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象典第四十卷
關燈
小
中
大
月部藝文三〈詩〉
《後池對月應制韻限些子兒》宋·盧多遜
太液池邊看月時,好風吹動萬年枝。
誰家玉匣新開鏡,露出清光些子兒。
《殘月》寇準 光随春漏細,影共夕煙流。
若近明河沒,還疑堕玉鈎。
《中秋月》王禹偁 何處見清輝,登樓正午時。
莫辭終夕看,動是隔年期。
冷濕流螢草,光凝睡鶴枝。
不禁雞唱曉,輕别下天涯。
《秋夜對月》楊億 孤雲飛隴首,灏氣滿區中。
警鶴仙盤外,圓蟾浴殿東。
浦寒珠有淚,岩迥桂生風。
星彩沉榆莢,霜華襲桂叢。
光搖銀燭亂,影射玉壺空。
露館迷秦甸,冰台接魏宮。
繞枝驚暗鵲,促杼思陰蟲。
更想離居恨,回腸幾處同。
《八月十四日夜月》範仲淹 光華豈不盛,賞宴尚遲遲。
天意将圓夜,人心待滿時。
已知千裡其,猶訝一分虧。
來夕如澄霁,清風不負期。
《明月謠》前人 明月在天西,初如玉鈎微。
一夕增一分,堂堂有馀輝。
不掩五星耀,不礙浮雲飛。
徘徊河漢間,秀色若可餐。
清風起叢桂,白露生階蘭。
高樓望君時,為君拂金徽。
奏以堯舜音,此音與天稀。
明月或有聞,顧我亦依依。
月有萬古光,人有萬古心。
此心良可歌,憑月為知音。
《同花秘閣賦八月十四夜月》孫複 銀漢無聲露暗垂,玉蟾初上欲圓時。
清樽素瑟宜先賞,明夜陰晴未可知。
《内直對月寄子華舍人持國廷評》歐陽修 禁署沉沉玉漏傳,月華雲表溢金盤。
纖埃不隔光初滿,萬物無聲夜向闌。
蓮燭燒殘愁夢斷,蕙爐熏歇覺衣單。
水精宮鎖黃金阙,故比人間分外寒。
《六月十四夜飛蓋橋玩月》前人 天形積輕清,水德本虛靜。
雲收風波止,始見天水性。
澄光與粹容,上下相涵映。
乃于其兩間,皎皎挂寒鏡。
馀輝所照耀,萬物皆鮮瑩。
矧夫人之靈,豈不醒視聽。
而我于此時,翛然發孤詠。
紛昏忻洗滌,俯仰恣涵泳。
人心曠而閒,月色高逾迥。
惟恐清夜闌,時時瞻鬥柄。
《中秋松江新橋對月和柳令之作》蘇舜欽 月晃長江上下同,畫橋橫絕冷光中。
雲頭滟滟開金餅,水面沉沉卧彩虹。
佛氏解為銀色界,仙家多住玉華宮。
地雄景勝言難盡,但欲追随禦曉風。
《新晴山月》文同 高松漏疏月,落影如畫地。
徘徊愛其下,夜久不能寐。
怯風池荷卷,病雨山果墜。
誰伴予苦吟,滿林啼絡緯。
《步月》前人 掩卷下中庭,月色皓如水。
秋氣涼滿襟,松陰密鋪地。
百蟲催夜去,一雁領寒起。
靜念忘世紛,誰同此佳味。
《和鮮于子駿郓州新堂月夜》蘇轼 明月入華池,反照池上堂。
堂上隐幾人,心與水月涼。
風螢已無迹,露草時有光。
起觀河漢流,步屧響長廊。
名都信繁會,千指調絲簧。
先生病不飲,童子為燒香。
獨作五字詩,清絕如韋郎。
詩成月漸側,皎皎兩相望。
《江月》五首〈并引〉 前人 嶺南氣候不常,吾嘗雲:菊花開時乃重陽,涼天佳月即中秋。
不須以日月為斷也。
