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 恣威權庸人取敗 滅倫理惡婦廢始

關燈
且說賈後自正位中宮之後,揚揚自得,觑惠帝昏昧,便欲從中幹預朝政。

    适惠帝從群臣之請,立廣陵皇遹為太子,惠帝因子及母,遂封謝才人為淑媛。

    賈後大怒,瞞過惠帝,與黃門董猛商量,設法将謝淑媛幽禁别宮,不使與太子相見。

    又怕太子他日報仇,想要設法廢立;又苦于自己無所出,探知其妹已有身孕,密召入宮與之商議,如此如此,其妹應允。

    出宮回家,便告知丈夫韓壽,韓壽自然樂從。

    賈後遂串通太醫令程據,自稱有孕,日以敗絮塞在衣服内層,以示膨脹之狀,愚弄惠帝。

    惠帝果然歡喜。

    【眉】惠帝之昏庸可知。

    及至其妹足月,産下一子,即使人暗中抱入宮内。

    賈後大喜,亦自僞稱臨盆,盡去身上敗絮,使人報知惠帝。

    惠帝大喜,便欲宣告廷臣。

    賈後曰:&ldquo此時正在諒暗,【夾】天子居喪之稱。

    生子不宜顯告。

    &rdquo惠帝遂止。

    【眉】此非獨昏庸,竟是死人矣。

    故所有洗三、彌月,隻在宮中熱鬧。

     賈後謂惠帝曰:&ldquo皇子誕生,例當晉百官爵秩,今以諒暗之故,雖不能遍及群臣,然而二三勳戚,也不可不加恩。

    &rdquo【眉】忽然講禮,可笑。

    言時開出賈午、韓壽、趙粲三個,求惠帝加官,惠帝連聲應諾。

    卻一連三日,不見動靜,賈後向惠帝追問,惠帝默然。

    禁不得賈後再三盤诘,惠帝隻得直告曰:&ldquo楊太傅不允。

    &rdquo賈後大怒曰:&ldquo汝貴為天子,封一二外戚,且不能做主,安望治天下耶?&rdquo又恨恨曰:&ldquo楊駿老奴,吾誓滅之。

    &rdquo遂與董猛商量。

    董猛曰:&ldquo殿中中郎孟觀、李肇,素來恨楊駿不遷轉其官,與之有隙,若召與計議,事必有成。

    &rdquo賈後遂夤夜召二人入宮密議。

    董猛從旁贊助曰:&ldquo二君若為皇後立功,且可錫爵,豈但遷轉。

    &rdquo孟觀曰:&ldquo楊駿弄權,甯獨皇後震怒,凡屬臣下,罔不切齒,諸王尤甚。

    臣意不如于諸王之中,召一二人入朝,商議政事,卻另付以密诏,使率領兵士,入清君側,必有應者。

    &rdquo賈後曰:&ldquo何人而可?&rdquo李肇曰:&ldquo楚王玮,少年果銳,戚望素孚,又是陛下同母弟,宜速召之,必得其力。

    &rdquo賈後曰:&ldquo若往宣召,楊賊不定生疑,不如使人往告楚王,使之自請入朝,可以不露痕迹。

    但不知何人可往?&rdquo李肇曰:&ldquo臣與楚王有一面之識,願往說之。

    &rdquo賈後大喜曰:&ldquo卿明日便行,切宜機密,事若有成,不忘報也。

    &rdquo孟、李二人辭出。

     次日,李肇推說有病,不能入值,卻微服私行,星夜馳往荊州,入谒楚王。

    王問:&ldquo何來?&rdquo肇曰:&ldquo奉天子命而來。

    &rdquo王索诏書,肇曰:&ldquo無也。

    &rdquo王曰:&ldquo豈有數千裡而傳口诏者乎?&rdquo肇請屏退左右,屈膝密言曰:&ldquo晉室江山,危在旦夕,王知之乎?&rdquo王驚曰:&ldquo何謂也?&rdquo肇曰:&ldquo天子仁慈,楊駿驕恣,近日更于朝中遍植心腹,其志叵測,天子如日坐荊棘中。

    前日密诏某來,與王計議,請王提兵入京師,天子當付以诏書,使王誅逆賊,出其不意,擒之易如反掌;倘一洩漏,則楊賊羽翼衆多,非但于事無濟,且恐危及萬乘矣。

    某此行所以不帶诏書者,亦以楊賊耳目廣布,防洩漏耳。

    &rdquo王曰:&ldquo楊駿無禮,孤亦恨之。

    先帝駕崩時孤引兵入衛,彼不俟終喪,即再三迫孤回國,可知其蓄謀非一日矣。

    但提兵入朝,彼豈不疑?&rdquo肇曰:&ldquo王但上表請朝,藩王出入,例有護衛,彼又何疑?&rdquo王大喜曰:&ldquo汝可即歸報天子,孤随即拜表也。

    &rdquo李肇别過楚王,歸報賈後,奏知如此如此說法,王随即拜表來也,賈後大喜。

    即日告惠帝曰:&ldquo聞楚王将上表請入朝,陛下宜準之,以示友于之誼。

    &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