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象典第四十一卷
關燈
小
中
大
。
唯見廣寒門外,青無重數。
不知是水是山,不知是樹,漫漫知是何處。
倩誰問,淩波輕步,漫凝睇,乘鸾秦女,想庭曲霓裳正舞。
莫須長笛吹愁去,怕喚起,魚龍三更,噴作前山雨。
《小重山》〈詠月〉明·劉基 始映西軒,似玉鈎,相應容不得,一些愁。
娟娟斜倚鳳凰樓,窺朱戶,半含羞。
今夜正悠悠,玉池金岸側。
是瀛洲。
人間天上一般秋,銀潢水,何事獨西流。
《菩薩蠻》〈梨花夜月〉楊基 水晶簾外涓涓月,梨花枝上層層雪。
花月兩模糊,隔簾看欲無。
月華今夜黑,全見梨花白。
花也笑姮娥,讓他春色多。
《落梅風》〈中秋望月應制〉解缙 嫦娥面,今夜圓。
下雲簾。
不著群仙見拌,今宵倚闌不去眠,看誰過,廣寒宮殿。
《摸魚兒》〈平湖秋月〉瞿佑 望西湖斷雲收雨,長天秋水一色。
姮娥捧出黃金鏡,照我清尊瑤席,風浪息。
想此際,骊龍熟睡鲛人泣。
吹殘短笛,對香霧雲鬟,清輝玉臂,今夕是何夕。
憑闌處,聽盡更籌漏刻,人間此景難得。
滿身風露飕飕冷,何用水晶屏隔。
君莫惜。
君不見,坡仙樂事俱塵迹,扁舟二客,向赤壁重遊,山高水落,孤鶴夢中識。
《鳳凰台上憶吹箫》〈秋月〉馬洪 淡淡秋容,澄澄夜影,涓涓月挂梧桐。
愛箫聲缥缈,簾影玲珑,彩鳳銜書,未至玉宇,淨香霧空,濛涼如水,翠苔凝露,琪樹吟風。
匆匆年華暗換,嗟舊歡成夢。
芳鬓飛蓬,想清江泛鹢,紫陌遊骢,應念佳期虛負,瞻素彩,感慨相同。
凝情久,誰家搗衣砧杵丁東。
《鹧鸪天》〈秋月〉文徵明 滟滟溶溶缺又盈,秋清寒重轉分明,玉關羁雁年年度,桂殿寒潮夜夜生。
積玉氣,溢金精,照人離别更多情,長風不斷吹秋色,何處江樓有笛聲。
《月中行》〈本意〉楊慎 月華靜夜思悠哉,夜靜滅氛埃。
窺人不待畫堂開,圓影隙中來。
小軒蛛綴香塵滿,重門掩露滴金苔。
洞房未曉且徘徊,清漏不須催。
《望江南》〈月〉前人 明月好,流影浸亭台。
金界三千随望遠,雕闌十二逐人來。
隻是欠傳杯。
《浣溪沙》〈新月〉葉小纨 纖影黃昏到小樓,弱雲扶住柳梢頭。
捲簾依約見簾鈎。
妝鏡試開微露匣,蛾眉學畫半含愁,清光先自映波流。
月部選句 楚屈原《離騷》:前望舒使先驅兮。
《天問》:夜光何德,死而又育。
厥利維何,顧兔在腹。
漢司馬相如《子虛賦》:陽子骖乘,纖阿為馭。
〈又〉長門賦:衆雞鳴而愁予兮,起視,月之精光。
魏曹植《愁思賦》:歸室解裳兮步庭前,月光照懷兮星依天。
阮籍《清思賦》:太陰潛乎後房兮,明月耀乎前庭。
晉摯虞《思遊賦》:轶望舒以陵厲兮,羌神漂,而氣浮。
〈又〉擾毚兔于月窟兮,诘姮娥于蓐收。
潘嶽《秋興賦》:月膧胧以含光兮,露凄清以凝冷。
夏侯湛《秋夕哀賦》:尋修庑之飛檐,覽明月之流光。
