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集第十七
關燈
小
中
大
情,此意向誰道。
【後和陶詩(二十首)】 (中州自序曰:“餘往年嘗一和陶靖節詩,俯仰垂四十年,浮雲世事,何所蔑有。
及來河朔,觸事感懷,間用其韻,積日既久,辭無诠次,因褎而目之曰《後和陶詩。
然餘前所和者,多因其事而寓己意;今所和者,第用其韻不複用其事雲。
”中州《前和陶詩,蘇平仲書其後。
《後詩則洪武二十五年壬申,與獨庵少師同客于燕,少師用蠅頭小楷繼寫成卷,而題其後雲:“中州先生才力老成,問學淹貫,二十年來奔走南北,雖涉曆世故,樂天知命,有合于靖節之志趣。
其和詩如繭抽泉決,略不見其艱窘,矧有牽強者耶?”己醜歲之塗月,子晉得少師手書卷錄以示餘,餘錄其什之二雲。
) 【庚子歲五月中從都還阻風于規林(二首)】 我昔少年日,無事幸休居。
佩弦戒性緩,每師董安于。
迨茲桑榆景,始悟失東隅。
屢将孱弱軀,觸冒風波途。
嚴冬朔風急,夜絕高郵湖。
豈不幸利涉,為計良已疏。
古人戒垂堂,況我疾病餘。
前途諒多險,欲悔将焉如。
仲冬度長淮,滉蕩迷所知。
同行得佳侶,乃諧夙所期。
憶昨辭京國,與子适同時。
參差各首路,不謂會在茲。
舉觞更相屬,滿飲不須辭。
人生如浮萍,聚散安足疑。
【拟古(五首)】 生世無百年,孰究天地終。
甯知洛邑地,乃處陸渾戎。
古來遺世士,守雌知其雄。
我生七九年,始識廣莫風。
朔土恒早寒,況乃歲律窮。
發春諒不遠,行見星鳥中。
月落窗牖白,日出東南隅。
披衣茅檐下,稍覺四體舒。
故山邈千裡,永念先人廬。
晨夕庇風雨,少小之所居。
别去逾十年,豈但園田蕪。
齒發日衰暮,天意諒何如。
西京全盛時,金城高且完。
十二羅通衢,四方萃衣冠。
金張貴公子,錦衣照朱顔。
甲第連雲霄,車馬塞城關。
雞鳴趨青瑣,日晏下朝端。
瓊樓啟華宴,瑤瑟發清彈。
吳娃引趙女,妙舞翔鳳鸾。
亦知衡門下,士不免饑寒。
美玉韫荊璞,三獻泣卞和。
甯戚扣牛角,中夜猶商哥。
古來不遇士,蹭蹬良亦多。
百年水上漚,萬事風中花。
且複對尊酒,不飲當如何。
下士困形役,至人得天遊。
屍居一室間,心已曆九州。
所以驅牛翁,不肯飲下流。
翩翩九苞鳳,飲啄昆侖丘。
一飛下虞廷,再鳴止岐周。
瑞物不世出,安用羅網求。
【和胡西曹示顧賊曹】 朔土秋氣高,日夕來涼幰。
鴻雁已南鄉,遊子寒無衣。
履霜戒堅冰,幾者動之微。
所以漆室女,浩歎憂園葵。
烨烨階下蘭,一夕遽變衰。
愁來誰與語,有酒聊自揮。
故鄉豈不懷,我行尚遲遲。
百年同适客,何事主歎悲。
【雜詩(五首)】 勞生無百年,知止乃逸豫。
尺鷃聊自足,雲鵬謾高翥。
所以邴曼容,位高即免去。
富貴豈不懷,能不為身慮。
君看嗜利徒,末路竟何如。
驅車下峻坂,中路安得住。
康莊苟弗慎,甯非覆車處。
保生良有道,至要在戒懼。
生世豈不長,少年忽已老。
況複涉憂患,餘生僅能保。
客鄉風土殊,水火異濕燥。
百事每随人,五更起常早。
甯能逐聲利,冰炭置懷抱。
有酒陶一觞,身外無複道。
生世無百年,我願常歡喜。
尊中有美酒,胸次無塵事。
寵辱了不知,動靜得如意。
妻孥常在眼,親故數相值。
暢飲送餘年,一任歲月駛。
身後稱善人,财産不須置。
白日下平陸,北風号枯桑。
塵沙動地起,眯目揚秕糠。
我行在中野,況乃久休糧。
