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三百七十五
關燈
小
中
大
監修總裁官經筵日講起居注官太子太保體仁閣大學士文淵閣領閣事管理戶部事務上書房總師傅翰林院掌院學士兼管順天府府尹事務随帶加五級紀錄十八次臣賈桢總裁官經筵講官吏部尚書鑲藍旗漢軍都統管理新營房城内官房大臣稽察内七倉大臣稽察會同四譯館事務加一級随帶加六級軍功加三級紀錄五次臣花沙納經筵講官文淵閣提舉閣事兵部尚書總管内務府大臣鑲白旗滿洲都統稽察内七倉大臣管理宗人府銀庫左翼幼官學甯壽宮圓明園等處精捷營禦茶膳房禦藥房太醫院造辦處事務随帶加十八級臣阿靈阿副總裁官經筵講官兵部尚書随帶加六級紀錄二十次臣周祖培等奉敕修
道光二十二年。
千寅。
六月。
戊子。
谕軍機大臣等、特依順奏、請将乍浦滿洲營現存官兵。
并眷屬家口。
統歸嘉興駐劄等語。
乍浦滿洲營官兵。
除陣亡外。
現存一千餘員名。
着準其統歸嘉興暫行駐劄。
以資防守。
該官兵等眷屬家口。
即令随往郡城駐防。
俾令兼顧家計。
仍着該署将軍派委妥員。
前往彈壓照料。
毋任滋事。
至乍浦防堵事宜。
現經派令德坤、哈拉吉那、管帶陝甘官兵一千名。
扼要分守。
着饬令該總兵等随時加意防備。
不得稍有疏懈。
将此谕令知之。
○又谕、賽尚阿等奏、續商防堵事宜。
及密奏設伏情形。
遵議防剿五條各一摺。
據奏察哈爾官兵。
已于本月初九日埽數到津。
拟撥大沽北塘五百名。
其一千五百名。
仍在新城一帶駐牧。
暫緩遷移。
以資休養。
該處距各海口不遠。
一經調遣。
呼吸相通。
巴清德移駐新城照料等語。
覽奏已悉。
其逆夷黑夜潛來。
亦經安設馬撥五十餘處。
晝夜傳簽。
足資守望。
又添馬隊會哨梭巡。
稽察益密。
至沿海各處深淺不等。
實皆泥淖。
如果乘間上岸。
現有傳簽會哨兵丁。
分投馳報。
可期兜擊夾攻等情。
均着照議辦理。
仍當嚴饬管帶員弁認真巡哨。
毋任有名無實。
至吉林黑龍江官兵。
前奏分駐李八廒等五處。
尚未周密。
準其酌撥黑龍江兵二百名。
在商中之洋河口地方後路屯紮。
牛鑒所奏<?口英>逆欲以馬車馬炮運往天津肆擾。
早經該督穵掘陷坑。
不任馳驅。
覽奏甚屬放心。
所奏窩蜂炮子擊人之法。
及沿海十一處埋伏。
并北塘迤南鹽溝埋伏陝兵各情形。
所議俱屬妥當。
即着照議辦理。
另片奏、北塘北岸防兵。
于南岸撥兵湊足一千名之數。
仍于添調宣化兵内撥兵防守南岸。
所辦甚好。
其奕經前奏防剿五條。
現據查明。
天津貨船不能直抵關門。
如有逆船北駛消息。
即着嚴禁出入。
以杜漏洩軍情。
并免搶奪船隻。
擡炮現已演習。
均能及遠有準。
大沽北塘各處。
并無繞至營後路後。
該逆亦不能以大隊攻撲。
所議均屬周妥。
惟逆夷慣用炸炮。
我兵宜以散隊進攻。
着俟臨陣時相機布置。
毋堕奸夷詭計。
前谕添派兵丁赴津防禦。
現已調取提标及正定大名宣化天津各鎮标兵來津。
分撥防堵。
前後馬步隊實不為少。
其察哈爾吉林黑龍江山西各兵。
援案折給口糧鹽糧。
并馬匹分别給予頭料折色之處。
均照所議辦理。
