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回 證夢
關燈
小
中
大
室,狸奴方向陽于階下。
阮母坐寝室耳廂,為其女誦經祈冥福。
嗟嗟,此耳廂非阮夫人歸甯時下榻地耶?香塵弓印,剩粉爪痕,小影依然,飛仙何處,又增重傷感矣。
阮母見仲堪至,乃曰:“女兒有靈哉,公子來何早,姑少坐,容餘述昨事。
”言未出而淚已奪眶溢,仲堪曰:“願母無自苦,婿有事來與母議,願母為婿一決。
”言次,探懷出夢記,呈于母案。
阮母覓瑷叇讀之,既畢顧仲堪曰:“昨夜餘亦夢女兒,勸公子勿沮遊梁,計故餘已囑仆詣府,不料果先期至也,雖難續命業代通辭,如此青年豈宜高尚,果博得五花官诰,為女兒榮又窀穸,我當親臨江浒,看公子載美返也。
”仲堪曰:“曾經滄海難乎為水,有此異兆,勢難淹留,借此飽看江山,計亦良得。
母不可洩諸二老人前。
行将歸問程期耳。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詩人豈欺餘哉,仲堪别阮母歸,從前抑塞愁慘之狀,遽變為激昂慷慨之态。
沈老迎問曰:“天曉寒,汝何往?”仲堪權對曰:“往訪同年,詢公車文牍耳。
讵渠為兒述汴事,一肩行李,雪虐風饕,度兒猶能忍受,若俟春歸柳上,裁束裝去,恐于試期有誤,苟得伴其先行乎。
”沈老曰:“汝無慮,齊王百镒,陸使千金,餘雖不能咄嗟辦,然糗糧扉屦,供億往來,亦斷不令缺乏,惟是雕年急景,能不同飲屠蘇。
我心殊為挹挹,汝同年何日行。
汝盍與之相約而後告我。
”語未畢,妗氏亦扶婢出,謂仲堪曰:“汝喬梓竊竊議,能令我聞乎?”沈老曰:“渠将為遊梁計耳,規畫日期,計算程路,非兩閱月不能達,臘鼓聲中一帆飛去,猶可于河陽看滿縣花也。
”妗曰:“婦将終七矣,既不能待百日,當于是日誦瑜伽經。
惟慈母之線,遊子之衣,皆須我任之矣。
”沈老曰:“阿娘當披象服,受鸾封,享後日闆輿之養,此瑣瑣事何得告勞。
”妗氏付之一笑,而仲堪收拾書卷,熨貼衣裳。
每念阮夫人手澤,猶介介不置。
铙钹铮铮,香煙縷縷,梵聲雜作,幡影交垂,此仲堪呼奈何天而不應者也。
然視阮夫人遺影中,亦覺渦不展靥,颦欲含眉,似解仲堪之意者。
嘉肴旨酒,芯芬四溢,九泉所到,一滴何曾,仲堪斯時,身被白袍,腰橫素绖,望之亭亭玉立一若鶴聳雞群者。
上香斟酒,乃于案前展祭文而讀之曰: 維某年月日,期服夫沈林某,謹以庶羞清酌,緻祭于元配阮氏之靈曰:“嗚呼!垂簾何處,初寒欲夜之天;歸院誰人,冷月空房之地,撫斷琴而莫禦,望絕江淹;指遺挂以猶存,魂鋪潘嶽。
況乃連枝比翼,早誓死生;憂月惜花,不離形影,繡餘小坐,細添熨袖之香;妝罷低聲,慣乞畫眉之筆,剝瓜仁而排梵字,尋琖底而印連環。
握手猜枚,坐懷問字,謂之膩友,洵是解人。
何圖短夢匆匆,塵緣草草,濫說桂花香近,蟾織機張,頓教梧葉聲空,鴉啼屏散,當角逐棘闱之際,正評量藥茏之秋,石到化時,夫真空望;槎從泛後,婿不先歸。
月被雲而未圓,霞趁風而都散,能否咒成缽底,幻盡生蓮。
果然卷怯簾前,瘦真似菊,鹣分鲽剖,蜻引蛾飛。
凄涼針線之痕,廖落帷屏之影。
從此淚彈别鹄,薄命憐卿;未曾骨換飛龍,浮名誤我。
方醒鳏夢,又唱骊歌,默默柔情,非非遐想。
話刀環于少婦,誰盼封侯;寄缣素于新人,恐我薄幸。
孤鸾舞鏡,孽雁驚弦,喚到幾時,譬己徒負。
真真之畫别來何太易,尚待招渺渺之魂。
尚飨。
仲堪讀畢,引得合家皆哭,仲堪更哭不可仰。
沈老見之曰:“兒又癡矣,二十四日為長至節,過此即可長征,戀戀于此,奚為哉。
”妗氏及阮母亦勸之姑焚帛肅奠而出。