〈又〉《秋可哀賦》:月翳翳以隐雲,時胧胧以投光,映前軒之疏幌,照後帷之閒房。
陶潛《閒情賦》:月媚景于雲端。
宋周祇《月賦》:二氣理化,精者能鏡,陽得一以朗,旦月代終,而夕映其狀也。
氣瑩潔而昭遠,質明潤而貞,虛弱不廢,照清不激污。
謝靈運《怨曉月賦》:卧洞房兮當何悅,滅華燭兮弄曉月。
昨三五兮既滿,今二八兮将缺。
浮雲褰兮收泛滟,明舒照兮殊皎潔,墀除兮鏡鑒,房栊兮澄澈。
謝莊悅《曲池賦》:步東池兮夜未央,卧西窗兮月向山。
傅亮《感物賦》:聆蜻蛚于前庑,鑒朗月于房栊。
齊謝脁《七夕賦》:盈多露之藹藹,升明月之悠悠。
梁簡文帝《阻歸賦》:上月斜臨,寒松遙直。
元帝《對燭賦》:月似金波初映空,雲如玉葉半從風。
〈又〉《蕩婦秋思賦》:秋何月而不清,月何秋而不明。
況乃倡樓蕩婦,對此傷情。
〈又〉漏刻銘月桂宵輝。
蕭統《銅博山香垆賦》:吐圓舒于東嶽。
〈又〉十二月,啟秋風,振響鹑,驚子夏之衣,夜月流輝,鵲繞将軍之樹。
沈約《郊居賦》:風騷屑于園林,月籠連于池竹。
江淹《别賦》:月上軒而飛光。
〈又〉秋帳含茲明月光。
〈又〉秋月如圭。
丘遲《還林賦》:階伺禽飛,窗高月度。
吳均《八公山賦》:挂皎月而常圓,雲望空而自布。
何遜《七召》:地不寒而蕭瑟,月無雲而曭朗。
陶弘景《尋山志》:月披雲而出山。
陳徐陵《裴使君墓志》:鮮雲藹藹披王安之衣,明月圓圓似班姬之扇。
沈炯《太極殿銘》:璧月宵懸,卿雲晝聚。
隋盧思道《勞生論》:候南山之朝雲,攬北堂之明月。
唐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開瓊筵以坐花飛,羽觞而醉月。
楊谏《月映清淮流賦》:月至明而不阻遐迩,淮至清而可鑒毫發。
故澄澈而相晖,況埃壒而初歇。
泛滟多象,膧胧交映,類藏冰之在玉壺,如臨水之懸明鏡。
引清潤而介若自潔,和素光而終然不競,千裡伴孤舟而浮百丈,動纖鱗之泳。
潘炎《月重輪賦》:光泛皎潔之斜漢,色映闌幹之北鬥。
金波耀景,非懸阚澤之名。
璧彩揚輝,不入士衡之手。
理殊吳夢,符炳漢謠,淨桂花于日道,環水鏡于丹霄。
歐陽詹《秋月賦》:上迢迢之霄漢,掩冽冽之恒星。
出江山之磅礡,豁阊阖之峥嵘。
〈又〉白鶴翩翻,不分其色。
寒泉灑落,空聞其聲。
〈又〉益池亭之寂寂,增氣候之飕飕。
起離家之遠恨,生去國之繁憂。
何處而不見,何人而不愁。
豈謂征客懷歸,徘徊于黃榆之塞,隹人怨别,蕭條于紅粉之樓。
侯喜《漣漪濯明月賦》:謂元濤之弄珠,将投進退。
訝方流之有玉,欲獻遷延。
〈又〉漏永更遙,空見浮沉之狀,星移漢轉,無聞出沒之聲。
趙蕃《月中桂樹賦》:映澄澈之素彩,逗葳蕤之冷光,杳杳低枝,拂孤輪而挺秀,依依密樹,侵滿魄而含芳。
〈又〉亘雲路,委天衢,弱質中植,纖條外扶。