解裝憩逆旅,笛聲感山陽。
舊遊盡陳迹,撫事增永傷。
故山不可見,憂來忽無方。
世事讵有涯,且複陶一觞。
十月渡黃河,北風凄已涼。
河水深且駛,溯洄上呂梁。
仰視南雁飛,緬焉懷故鄉。
吳葛已十暑,楚砧亦三霜。
甯知衰莫年,轉覺歸路長。
【和劉柴桑】 昔我去鄉裡,所至辄躊躇。
躊躇何所歎,華屋無人居。
父老向我言,往往卿相廬。
存者日頹弊,餘已成丘墟。
亦有良田疇,歲久不菑畬。
先人始創業,艱難亦勤劬。
不謂數世後,子孫亦已無。
我謂老父言,其人非二疏。
賣金趣供具,此外奚所須。
我躬諒不閱,身後欲何處。
【歸園田(三首)】 少小樂閑曠,被褐守空山。
白頭賦遠遊,倏已二十年。
箪瓢陋巷居,安得如顔淵。
昨宵偶不寐,憶我南山田。
平生伏臘資,今棄草莽間。
豈無升鬥祿,差以慰目前。
妻孥在遠道,棄置同雲煙。
獨念故山下,草屋行将颠。
亦知身後名,未若生前閑。
且複對尊酒,一醉已陶然。
我家南山下,茅屋枕溪曲。
白頭每思歸,此願何時足。
敗壁懸素琴,荒庭暗棋局。
天道恒好還,世事如轉燭。
甯知若木景,不返扶桑旭。
我昔在田野,東阡與南陌。
時有素心人,濁酒聊共适。
既醉各歸卧,不如牛羊夕。
醒來視西牖,殘月在窗隙。
甯知衰莫年,乃複困行役。
天公如佚老,言歸遂耕績。
擊壤樂餘年,箪瓢敢求益。
【己酉九日】 客遊五千裡,乃得物外交。
朔土天早寒,九月草樹雕。
衍公林下秀,要我共登高。
秋風淨遊氛,流目空雲宵。
稍覺懷抱寬,遂忘登陟勞。
古人不可見,俯仰心為焦。
緬懷廬山遠,神契栗裡陶。
斯人去已遠,千年猶一朝。
【貧士】(二首) 我昔客吳會,歲星直降婁。
乃多素心人,晨夕更唱酬。
及茲客燕薊,歲星行一周。
親友去眼遠,日夕生離憂。
物外得衍師,似是支遁俦。
同鄉或同歸,此外非所求。
人生靡定止,飄蕩如轉蓬。
萬事了不齊,疇能诘化工。
甯知揚子雲,乃愧楚兩龔。
天運有代謝,倚伏恒不同。
委願随所遇,胡為計窮通。
用舍固有命,勖哉慎所從。
【題胡廷輝畫梨園圖】 君不聞昔年天寶全盛時,梨園玉雪千萬枝。
君王夜入月宮去,後庭愁損千蛾眉。
銀橋閣道相聯絡,十二闌幹倚寒玉。
歸來不憶天上遊,獨記《霓裳羽衣曲。
沉香燕坐清夜長,流蘇寶帶懸明榼。
一百五日寒食節,三十六宮明月香。
玉環睡足嬌無力,夢繞巫山楚雲碧。
六花散作晴雲飛,落地琮花曉無迹。
漁陽一夜飛邊塵,六龍萬裡天西巡。
馬嵬腸斷埋香玉,蜀道天高空白雲。
東歸坐歎年華暮,遙夜漫漫誰與度。
梨園弟子多白頭,滿眼新人不如故。
爾來此恨六百年,花開歲歲春風前。
乾坤舊事逐流水,畫圖卻向人間傳。
半幅齊纨渺箫瑟,拭眼春風香露濕。
當年畫史知幾人,曾為君王寫無逸。
【水車行】 零陵水車風作輪,緣江夜響盤空雲。
輪盤團團徑三丈,水聲卻在風輪上。
大江日夜東北流,高岸低坼開深溝。
輪盤引水入溝去,分送高田種禾黍。
盤盤自轉不用人,年年祇用修車輪。
往年比屋搜軍伍,全家載下西涼府。
十家無有三家存,水車卧地多作薪。
荒田無人複愁旱,極目黃茅接長坂。
年來兒長成丁夫,旋開荒田納官租。
官租不阙足家食,家家複藉水田力。
一車之力食十家,十家不憚勤修車。
但願人常在家車在軸,不憂禾黍秋不熟。
【冬日道中】 日落疏林度小橋,天寒歲晚路迢遙。
道人已是歸心急,更為梅花住一宵。
【罱泥行】 朝罱泥,暮罱泥,河水澆田河岸低。