今歲九月,殘暑方退,既望之後,月出愈遲,然予嘗夜起,登合江樓,或與客遊豐湖,入栖禅寺,扣羅浮道院,登逍遙堂,逮曉乃歸。
杜子美雲:四更山吐月,殘夜水明樓。
此殆古今絕唱也,因其句作五首,仍以殘夜水明樓為韻。
一更山吐月,玉塔卧微瀾。
正似西湖上,湧金門外看。
冰輪橫海闊,香霧入樓寒。
停鞭且莫上,照我一杯殘。
二 二更山吐月,幽人方獨夜。
可憐人與月,夜夜江樓下。
風枝久未停,露草不可藉。
歸來掩關卧,唧唧蟲夜話。
三 三更山吐月,栖鳥亦驚起。
起尋夢中遊,清絕正如此。
驅雲掃衆宿,俯仰迷空水。
幸可飲吾牛,不須違洗耳。
四 四更山吐月,皎皎為誰明。
幽人赴我約,坐待玉繩橫。
野橋多斷闆,山寺有微行。
今夕定何夕,夢中遊化城。
五 五更山吐月,窗迥室幽幽。
玉鈎還挂戶,江練卻明樓。
星河淡欲曉,鼓角冷知秋。
不眠翻五詠,清切變蠻讴。
《妒佳月》前人 狂雲妒佳月,怒飛千裡黑。
佳月了不嗔,曾何污潔白。
爰有谪仙人,舉酒為三客。
今夕偶不見,汍瀾念風伯。
無煩風伯來,彼也易滅沒。
支頤少待之,寒空淨無迹。
粲粲黃金槃,獨照一天碧。
玉繩慘無輝,玉露洗秋色。
浩瀚玻璃盞,和光入胸臆。
使我能永延,約君為莫逆。
《八月十六夜玩月》孔平仲 團團冰鏡吐清輝,今夜何如昨夜時。
隻恐月光無顯晦,自緣人意有盈虧。
風磨露洗非常潔,地闊天高是處宜。
百尺曹亭吾獨有,更教玉笛倚闌吹。
《坐久月初上》蘇頌 高軒微雨過,初夕涼風生。
兀坐正幽寂,雲間月華明。
移榻向寒階,遙望孤蟾清。
所思故人遠,對此傷予情。
《和馮中丞中秋夜月》劉安上 捲盡浮雲見碧虛,初傳更漏滴銅壺。
入秋爽氣迥然别,此夜冰輪何處無。
共想姮娥依桂魄,獨憐飛鵲繞庭梧。
西園飲散歸來早,不用紅紗照路隅。
《邀月亭》黃裳 迎晖不覺一日盡,邀月又會三人閒。
未言期約綠岩畔,且共歌舞清樽間。
霜輪皎皎無今古,世途擾擾多新故。
今月曾經照古人,古人問月今何處。
百年光景行複催,有月可邀能幾回。
雙岩達士不須說,始見迎晖複邀月。
《秋月回文》李彌遠 霜盤玉隐倒團金,迥水秋天碧野侵。
光掩半扉寒夜永,影分疏竹翠煙深。
長空遠岫歸雲捲,古木高風浥露沉。
涼夜客愁應夢楚,荒城曉角夜悲吟。
《十七夜對月》朱弁 病骨怯風露,愁懷厭甲兵。
人居絕域久,月向此宵明。
輪仄初經漢,光分半隐城。
遲遲不肯下,應識異鄉情。
《步月謠》曹勳 太清天宇清且高,皎然冰鑒懸層霄。
绛河水淺阆風息,蟾光度景搖金鳌。
仙人縱駕遊八極,鳳箫歌吹鳴嘈嘈。
星宮月殿風馬遠,珠華露濕旌旄偃。
還虛按辔窺塵寰,波裡三山銀浪卷。
《高樓月》前人 高樓月,倒影入闌幹,人眠绮窗影,月在青雲端,相攀不可得,空成簾幕寒。
《月夜述懷》朱熹 皓月出林表,照此秋床單。
幽人起晤歎,桂香發窗間。
高梧滴露鳴,散發天風寒。
抗志絕塵氛,何不栖空山。
《瑤娥曲》趙汝燧 一二三四月如眉,積累如梳截半規。
玉斧晝夜修不徹。
