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集第一

關燈
到翠禽啼欲斷,任教明月照青天。

     自從遊宦京華久,夢繞花前與花後。

     故山花發想依然,何遜才華已非舊。

     霜台禦史繡衣人,藏得橫斜水面真。

     一幅齊纨裁皎雪,筆端渾是玉精神。

     蕭齋凍雨檐花落,紙帳夜寒燈影薄。

     恍然相對似還家,春信依稀生綠萼。

     綠萼春生日漸多,故山歸計尚蹉跎。

     玉堂日賜宮壺酒,其耐梅花似雪何。

     何當便赴看花約,莫待江天吹曉角。

     詩成卻向畫中題,酒熟空思花下酌。

     【題采菱圖】 湖南風信起,湖北浪花多。

     欲唱采蓮曲,翻成采菱歌。

     采菱歌斷汀洲暮,何處卻尋歸去路。

     誰搖蘭艇笑相迎,燈火遙生白摐渡。

     【述懷】 三十未得志,栖栖無所投。

     空持五經笥,不遂一身謀。

     土蝕張華劍,塵生蘇子裘。

     何如覓歸計,負郭有田疇。

     【追賦楊氏夜遊(四首)】 千二百驚鴻,纓鈴小隊叢。

     蓋張遮桂月,扇動度蘭風。

     翡翠钗梁重,芙蓉褲褶紅。

     今宵向何處,将入望仙宮。

     朱城璧月懸,西市隘車钿。

     金镫銀花镂,雕鞍翠羽填。

     黛輕眉月細,膏滑髻雲偏。

     馳道争先絕,君王中使宣。

     銀燈隐绛紗,流彩映鉛華。

     插鬓金鸾小,填蛾翠雁斜。

     衫寬藏半折,绶解绾雙花。

     共睹新妝束,相邀進内家。

     紅錦簇鞍鞯,宮西小市邊。

     更衣寬寶帶,勻粉落花钿。

     袖窄揚鞭易,靴輕下馬便。

     君王好夜飲,留醉鳳樓前。

     【瓜洲道中】 清江杳杳水連空,江北江南綠映紅。

     三月異鄉逢改火,經春遊子怨飄蓬。

     滿汀蘆葉孤舟雨,一樹梨花小旆風。

     遙望故鄉何處是,依稀煙樹五湖東。

     【新秋早朝】 宮井梧桐一葉飛,新涼先到侍臣衣。

     蒼龍阙上銀河轉,丹鳳樓頭玉漏稀。

     曉仗分行環禦辇,夕郎鳴珮出仙闱。

     自憐虎觀叨陪從,簪筆慚無補萬機。

     【送翰林王孟旸參将安南】 暫辍含香直曉班,新參将阃出平蠻。

     黃茅綠樹千重嶺,瘴雨蠻雲幾處關。

     去馬正逢椰子熟,歸旌定及荔枝斑。

     知卿素有雄豪筆,須勒神功鎮海山。

     【送王孟端随駕之北京】 龍馭時巡幸北京,屬車侍從魯諸生。

     周廬未徹黃茅起,磴道新開辇路平。

     星拱紫垣岩宿衛,天臨華蓋肅行旌。

     馬卿素有淩雲志,應有詞章頌聖明。

     【送文淵閣待诏端孝文使朝鮮】 扶桑日出曙光寒,帆挂長風積水寬。

     漢武開邊分四郡,聖朝遣使撫三韓。

     河山誓重畿封遠,雨露恩深島部安。

     想見藩臣迎節下,猶存黼冔舊衣冠。

     【雲林畫】 群樹葉初下,千山雲半收。

     空亭門不掩,禁得幾多秋。

     【早朝待漏題楊谕德竹】 禁鐘才動曉風微,新竹疏疏對瑣闱。

     不是日高簾不卷,怕教空翠濕朝衣。

     【題畫】 渡頭初唱采蓮歌,南浦西風漲綠波。

     正是晚涼新雨後,青山不似白雲多。

     【題趙仲穆畫】 十二瓊樓紫翠重,萬年琪樹落秋風。

     南朝無限傷心事,都在殘山剩水中。

     【漁村】 汀葦蒼蒼白露凝,一灘寒月未收罾。

     西風吹醒江南夢,四壁蛩聲半夜燈。

     附見 ☆王主事琏(一首) 【石屋】 鑿石甃圜庵,結構因岩谷。

     危梁琢堅珉,濕楚裁寒玉。

     梵相終無壞,明燈自相續。

     掘斷青山根,白雲常在屋。

     鄒庶子緝二首 【行路難】 請君勿言苦,我歌行路難。

     世事有反覆,人心若波瀾。

     布衣扼奪卿相位,禍仇起自杯酒間。

     君不見昔時山東一匹夫,讀書往往輕凡愚。

     談笑強于唐舉相,搖鞭西入鹹陽都。

     一言啖秦王,再言扼範睢。

     黃金束帶高堂居,風雲變态生須臾。

     君不見魏其都位漢公卿,灌夫意氣排漢廷。

     武安本在門下列,拜伏跪起呼父兄。

     一朝寵據津要地,舊時意态甯複生。

     窦嬰既失勢,颍水亦不清。