吳中有田多鹵斥,河水高于田數尺。
雨淋浪拍岸善崩,歲歲罱泥增岸塍。
載泥船小水易入,船頭踏人船尾立。
吳兒使竹勝使篙,竹筐漉泥如濁醪。
水流泥滑似沃焦,岸上浮土何如高。
此身便作淘河鳥,河水終多泥漸少。
君不聞越上之田高于城,連車引水千尺坑。
車聲軋軋夜達明,田間濁水無時盈。
吳田苦澇越苦旱,越水常慳吳水滿。
嗟乎世間至平惟水猶不平,請君不用觀世情。
【和衍公約看杏花韻】 客鄉不識花時節,官舍蕭條如巷陌。
閉門猶恐迎朔風,況複看花事行樂。
前年又得殷師疾,往往空中聞打麥。
回思少年真一夢,幸免泥塗陷雙腳。
非無萬裡封侯志,膽落繩橋懸度索。
亦欲州縣謀鬥升,束帶晨趨谒方伯。
坐是蹉跎四十年,不知兩鬓如霜白。
東鄰有子早宦遊,駿馬雕鞍日馳躍。
西鄰有客亦從軍,十載歸來門列戟。
書生半世成何事,出門卻笑天地窄。
南北驅馳今幾年,猶喜青衫尚如昨。
去冬十月上燕薊,朔風入懷衣縫拆。
弊裘百日走黃沙,縱有清泉誰浣濯。
平生故人幸相值,一一襟懷皆磊落。
四海誰非兄弟親,百年同是乾坤客。
興來載酒數相過,如此客懷良不惡。
昨宵忽作鄉山夢,便欲飛書謝婁約。
來春玉版行可參,拟約參寥同大嚼。
【再次衍公約看杏花】 我生獨後邵康節,白首黃塵走阡陌。
興來猶作山水遊,不減當年謝康樂。
歸來讀書茅屋底,不悟庭中雨漂麥。
往年為客上湘水,萬裡不異僧行腳。
東還苕霅又十年,日夜思歸歎蕭索。
移舟五湖吊範蠡,酾酒三高祠太伯。
豈無蒼弁晴岚翠,亦有洞庭秋月白。
不問烏飛與兔走,自樂鸢飛共魚躍。
去年買舟上呂梁,橫波利石森戈戟。
狂吟不信風濤險,浩飲隻恐滄溟窄。
眼中往往逢故人,謾說人民已非昨。
去年二月到燕城,官河水動冰初拆。
解裝孤館深閉門,塵纓未暇滄浪濯。
城西招提雙杏樹,聞道花開亦将落。
湯休妙語數見招,憐我同是江南客。
嗟餘卧病已旬浃,出門不奈東風惡。
西家蹇驢許相借,明日無風便如約。
政使飄零滿地香,共拾殘英帶冰嚼。
鮑征士恂六首 【題吳仲圭平遠圖】 蒼山遙遙幾千裡,綠樹參差碧煙起。
雙帆忽從江上歸,影落斜陽濕秋水。
林陰蒼莽鳥不飛,石徑蹭蹬行人稀。
松根似可縛茅屋,沙尾亦足容漁矶。
我嘗西遊倚江閣,極目長空入寥廓。
好山不肯過江來,恨不乘風跨黃鶴。
吳君畫手當代無,落筆何年成此圖。
安能著我岩壑底,相覓老樵尋釣徒。
【次韻竹林先生中秋玩月之作(至正庚子)】 昔年為作蟾宮客,曾向宮中看玉輪。
萬丈光懸金粟樹,三更影落绛河津。
生憎老兔深為窟,卻笑仙娥不嫁人。
回首歸來舊塵世,滿天風露一吟身。
數年不對中秋月,月色依然不負秋。
懶問仙人修玉樹,且陪帝子上瓊樓。
鬥牛低繞天樞轉,河漢斜橫左界流。
卻望蓬萊宮阙遠,幾随清影重回頭。
浪說今宵明月好,幹戈滿地幾人看。
惟堪院落清尊賞,忍照沙場白骨寒。
彩筆寫殘思縛兔,玉笙吹罷拟乘鸾。
知君此會非忘世,隻為良辰一笑難。
【題趙彥徵畫】 昔在苕花溪上住,繞溪山色滿高樓。
别來十載看圖畫,山自青青我白頭。
【盛叔章畫】 煙濕空林翠霭飄,渚花汀草共蕭蕭。
仙家應在雲深處,祇許人間到石橋。
烏永新斯道九首 【古詩(四首)】 女蘿依松柏,松柏不可依。
巨幹遭剪伐,修蔓殄無遺。
女蘿當奈何,無依乃其宜。
盤旋大化中,春榮秋自萎。
升高豈不好,夭折亦足悲。
荊棘開好花,娟娟耀芳辰。
羅生及周道,未嘗罹斧斤。
