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集第十八

關燈
促春歸。

     【寄張雪坡】 南塘水竹舊郊扉,老去青山目力微。

     吟瘦定知衣帶緩,别多兼恨簡書稀。

     畦桑葉短蠶初出,隴麥苗深雉正飛。

     香老松花春又過,莫令情分久相違。

     【贈地理者】 囊中一卷郭氏書,眼底山川興不孤。

     兩袂風塵誰故舊,一筇煙雨自江湖。

     銅駝陌上人長笑,金粟堆前鳥自呼。

     見說五陵佳麗氣,天荒地老不能蕪。

     【雨中書懷】 南窗坐掩讀殘書,落盡梨花雨點疏。

     短夢或因中酒後,輕寒已過禁煙餘。

     芹香堕幾初歸燕,泉脈通池欲上魚。

     搔首故人懷别久,欲憑尺素問何如。

     【讀餘廷心傳】 海風吹浪集樓船,百戰疲兵僅數千。

     但許有身堪報國,豈知無力可回天。

     幽燕北望王師遠,江漢南來地勢偏。

     天塹已空豪傑沒,朔雲邊雪事茫然。

     【次張文學韻寄凃貢士】 畫角城頭曲未終,十年哀怨萬方同。

     黍離正恨傷周切,章甫翻憐适越窮。

     黃葉空山僧舍雨,滄浪衰鬓釣絲風。

     閑愁欲遣三千斛,濁酒甯辭一百筒。

     【長沙夾夜泊】 漠漠蒹葭斷渚連,烽亭亭鼓報更傳。

     回風吹樹纜初系,斜月照蓬人未眠。

     雁足寄書懷歲晏,蟹鳌新酒及霜前。

     滄茫遠浦寒燈外,尚有漁郎夜扣舷。

     【登拟岘台】 高台俯仰大江馳,南盡瓯閩樹影微。

     白草秋煙遺戰骨,青天寒照落人衣。

     襄陽耆舊心如昨,華表仙翁事即非。

     東望故園三百裡,不堪搔首片雲飛。

     張嘉定率四首 【答周檢校】 衡茅晚計蔔溪南,水石幽奇得縱探。

     詩社往還青玉案,仙經借送紫泥函。

     漁村過雨行秋霁,龍洞開雲坐晚岚。

     種橘垂成嗟已老,煩君多緻洞庭柑。

     【錢塘懷古】 南渡諸陵玉柙灰,錢塘孤塔是幽台。

     石麟久向雲根沒,金雁何曾海上回。

     掘漢赤眉因世亂,賓周白馬自天來。

     沛中王氣非陵寝,徒使遺民過客哀。

     【兵後次衢州】 高壁深池表裡寬,危樓飛閣水雲寒。

     三年血戰曾漂杵,兩将身降惜蓋棺。

     桑土盡如東郡賦,橘林猶帶洞庭酸。

     群雄政似柯山弈,閑與樵夫縮手看。

     【乙巳元日】 四門擊柝罷寒更,淮水淮山欲曙城。

     柏子添香延宿火,梅花吹角送春聲。

     大星賓日光芒定,殘雪兼霜物候明。

     故國親朋俱獻歲,異鄉魚鳥獨關情。

     揭清河軌一十六首 【夏日留田家】 停午暫休騎,道暍投田家。

     風株帶暝姿,高樹亂啼鴉。

     田翁喜客至,為摘園中瓜。

     解鞍藉莓苔,移席掃落花。

     相留至夜分,煙月石林斜。

     相如方病渴,歸路茂陵賒。

     【秋日汴京同馬希穆登上方琉璃塔】 東出榛莽間,宮城何窈窕。

     悲涼金故都,秋日荒台沼。

     浮屠出苑邊,上跨清虛表。

     琉璃半莓苔,五色猶皎皎。