     狂呼罵坐何足驚,鹹陽市上殊無情。

     行路難,行路難,人生自古有如此,何須局促增歎聲。

     【玉泉垂虹】 碧嶂雲岩噴玉泉,平流甯似瀑流懸。

     遙看素練明秋壑,卻訝晴虹飲碧川。

     飛沫拂林空翠濕,跳波濺石碎珠圓。

     傳聞絕頂芙蓉殿,猶記明昌避暑年。

     梁贊善潛七首 【鹹陽懷古】 鹹陽古帝宅,雉堞何崔嵬。

     積石隐雪色,金阙雲中開。

     鹹陽昔日稱百二,函谷雞鳴客如霧。

     秦王按劍叱風雷,天下諸侯盡西顧。

     三戶蕭條易水空,齊歌趙舞入秦宮。

     龍旗五丈金樓下,鳳吹千門馳道中。

     璇霄閣道通天極,仙掌芙蓉正相直。

     月過文窗寶扇移,星臨繡戶妝奁密。

     繡戶文窗拂采霞,黃山翠影繞宮斜。

     王孫挾彈雕台樹,遊女回舟綠岸花。

     岸花蹙繡連阡陌,十萬朱門色相射。

     玉檢登封贶嶽靈,金爐鑄冶銷鋒镝。

     風馳萬國奉威聲,四夷惕息敢橫行? 金湯千裡扶王業,猶遣将軍北築城。

     可惜繁華不知極,三十六年如一日。

     樓船童女望蓬萊,玉琢軒窗五雲色。

     童女成仙去不歸,鹹陽古堞空崔嵬。

     黃雲卷雪城頭路,城下行人歎落晖。

     【太液晴波】 蓬島前頭太液池,搖風漾日動漣漪。

     魚龜已慣迎仙舫,鷗鹭應能識翠旂。

     著雨錦蕖開曉鏡,拂煙翠柳曳晴絲。

     周人自昔歌靈沼,願沐恩波一獻詩。

     【元夜陪駕燕午門】 銀漢橫空寶月團,六鳌飛出五雲端。

     蓬萊紫氣天中起,玉井紅蓮地上看。

     滿殿嬌歌留夜景,千門羯鼓散春寒。

     教坊戲樂年年異,願奉龍顔萬歲歡。

     【三月十七日送駕出德勝門】 煌煌旄钺發平明,萬裡河山錦繡迎。

     王氣浮天随寶纛,虹光拂地護龍旌。

     玉關指日看歸馬,青海無波待洗兵。

     萬姓歡呼傳捷報,六軍歌舞入瑤京。

     【合州寫懷(二首)】 忘卻儒官冷,誰為蜀道吟。

     一身猶長物,萬事豈關心。

     水鳥窺魚立,山雲帶雨沉。

     人生聊适意,莫受旅愁侵。

     水合交層浪,峰回出翠鬟。

     雲随村艇去,鷗趁洑波還。

     鬥酒相忘甚,寸心如此閑。

     不應篷底醉,過卻釣魚山。

     【秋陰】 寒雲将遠空,葉落與飛鴻。

     漢苑秦陵外,凄涼是此中。

     林侍講環五首 【雜詩】 春山佳氣多,白雲滿芳樹。

     幽徑絕塵蹤,落花映深戶。

     微雨灑林落,東風長蘭步。

     之子招不來,滄洲日将暮。

     【題王晉卿春曉圖】 憶昔扁舟經洞庭,夜涼落月潮水平。

     舟行數裡不知遠,隔林隐隐聞雞聲。

     推篷起視西山麓,煙景微茫接溪曲。

     芳草依稀謝朓村,綠樹深沉子真谷。

     須臾旭景開曈昽,千山萬山圖畫中。

     誰家樓閣依晴翠,朱門繡幕垂東風。

     樓外園林春已遍,樓中美人夢初斷。

     疏簾半卷落花深,年華卻逐莺聲換。

     别來煙月幾經秋,楚天西望空生愁。

     玉堂此日見圖畫,仿佛湖山曾舊遊。

     何時拂衣賦歸去,孤棹還尋舊遊路。

     雨過芳洲春水深,更拟蹇裳采芳杜。

     【太液晴波】 池頭旭日散輕煙,開鏡清光近九天。

     翠柳長條經雨後,綠摐香暖得春先。

     禦溝流出通金水,仙派分來自玉泉。

     在鎬幾回陪宴樂,永歌《魚藻繼周篇。

     【盧溝曉日】 疏星寥落曉寒凄,月色沙光入望迷。

     野戍連雲寒見雁,人家隔水遠聞雞。

     波間素彩涵秋淨,天際清光映樹低。

     馬上曾驚殘夢斷,鐘聲遙度禁城西。

     【金台夕照】 高台曾此置黃金,人去台空碧草深。

     落日未窮千裡望,青山遙映半城陰。

     雁将秋色來平野,鴉帶寒光過遠林。

     昭代賢才登用盡,不須懷古動長吟。

     黃檢讨守一首 【送胡學士楊金二侍講扈駕北伐】 六師北伐繞龍城,遙羨詞臣扈跸行。

     兵略曾從圯上得,檄書多向禦前成。

     黃沙白草雲随馬,畫戟雕戈雪照營。

     應想居庸關外路,東風歸旆凱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