将此谕令知之。
○又谕、前因山西平定州民人窦計小子。
現在直隸平山縣地方磨坊生理。
當有旨谕令讷爾經額饬屬訪獲。
茲據奏稱、委員會縣于各村莊磨坊逐一密查。
委無窦計小子其人。
惟查據該縣開設錢鋪之山西人窦姓。
據稱道光二十年間。
曾有窦計小子在平山縣磨坊生理。
聞其已回該州城北距城八裡之小河村原籍等語。
該民人近年曾在平山縣磨坊生理。
現今甫回原籍。
是窦計小子實有其人。
着梁萼涵派委妥員。
将該民人密速訪獲。
妥為看管。
毋許與外人交接。
并不準官吏人等藉端淩虐。
速行奏聞。
候旨辦理。
将此谕令知之。
○賞浙江陣亡總兵官葛雲飛長子以簡、文舉人。
次子以敦、武舉。
鄭國鴻長孫铦、次孫锷、文舉人。
一體會試。
○蠲緩湖北崇陽、通城、蒲圻、三縣暨武昌、武左、二衛被賊滋擾災區新舊額額賦有差。
○己醜。
上詣绮春園問皇太後安。
○谕軍機大臣等、齊慎奏、京口情形危急。
請截留官兵協防一摺。
據奏初七日逆夷火輪兵船已過圌山關。
距京口數十裡。
該大臣僅止帶兵七百名。
現已資會劉允孝。
将所帶官兵一千名截留協防等語。
劉允孝已于初五日自王家營折回江蘇。
計此時已與該大臣會晤。
着即照議協同防剿。
毋緻疏虞。
逆夷由海入江。
大江以内。
淺灘暗礁。
随處皆有。
該逆冒險深入。
地勢未必周知。
又非海洋可比。
着該大臣等懸立重賞。
趕募水勇。
雇備小船。
暗伏葦洲。
豫備乘夜火攻。
其江面官設紅船。
及湖廣裝貨江船。
數亦不少。
水手素稱矯捷。
着以重價雇覓。
相機調撥。
萬勿為該逆所得。
是在激以忠義。
勉以功名。
人既盡為我用。
地又有險可扼。
逆夷深入之時。
進易退難。
當可制其死命。
陸路再妥布兵勇。
必能得力。
着齊慎、牛鑒、劉允孝、趕緊妥辦。
務期得手。
斷不可藉口兵單。
一味江岸株守。
坐視逆船揚帆徑入。
甚或搶奪官民财物。
辦理更形棘手也。
将此由六百裡加緊谕令知之。
○又谕、昨據牛鑒奏、逆船闖入江陰縣境。
降旨令耆英等竭力防範。
并曉谕紳民人等。
雇備船隻。
團練義勇。
由六百裡谕知。
計已接奉遵行。
本日又據齊慎奏、<?口英>夷火輪兵船已過圌山關。
距京口祇數十裡。
已谕令募船雇勇。
趕緊辦理矣。
因念<?口英>夷橫行海堧。
固恃船堅炮利。
且恃外洋路徑。
四通八達。
得以來去自如。
若大江則袤延數百裡。
别無港汊可通大海。
是出入祇此一條江路。
江中處處葦洲林立。
盡可埋伏小艇。
豫備火攻。
加以沿江船戶民人。
多能泅水。
或夤夜鑿其船底。
壞其槳舵。
較海面當易得手。
況逆夷即敢冒險深入。
不能不從原路退回。
俟其揚帆直趨鎮江、揚州、江甯等處。
我兵從後路多方擱截。
即或該逆偶爾得手。
其搶奪财物。
自必仍由原路運至大船。
所雇水勇船戶。
果能将其船隻奪獲。
殺賊立功。
即将船上所有之物。
盡數賞給。
其有能将逆船焚燒者。
亦必加以重賞。
該逆内犯。
全恃小船為爪牙。
果能将小船設法殲除。
自足奪其所恃。
斷不可因一時失守。
遽爾潰散。
總當自鼓銳氣。
凡有可相機制勝之策。
極力籌畫。
以期轉敗為功。
