵備限荒服,百雉孤城鎮海涯。

     孤城殘戍揚威武,島夷蠻胡竄如鼠。

     清秋幕府偃旌旗,白日轅門卧貔虎。

     如此承平百事無,江山所以待吾徒。

     賢豪傾倒平生意,瓊杯绮席來相娛。

     我愛江山對君酌,江山笑我辭猿鶴。

     從來心事戀煙霞,漸老誰知愧林壑。

     今日向君傾綠尊,千觞不斷别離魂。

     臨歧揮手謝知己,飛心騁目瞻天門。

     興為《梅江謠,醉别梅江去。

     他年此地濯塵纓,憶得西城别君處。

     【拟奉和早朝大明宮之作】 明光漏盡曉寒催,長樂疏鐘度鳳台。

     月隐禁城雙阙迥,雲迎仙仗九重開。

     旌旗半掩天河落,阊阖平分曙色來。

     朝罷佩聲花外轉,回看佳氣滿蓬萊。

     【酬林一和閑齋見懷之作】 東山遙夜雁歸聲,兩地相思舊感生。

     芳草白雲無那别,春風黃鳥若為情。

     雙溪日下鷗波靜,獨樹原頭獵火明。

     誰道離居成寂寞,好文地主久知名。

     【得鄭二宣海南手劄】 番禺天外古交州,念子南行戀舊遊。

     故國又經花落後,遠書翻寄雁來秋。

     梅邊野飯逢人少,海上青山對客愁。

     為報羅浮雲影道,早随明月引歸舟。

     【早雁】 涼霜八月塞天寒,飛度衡陽楚水寬。

     少婦樓頭初掩瑟,一行先向夕陽看。

     王紀善褎二首 【題綠柳紫燕圖】 綠柳夏依依,差池玄鳥飛。

     蹴花随别騎,銜絮點征衣。

     隋渚晴煙暝,章台夕照微。

     衡門相托久,應傍主人歸。

     【挽詩】 越台草綠鹧鸪飛,劍化龍津事已非。

     故國遺臣空北望,異鄉作客獨南歸。

     新祠海上經秋雨,舊業林間半掩扉。

     讀罷遺文腸欲斷,桐城何處一沾衣。

     陳處士亮(二首) 亮,長樂人,字景明,故元儒生。

    明興,累诏不出,作《讀陳抟傳詩以見志。

    作草屋滄洲中,與名士王恭、高棅為文酒之社。

     【夏日過石首簡天石老禅】 世累日多門,馳驅厭塵雜。

     駕言尋招提,雙屐蚤已蠟。

     霜餘葉盡飄,回首見孤塔。

     入門谒金仙,鐘鼓響铛鞳。

     吾師投迹久,終歲一舊衲。

     曾從大方遊,已悟世外法。

     深居行無取,問語終不答。

     竹影覆經房,茶煙繞禅榻。

     天寒日苦短,千嶂夕陰合。

     笑别虎溪頭,松風起蕭飒。

     【晚春閑思】 門巷客來稀,閑居靜掩扉。

     微風花自落,細雨燕雙飛。

     向曉披遺帙,迎暄換袷衣。

     年年此時節,惆怅送春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