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十一回 定案
關燈
小
中
大
侯一位伯一位,難為弟難為兄。
正殿奉文正、忠襄兩栗主,而部下若楊若墖、若彭若曾,附祀者尤衆。
殿後為湘人同鄉聚飲處,勻排丙舍,小綴丁簾,棐幾烏皮,疏枝蛎殼。
面懸文征明晝八幀,山青蓄樹,水碧舣舟,晴雯一抹之痕,夜雨三篙之漲,莫不摹繪盡緻,識昔謂為天下第二本也。
背瞰曲欄,折而為九,波暈染眼,潭影空心。
洵是天然勝境,尤奇者汴城向無勺水,而均取汲于原野,即或溝浍偶盈,其涸亦可立待。
獨此梳潆洄映帶,澈鑒須眉,清淺淪漪,交橫荇藻,遊梁者鹹于此間得少佳趣。
仲堪亦未能免俗,聊複爾爾矣。
楊老與仲堪既相洽,而瘦菊、步蟾無不樂陪杖履者。
四人先後至祠,幽賞未已,高談轉清。
楊老以為在晉六載,無此雅會。
徐司馬亦倜傥一流,楊老向之稱謝。
讵知東方之語,半雜诙諧,逸少之情,為聯觞詠。
次第就坐後,花光山色,都落灑卮,那得不令人心醉也。
徐司馬先與楊老議婚事,于二十八日先受聘禮,楊老更要瘦菊為妁。
瘦菊欣然相從,司馬夙以詩鐘名于時者,因欲借此以助觞政。
楊老曰:“搜索枯腸,老夫耄矣,曷若司馬成誦在心,借書于手耶。
”司馬固強而後可,爰以沈仲堪三字為鴻爪格,群鹹以曳白為慮。
步蟾矍然曰:“必得其一,聊以塞責耳。
别有心期王處仲,不堪形陋沈攸之。
”司馬曰:“捷哉。
”瘦菊曰:“三咽堪憐陳仲子,四聲合訂沈休文。
我與步蟾,正複相類。
”楊老曰:“戴娛仲若堪砭耳,沈瘦休文久病腰。
”司馬曰:“楊丈為己寫照而已,然亦工絕。
”仲堪曰:“韻協仄平梁沈約,經儲伯仲漢周堪。
”司馬乃撫掌曰:“渾脫浏亮,可奪全席。
”乃徐誦所作,則為:文薄齊梁堪吐沈,困摹翁仲合镕劉。
衆人皆贊曰,不愧老斫輪手。
司馬曰:“詩鐘不難在巧難,在練不難在工難。
”洗盞更酌,楊老複與司馬拇戰,拳同鈎弋,手善運斤。
仲堪等繼之,而司馬漸不能支矣,景薄崦嵫,餘霞成绮,始相揖驅車而散。
楊老率仲堪等遨遊在外,珍娘對于洞房點綴品,無不躬自安排。
内阃凡三楹,其右為寝所,紫羅兜幔,青绫障簾,箔垂珠樣之絲,壁砑銀光之紙,鐘鳴铿韻,旋以螺紋,爐袅煙痕,銜于猊吻。
金锵屈戌之聲,風來拂檻。
玉亸丫叉之色,月欲窺簾。
拄間懸攝影一,畫中鏡裡,愛寵情郎,不啻璧合矣。
橫置仇十洲石印直幅,左右裝淡紅箋。
聯書曰:分韻應增家令瘦,承恩雅助侍兒嬌。
此系瘦菊調仲堪者,中間則案列眉公,榻攤湘女,台擅百靈之小,椅分一字之斜,書帖畫屏,琳琅滿目。
中貯太真醉酒圖,徐司馬借諷珍娘。
其絢爛俱歸平澹,但于畫幅左角,題詩二絕曰: 花容含笑稱雲裳,親為君王晉一觞。
記否沈香亭子畔,青蓮學士忒疏狂。
不須妒煞趙昭儀,鄉到溫柔祗自知。
水佩風鬟自潇灑,新酒釀熟不多時。
聯雲: 誰瘦誰肥,妃子可曾偕帝子;此離此合,吳興果不負嘉興。
石太守歎也。
左為仲堪書室,猶空其中以待仲堪,而珍娘瘁甚。
司馬夫人于二十七日視珍娘,且為珍娘拂床展被,以志吉利。
司馬固伉俪齊眉,兒孫繞膝者。
珍娘移居房後,留其前以備合卺,喜歡新味,都是悲來。
美滿前緣,請從今始,珍娘以楊老初至,于舊事未曾詳告,是晚因仲堪别宴,暖酒為楊老壽,備述武氏颠末,楊老曰:“禍為福倚,竟至于斯,仲堪奇才,一顧空群,識汝在牝牡骊黃之外,汝惟勉盡婦職可矣。
汝父已老,不識與汝相見有幾。
”小鬟知珍娘心事,久屬仲堪,勸楊老無庸過慮,花回波影,樹繞斜晖,而仲堪返,猶記趙秋舲詞曰:等得歸家淡,月剛上碧紗。
親手遞杯茶,軟語呼名罵。
他隻是眼昏花,腳尖兒亂路,問著些兒半響無回話,偏生要靠住侬身似柳斜。
此境頗為相似。
仲堪來辭楊老,珍娘令小鬟出扶仲堪,而自掖楊老歸書房。