斧斤或相加,芒刺反傷人。
朔雪貸其死,後土固其根。
人力愧孱弱,天地胡不仁。
崇崗有松柏,日日摧為薪。
蝍蛆素甘帶,鸱鸮喜餐鼠。
蛇長即吞象,猬小能制虎。
鷹鹯與鹥鵝,生同被毛羽。
胡不念同類,搏擊苦相侮。
鴛鴦好文彩,疇能憐愛汝。
猗蘭畏陽盛,甘菊懼蟲食。
昌陽惡溪涸,揭車傷土瘠。
上有寄生草,蒙茸托松柏。
下有無名花,紛披弄佳色。
尋芳邈無人,空有馨香德。
【澤畔】 上征天無風,遠遊橐無金。
種蘭蘭不芳,行吟向江浔。
漁父曠達者,庶幾知我心。
鶴鳴子不和,徒然有哀音。
踟蹰當奈何,湘水清且深。
【吳節婦】 憶昔嫁君時,贈我白羅帨。
君殁帨猶存,拭我泣君淚。
淚盡帨不爛,長留箧中看。
并州有剪刀,誰能剪一半。
将心比羅帨,皎皎如素絲。
素絲可以染,妾心終不移。
【次蒲庵長老韻(二首)】 一刖老禅三載餘,每懷溪上笑談初。
春山細雨沾烏帽,晴日閑華堕碧疏。
九日登高曾有約,二王小楷未能書。
至今不到天香室,深愧埃塵少滌除。
矯首令人感慨深,浮雲蔽日閣曾陰。
六時花散金銀刹,千裡塵飛劍戟林。
經罷看山長獨坐,定回倚石自微吟。
絕憐松下清泠水,好與人間洗渴心。
【丁孝子詩】 丁鶴年,精誠之心上達九天。
丁鶴年,精誠之心下達九泉。
先翁曾長武昌縣,死葬山中厄兵變。
山中父老懷甘棠,修築堂封自相勸。
鶴年避亂東海頭,年深道阻生煩憂。
亂靖還尋武昌路,淚痕滴滿先翁丘。
彷徨改葬樊山側,不惜黃金換沙石。
此身尚在天地間,何事能令慰朝夕。
蔔日已定雨漫漫,十日不止難下棺。
仰首呼天雨中拜,雨為閣駐陰雲端。
葬後倉皇下山去,大雨依然大如注。
是時送葬紛如雲,祭奠争趨墓邊路。
母困幹戈生别離,兒大母死才得歸。
但聞母死葬村落,問人葬地俱不知。
村落蓬蒿暗荒土,數月走尋心獨苦。
焚香祝母如有靈,為報沉淪在何許。
夢中忽見别時容,步上高堂言未終。
牽衣恸哭自驚覺,清晨起接鄰家翁。
翁言昨夜夢而母,親出房栊贈尊酒。
夢間此夕精靈通,早晚應當見枯朽。
共披荊棘淩風霜,平地有坎疑有藏。
灑飯陳辭屬深土,遺骸果見生輝光。
恐認他人心臲,齧血淋漓試枯骨。
枯骨通紅知可征,一齒當門正如漆。
重制衣冠新作墳,遷葬母骨安母魂。
積恨誰知滿胸臆,烈風頓掃空中雲。
丁鶴年,病且癯,何異常人七尺軀。
丁鶴年,能讀書,何人不解探玄珠。
一片精誠獨如此,回首世人空有子。
鄭貞孝淵四首 【次韻宋學士見寄(四首)】 涉江采新綠,攬之不成歡。
我心獨何苦,臨風屢彈冠。
無心問明月,有懷如長川。
且歌拟招辭,采芝向商顔。
商顔有神芝,豈徒樂苦饑。
可以起沉疴,可以滋容輝。
乞身在強健,行樂須及時。
願言賦歸來,慰我朝夕思。
夕思苦長夜,欹枕聽征鴻。
征鴻為稻粱,南北何憧憧。
相随有流水,莫比情無窮。
起來步檐下,倚遍青青松。
松月流光精,照我雙瞳青。
千裡共徘徊,兩情正交并。
取琴彈《别鶴,弦寒不成聲。
誰知揚州地,亦隔牛女星。
葉主簿子奇三十一首 【楊褒忠公墓】 步出城南門,來吊褒忠墓。
墓高三四尺,棠梨已無樹。
昔人重忠節,屍祝掞崇宇。
自從兵甲興,萬物散風雨。
碑為攻城炮,屋作臨沖柱。
凄涼今日事,豈異金源苦。
冢傍新骨多,狼籍相撐拄。
饑烏啄人腸,飛過淮河去。
【過磊石】 洞庭五月涼氣多,輕風卷浪生微渦。
小船挂帆不蕩槳,後船來和前船歌。
月白船頭大魚出,天青水底懸星河。