亂彩時搖,起飛飛之驚鵲。
澄波靡隔,掩曆曆之高榆。
〈又〉夾馀霞而暫丹經,斜漢而彌白臨,紫極而天香不散,指北鬥而仙花可摘。
〈又〉素色不彫自挺,雪霜之外,清陰迥泛,頻移霄漢之中。
蔣防《姮娥奔月賦》:振環锵佩,雜珠露之珊珊。
雲帔花冠,渡銀河之耿耿。
〈又〉想泛金波,讵假琴高之鯉,将搖桂魄,甯因禦寇之風。
徐晦《海上生明月賦》:??淪涳洞,雪翻煙弄,水族将蟾影交馳,浪花與桂枝相送。
王淮《瑤台月賦》:素月霄凝,寒空迥徹。
照瓊樹以增麗,煥瑤台而共潔。
遠而望也,浮皎晶皛之精光。
近而察焉,帶巍峨之積雪。
美其清瑩互映,絢練相鮮,洞玉砌以周設,對金波而正圓。
增構參差,迥出林巒之表,光輝照燭,還同昆阆之前。
楊真弘《月中桂樹賦》:天邊無風,孕香氣而不散,草上有露,泛花光而若浮。
異夫高謝,地靈妙,融真宰,籠元兔以不動,映素娥而如在。
太陽讓美,收若木之馀晖,列宿懷慚,掩白榆而沉彩。
鄭遙《初月賦》:金壺稍滴,銀漢将流,暗鵲驚夜,寒蛩送秋。
天清暈滅,露白光浮,臨皓壁而添粉,映珠簾而半鈎。
纖光潤海,重明表壑,的的飛上,娟娟未落。
銜破鏡而飛斜,抱彎弓而勢卻。
〈又〉明月照高樓賦:垂輪簾外,疑鈎勢之重懸,透影窗中,若鏡光之開照。
白行簡《新月誤驚魚賦》:纖纖之月兮,濯影清流。
渒渒之鱗兮,妄意懸鈎。
乍見之而深入,複才焉而誤遊。
李濋華月照方池賦:天開圓月,水淨方
唯見廣寒門外,青無重數。
不知是水是山,不知是樹,漫漫知是何處。
倩誰問,淩波輕步,漫凝睇,乘鸾秦女,想庭曲霓裳正舞。
莫須長笛吹愁去,怕喚起,魚龍三更,噴作前山雨。
《小重山》〈詠月〉明·劉基 始映西軒,似玉鈎,相應容不得,一些愁。
娟娟斜倚鳳凰樓,窺朱戶,半含羞。
今夜正悠悠,玉池金岸側。
是瀛洲。
人間天上一般秋,銀潢水,何事獨西流。
《菩薩蠻》〈梨花夜月〉楊基 水晶簾外涓涓月,梨花枝上層層雪。
花月兩模糊,隔簾看欲無。
月華今夜黑,全見梨花白。
花也笑姮娥,讓他春色多。
《落梅風》〈中秋望月應制〉解缙 嫦娥面,今夜圓。
下雲簾。
不著群仙見拌,今宵倚闌不去眠,看誰過,廣寒宮殿。
《摸魚兒》〈平湖秋月〉瞿佑 望西湖斷雲收雨,長天秋水一色。
姮娥捧出黃金鏡,照我清尊瑤席,風浪息。
想此際,骊龍熟睡鲛人泣。
吹殘短笛,對香霧雲鬟,清輝玉臂,今夕是何夕。
憑闌處,聽盡更籌漏刻,人間此景難得。
滿身風露飕飕冷,何用水晶屏隔。
君莫惜。
君不見,坡仙樂事俱塵迹,扁舟二客,向赤壁重遊,山高水落,孤鶴夢中識。
《鳳凰台上憶吹箫》〈秋月〉馬洪 淡淡秋容,澄澄夜影,涓涓月挂梧桐。
愛箫聲缥缈,簾影玲珑,彩鳳銜書,未至玉宇,淨香霧空,濛涼如水,翠苔凝露,琪樹吟風。
匆匆年華暗換,嗟舊歡成夢。
芳鬓飛蓬,想清江泛鹢,紫陌遊骢,應念佳期虛負,瞻素彩,感慨相同。