從此仲堪遂為春明夢中人矣。
阮母坐寝室耳廂,為其女誦經祈冥福。
嗟嗟,此耳廂非阮夫人歸甯時下榻地耶?香塵弓印,剩粉爪痕,小影依然,飛仙何處,又增重傷感矣。
阮母見仲堪至,乃曰:“女兒有靈哉,公子來何早,姑少坐,容餘述昨事。
”言未出而淚已奪眶溢,仲堪曰:“願母無自苦,婿有事來與母議,願母為婿一決。
”言次,探懷出夢記,呈于母案。
阮母覓瑷叇讀之,既畢顧仲堪曰:“昨夜餘亦夢女兒,勸公子勿沮遊梁,計故餘已囑仆詣府,不料果先期至也,雖難續命業代通辭,如此青年豈宜高尚,果博得五花官诰,為女兒榮又窀穸,我當親臨江浒,看公子載美返也。
”仲堪曰:“曾經滄海難乎為水,有此異兆,勢難淹留,借此飽看江山,計亦良得。
母不可洩諸二老人前。
行将歸問程期耳。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詩人豈欺餘哉,仲堪别阮母歸,從前抑塞愁慘之狀,遽變為激昂慷慨之态。
沈老迎問曰:“天曉寒,汝何往?”仲堪權對曰:“往訪同年,詢公車文牍耳。
讵渠為兒述汴事,一肩行李,雪虐風饕,度兒猶能忍受,若俟春歸柳上,裁束裝去,恐于試期有誤,苟得伴其先行乎。
”沈老曰:“汝無慮,齊王百镒,陸使千金,餘雖不能咄嗟辦,然糗糧扉屦,供億往來,亦斷不令缺乏,惟是雕年急景,能不同飲屠蘇。
我心殊為挹挹,汝同年何日行。
汝盍與之相約而後告我。
”語未畢,妗氏亦扶婢出,謂仲堪曰:“汝喬梓竊竊議,能令我聞乎?”沈老曰:“渠将為遊梁計耳,規畫日期,計算程路,非兩閱月不能達,臘鼓聲中一帆飛去,猶可于河陽看滿縣花也。
”妗曰:“婦将終七矣,既不能待百日,當于是日誦瑜伽經。
惟慈母之線,遊子之衣,皆須我任之矣。
”沈老曰:“阿娘當披象服,受鸾封,享後日闆輿之養,此瑣瑣事何得告勞。
”妗氏付之一笑,而仲堪收拾書卷,熨貼衣裳。
每念阮夫人手澤,猶介介不置。
铙钹铮铮,香煙縷縷,梵聲雜作,幡影交垂,此仲堪呼奈何天而不應者也。
然視阮夫人遺影中,亦覺渦不展靥,颦欲含眉,似解仲堪之意者。
嘉肴旨酒,芯芬四溢,九泉所到,一滴何曾,仲堪斯時,身被白袍,腰橫素绖,望之亭亭玉立一若鶴聳雞群者。
上香斟酒,乃于案前展祭文而讀之曰: 維某年月日,期服夫沈林某,謹以庶羞清酌,緻祭于元配阮氏之靈曰:“嗚呼!垂簾何處,初寒欲夜之天;歸院誰人,冷月空房之地,撫斷琴而莫禦,望絕江淹;指遺挂以猶存,魂鋪潘嶽。
況乃連枝比翼,早誓死生;憂月惜花,不離形影,繡餘小坐,細添熨袖之香;妝罷低聲,慣乞畫眉之筆,剝瓜仁而排梵字,尋琖底而印連環。
握手猜枚,坐懷問字,謂之膩友,洵是解人。
何圖短夢匆匆,塵緣草草,濫說桂花香近,蟾織機張,頓教梧葉聲空,鴉啼屏散,當角逐棘闱之際,正評量藥茏之秋,石到化時,夫真空望;槎從泛後,婿不先歸。
月被雲而未圓,霞趁風而都散,能否咒成缽底,幻盡生蓮。
果然卷怯簾前,瘦真似菊,鹣分鲽剖,蜻引蛾飛。
凄涼針線之痕,廖落帷屏之影。
從此淚彈别鹄,薄命憐卿;未曾骨換飛龍,浮名誤我。
方醒鳏夢,又唱骊歌,默默柔情,非非遐想。
話刀環于少婦,誰盼封侯;寄缣素于新人,恐我薄幸。
孤鸾舞鏡,孽雁驚弦,喚到幾時,譬己徒負。
真真之畫别來何太易,尚待招渺渺之魂。
尚飨。
仲堪讀畢,引得合家皆哭,仲堪更哭不可仰。
沈老見之曰:“兒又癡矣,二十四日為長至節,過此即可長征,戀戀于此,奚為哉。
”妗氏及阮母亦勸之姑焚帛肅奠而出。
從此仲堪遂為春明夢中人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