千裡故人不在眼,有酒欲飲
【後和陶詩(二十首)】 (中州自序曰:“餘往年嘗一和陶靖節詩,俯仰垂四十年,浮雲世事,何所蔑有。
及來河朔,觸事感懷,間用其韻,積日既久,辭無诠次,因褎而目之曰《後和陶詩。
然餘前所和者,多因其事而寓己意;今所和者,第用其韻不複用其事雲。
”中州《前和陶詩,蘇平仲書其後。
《後詩則洪武二十五年壬申,與獨庵少師同客于燕,少師用蠅頭小楷繼寫成卷,而題其後雲:“中州先生才力老成,問學淹貫,二十年來奔走南北,雖涉曆世故,樂天知命,有合于靖節之志趣。
其和詩如繭抽泉決,略不見其艱窘,矧有牽強者耶?”己醜歲之塗月,子晉得少師手書卷錄以示餘,餘錄其什之二雲。
) 【庚子歲五月中從都還阻風于規林(二首)】 我昔少年日,無事幸休居。
佩弦戒性緩,每師董安于。
迨茲桑榆景,始悟失東隅。
屢将孱弱軀,觸冒風波途。
嚴冬朔風急,夜絕高郵湖。
豈不幸利涉,為計良已疏。
古人戒垂堂,況我疾病餘。
前途諒多險,欲悔将焉如。
仲冬度長淮,滉蕩迷所知。
同行得佳侶,乃諧夙所期。
憶昨辭京國,與子适同時。
參差各首路,不謂會在茲。
舉觞更相屬,滿飲不須辭。
人生如浮萍,聚散安足疑。
【拟古(五首)】 生世無百年,孰究天地終。
甯知洛邑地,乃處陸渾戎。
古來遺世士,守雌知其雄。
我生七九年,始識廣莫風。
朔土恒早寒,況乃歲律窮。
發春諒不遠,行見星鳥中。
月落窗牖白,日出東南隅。
披衣茅檐下,稍覺四體舒。
故山邈千裡,永念先人廬。
晨夕庇風雨,少小之所居。
别去逾十年,豈但園田蕪。
齒發日衰暮,天意諒何如。
西京全盛時,金城高且完。
十二羅通衢,四方萃衣冠。
金張貴公子,錦衣照朱顔。
甲第連雲霄,車馬塞城關。
雞鳴趨青瑣,日晏下朝端。
瓊樓啟華宴,瑤瑟發清彈。
吳娃引趙女,妙舞翔鳳鸾。
亦知衡門下,士不免饑寒。
美玉韫荊璞,三獻泣卞和。
甯戚扣牛角,中夜猶商哥。
古來不遇士,蹭蹬良亦多。
百年水上漚,萬事風中花。
且複對尊酒,不飲當如何。
下士困形役,至人得天遊。
屍居一室間,心已曆九州。
所以驅牛翁,不肯飲下流。
翩翩九苞鳳,飲啄昆侖丘。
一飛下虞廷,再鳴止岐周。
瑞物不世出,安用羅網求。
【和胡西曹示顧賊曹】 朔土秋氣高,日夕來涼幰。
鴻雁已南鄉,遊子寒無衣。
履霜戒堅冰,幾者動之微。
所以漆室女,浩歎憂園葵。
烨烨階下蘭,一夕遽變衰。
愁來誰與語,有酒聊自揮。
故鄉豈不懷,我行尚遲遲。
百年同适客,何事主歎悲。
【雜詩(五首)】 勞生無百年,知止乃逸豫。
尺鷃聊自足,雲鵬謾高翥。
所以邴曼容,位高即免去。
富貴豈不懷,能不為身慮。
君看嗜利徒,末路竟何如。
驅車下峻坂,中路安得住。
康莊苟弗慎,甯非覆車處。
保生良有道,至要在戒懼。
生世豈不長,少年忽已老。
況複涉憂患,餘生僅能保。
客鄉風土殊,水火異濕燥。
百事每随人,五更起常早。
甯能逐聲利,冰炭置懷抱。
有酒陶一觞,身外無複道。
生世無百年,我願常歡喜。
尊中有美酒,胸次無塵事。
寵辱了不知,動靜得如意。
妻孥常在眼,親故數相值。
暢飲送餘年,一任歲月駛。
身後稱善人,财産不須置。
白日下平陸,北風号枯桑。
塵沙動地起,眯目揚秕糠。
我行在中野,況乃久休糧。
解裝憩逆旅,笛聲感山陽。
舊遊盡陳迹,撫事增永傷。
故山不可見,憂來忽無方。
世事讵有涯,且複陶一觞。
十月渡黃河,北風凄已涼。