凝情久,誰家搗衣砧杵丁東。
《鹧鸪天》〈秋月〉文徵明 滟滟溶溶缺又盈,秋清寒重轉分明,玉關羁雁年年度,桂殿寒潮夜夜生。
積玉氣,溢金精,照人離别更多情,長風不斷吹秋色,何處江樓有笛聲。
《月中行》〈本意〉楊慎 月華靜夜思悠哉,夜靜滅氛埃。
窺人不待畫堂開,圓影隙中來。
小軒蛛綴香塵滿,重門掩露滴金苔。
洞房未曉且徘徊,清漏不須催。
《望江南》〈月〉前人 明月好,流影浸亭台。
金界三千随望遠,雕闌十二逐人來。
隻是欠傳杯。
《浣溪沙》〈新月〉葉小纨 纖影黃昏到小樓,弱雲扶住柳梢頭。
捲簾依約見簾鈎。
妝鏡試開微露匣,蛾眉學畫半含愁,清光先自映波流。
月部選句 楚屈原《離騷》:前望舒使先驅兮。
《天問》:夜光何德,死而又育。
厥利維何,顧兔在腹。
漢司馬相如《子虛賦》:陽子骖乘,纖阿為馭。
〈又〉長門賦:衆雞鳴而愁予兮,起視,月之精光。
魏曹植《愁思賦》:歸室解裳兮步庭前,月光照懷兮星依天。
阮籍《清思賦》:太陰潛乎後房兮,明月耀乎前庭。
晉摯虞《思遊賦》:轶望舒以陵厲兮,羌神漂,而氣浮。
〈又〉擾毚兔于月窟兮,诘姮娥于蓐收。
潘嶽《秋興賦》:月膧胧以含光兮,露凄清以凝冷。
夏侯湛《秋夕哀賦》:尋修庑之飛檐,覽明月之流光。
〈又〉《秋可哀賦》:月翳翳以隐雲,時胧胧以投光,映前軒之疏幌,照後帷之閒房。
陶潛《閒情賦》:月媚景于雲端。
宋周祇《月賦》:二氣理化,精者能鏡,陽得一以朗,旦月代終,而夕映其狀也。
氣瑩潔而昭遠,質明潤而貞,虛弱不廢,照清不激污。
謝靈運《怨曉月賦》:卧洞房兮當何悅,滅華燭兮弄曉月。
昨三五兮既滿,今二八兮将缺。
浮雲褰兮收泛滟,明舒照兮殊皎潔,墀除兮鏡鑒,房栊兮澄澈。
謝莊悅《曲池賦》:步東池兮夜未央,卧西窗兮月向山。
傅亮《感物賦》:聆蜻蛚于前庑,鑒朗月于房栊。
齊謝脁《七夕賦》:盈多露之藹藹,升明月之悠悠。
梁簡文帝《阻歸賦》:上月斜臨,寒松遙直。
元帝《對燭賦》:月似金波初映空,雲如玉葉半從風。
〈又〉《蕩婦秋思賦》:秋何月而不清,月何秋而不明。
況乃倡樓蕩婦,對此傷情。
〈又〉漏刻銘月桂宵輝。
蕭統《銅博山香垆賦》:吐圓舒于東嶽。
〈又〉十二月,啟秋風,振響鹑,驚子夏之衣,夜月流輝,鵲繞将軍之樹。
沈約《郊居賦》:風騷屑于園林,月籠連于池竹。
江淹《别賦》:月上軒而飛光。
〈又〉秋帳含茲明月光。
〈又〉秋月如圭。
丘遲《還林賦》:階伺禽飛,窗高月度。
吳均《八公山賦》:挂皎月而常圓,雲望空而自布。
何遜《七召》:地不寒而蕭瑟,月無雲而曭朗。
陶弘景《尋山志》:月披雲而出山。
陳徐陵《裴使君墓志》:鮮雲藹藹披王安之衣,明月圓圓似班姬之扇。
沈炯《太極殿銘》:璧月宵懸,卿雲晝聚。
隋盧思道《勞生論》:候南山之朝雲,攬北堂之明月。
