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十四回 偕歸
關燈
小
中
大
其何時南下。
繡琴亦侍坐東隅,令乞仲堪報平安信。
仲堪曰:“我非殷洪喬,不作寄書郵者,卿等何喋喋不憚煩。
豈慮逐石頭城水而去耶?我亦當謝啟石太守及徐司馬,近日瘦菊、步蟾,方忙忙聽紅錄,螭頭珥筆,鼈背鳴珂。
我當讓渠輩樹一壁累。
不然既羅佳麗,複側科名,殊令人羨煞妒煞也。
”繡琴執燭告别,仲堪珍娘亦倦餘思睡。
翌早仲堪為發函訖,又成後珍娘曲一首,清新開府,俊逸參軍,讀之若不勝凄惋者然,因錄示珍娘。
詞曰: 紫泥搗麝紅飛紙,卯酉寅申序年齒。
一床風月定情詩,千裡關山辇金使。
自言我生非不辰,律吹黍谷重回眷。
彩鸾未嫁苦相憶,饑鷹不飽遙為膦。
車辚馬蕭伴郎去,視耽欲逐誰執禦。
柔心有結绾晴絲,魔力交侵壓泥絮。
可憐三義殿中盟,不道風波咫尺生。
拚舍重金酬轵裡,欲隳完璧易連城。
人聲刀影春寒夜,殘燈閃爍珠簾下。
身輕翳葉便鴻飛,眼瞥昙花驚羽化。
郎蹤一别侬心悲,貝錦萋菲劇可疑,漫砺青萍消夙怨,強抛紅豆慰相思。
不圖消息無端破,一幅花箋替傳播。
情懷偏惹美人憐,顔色翻教妃子涴。
棱棱瘦骨本來孱,苦把花枝作草菅。
羅袂揩餘啼漬濕,绡巾染遍血痕斑。
會稽太守親援手,摧折伊誰呼負負。
舊案空偷曼倩桃,新銜顧護淵明柳。
六年骨肉幸團栾,别後因緣劫後歡。
芳訊忽忽問青鳥,誓言曆曆證紅鸾。
西秦北晉曾通好,胡帝胡天賦偕老。
花口悄拜鄂王祠,錦衣輕走長安道。
輕帆無恙指江邊,笑倚檀郎話比肩。
離舍悲歡等閑事,不須重唱懊侬篇。
珍娘凄罷,願用烏金箋,泥金屑,作王右軍楷。
附以《遊粱夢》之後,臨窗晴日,拂案午風,珍娘樂此不疲,以為非此不足以成佳話。
繡琴識字無多,願執贽稱詩弟子,仲堪處此仙境,亦不知人間富貴矣。
汴電至閩,步蟾果獲魁選,瘦菊亦附于榜尾。
惟仲堪僅挑取謄錄,副車博浪,聊勝于無。
然投供入都,博得秘院鈔胥四字,徒為通人齒冷。
于是下帷自勵,再待春闱。
孰知文福不齊,以百裡宰官身,往來于蘇台瓜步間哉,嗚呼!徑留松菊,盡可盤桓,山滿蕨薇,别饒風趣,辛亥以後,仲堪遂歸隐于閩。
楊老自南返後,于鴛鴦湖畔小築數椽,且耕且讀。
珍娘亦時相來往,或挈繡琴與俱,迨仲堪筮仕至蘇,秋水一航,春風雙槳。
沈老日與楊老倡和為樂。
而雲雲之于楊老,不啻小紅之随姜白石也。
沈母阮母,亦嘗以闆輿迎養,遍覽江湖間精藍梵刹。
凡水村山郭,無不留二老人爪印。
高崖挽舉,别浦抽帆,武貴固願供斯役者。
仲堪解組,而武貴亦小康矣。
珍娘以小鬟為武貴俪,且割田宅以相瞻。
沈老與楊老,沈母與阮母,至今固猶健在也。
珍娘舉丈夫子二,繡琴亦舉其一。
蘭徵一索,槐茁三株,沈氏林氏,均不慮若敖之餒。
而仲堪惓惓阮夫人,尚有割紫雲廬憶語二十四則。
仲堪以宦為隐,與酒俱仙,暇辄倘徉于長江上下遊。
禅參玉版之僧,夢倦珠簾之妓,以故般娘竈婢,鮮有不知仲堪者。
珍娘以可人夫婿,不愧秦嘉,攜手遊山,并肩擊楫,是閨房中極風雅事。
繡琴銅琶鐵闆,響遏行雲,更足增幾許情緻。
仲堪所編詩集曰《懷珍樓詩鈔》,珍娘則題為《憶鴛湖主》,而繡琴直署曰《蘇小鄉親》并有詩附珍娘集後,琴耽瑟好,璧合珠聯。
仲堪之結绶十年,抽簪一笑,其曠達為何如耶!其高尚為何如耶!仲堪誠非遊粱夢中人也。
黃綿冬暖,納日南檐,絮話舊聞,已如白頭宮女。
仲堪此遊,亦空亦色,若喜若驚,不特汴人津津樂道,當日公車故侶,無不争相傳述。
而仲堪與珍娘,亦以始終無間,遇合極奇,故欲以《遊粱夢傳奇》喚醒癡男騃女。
然而峽雲無迹,泥雪有痕。
我又何必為仲堪諱哉。
因題一絕于後曰: 莫問天人幻與真,孰為後果孰前因。