河水深且駛,溯洄上呂梁。
仰視南雁飛,緬焉懷故鄉。
吳葛已十暑,楚砧亦三霜。
甯知衰莫年,轉覺歸路長。
【和劉柴桑】 昔我去鄉裡,所至辄躊躇。
躊躇何所歎,華屋無人居。
父老向我言,往往卿相廬。
存者日頹弊,餘已成丘墟。
亦有良田疇,歲久不菑畬。
先人始創業,艱難亦勤劬。
不謂數世後,子孫亦已無。
我謂老父言,其人非二疏。
賣金趣供具,此外奚所須。
我躬諒不閱,身後欲何處。
【歸園田(三首)】 少小樂閑曠,被褐守空山。
白頭賦遠遊,倏已二十年。
箪瓢陋巷居,安得如顔淵。
昨宵偶不寐,憶我南山田。
平生伏臘資,今棄草莽間。
豈無升鬥祿,差以慰目前。
妻孥在遠道,棄置同雲煙。
獨念故山下,草屋行将颠。
亦知身後名,未若生前閑。
且複對尊酒,一醉已陶然。
我家南山下,茅屋枕溪曲。
白頭每思歸,此願何時足。
敗壁懸素琴,荒庭暗棋局。
天道恒好還,世事如轉燭。
甯知若木景,不返扶桑旭。
我昔在田野,東阡與南陌。
時有素心人,濁酒聊共适。
既醉各歸卧,不如牛羊夕。
醒來視西牖,殘月在窗隙。
甯知衰莫年,乃複困行役。
天公如佚老,言歸遂耕績。
擊壤樂餘年,箪瓢敢求益。
【己酉九日】 客遊五千裡,乃得物外交。
朔土天早寒,九月草樹雕。
衍公林下秀,要我共登高。
秋風淨遊氛,流目空雲宵。
稍覺懷抱寬,遂忘登陟勞。
古人不可見,俯仰心為焦。
緬懷廬山遠,神契栗裡陶。
斯人去已遠,千年猶一朝。
【貧士】(二首) 我昔客吳會,歲星直降婁。
乃多素心人,晨夕更唱酬。
及茲客燕薊,歲星行一周。
親友去眼遠,日夕生離憂。
物外得衍師,似是支遁俦。
同鄉或同歸,此外非所求。
人生靡定止,飄蕩如轉蓬。
萬事了不齊,疇能诘化工。
甯知揚子雲,乃愧楚兩龔。
天運有代謝,倚伏恒不同。
委願随所遇,胡為計窮通。
用舍固有命,勖哉慎所從。
【題胡廷輝畫梨園圖】 君不聞昔年天寶全盛時,梨園玉雪千萬枝。
君王夜入月宮去,後庭愁損千蛾眉。
銀橋閣道相聯絡,十二闌幹倚寒玉。
歸來不憶天上遊,獨記《霓裳羽衣曲。
沉香燕坐清夜長,流蘇寶帶懸明榼。
一百五日寒食節,三十六宮明月香。
玉環睡足嬌無力,夢繞巫山楚雲碧。
六花散作晴雲飛,落地琮花曉無迹。
漁陽一夜飛邊塵,六龍萬裡天西巡。
馬嵬腸斷埋香玉,蜀道天高空白雲。
東歸坐歎年華暮,遙夜漫漫誰與度。
梨園弟子多白頭,滿眼新人不如故。
爾來此恨六百年,花開歲歲春風前。
乾坤舊事逐流水,畫圖卻向人間傳。
半幅齊纨渺箫瑟,拭眼春風香露濕。
當年畫史知幾人,曾為君王寫無逸。
【水車行】 零陵水車風作輪,緣江夜響盤空雲。
輪盤團團徑三丈,水聲卻在風輪上。
大江日夜東北流,高岸低坼開深溝。
輪盤引水入溝去,分送高田種禾黍。
盤盤自轉不用人,年年祇用修車輪。
往年比屋搜軍伍,全家載下西涼府。
十家無有三家存,水車卧地多作薪。
荒田無人複愁旱,極目黃茅接長坂。
年來兒長成丁夫,旋開荒田納官租。
官租不阙足家食,家家複藉水田力。
一車之力食十家,十家不憚勤修車。
但願人常在家車在軸,不憂禾黍秋不熟。
【冬日道中】 日落疏林度小橋,天寒歲晚路迢遙。
道人已是歸心急,更為梅花住一宵。
【罱泥行】 朝罱泥,暮罱泥,河水澆田河岸低。
吳中有田多鹵斥,河水高于田數尺。
雨淋浪拍岸善崩,歲歲罱泥增岸塍。
載泥船小水易入,船頭踏人船尾立。