唐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開瓊筵以坐花飛,羽觞而醉月。
楊谏《月映清淮流賦》:月至明而不阻遐迩,淮至清而可鑒毫發。
故澄澈而相晖,況埃壒而初歇。
泛滟多象,膧胧交映,類藏冰之在玉壺,如臨水之懸明鏡。
引清潤而介若自潔,和素光而終然不競,千裡伴孤舟而浮百丈,動纖鱗之泳。
潘炎《月重輪賦》:光泛皎潔之斜漢,色映闌幹之北鬥。
金波耀景,非懸阚澤之名。
璧彩揚輝,不入士衡之手。
理殊吳夢,符炳漢謠,淨桂花于日道,環水鏡于丹霄。
歐陽詹《秋月賦》:上迢迢之霄漢,掩冽冽之恒星。
出江山之磅礡,豁阊阖之峥嵘。
〈又〉白鶴翩翻,不分其色。
寒泉灑落,空聞其聲。
〈又〉益池亭之寂寂,增氣候之飕飕。
起離家之遠恨,生去國之繁憂。
何處而不見,何人而不愁。
豈謂征客懷歸,徘徊于黃榆之塞,隹人怨别,蕭條于紅粉之樓。
侯喜《漣漪濯明月賦》:謂元濤之弄珠,将投進退。
訝方流之有玉,欲獻遷延。
〈又〉漏永更遙,空見浮沉之狀,星移漢轉,無聞出沒之聲。
趙蕃《月中桂樹賦》:映澄澈之素彩,逗葳蕤之冷光,杳杳低枝,拂孤輪而挺秀,依依密樹,侵滿魄而含芳。
〈又〉亘雲路,委天衢,弱質中植,纖條外扶。
亂彩時搖,起飛飛之驚鵲。
澄波靡隔,掩曆曆之高榆。
〈又〉夾馀霞而暫丹經,斜漢而彌白臨,紫極而天香不散,指北鬥而仙花可摘。
〈又〉素色不彫自挺,雪霜之外,清陰迥泛,頻移霄漢之中。
蔣防《姮娥奔月賦》:振環锵佩,雜珠露之珊珊。
雲帔花冠,渡銀河之耿耿。
〈又〉想泛金波,讵假琴高之鯉,将搖桂魄,甯因禦寇之風。
徐晦《海上生明月賦》:??淪涳洞,雪翻煙弄,水族将蟾影交馳,浪花與桂枝相送。
王淮《瑤台月賦》:素月霄凝,寒空迥徹。
照瓊樹以增麗,煥瑤台而共潔。
遠而望也,浮皎晶皛之精光。
近而察焉,帶巍峨之積雪。
美其清瑩互映,絢練相鮮,洞玉砌以周設,對金波而正圓。
增構參差,迥出林巒之表,光輝照燭,還同昆阆之前。
楊真弘《月中桂樹賦》:天邊無風,孕香氣而不散,草上有露,泛花光而若浮。
異夫高謝,地靈妙,融真宰,籠元兔以不動,映素娥而如在。
太陽讓美,收若木之馀晖,列宿懷慚,掩白榆而沉彩。
鄭遙《初月賦》:金壺稍滴,銀漢将流,暗鵲驚夜,寒蛩送秋。
天清暈滅,露白光浮,臨皓壁而添粉,映珠簾而半鈎。
纖光潤海,重明表壑,的的飛上,娟娟未落。
銜破鏡而飛斜,抱彎弓而勢卻。
〈又〉明月照高樓賦:垂輪簾外,疑鈎勢之重懸,透影窗中,若鏡光之開照。
白行簡《新月誤驚魚賦》:纖纖之月兮,濯影清流。
渒渒之鱗兮,妄意懸鈎。
乍見之而深入,複才焉而誤遊。
李濋華月照方池賦:天開圓月,水淨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