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九十一

關燈
<史部,政書類,通制之屬,欽定續文獻通考 欽定四庫全書 欽定續文獻通考卷一百九十一 經籍考 集【别集三】 明 太祖文集二十卷 【臣】等謹案焦竑經籍志載太祖文集二十卷又三十卷今所存者與竑所列前一本合其三十卷者未見傳本 宣宗詩文一卷 【臣】等謹案藝文志載宣宗文集四十四卷今本僅存記一首賦一首詩歌詞曲三十九首編為一卷 宋濓學士全集三十六卷未刻集【無卷數】 濓見經類 【臣】等謹案濓集三十六卷重刻於嘉靖中其未刻集共文三十八篇乃 國朝順治乙未濓裔孫實頴得文徵明家所藏舊稿擇其全集未載者編為此集 劉基誠意伯文集二十卷 基見史類 陶安學士集二十卷 安字主靜當塗人元至正中中浙江鄉試入明官江西行省參知政事 宋讷西隐集十卷 讷字仲敏滑縣人元至正進士入明為國子助教累官大學士遷國子監祭酒追谥文恪 朱升楓林集十卷 升見經類 王褘忠文集二十四卷 褘見史類 張以甯翠屏集四卷 以甯見經類 危素說學齋稿四卷雲林集二卷 素見史類 【臣】等謹案黃虞稷千頃堂書目載素文集五十卷明代已佚此本乃嘉靖中歸有光從吳氏傳抄其文不分卷帙於紙尾記所作年歲皆在元時有光跋稱共一百三十六篇今缺三篇又王懋竑白田雜着有是集跋稱賦三贊二銘二頌三記五十有一序七十有六共一百三十八首以有光跋為傳寫之誤然據懋竑所列實止一百三十七首數亦不符也 唐桂芳白雲集七卷 桂芳一名仲字仲實号白雲歙縣人元至正中任南雄路學正入明攝紫陽書院山長 劉崧槎翁文集八卷詩集八卷 崧字子高泰和人洪武中以薦累官至吏部尚書 林弼登州集二十三卷 弼字元凱龍谿人元至正進士入明官登州府知府 王鈍野莊集六卷 鈍字士魯太康人元至正進士入明累官戶部尚書後以布政使緻仕 劉驷愛禮集十卷 驷字宗道龍谿人洪武初以秀才入試第一授都禦史尋坐事徙滇卒門人私谥愛禮先生 劉三吾坦齋文集二卷 三吾字如孫号坦翁茶陵人洪武中官翰林學士 朱善一齋集十六卷 善見經類 朱同覆瓿集七卷附録一卷 同字大同休甯人翰林學士升之子洪武中以人材舉為東宮官尋進禮部侍郎 朱右白雲稿五卷 右字伯賢臨海人洪武初召修元史除翰林院編修遷晉府右長史明史文苑傳附見趙埙傳中 【臣】等謹案史稱白雲稿本十卷今世所傳僅存五卷雜文之後有琴操而無詩 張适甘白集六卷 适字子宣蘇州人明初以儒士徵授工部郎中旋放歸 黎貞秫坡稿七卷附録一卷 貞字彥晦号秫坡新會人洪武中舉邑訓導不就坐事戌遼東尋放歸明史文苑傳附見孫蕡傳中 謝肅密庵集八卷 肅字原功上虞人洪武中官福建按察司佥事 貝瓊清江詩集十卷文集三十一卷 瓊字迋琚一名阙字廷臣崇德人元末領郷薦明初徵修元史除國子監助教 【臣】等謹案徐象梅兩浙名賢録載瓊集二十卷萬曆中刻本止三卷今本凡詩集十卷文集分海昌集一卷雲間集七卷兩峯集三卷金陵集十卷中都稿九卷歸田稿一卷桐鄉金壇所刋 蘇伯衡平仲集十六卷 伯衡見子類 胡翰仲子集十卷 翰字仲子金華人洪武初以薦為衢州府教授事蹟具明史文苑傳 徐一夔始豐稿十四卷 一夔見史類 王彛常宗集四卷補遺一卷續補遺一卷 彛字常宗其先蜀人後遷嘉定本姓陳氏洪武初以布衣召修元史尋遷入翰林明史文苑傳附見趙埙傳中 張孟兼白石山房逸稿二卷 孟兼名丁以字行浦江人洪武初徵為國子監學録與修元史累遷山東按察司副使明史文苑傳附見趙埙傳中 孫作滄螺集六卷 作字大雅以字行一字次知江隂人洪武初召修日曆除翰林院編修尋遷國子監司業明史文苑傳附見陶宗儀傳中 錢宰臨安集六卷 宰字子予号伯均會稽人元至正中中甲科明初徵修禮樂書授國子助教 童冀尚絅齋集五卷 冀字中州金華人洪武初徵入書館授湖州府教授 趙撝謙考古文集二卷 撝謙見經類 劉炳彥昺集九卷 炳字彥昺以字行鄱陽人洪武初獻書言事授中書典籖後除東阿縣知縣明史文苑傳附見王冕傳中 高啟大全集十八卷 鳬藻集五卷 啟字季廸長洲人元末避亂居松江之青邱自号青邱子洪武初召修元史授翰林院國史編修官至戶部侍郎事蹟具明史文苑傳 【臣】等謹案明史載啟所着有吹台集江館集鳳台集婁江吟稿姑蘇雜詠凡二千餘首自選定為缶鳴集十二卷凡九百餘首永樂元年其侄立镂闆行之景泰初徐庸掇拾遺佚合為一編題曰大全集劉昌為之序鳬藻集乃古文正統九年監察禦史鄭士昂命教授張素校刋之啟天才高逸實出明一代詩人之上而古文則不甚着名然去宋未遠猶有前輩軌度 王行半軒集十四卷 行字止仲長洲人洪武初有司延為學校師後坐藍玉黨伏誅事蹟具明史文苑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