當年也逐遊粱轍,慚愧春明夢裡人。
繡琴亦侍坐東隅,令乞仲堪報平安信。
仲堪曰:“我非殷洪喬,不作寄書郵者,卿等何喋喋不憚煩。
豈慮逐石頭城水而去耶?我亦當謝啟石太守及徐司馬,近日瘦菊、步蟾,方忙忙聽紅錄,螭頭珥筆,鼈背鳴珂。
我當讓渠輩樹一壁累。
不然既羅佳麗,複側科名,殊令人羨煞妒煞也。
”繡琴執燭告别,仲堪珍娘亦倦餘思睡。
翌早仲堪為發函訖,又成後珍娘曲一首,清新開府,俊逸參軍,讀之若不勝凄惋者然,因錄示珍娘。
詞曰: 紫泥搗麝紅飛紙,卯酉寅申序年齒。
一床風月定情詩,千裡關山辇金使。
自言我生非不辰,律吹黍谷重回眷。
彩鸾未嫁苦相憶,饑鷹不飽遙為膦。
車辚馬蕭伴郎去,視耽欲逐誰執禦。
柔心有結绾晴絲,魔力交侵壓泥絮。
可憐三義殿中盟,不道風波咫尺生。
拚舍重金酬轵裡,欲隳完璧易連城。
人聲刀影春寒夜,殘燈閃爍珠簾下。
身輕翳葉便鴻飛,眼瞥昙花驚羽化。
郎蹤一别侬心悲,貝錦萋菲劇可疑,漫砺青萍消夙怨,強抛紅豆慰相思。
不圖消息無端破,一幅花箋替傳播。
情懷偏惹美人憐,顔色翻教妃子涴。
棱棱瘦骨本來孱,苦把花枝作草菅。
羅袂揩餘啼漬濕,绡巾染遍血痕斑。
會稽太守親援手,摧折伊誰呼負負。
舊案空偷曼倩桃,新銜顧護淵明柳。
六年骨肉幸團栾,别後因緣劫後歡。
芳訊忽忽問青鳥,誓言曆曆證紅鸾。
西秦北晉曾通好,胡帝胡天賦偕老。
花口悄拜鄂王祠,錦衣輕走長安道。
輕帆無恙指江邊,笑倚檀郎話比肩。
離舍悲歡等閑事,不須重唱懊侬篇。
珍娘凄罷,願用烏金箋,泥金屑,作王右軍楷。
附以《遊粱夢》之後,臨窗晴日,拂案午風,珍娘樂此不疲,以為非此不足以成佳話。
繡琴識字無多,願執贽稱詩弟子,仲堪處此仙境,亦不知人間富貴矣。
汴電至閩,步蟾果獲魁選,瘦菊亦附于榜尾。
惟仲堪僅挑取謄錄,副車博浪,聊勝于無。
然投供入都,博得秘院鈔胥四字,徒為通人齒冷。
于是下帷自勵,再待春闱。
孰知文福不齊,以百裡宰官身,往來于蘇台瓜步間哉,嗚呼!徑留松菊,盡可盤桓,山滿蕨薇,别饒風趣,辛亥以後,仲堪遂歸隐于閩。
楊老自南返後,于鴛鴦湖畔小築數椽,且耕且讀。
珍娘亦時相來往,或挈繡琴與俱,迨仲堪筮仕至蘇,秋水一航,春風雙槳。
沈老日與楊老倡和為樂。
而雲雲之于楊老,不啻小紅之随姜白石也。
沈母阮母,亦嘗以闆輿迎養,遍覽江湖間精藍梵刹。
凡水村山郭,無不留二老人爪印。
高崖挽舉,别浦抽帆,武貴固願供斯役者。
仲堪解組,而武貴亦小康矣。
珍娘以小鬟為武貴俪,且割田宅以相瞻。
沈老與楊老,沈母與阮母,至今固猶健在也。
珍娘舉丈夫子二,繡琴亦舉其一。
蘭徵一索,槐茁三株,沈氏林氏,均不慮若敖之餒。
而仲堪惓惓阮夫人,尚有割紫雲廬憶語二十四則。
仲堪以宦為隐,與酒俱仙,暇辄倘徉于長江上下遊。
禅參玉版之僧,夢倦珠簾之妓,以故般娘竈婢,鮮有不知仲堪者。
珍娘以可人夫婿,不愧秦嘉,攜手遊山,并肩擊楫,是閨房中極風雅事。
繡琴銅琶鐵闆,響遏行雲,更足增幾許情緻。
仲堪所編詩集曰《懷珍樓詩鈔》,珍娘則題為《憶鴛湖主》,而繡琴直署曰《蘇小鄉親》并有詩附珍娘集後,琴耽瑟好,璧合珠聯。
仲堪之結绶十年,抽簪一笑,其曠達為何如耶!其高尚為何如耶!仲堪誠非遊粱夢中人也。
黃綿冬暖,納日南檐,絮話舊聞,已如白頭宮女。
仲堪此遊,亦空亦色,若喜若驚,不特汴人津津樂道,當日公車故侶,無不争相傳述。
而仲堪與珍娘,亦以始終無間,遇合極奇,故欲以《遊粱夢傳奇》喚醒癡男騃女。
然而峽雲無迹,泥雪有痕。
我又何必為仲堪諱哉。
因題一絕于後曰: 莫問天人幻與真,孰為後果孰前因。
當年也逐遊粱轍,慚愧春明夢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