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三百九十一

關燈
千兩以下者。

    予限三年四萬二千兩以下者。

    予限三年半。

    四萬二千兩以上。

    至八萬四千兩以下者。

    俱予限四年。

    京員自奉旨日起限。

    回籍者自奉部文日起限。

    逾限不繳監追。

    已故各員。

    子孫代賠。

    管庫查庫大臣。

    均照限完納逾限不完。

    停俸治罪。

    庫丁人等。

    交刑部追究。

    得旨、照議辦理。

    所有單開現存已故各員。

    有無舛錯之處。

    着吏部詳查具奏。

    其在籍已故各員。

    有無子孫出仕。

    仍着該部查明。

    開單具奏嗣後有續經三庫都察院查出遺漏之員。

    即着随時咨送該部。

    照例辦理。

     ○壬辰。

    上詣绮春園問皇太後安。

     ○以翰林院侍讀丁嘉葆、右春坊右贊善郭翊清、署日講起居注官。

     ○以拏獲盜匪。

    予廣西知府王彥和等議叙有差。

     ○旌表守正捐軀直隸霸州民胡振保妻李氏。

     ○癸巳。

    以正黃旗漢軍副都統興貴、署鑲藍旗蒙古副都統。

     ○禮部議準、宗人府疏報各旗貞節婦女他他拉氏等十八口。

    請建坊旌表。

    從之。

     ○甲午。

    上禦勤政殿聽政。

     ○乙未。

    谕内閣、前據載铨等奏、拟将庫支各款。

    減平兌放。

    原為撙節經費起見。

    當經降旨準行。

    惟念兵饷一項。

    為該兵丁等計口授食之需。

    近複疊降谕旨。

    勤加訓練。

    若照該王大臣所議。

    雖減數無多。

    而兵力未免支绌。

    非所以示體恤。

    所有京内京外各旗營。

    及直省額設各兵丁應領錢糧。

    仍着一體照舊支放。

    毋庸酌減。

    以示朕優加矜恤之至意。

    該兵丁等務當力圖自效。

    悉成勁旅。

    用備幹城之選。

    朕實有厚望焉。

    将此通谕中外知之。

     ○以得雨未透。

    命于二十五日在黑龍潭。

    覺生寺。

    設壇祈禱。

     ○丙申。

    谕内閣、祁<?土貢>奏、請将巡洋失去關防之署副将革職留緝一摺。

    廣東署龍門協副将張斌。

    出洋巡緝。

    不能捕獲盜匪。

    反将關防遺失。

    實屬庸懦無能。

    着先行革職。

    仍留于該覹協同緝捕。

    俟盜匪有無獲案。

    關防能否尋獲。

    再行分别辦理。

    該督仍督饬将弁。

    認真兜拏。

    務将要犯及早緝獲。

    毋任漏網。

     ○又谕、程矞采奏、請将造言生事之遊棍嚴行究辦一摺。

    遊匪造言生釁。

    煽惑人心。

    大為地方之害。

    廣東省上年冬間。

    即有假托明倫堂名目。

    刊貼告白等事。

    經該撫查無本籍鄉紳在内。

    所稱按戶抽丁之說。

    該鄉紳等并未與聞。

    茲據查出浙江監生錢江一名。

    膽敢于出示禁止之後。

    挺身入署。

    承認标貼。

    意在建言挾制。

    實屬刁健之尤。

    難保無黨羽潛藏。

    暗中附和。

    必宜大加懲創。

    着該督撫督饬所屬。

    從嚴審究。

    按律懲辦。

    以儆刁風。

    尋奏、訊明錢江與候補從九品卞江殷。

    浙江生員何大庚。

    起意斂錢。

    無謀為不法别情。

    此外亦無黨羽。

    錢江應從重發往新疆種地當差。

    卞江殷等問拟杖徒。

    下部議。

    從之。

     ○以陝西銀價未平。

    命寶陝局減卯鼓鑄。

    從巡撫李星沅請也。

     ○丁酉。