     罘罳映落花,觚棱卻飛鳥。

     昆侖倚戶陰,海色當窗曉。

     佩聲河漢落,屐齒天香繞。

     野夫方留滞,萬染何時了。

     去漢春已深,遊梁秋又抄。

     登高慨搖落,令我憂心悄。

     飄飄茂陵客,高興秋天杳。

     彩毫不勝寒,仙露知多少。

     落日望江南,一點青山小。

     【東征(二首)】 束發結豪俊,客遊在京都。

     風塵一浩蕩,志欲效馳驅。

     身許孫讨逆,氣淩李輕車。

     一朝不自保,空愧為丈夫。

     家鄉既蕩盡,焉用獨全軀。

     流光信冉冉,撫髀将何如。

     郊野積玄陰,白日忽淪沒。

     驚風西北來,虜騎何馳突。

     悲君貞白姿,永訣在倉卒。

     玉顔膏野草,何處收汝骨。

     恩愛豈不懷,貞烈誰能越。

     蕭條風塵日,紀載多所阙。

     曷以照君心,惟應城上月。

     【甲辰三月歸西村】 官舍柳花飛,羁人謝病歸。

     幹戈未定息,俎豆焉可為。

     以茲理還策,歸卧南山陲。

     東臯花雨過,流水綠生陂。

     聒聒青蛙響,嘤嘤黃鳥啼。

     到家能幾何,又告将農時。

     山田與弟耕,春酒任婦攜。

     逍遙田野間,日暮返柴扉。

     龐公鹿門志,劉表安能移。

     【棗亭春晚】 昨日花始開,今日花已滿。

     倚樹聽嘤嘤,折花歌纂纂。

     美人浩無期,青春忽已晚。

     寫盡錦箋長,燒殘紅燭短。

     日夕望江南,彩雲天際遠。

     【題王金吾所藏徐熙秋荷鴛鴦翡翠圖】 江南畫史誰第一,徐熙寫生妙無敵。

     寶軸多藏衛霍家,香奁盡貯金張室。

     憶昨華清水殿西,夜深輕辇随風移。

     清香冉冉落歌佩,秀色娟娟侵舞衣。

     曉來宮阙秋風起,翠倒紅欹玉池裡。

     不禁搖落恨無窮,驚歎年華逝流水。

     芙蓉小苑曲江頭,煙景蕭疏異昔遊。

     披香露冷鴛鴦怯,太液波寒翡翠愁。

     将軍留客多幽暇,清簟疏簾時看畫。

     就中宋玉最多情,秋思都将彩毫寫。

     【白沙送别】 當年小邑盛繁華,疊榭層台夾白沙。

     竹深時聽尚書履,花密頻過相國家。

     夜月霜明九華帳,春風雪點七香車。

     臨水佳人拾翠羽,隔簾嬌燕逐飛花。

     奄忽草堂巢翡翠,重來勝地入蒹葭。

     豪華一去如雲往,空有寒沙對惆怅。

     征南駐馬立西風,落日寒煙起漁唱。

     【題孫氏遺墨軒】 宣文學士吾季父,草書往往追懷素。

     玉堂多暇日臨池,方駕長沙美無度。

     聞道尊公居豫章,亦以能書相颉颃。

     錦囊長紙霜玉潔,清醉時時臨數行。

     雲霄恍若鸾鳳翥,風雨欻起蛟龍骧。

     宣文已矣君未老,一字可直黃金榼。

     山陰别後驚捐館,零落狸毫并象管。

     白鵝池冷綠苔深,銅雀硯寒清露滿。

     吾廬兵後住江村,玉堂佳帖無一存。

     卻憶君家文獻在,香奁犀軸付諸昆。

     【題大長公主林館】 主家林館禦溝西,楊柳芙蓉映舞衣。

     玉沼萍開魚上躍,繡簾花妥燕低飛。