修伐圓鏡當空垂,十眉有樣列象幾。
梳裁春冰鏡涵水,瑤娥睡起拂菱花。
掃黛插鬓雲繞指,斂袂亭亭天上妝。
環佩隐體璆琳锵,骖鸾跨鶴舞仙譜,子登彈璈飛瓊簧。
天風飕飂冷到骨,銀河澎浪濺羅襪。
一輪千古廣寒深,折盡桂花應白發。
《關山月》嚴羽 今夜關山月,偏能照馬鞍。
盧龍征戍客,圓缺幾回看。
遙想金閨裡,應悲玉露寒。
黃沙三萬裡,何日是長安。
《對月》金·周昂 月近天河白,秋深夜氣清。
蛛絲仍隐見,兔杵正分明。
欹帽中宵落,孤舟幾處行。
清風殊未發,樹穩鵲休驚。
《邊月》前人 邊月弓初滿,山城角尚孤。
中天看獨立,永夜興誰俱。
未覺風生暈,空懷鬥轉隅。
含情知白兔,欲下更踟蹰。
《中元夜祭太乙罷對月》趙秉文 今夕知何夕,白露涵秋空。
褰衣踏明月,如在瓊瑤宮。
細數秋兔毫,桂樹何玲珑。
當年誰所種,翳此天公瞳。
清光知人意,飛影入杯中。
流霞酌不盡,清光清無窮。
我欲遁白雲,一訪東坡翁。
扁舟下赤壁,此樂将無同。
疇昔缟衣仙,化作羽衣童。
酒酣邀我去,鶴背聆松風。
《春月》呂中孚 柳塘漠漠暗啼鴉,一鏡晴飛玉有華。
好是夜闌人不寐,半庭寒影在梨花。
《中秋之夕封生仲堅衛生行之攜酒與詩見過各依韻以答》二首 段成己 萬籁聲沉暮霭收,長河瀉浪洗清秋。
遙天千裡淡如水,明月一輪光滿樓。
随意傾銀成勝賞,誰家橫玉調新愁。
可憐白首蟾宮客,羞對嫦娥說舊遊。
二 夜涼河漢靜無聲,澄澈天開萬裡晴。
蟾吐寒光呈皎潔,桂排疏影甚分明。
良宵可喜故人共,醉語那知鄰舍驚。
一片詩魂招不得,九霄直與月俱清。
誰家玉匣新開鏡,露出清光些子兒。
《殘月》寇準 光随春漏細,影共夕煙流。
若近明河沒,還疑堕玉鈎。
《中秋月》王禹偁 何處見清輝,登樓正午時。
莫辭終夕看,動是隔年期。
冷濕流螢草,光凝睡鶴枝。
不禁雞唱曉,輕别下天涯。
《秋夜對月》楊億 孤雲飛隴首,灏氣滿區中。
警鶴仙盤外,圓蟾浴殿東。
浦寒珠有淚,岩迥桂生風。
星彩沉榆莢,霜華襲桂叢。
光搖銀燭亂,影射玉壺空。
露館迷秦甸,冰台接魏宮。
繞枝驚暗鵲,促杼思陰蟲。
更想離居恨,回腸幾處同。
《八月十四日夜月》範仲淹 光華豈不盛,賞宴尚遲遲。
天意将圓夜,人心待滿時。
已知千裡其,猶訝一分虧。
來夕如澄霁,清風不負期。
《明月謠》前人 明月在天西,初如玉鈎微。
一夕增一分,堂堂有馀輝。
不掩五星耀,不礙浮雲飛。
徘徊河漢間,秀色若可餐。
清風起叢桂,白露生階蘭。
高樓望君時,為君拂金徽。
奏以堯舜音,此音與天稀。
明月或有聞,顧我亦依依。
月有萬古光,人有萬古心。
此心良可歌,憑月為知音。
《同花秘閣賦八月十四夜月》孫複 銀漢無聲露暗垂,玉蟾初上欲圓時。
清樽素瑟宜先賞,明夜陰晴未可知。
《内直對月寄子華舍人持國廷評》歐陽修 禁署沉沉玉漏傳,月華雲表溢金盤。
纖埃不隔光初滿,萬物無聲夜向闌。
蓮燭燒殘愁夢斷,蕙爐熏歇覺衣單。
水精宮鎖黃金阙,故比人間分外寒。