    谕内閣、鄂順安奏、查明各州縣碾運通米。

    需用水陸運費一摺。

    河南省現籌碾谷運通。

    據該撫核計。

    需費較多。

    除安陽等縣動碾谷石。

    業經随漕搭運外。

    其餘着毋庸碾運。

    以節糜費。

    惟各州縣額設倉谷。

    為儲備民食之需。

    着該撫随時查察。

    并督饬各屬員認真經理。

    務須實貯在倉。

    毋任稍有虧绌。

    以裕民食而重倉儲。

     ○以詹事府詹事周祖培、太仆寺卿孫瑞珍、為内閣學士。

    兼禮部侍郎銜。

    孫瑞珍、仍留江西學政任。

     ○戊戌。

    谕軍機大臣等、成剛等奏、子河挑竣。

    接辦展寬、并續估增挑工段情形一摺。

    挑工丈尺。

    自應酌量情形。

    确核辦理。

    據稱子河業已一律全竣。

    現将展寬工程。

    逐段覆估。

    并将桃南廳夫工接至攔河壩挑工。

    一并估計。

    實共長四萬零一百九十餘丈。

    比原估有增。

    而銀數較原估轉有撙節。

    即照所議辦理。

    着該侍郎等、嚴饬趕辦。

    仍認真督催。

    如有偷減弊混。

    立即嚴參。

    其挑竣後如不能一律通暢。

    以緻臨事複有棘手。

    惟該侍郎等是問。

    所有多餘銀六萬七千二百餘兩。

    着準其存為将來各工之用。

    其夫工以上。

    既難酌減。

    所有原奏搶辦引河頭。

    及撈淺抽溝之二十萬兩。

    自應存留。

    俟興辦時。

    再行體察情形。

    具奏請旨。

    将此各谕令知之。

     ○己亥。

    上詣绮春園問皇太後安。

     ○庚子。

    谕内閣、本日據滿洲都統穆彰阿等、蒙古都統烏爾恭阿等、遵議裁減馬匹各一摺。

    均着照所議辦理。

    此項馬匹。

    既經減半議裁。

    各該旗現存馬匹。

    為數無多。

    嗣後知遇恭谒陵寝。

    阿哥圍差。

    及别項用馬較多差務。

    着上驷院兵部先期于察哈爾牧放馬匹内調取備用。

    其八旗滿洲蒙古馬匹。

    均着準其免調。

     ○以翰林院侍講學士靈桂、左春坊左庶子瑞旹、右春坊右庶子赫特賀、翰林院侍講景霖、充日講起居注官。

     ○辛醜。

    以甘霖渥沛。

    改祈為報。

    上詣黑龍潭神祠拈香。

    命皇四子奕詝詣覺生寺。

    皇五子奕誴詣清漪園龍神廟。

    皇六子奕?詣靜明園龍神廟。

    成郡王載銳詣宣仁廟。

    凝和廟。

    瑞郡王奕志詣昭顯廟。

    時應宮。

    拈香。

     ○壬寅。

    孝慎皇後忌辰。

    遣官祭陵寝。

     ○谕軍機大臣等、劉韻珂奏、籌辦歸安漕務情形一摺。

    該縣上九區漕糧。

    前因嵇祖堂創議短納。

    以緻各糧戶紛紛效尤。

    茲經該撫督屬另議章程。

    寬嚴并用。

    各糧戶陸續輸将。

    所有未能徵足之糧。

    或矣下年搭解。

    或留充兵糧。

    照議另行籌辦。

    帶徵糧米。

    俟徵足後。

    一并分别另籌。

    其中下兩區業經徵收漕糧。

    即行交幫起運。

    除提鄭毛伯等、到省審究外。

    仍勒拏未獲餘犯。

    從嚴究辦。

    以儆刁風。

    又另片奏、歸安縣向來收漕情形。

    今已連次酌減。

    并将漕務中雜費裁汰。

    以歸撙節官民已兩得其平等語。

    着照所議妥為辦理。

    嗣後如有不肖官吏。

    複行加派。

    即着嚴參懲辦。

    傥刁民複肆玩抗。

    亦着執法從事。

    庶使民無重累官不誤漕。

    以除積習而重倉儲。

    将此谕令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