江蘇士習民風。
向稱醇謹。
涵濡教澤。
二百餘年。
當此海疆不靖。
自必志切同仇。
況已窺伺沿江。
剝膚災近。
必有智勇之士。
慕義而起。
上為國家殺賊。
建立功名。
下即自衛身家。
免遭荼毒。
如果衆志成城。
群思敵忾。
較之各路調集客兵。
當更得力。
但必有先導之人。
方可聞風感奮。
該省在籍大員。
品望素着。
衆所推服者。
頗不乏人。
即或官職稍卑。
而謀勇可稱。
鄉議夙洽。
亦可效忠倡義。
廣募鄉勇。
其襄此舉。
着牛鑒、程矞采、選擇紳耆。
谕以理勢。
俾各号召義徒。
自相團練。
或捐資置備船械。
或協力遙應官兵。
因此地利。
濟以人和。
傥能懋着殊勳。
朕必恩施格外也。
将此由六百裡加緊谕令知之。
○又谕、雙德奏、選派精壯官兵。
聽候調遣一摺。
據稱現已選派官二十一員。
擡槍鳥槍等兵共一千名。
應需軍器藥鉛。
均已豫備。
聽候調遣。
并懇請俟調撥之際。
親身帶領等語。
此項官兵。
俟奉到谕旨調撥。
即着該副都統帶領前來。
所有印務。
着派妥員署理。
将此谕令知之。
○庚寅。
谕内閣、培成等奏、上驷院太仆寺送到牧群馬匹。
俱已照數驗收。
所有護送來京之官員兵丁等。
上驷院着留官八員。
太仆寺着留官兵六員。
兩處各留兵丁二十名。
幫同南苑官員等随時稽查。
妥為照料。
其餘均令各回本處。
○谕軍機大臣等、寄谕兩江江蘇浙江閩浙福建兩廣廣東各督撫。
據耆英奏、<?口英>逆每日閱看京報。
請饬密查等語。
該逆閱看京報。
必有輾轉遞送之人。
其為漢奸無疑。
可恨可惡之至。
着該督撫等派員嚴密查拏。
将遞送該逆京報之人。
一面正法。
一面奏聞。
并着随時随地留心稽查。
務使内地機密要事。
勿為該逆竊探。
是為至要。
将此谕令知之。
○又谕、據牛鑒奏、籌防江口情形。
并以兵力單弱。
請撥兵往援等語。
該将軍接到該督咨文。
諒已酌量辦理
千寅。
六月。
戊子。
谕軍機大臣等、特依順奏、請将乍浦滿洲營現存官兵。
并眷屬家口。
統歸嘉興駐劄等語。
乍浦滿洲營官兵。
除陣亡外。
現存一千餘員名。
着準其統歸嘉興暫行駐劄。
以資防守。
該官兵等眷屬家口。
即令随往郡城駐防。
俾令兼顧家計。
仍着該署将軍派委妥員。
前往彈壓照料。
毋任滋事。
至乍浦防堵事宜。
現經派令德坤、哈拉吉那、管帶陝甘官兵一千名。
扼要分守。
着饬令該總兵等随時加意防備。
不得稍有疏懈。
将此谕令知之。
○又谕、賽尚阿等奏、續商防堵事宜。
及密奏設伏情形。
遵議防剿五條各一摺。
據奏察哈爾官兵。
已于本月初九日埽數到津。
拟撥大沽北塘五百名。
其一千五百名。
仍在新城一帶駐牧。
暫緩遷移。
以資休養。
該處距各海口不遠。
一經調遣。
呼吸相通。
巴清德移駐新城照料等語。
覽奏已悉。
其逆夷黑夜潛來。
亦經安設馬撥五十餘處。
晝夜傳簽。
足資守望。
又添馬隊會哨梭巡。
稽察益密。
至沿海各處深淺不等。
實皆泥淖。
如果乘間上岸。
現有傳簽會哨兵丁。
分投馳報。
可期兜擊夾攻等情。
均着照議辦理。
仍當嚴饬管帶員弁認真巡哨。
毋任有名無實。
至吉林黑龍江官兵。