     微風翠辇宮中去,淡月霓旌苑外歸。

     四海升平當此日,萬年行樂莫相違。

     【春陰】 梨花門巷泥活活,楊柳窗戶綠陰陰。

     軒車不來又幾日,風雨相思勞寸心。

     舒州紅稻宜晚飯,采石碧酒堪幽尋。

     故人何可久不見,我有新詩思共吟。

     【過燕都故宮】 八月金輿度玉關,芙蓉零落後庭閑。

     西宮無複羊車過,南苑猶疑鳳吹還。

     承露金盤留海上,廣寒瓊戶瑣人間。

     翠華此日知何在,黃葉潇潇萬歲山。

     【晚歸】 苑外金波映水天,歸骢蹀躞暮江邊。

     鳳凰台閣初含雨,燕子人家又禁煙。

     詩寫桃花歌扇裡,酒攜楊柳舞樓前。

     請看秋雨胭脂井,好醉春風玳瑁筵。

     【秋思】 绮窗紅燭淡秋光,鳳帳流蘇減夕香。

     機杼隔花閑翠戶,辘轳臨水凍銀床。

     秋風紫塞書千裡,夜月清砧淚數行。

     望斷金鞍秋又杪,芙蓉零落玉池霜。

     【宴南市樓(二首)】 帝城歌舞樂繁華,四海清平正一家。

     龍虎關河環錦繡,鳳凰樓閣麗煙花。

     金錢錫宴恩榮異,玉殿傳宣禮數加。

     冠蓋登臨皆善賦,歌詞隻許仲宣誇。

     诏出金錢送酒垆,绮樓勝會集文儒。

     江頭魚藻新開宴,苑外莺花又賜酺。

     趙女酒翻歌扇濕,燕姬香襲舞裙纡。

     繡筵莫道知音少,司馬能琴絕代無。

    。

    ” 周經曆啟二首 【中都龍興寺伏睹禦書第一山三大字碑有作】 九重宸翰麗天文,三字穹碑壓厚坤。

     山色不知今古異,地靈惟戴帝王尊。

     蛟龍絕褵盤亭構,獅象諸天拱寺門。

     千載鐘王誇健筆,敢同羲畫與時論。

     【蜀王殿下守中都奉餞志喜】 未從西蜀按封疆,先谒中都祀太皇。

     龍虎風雲藏陣略,鳳凰星日著文章。

     萬年淮土園陵重,千裡岷山道路長。

     恩寵自天随福履,早聞憑轼詠濠梁。

     劉知州秩五首 【冬日即事】 縣邑幹戈後,城空景寂寥。

     山寒雲釀雪,江晚月通潮。

     壯士征衫薄,将軍戰馬驕。

     隻今邊境上,誰是霍嫖姚。

     【裁衣行】 裁衣須裁短短衣,短衣上馬輕如飛。

     縫須縫袖窄窄袖,袖窄彎弓不礙肘。

     短衣窄袖樣時新,殷勤寄與從軍人。

     願郎着衣便弓馬,破敵長驅古城下。

     明年佩印披紫绯,裁衣不比從軍時。

     【秣陵懷古(三首)】 别家楊柳正依依,回首西風木葉飛。

     鄉夢已随雲北散,客心先逐雁南歸。

     三秋邊境仍烽火,九月征衫尚绤衣。

     莫向窮途歎牢落,料應青眼故人稀。

     秣陵風物近如何,兵後登臨感慨多。

     雲淨石頭秋嶂出,月明淮口莫潮過。

     離人暗滴青衫淚,商女空懷玉樹歌。

     忽憶舊時骢馬客,于今白發老山阿。

     酣酒狂歌思欲飄,久從江國駐蘭桡。

     芙蓉隔浦聽秋雨,楊柳長亭看晚潮。

     過客有時來問字,美人何處覓吹箫。

     題詩欲寫殷勤意,搔首西風雁影遙。

     元宣二首 【題鐵柱】 湖上波濤一劍空,冶金留取鎮龍宮。