《六月十四夜飛蓋橋玩月》前人 天形積輕清,水德本虛靜。
雲收風波止,始見天水性。
澄光與粹容,上下相涵映。
乃于其兩間,皎皎挂寒鏡。
馀輝所照耀,萬物皆鮮瑩。
矧夫人之靈,豈不醒視聽。
而我于此時,翛然發孤詠。
紛昏忻洗滌,俯仰恣涵泳。
人心曠而閒,月色高逾迥。
惟恐清夜闌,時時瞻鬥柄。
《中秋松江新橋對月和柳令之作》蘇舜欽 月晃長江上下同,畫橋橫絕冷光中。
雲頭滟滟開金餅,水面沉沉卧彩虹。
佛氏解為銀色界,仙家多住玉華宮。
地雄景勝言難盡,但欲追随禦曉風。
《新晴山月》文同 高松漏疏月,落影如畫地。
徘徊愛其下,夜久不能寐。
怯風池荷卷,病雨山果墜。
誰伴予苦吟,滿林啼絡緯。
《步月》前人 掩卷下中庭,月色皓如水。
秋氣涼滿襟,松陰密鋪地。
百蟲催夜去,一雁領寒起。
靜念忘世紛,誰同此佳味。
《和鮮于子駿郓州新堂月夜》蘇轼 明月入華池,反照池上堂。
堂上隐幾人,心與水月涼。
風螢已無迹,露草時有光。
起觀河漢流,步屧響長廊。
名都信繁會,千指調絲簧。
先生病不飲,童子為燒香。
獨作五字詩,清絕如韋郎。
詩成月漸側,皎皎兩相望。
《江月》五首〈并引〉 前人 嶺南氣候不常,吾嘗雲:菊花開時乃重陽,涼天佳月即中秋。
不須以日月為斷也。
今歲九月,殘暑方退,既望之後,月出愈遲,然予嘗夜起,登合江樓,或與客遊豐湖,入栖禅寺,扣羅浮道院,登逍遙堂,逮曉乃歸。
杜子美雲:四更山吐月,殘夜水明樓。
此殆古今絕唱也,因其句作五首,仍以殘夜水明樓為韻。
一更山吐月,玉塔卧微瀾。
正似西湖上,湧金門外看。
冰輪橫海闊,香霧入樓寒。
停鞭且莫上,照我一杯殘。
二 二更山吐月,幽人方獨夜。
可憐人與月,夜夜江樓下。
風枝久未停,露草不可藉。
歸來掩關卧,唧唧蟲夜話。
三 三更山吐月,栖鳥亦驚起。
起尋夢中遊,清絕正如此。
驅雲掃衆宿,俯仰迷空水。
幸可飲吾牛,不須違洗耳。
四 四更山吐月,皎皎為誰明。
幽人赴我約,坐待玉繩橫。
野橋多斷闆,山寺有微行。
今夕定何夕,夢中遊化城。
五 五更山吐月,窗迥室幽幽。
玉鈎還挂戶,江練卻明樓。
星河淡欲曉,鼓角冷知秋。
不眠翻五詠,清切變蠻讴。
《妒佳月》前人 狂雲妒佳月,怒飛千裡黑。
佳月了不嗔,曾何污潔白。
爰有谪仙人,舉酒為三客。
今夕偶不見,汍瀾念風伯。
無煩風伯來,彼也易滅沒。
支頤少待之,寒空淨無迹。
粲粲黃金槃,獨照一天碧。
玉繩慘無輝,玉露洗秋色。
浩瀚玻璃盞,和光入胸臆。
使我能永延,約君為莫逆。
《八月十六夜玩月》孔平仲 團團冰鏡吐清輝,今夜何如昨夜時。
隻恐月光無顯晦,自緣人意有盈虧。
風磨露洗非常潔,地闊天高是處宜。
百尺曹亭吾獨有,更教玉笛倚闌吹。
《坐久月初上》蘇頌 高軒微雨過,初夕涼風生。
兀坐正幽寂,雲間月華明。
移榻向寒階,遙望孤蟾清。
所思故人遠,對此傷予情。
《和馮中丞中秋夜月》劉安上 捲盡浮雲見碧虛,初傳更漏滴銅壺。
入秋爽氣迥然别,此夜冰輪何處無。