前奏分駐李八廒等五處。
尚未周密。
準其酌撥黑龍江兵二百名。
在商中之洋河口地方後路屯紮。
牛鑒所奏<?口英>逆欲以馬車馬炮運往天津肆擾。
早經該督穵掘陷坑。
不任馳驅。
覽奏甚屬放心。
所奏窩蜂炮子擊人之法。
及沿海十一處埋伏。
并北塘迤南鹽溝埋伏陝兵各情形。
所議俱屬妥當。
即着照議辦理。
另片奏、北塘北岸防兵。
于南岸撥兵湊足一千名之數。
仍于添調宣化兵内撥兵防守南岸。
所辦甚好。
其奕經前奏防剿五條。
現據查明。
天津貨船不能直抵關門。
如有逆船北駛消息。
即着嚴禁出入。
以杜漏洩軍情。
并免搶奪船隻。
擡炮現已演習。
均能及遠有準。
大沽北塘各處。
并無繞至營後路後。
該逆亦不能以大隊攻撲。
所議均屬周妥。
惟逆夷慣用炸炮。
我兵宜以散隊進攻。
着俟臨陣時相機布置。
毋堕奸夷詭計。
前谕添派兵丁赴津防禦。
現已調取提标及正定大名宣化天津各鎮标兵來津。
分撥防堵。
前後馬步隊實不為少。
其察哈爾吉林黑龍江山西各兵。
援案折給口糧鹽糧。
并馬匹分别給予頭料折色之處。
均照所議辦理。
将此谕令知之。
○又谕、前因山西平定州民人窦計小子。
現在直隸平山縣地方磨坊生理。
當有旨谕令讷爾經額饬屬訪獲。
茲據奏稱、委員會縣于各村莊磨坊逐一密查。
委無窦計小子其人。
惟查據該縣開設錢鋪之山西人窦姓。
據稱道光二十年間。
曾有窦計小子在平山縣磨坊生理。
聞其已回該州城北距城八裡之小河村原籍等語。
該民人近年曾在平山縣磨坊生理。
現今甫回原籍。
是窦計小子實有其人。
着梁萼涵派委妥員。
将該民人密速訪獲。
妥為看管。
毋許與外人交接。
并不準官吏人等藉端淩虐。
速行奏聞。
候旨辦理。
将此谕令知之。
○賞浙江陣亡總兵官葛雲飛長子以簡、文舉人。
次子以敦、武舉。
鄭國鴻長孫铦、次孫锷、文舉人。
一體會試。
○蠲緩湖北崇陽、通城、蒲圻、三縣暨武昌、武左、二衛被賊滋擾災區新舊額額賦有差。
○己醜。
上詣绮春園問皇太後安。
○谕軍機大臣等、齊慎奏、京口情形危急。
請截留官兵協防一摺。
據奏初七日逆夷火輪兵船已過圌山關。
距京口數十裡。
該大臣僅止帶兵七百名。
現已資會劉允孝。
将所帶官兵一千名截留協防等語。
劉允孝已于初五日自王家營折回江蘇。
計此時已與該大臣會晤。
着即照議協同防剿。
毋緻疏虞。
逆夷由海入江。
大江以内。
淺灘暗礁。
随處皆有。
該逆冒險深入。
地勢未必周知。
又非海洋可比。
着該大臣等懸立重賞。
趕募水勇。
雇備小船。
暗伏葦洲。
豫備乘夜火攻。
其江面官設紅船。
及湖廣裝貨江船。
數亦不少。
水手素稱矯捷。
着以重價雇覓。
相機調撥。
萬勿為該逆所得。
是在激以忠義。
勉以功名。
人既盡為我用。
地又有險可扼。
逆夷深入之時。
進易退難。
當可制其死命。
陸路再妥布兵勇。
必能得力。
着齊慎、牛鑒、劉允孝、趕緊妥辦。
務期得手。
斷不可藉口兵單。
一味江岸株守。
坐視逆船揚帆徑入。
甚或搶奪官民财物。
辦理更形棘手也。
将此由六百裡加緊谕令知之。
○又谕、昨據牛鑒奏、逆船闖入江陰縣境。
降旨令耆英等竭力防範。