翊晨即為二十八日行聘。
正殿奉文正、忠襄兩栗主,而部下若楊若墖、若彭若曾,附祀者尤衆。
殿後為湘人同鄉聚飲處,勻排丙舍,小綴丁簾,棐幾烏皮,疏枝蛎殼。
面懸文征明晝八幀,山青蓄樹,水碧舣舟,晴雯一抹之痕,夜雨三篙之漲,莫不摹繪盡緻,識昔謂為天下第二本也。
背瞰曲欄,折而為九,波暈染眼,潭影空心。
洵是天然勝境,尤奇者汴城向無勺水,而均取汲于原野,即或溝浍偶盈,其涸亦可立待。
獨此梳潆洄映帶,澈鑒須眉,清淺淪漪,交橫荇藻,遊梁者鹹于此間得少佳趣。
仲堪亦未能免俗,聊複爾爾矣。
楊老與仲堪既相洽,而瘦菊、步蟾無不樂陪杖履者。
四人先後至祠,幽賞未已,高談轉清。
楊老以為在晉六載,無此雅會。
徐司馬亦倜傥一流,楊老向之稱謝。
讵知東方之語,半雜诙諧,逸少之情,為聯觞詠。
次第就坐後,花光山色,都落灑卮,那得不令人心醉也。
徐司馬先與楊老議婚事,于二十八日先受聘禮,楊老更要瘦菊為妁。
瘦菊欣然相從,司馬夙以詩鐘名于時者,因欲借此以助觞政。
楊老曰:“搜索枯腸,老夫耄矣,曷若司馬成誦在心,借書于手耶。
”司馬固強而後可,爰以沈仲堪三字為鴻爪格,群鹹以曳白為慮。
步蟾矍然曰:“必得其一,聊以塞責耳。
别有心期王處仲,不堪形陋沈攸之。
”司馬曰:“捷哉。
”瘦菊曰:“三咽堪憐陳仲子,四聲合訂沈休文。
我與步蟾,正複相類。
”楊老曰:“戴娛仲若堪砭耳,沈瘦休文久病腰。
”司馬曰:“楊丈為己寫照而已,然亦工絕。
”仲堪曰:“韻協仄平梁沈約,經儲伯仲漢周堪。
”司馬乃撫掌曰:“渾脫浏亮,可奪全席。
”乃徐誦所作,則為:文薄齊梁堪吐沈,困摹翁仲合镕劉。
衆人皆贊曰,不愧老斫輪手。
司馬曰:“詩鐘不難在巧難,在練不難在工難。
”洗盞更酌,楊老複與司馬拇戰,拳同鈎弋,手善運斤。
仲堪等繼之,而司馬漸不能支矣,景薄崦嵫,餘霞成绮,始相揖驅車而散。
楊老率仲堪等遨遊在外,珍娘對于洞房點綴品,無不躬自安排。
内阃凡三楹,其右為寝所,紫羅兜幔,青绫障簾,箔垂珠樣之絲,壁砑銀光之紙,鐘鳴铿韻,旋以螺紋,爐袅煙痕,銜于猊吻。
金锵屈戌之聲,風來拂檻。
玉亸丫叉之色,月欲窺簾。
拄間懸攝影一,畫中鏡裡,愛寵情郎,不啻璧合矣。
橫置仇十洲石印直幅,左右裝淡紅箋。
聯書曰:分韻應增家令瘦,承恩雅助侍兒嬌。
此系瘦菊調仲堪者,中間則案列眉公,榻攤湘女,台擅百靈之小,椅分一字之斜,書帖畫屏,琳琅滿目。
中貯太真醉酒圖,徐司馬借諷珍娘。
其絢爛俱歸平澹,但于畫幅左角,題詩二絕曰: 花容含笑稱雲裳,親為君王晉一觞。
記否沈香亭子畔,青蓮學士忒疏狂。
不須妒煞趙昭儀,鄉到溫柔祗自知。
水佩風鬟自潇灑,新酒釀熟不多時。
聯雲: 誰瘦誰肥,妃子可曾偕帝子;此離此合,吳興果不負嘉興。
石太守歎也。
左為仲堪書室,猶空其中以待仲堪,而珍娘瘁甚。
司馬夫人于二十七日視珍娘,且為珍娘拂床展被,以志吉利。
司馬固伉俪齊眉,兒孫繞膝者。
珍娘移居房後,留其前以備合卺,喜歡新味,都是悲來。
美滿前緣,請從今始,珍娘以楊老初至,于舊事未曾詳告,是晚因仲堪别宴,暖酒為楊老壽,備述武氏颠末,楊老曰:“禍為福倚,竟至于斯,仲堪奇才,一顧空群,識汝在牝牡骊黃之外,汝惟勉盡婦職可矣。
汝父已老,不識與汝相見有幾。
”小鬟知珍娘心事,久屬仲堪,勸楊老無庸過慮,花回波影,樹繞斜晖,而仲堪返,猶記趙秋舲詞曰:等得歸家淡,月剛上碧紗。
親手遞杯茶,軟語呼名罵。
他隻是眼昏花,腳尖兒亂路,問著些兒半響無回話,偏生要靠住侬身似柳斜。
此境頗為相似。
仲堪來辭楊老,珍娘令小鬟出扶仲堪,而自掖楊老歸書房。
翊晨即為二十八日行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