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三百九

關燈
福綸、着俟服阕後以同知留于該省即補。

    理藩院員外郎福裕、着俟服阕後以該衙門郎中補用。

    伊孫戶部候補員外郎衡峻、着以本部員外郎即補。

    衡瑞着賞給舉人。

    準其一體會試。

    衡齡着賞給主事。

    衡珊、衡琪、均着賞給内閣中書。

    用示笃念耆臣至意。

    尋予祭葬。

    谥文端。

     ○以吏部尚書單懋謙管國子監事。

     ○追予河南嵩縣陣亡知縣王萬齡建立專祠。

     ○壬午。

    谕軍機大臣等、成祿奏、曆陳軍務掣肘。

    并辦理撫回情形各摺片。

    前因成祿駐軍高台。

    谕令左宗棠妥籌兼顧。

    茲據該提督奏稱、糧饷兩绌。

    情形萬緊。

    駐師日久。

    事勢更難支持等語。

    成祿一軍。

    疊谕汰弱留強。

    以資得力。

    不必紛紛招募。

    徒耗饷需。

    惟非左宗棠随時兼顧。

    恐緻贻誤事機。

    着左宗棠統籌全局。

    遇有該提督咨商一切機宜。

    應行應止。

    務當悉心會商。

    妥為經畫。

    庶免該提督無所适從。

    至左宗棠新定章程。

    出差員弁。

    均各發給盤川。

    不準地方官支應。

    自是正辦。

    而成祿軍營。

    饷糈缺乏。

    所派委員。

    不能優給川赀。

    亦系實在情形。

    若非速籌接濟。

    不但饑軍難以久持。

    即一切用款。

    亦屬不敷支發。

    着戶部查明成祿協饷。

    咨催各該省督撫迅速籌解。

    毋任缺乏。

    以濟要需。

    投誠陝回。

    據成祿聲稱尚非虛僞。

    該提督務當随時察看。

    妥為防範。

    不可為其所绐。

    将此四百裡各谕令知之。

     ○癸未。

    上禦養心殿。

    召讀卷官入。

    親閱定進呈十卷甲第。

     ○甲申。

    上禦太和殿傳胪。

    賜一甲梁燿樞、高嶽崧、郁昆、三人進士及第。

    二甲恽彥彬等一百二十人進士出身。

    三甲李绂藻等二百人同進士出身。

     ○谕軍機大臣等、李鴻章奏、查閱海口炮台。

    現籌布置情形等語。

    大沽海口南北兩岸炮台。

    日就傾壞。

    李鴻章現令副将羅榮光、督率兵夫。

    擇要興築。

    先将營壘加挑堅厚。

    添築夾牆。

    并拟于炮台前加築護台。

    複于牆外添築攔潮土壩一道。

    以免潮汐侵刷。

    又将蘇局舊存炸炮及江甯炮局制成洋炮陸續運津。

    并委員添購西洋新式巨炮數尊。

    以備更換操習。

    所籌均系未雨綢缪至計。

    即着該督妥為經理。

    行之以漸。

    持之以恒務令海疆要地。

    屹若長城。

    方為不負委任。

    至北塘與大沽掎角。

    關擊緊要。

    李鴻章已調周得勝帶遵化練軍一千名。

    移紮北塘。

    即着饬令該總兵實力操防。

    将應設炮台次第修整。

    俾壯聲威。

    其各該處應需經費。

    并着該督悉心籌畫。

    期收得寸得尺之效。

    不可畏難中辍。

    緻廢遠謀。

    将此谕令知之。

     ○又谕、前因張廷嶽等奏、庫倫防兵。

    不敷分撥。

    當經疊谕李鴻章。

    于前調宣化官兵一千名外。

    再行續調直隸官兵一千名。

    前赴庫倫協同防守。

    茲據李鴻章奏稱、本年調防烏庫官兵。

    已有五千餘人。

    沿途台站。

    苦累已極。

    駝隻倒斃甚多。

    雇募幫運實屬不敷周轉現聞庫倫甚屬平靜前調宣化官兵。

    訓練尚為整齊協防庫倫。

    似可稍壯聲勢。

    現經續派古北口練兵一千名。

    饬令豫為整備。

    俟秋涼後台站駝匹敷用屆時烏庫兩城。

    如有警信。

    再行調派出口等語。

    所籌自系實在情形。

    刻下杜嘎爾所帶各隊。

    已抵哈爾尼敦。

    分紮防堵。

    蘇彰阿吉林黑龍江馬隊已抵烏城。

    宣化頭起步隊。

    亦即抵庫果能就現有兵力。

    認真防堵。

    自可稍壯聲威。

    庫倫地方。

    現尚平靜。

    所有一切籌防事宜。

    仍着張廷嶽、阿爾塔什達、妥為辦理。

    并将現在賊勢軍情詳細具奏。

    如果賊勢東趨。

    亟須添兵即着該大臣等迅速奏調毋誤戎機将此由五百裡各谕令知之。

     ○派刑部左侍郎賀壽慈前往西陵。

    會同輔國公榮頤。

    恭勘正紅門外石牌樓應修工程。

     ○乙酉。

    谕内閣、前因錦丕勒多爾濟奏參福濟謬妄贻誤各款。

    當經谕令奎昌馳赴烏裡雅蘇台。

    會同榮全查明具奏。

    茲據奎昌、榮全奏稱、上年賊陷烏城。

    福濟遇救得生。

    是否與賊同居。

    此時無從質訊。

    至以倉庫酬賊。

    系得自傳聞。

    亦無确據。

    其奏報賊名。

    系據難民稱述。

    所殺蒙民。

    均系乘機搶奪匪徒。

    并非置之不理。

    至被擾地方。

    事前既令蒙古各盟固守藩籬事後又調内地大兵會合防剿。

    尚非膜視不恤惟厄魯特人衆搶據牲畜一節。

    實有其事。

    因烏城旋陷。

    未及究辦至改調察哈爾馬隊。

    上年七八月閑。

    福濟因賊已遠揚。

    咨令暫在賽爾烏蘇一帶。

    聽候調遣。

    并未止令歸伍各等語。

    福濟被參各節。

    雖查無實據。

    惟身膺邊寄。

    不能振作有為。

    力圖報稱。

    實屬有負委任。

    該将軍前經革職留任。

    着即行革任。

    以示懲儆。

    錦丕多勒多爾濟。

    與福濟同辦一事。

    不能和衷共濟。

    迨偾事後。

    辄思诿過于人。

    已屬非是。

    本日複與福濟、奎昌、榮全、聯銜奏請。

    以該參贊能得衆心為詞。

    拟即馳歸遊牧。

    尤屬謬妄。

    錦丕勒多爾濟。

    着即開參贊大臣之缺。

    交理藩院嚴加議處。

    至福濟被參案内馬兵常安子需索羊隻一節。

    仍着奎昌、榮全、查明定拟具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