并曉谕紳民人等。
雇備船隻。
團練義勇。
由六百裡谕知。
計已接奉遵行。
本日又據齊慎奏、<?口英>夷火輪兵船已過圌山關。
距京口祇數十裡。
已谕令募船雇勇。
趕緊辦理矣。
因念<?口英>夷橫行海堧。
固恃船堅炮利。
且恃外洋路徑。
四通八達。
得以來去自如。
若大江則袤延數百裡。
别無港汊可通大海。
是出入祇此一條江路。
江中處處葦洲林立。
盡可埋伏小艇。
豫備火攻。
加以沿江船戶民人。
多能泅水。
或夤夜鑿其船底。
壞其槳舵。
較海面當易得手。
況逆夷即敢冒險深入。
不能不從原路退回。
俟其揚帆直趨鎮江、揚州、江甯等處。
我兵從後路多方擱截。
即或該逆偶爾得手。
其搶奪财物。
自必仍由原路運至大船。
所雇水勇船戶。
果能将其船隻奪獲。
殺賊立功。
即将船上所有之物。
盡數賞給。
其有能将逆船焚燒者。
亦必加以重賞。
該逆内犯。
全恃小船為爪牙。
果能将小船設法殲除。
自足奪其所恃。
斷不可因一時失守。
遽爾潰散。
總當自鼓銳氣。
凡有可相機制勝之策。
極力籌畫。
以期轉敗為功。
江蘇士習民風。
向稱醇謹。
涵濡教澤。
二百餘年。
當此海疆不靖。
自必志切同仇。
況已窺伺沿江。
剝膚災近。
必有智勇之士。
慕義而起。
上為國家殺賊。
建立功名。
下即自衛身家。
免遭荼毒。
如果衆志成城。
群思敵忾。
較之各路調集客兵。
當更得力。
但必有先導之人。
方可聞風感奮。
該省在籍大員。
品望素着。
衆所推服者。
頗不乏人。
即或官職稍卑。
而謀勇可稱。
鄉議夙洽。
亦可效忠倡義。
廣募鄉勇。
其襄此舉。
着牛鑒、程矞采、選擇紳耆。
谕以理勢。
俾各号召義徒。
自相團練。
或捐資置備船械。
或協力遙應官兵。
因此地利。
濟以人和。
傥能懋着殊勳。
朕必恩施格外也。
将此由六百裡加緊谕令知之。
○又谕、雙德奏、選派精壯官兵。
聽候調遣一摺。
據稱現已選派官二十一員。
擡槍鳥槍等兵共一千名。
應需軍器藥鉛。
均已豫備。
聽候調遣。
并懇請俟調撥之際。
親身帶領等語。
此項官兵。
俟奉到谕旨調撥。
即着該副都統帶領前來。
所有印務。
着派妥員署理。
将此谕令知之。
○庚寅。
谕内閣、培成等奏、上驷院太仆寺送到牧群馬匹。
俱已照數驗收。
所有護送來京之官員兵丁等。
上驷院着留官八員。
太仆寺着留官兵六員。
兩處各留兵丁二十名。
幫同南苑官員等随時稽查。
妥為照料。
其餘均令各回本處。
○谕軍機大臣等、寄谕兩江江蘇浙江閩浙福建兩廣廣東各督撫。
據耆英奏、<?口英>逆每日閱看京報。
請饬密查等語。
該逆閱看京報。
必有輾轉遞送之人。
其為漢奸無疑。
可恨可惡之至。
着該督撫等派員嚴密查拏。
将遞送該逆京報之人。
一面正法。
一面奏聞。
并着随時随地留心稽查。
務使内地機密要事。
勿為該逆竊探。
是為至要。
将此谕令知之。
○又谕、據牛鑒奏、籌防江口情形。
并以兵力單弱。
請撥兵往援等語。
該将軍接到該督咨文。
諒已酌量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