共想姮娥依桂魄,獨憐飛鵲繞庭梧。
西園飲散歸來早,不用紅紗照路隅。
《邀月亭》黃裳 迎晖不覺一日盡,邀月又會三人閒。
未言期約綠岩畔,且共歌舞清樽間。
霜輪皎皎無今古,世途擾擾多新故。
今月曾經照古人,古人問月今何處。
百年光景行複催,有月可邀能幾回。
雙岩達士不須說,始見迎晖複邀月。
《秋月回文》李彌遠 霜盤玉隐倒團金,迥水秋天碧野侵。
光掩半扉寒夜永,影分疏竹翠煙深。
長空遠岫歸雲捲,古木高風浥露沉。
涼夜客愁應夢楚,荒城曉角夜悲吟。
《十七夜對月》朱弁 病骨怯風露,愁懷厭甲兵。
人居絕域久,月向此宵明。
輪仄初經漢,光分半隐城。
遲遲不肯下,應識異鄉情。
《步月謠》曹勳 太清天宇清且高,皎然冰鑒懸層霄。
绛河水淺阆風息,蟾光度景搖金鳌。
仙人縱駕遊八極,鳳箫歌吹鳴嘈嘈。
星宮月殿風馬遠,珠華露濕旌旄偃。
還虛按辔窺塵寰,波裡三山銀浪卷。
《高樓月》前人 高樓月,倒影入闌幹,人眠绮窗影,月在青雲端,相攀不可得,空成簾幕寒。
《月夜述懷》朱熹 皓月出林表,照此秋床單。
幽人起晤歎,桂香發窗間。
高梧滴露鳴,散發天風寒。
抗志絕塵氛,何不栖空山。
《瑤娥曲》趙汝燧 一二三四月如眉,積累如梳截半規。
玉斧晝夜修不徹。
修伐圓鏡當空垂,十眉有樣列象幾。
梳裁春冰鏡涵水,瑤娥睡起拂菱花。
掃黛插鬓雲繞指,斂袂亭亭天上妝。
環佩隐體璆琳锵,骖鸾跨鶴舞仙譜,子登彈璈飛瓊簧。
天風飕飂冷到骨,銀河澎浪濺羅襪。
一輪千古廣寒深,折盡桂花應白發。
《關山月》嚴羽 今夜關山月,偏能照馬鞍。
盧龍征戍客,圓缺幾回看。
遙想金閨裡,應悲玉露寒。
黃沙三萬裡,何日是長安。
《對月》金·周昂 月近天河白,秋深夜氣清。
蛛絲仍隐見,兔杵正分明。
欹帽中宵落,孤舟幾處行。
清風殊未發,樹穩鵲休驚。
《邊月》前人 邊月弓初滿,山城角尚孤。
中天看獨立,永夜興誰俱。
未覺風生暈,空懷鬥轉隅。
含情知白兔,欲下更踟蹰。
《中元夜祭太乙罷對月》趙秉文 今夕知何夕,白露涵秋空。
褰衣踏明月,如在瓊瑤宮。
細數秋兔毫,桂樹何玲珑。
當年誰所種,翳此天公瞳。
清光知人意,飛影入杯中。
流霞酌不盡,清光清無窮。
我欲遁白雲,一訪東坡翁。
扁舟下赤壁,此樂将無同。
疇昔缟衣仙,化作羽衣童。
酒酣邀我去,鶴背聆松風。
《春月》呂中孚 柳塘漠漠暗啼鴉,一鏡晴飛玉有華。
好是夜闌人不寐,半庭寒影在梨花。
《中秋之夕封生仲堅衛生行之攜酒與詩見過各依韻以答》二首 段成己 萬籁聲沉暮霭收,長河瀉浪洗清秋。
遙天千裡淡如水,明月一輪光滿樓。
随意傾銀成勝賞,誰家橫玉調新愁。
可憐白首蟾宮客,羞對嫦娥說舊遊。
二 夜涼河漢靜無聲,澄澈天開萬裡晴。
蟾吐寒光呈皎潔,桂排疏影甚分明。
良宵可喜故人共,醉語那知鄰舍驚。
一片詩魂招不得,九霄直與月俱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