     八方靈索懸坤軸,萬古蒼标定劫風。

     不用斷鳌扶四極,誰令鑄鼎象群兇。

     登真未了神仙事,累代方知濟世功。

     【遊龍翔寺】 飛橋北上轉光風,窈窕慈雲接故宮。

     麟趾不來行殿廢,龍光還在禦床空。

     岩廊萬象丹青合,樓閣諸天錦繡同。

     幾度殘鐘敲落日,老僧猶泣鼎湖弓。

     危進三首 【謝許煉師惠圖書】 茅山許史舊諸孫,還向仙台卧白雲。

     竹外畫沙迷鶴迹,花間引水泛鵝群。

     蒼崖翠刻金書字,丹井銀床玉篆文。

     科鬥早收東觀上,幾人相倚播清芬。

     【題饒孟持所藏趙希遠畫渚宮圖】 罨畫欄圍響屟廊,流蘇帳幔郁金堂。

     玉龍剩注千鐘酒,金鴨濃熏百和香。

     院宇鳴秋霜葉赤,軒窗破曉露花黃。

     舊時行樂今看畫,煙月蘆汀雁幾行。

     【送人之七閩憲副】 七閩風景異江鄉,嶺徼緣雲去路長。

     綠漲蠻溪榕葉暗,紅蒸海日荔枝香。

     花間彈舌調鹦鹉,月下吹箫引鳳凰。

     行樂未終淹壯志,轺車行處起秋霜。

     吳世忠三首 【追昔】 玉辇曾聞天上過,千官扈從駐灤河。

     萬方喜見車書混,四海甯知戰伐多。

     杳杳歸心随白雁,蕭蕭殘照落蒼波。

     春風麥秀愁難盡,回首悲歌可奈何。

     【過張魯公祠】 遺廟荒涼古木稠,孤忠千載思悠悠。

     頻摧北虜三千士,獨障南藩百二州。

     落日旌旗迷大澤,屯雲劍戟枕長流。

     當年玉辇西還日,勳業誰将汗簡收。

     【春江花月夜】 翠華巡幸駐離宮,錦纜龍舟萬乘東。

     銀甕香浮仙醴綠,金堤花簇禦筵紅。

     逶迤箫鼓來天上,滉漾旌旗在月中。

     回首可憐春殿隔,如花宮女泣東風。

     朱弘祖二首 【送禦史大夫鄧公西征】 今代麒麟第一功,從龍飛渡大江東。

     彤弓錫寵專征伐,鐵券銘勳誓始終。

     龍虎親軍遙動地,鳳凰台閣遠生風。

     不知幕下誰參佐,珠履三千盡石洪。

     【環溪亭】 一曲清江抱畫欄,入窗如在落星灣。

     紅塵隔斷花香外,白鳥飛來鏡影間。

     蝌蚪舊藏書帙淨,蜻蜓長立釣絲閑。

     何由動我山陰興,卻棹扁舟雪夜還。

     塗守約二首 【戎王出獵圖】 九月遼陽草正黃,天山飛兔白如霜。

     骁騰已合三軍勢,猛銳猶思百戰場。

     金鼎割鮮供上将,玉瓯和血飯名王。

     燕支小隊穹廬出,也向天邊獵雁行。

     【秋望】 挾書遊子不還鄉,獨上高城望大荒。

     西北窮陰連莽蒼,東南巨浸接微茫。

     三分世運征庸少,八月風沙草木黃。

     欲獻封章何處是,五雲宮阙近扶桑。

     聶舍人同文二首 【退朝口号(二首)】 清切絲綸閣,逶迤錦繡城。

     冠裳清旦入,珂佩玉階行。

     芍藥春風軟,薔薇曉露盈。

     退朝揮翰處,同聽上林莺。

     鐘鼓逼殘宵,千官趁早朝。

     雲開中侍扇,日映上公貂。

     調燮多臣稷,欽明有帝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