吳兒使竹勝使篙,竹筐漉泥如濁醪。
水流泥滑似沃焦,岸上浮土何如高。
此身便作淘河鳥,河水終多泥漸少。
君不聞越上之田高于城,連車引水千尺坑。
車聲軋軋夜達明,田間濁水無時盈。
吳田苦澇越苦旱,越水常慳吳水滿。
嗟乎世間至平惟水猶不平,請君不用觀世情。
【和衍公約看杏花韻】 客鄉不識花時節,官舍蕭條如巷陌。
閉門猶恐迎朔風,況複看花事行樂。
前年又得殷師疾,往往空中聞打麥。
回思少年真一夢,幸免泥塗陷雙腳。
非無萬裡封侯志,膽落繩橋懸度索。
亦欲州縣謀鬥升,束帶晨趨谒方伯。
坐是蹉跎四十年,不知兩鬓如霜白。
東鄰有子早宦遊,駿馬雕鞍日馳躍。
西鄰有客亦從軍,十載歸來門列戟。
書生半世成何事,出門卻笑天地窄。
南北驅馳今幾年,猶喜青衫尚如昨。
去冬十月上燕薊,朔風入懷衣縫拆。
弊裘百日走黃沙,縱有清泉誰浣濯。
平生故人幸相值,一一襟懷皆磊落。
四海誰非兄弟親,百年同是乾坤客。
興來載酒數相過,如此客懷良不惡。
昨宵忽作鄉山夢,便欲飛書謝婁約。
來春玉版行可參,拟約參寥同大嚼。
【再次衍公約看杏花】 我生獨後邵康節,白首黃塵走阡陌。
興來猶作山水遊,不減當年謝康樂。
歸來讀書茅屋底,不悟庭中雨漂麥。
往年為客上湘水,萬裡不異僧行腳。
東還苕霅又十年,日夜思歸歎蕭索。
移舟五湖吊範蠡,酾酒三高祠太伯。
豈無蒼弁晴岚翠,亦有洞庭秋月白。
不問烏飛與兔走,自樂鸢飛共魚躍。
去年買舟上呂梁,橫波利石森戈戟。
狂吟不信風濤險,浩飲隻恐滄溟窄。
眼中往往逢故人,謾說人民已非昨。
去年二月到燕城,官河水動冰初拆。
解裝孤館深閉門,塵纓未暇滄浪濯。
城西招提雙杏樹,聞道花開亦将落。
湯休妙語數見招,憐我同是江南客。
嗟餘卧病已旬浃,出門不奈東風惡。
西家蹇驢許相借,明日無風便如約。
政使飄零滿地香,共拾殘英帶冰嚼。
鮑征士恂六首 【題吳仲圭平遠圖】 蒼山遙遙幾千裡,綠樹參差碧煙起。
雙帆忽從江上歸,影落斜陽濕秋水。
林陰蒼莽鳥不飛,石徑蹭蹬行人稀。
松根似可縛茅屋,沙尾亦足容漁矶。
我嘗西遊倚江閣,極目長空入寥廓。
好山不肯過江來,恨不乘風跨黃鶴。
吳君畫手當代無,落筆何年成此圖。
安能著我岩壑底,相覓老樵尋釣徒。
【次韻竹林先生中秋玩月之作(至正庚子)】 昔年為作蟾宮客,曾向宮中看玉輪。
萬丈光懸金粟樹,三更影落绛河津。
生憎老兔深為窟,卻笑仙娥不嫁人。
回首歸來舊塵世,滿天風露一吟身。
數年不對中秋月,月色依然不負秋。
懶問仙人修玉樹,且陪帝子上瓊樓。
鬥牛低繞天樞轉,河漢斜橫左界流。
卻望蓬萊宮阙遠,幾随清影重回頭。
浪說今宵明月好,幹戈滿地幾人看。
惟堪院落清尊賞,忍照沙場白骨寒。
彩筆寫殘思縛兔,玉笙吹罷拟乘鸾。
知君此會非忘世,隻為良辰一笑難。
【題趙彥徵畫】 昔在苕花溪上住,繞溪山色滿高樓。
别來十載看圖畫,山自青青我白頭。
【盛叔章畫】 煙濕空林翠霭飄,渚花汀草共蕭蕭。
仙家應在雲深處,祇許人間到石橋。
烏永新斯道九首 【古詩(四首)】 女蘿依松柏,松柏不可依。
巨幹遭剪伐,修蔓殄無遺。
女蘿當奈何,無依乃其宜。
盤旋大化中,春榮秋自萎。
升高豈不好,夭折亦足悲。
荊棘開好花,娟娟耀芳辰。
羅生及周道,未嘗罹斧斤。
斧斤或相加,芒刺反傷人。
朔雪貸其死,後土固其根。
人力愧孱弱,天地胡不仁。
崇崗有松柏,日日摧為薪。
蝍蛆素甘帶,鸱鸮喜餐鼠。
蛇長即吞象,猬小能制虎。
鷹鹯與鹥鵝,生同被毛羽。
胡不念同類,搏擊苦相侮。
鴛鴦好文彩,疇能憐愛汝。
猗蘭畏陽盛,甘菊懼蟲食。
昌陽惡溪涸,揭車傷土瘠。
上有寄生草,蒙茸托松柏。
下有無名花,紛披弄佳色。
尋芳邈無人,空有馨香德。
【澤畔】 上征天無風,遠遊橐無金。
種蘭蘭不芳,行吟向江浔。
漁父曠達者,庶幾知我心。
鶴鳴子不和,徒然有哀音。
踟蹰當奈何,湘水清且深。
【吳節婦】 憶昔嫁君時,贈我白羅帨。
君殁帨猶存,拭我泣君淚。
淚盡帨不爛,長留箧中看。
并州有剪刀,誰能剪一半。
将心比羅帨,皎皎如素絲。
素絲可以染,妾心終不移。
【次蒲庵長老韻(二首)】 一刖老禅三載餘,每懷溪上笑談初。
春山細雨沾烏帽,晴日閑華堕碧疏。
九日登高曾有約,二王小楷未能書。
至今不到天香室,深愧埃塵少滌除。
矯首令人感慨深,浮雲蔽日閣曾陰。
六時花散金銀刹,千裡塵飛劍戟林。
經罷看山長獨坐,定回倚石自微吟。
絕憐松下清泠水,好與人間洗渴心。
【丁孝子詩】 丁鶴年,精誠之心上達九天。
丁鶴年,精誠之心下達九泉。
先翁曾長武昌縣,死葬山中厄兵變。
山中父老懷甘棠,修築堂封自相勸。
鶴年避亂東海頭,年深道阻生煩憂。
亂靖還尋武昌路,淚痕滴滿先翁丘。
彷徨改葬樊山側,不惜黃金換沙石。
此身尚在天地間,何事能令慰朝夕。
蔔日已定雨漫漫,十日不止難下棺。
仰首呼天雨中拜,雨為閣駐陰雲端。
葬後倉皇下山去,大雨依然大如注。
是時送葬紛如雲,祭奠争趨墓邊路。
母困幹戈生别離,兒大母死才得歸。
但聞母死葬村落,問人葬地俱不知。
村落蓬蒿暗荒土,數月走尋心獨苦。
焚香祝母如有靈,為報沉淪在何許。
夢中忽見别時容,步上高堂言未終。
牽衣恸哭自驚覺,清晨起接鄰家翁。
翁言昨夜夢而母,親出房栊贈尊酒。
夢間此夕精靈通,早晚應當見枯朽。
共披荊棘淩風霜,平地有坎疑有藏。
灑飯陳辭屬深土,遺骸果見生輝光。
恐認他人心臲,齧血淋漓試枯骨。
枯骨通紅知可征,一齒當門正如漆。
重制衣冠新作墳,遷葬母骨安母魂。
積恨誰知滿胸臆,烈風頓掃空中雲。
丁鶴年,病且癯,何異常人七尺軀。
丁鶴年,能讀書,何人不解探玄珠。
一片精誠獨如此,回首世人空有子。
鄭貞孝淵四首 【次韻宋學士見寄(四首)】 涉江采新綠,攬之不成歡。
我心獨何苦,臨風屢彈冠。
無心問明月,有懷如長川。
且歌拟招辭,采芝向商顔。
商顔有神芝,豈徒樂苦饑。
可以起沉疴,可以滋容輝。
乞身在強健,行樂須及時。
願言賦歸來,慰我朝夕思。
夕思苦長夜,欹枕聽征鴻。
征鴻為稻粱,南北何憧憧。
相随有流水,莫比情無窮。
起來步檐下,倚遍青青松。
松月流光精,照我雙瞳青。
千裡共徘徊,兩情正交并。
取琴彈《别鶴,弦寒不成聲。
誰知揚州地,亦隔牛女星。
葉主簿子奇三十一首 【楊褒忠公墓】 步出城南門,來吊褒忠墓。
墓高三四尺,棠梨已無樹。
昔人重忠節,屍祝掞崇宇。
自從兵甲興,萬物散風雨。
碑為攻城炮,屋作臨沖柱。
凄涼今日事,豈異金源苦。
冢傍新骨多,狼籍相撐拄。
饑烏啄人腸,飛過淮河去。
【過磊石】 洞庭五月涼氣多,輕風卷浪生微渦。
小船挂帆不蕩槳,後船來和前船歌。
月白船頭大魚出,天青水底懸星河。
千裡故人不在眼,有酒欲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