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關燈
小
中
大
都圍在一起有點舍不得他走。
他笑呵呵地從挎包裡拿出自己掏錢買的一條煙分給大夥,老師傅們大多都抽煙,小夥子們也有不少人抽煙,他發了個遍,有幾個不抽煙的小夥子也都湊熱鬧地接過一根點着了火。
盧小龍坐在人群中和大夥随随便便地聊閑天,還講一點自己文化大革命中的故事,年輕人們都又開心又佩服地盯着他。
他到了第二個施工隊,沒幾天又整出來一個樣子。
現在,他在鐵路局不管到哪兒走動,都經常有老工人或年輕人親親熱熱地稱他“盧師傅”,然而,一回到處裡,他就夾起尾巴,對處長、副處長和每一個工程師、技術員都老老實實稱“師傅”。
這會兒,他就規規矩矩地站在蔣處長面前。
蔣處長既笑眯眯又嚴肅地擺了一個處長的樣子,對他說道:“今天正好發工資,你把工資領了再去工地。
”又問:“圍牆到中午能不能起來?”盧小龍點點頭說:“問題不大吧,我再到工地督着點。
”蔣處長擺擺手說:“先去把工資領了,還有,自己幹活也不要太賣命,不許你請病假。
” 盧小龍知道這是蔣處長在表現關心部下的首長風格,便毫不添枝加葉地唉了一聲,轉身來到李彥面前。
李彥管着整個基建處的内務,發工資、發勞保、管公章都是她的事。
這會兒,她從抽屜裡拿出一個牛皮紙工資袋,遞到盧小龍手中:“你自己點一點。
”盧小龍抽出工資袋裡的鈔票,鈔票上還攔腰捆着手指寬的一個紙條,那是工資條,上邊寫明他這個月的實發工資是多少。
盧小龍點也不點就放到了口袋裡。
李彥瞟了他一下,說:“你怎麼不點點?” 盧小龍說:“三十九塊二,肯定沒錯,不用點。
”李彥說:“錯了我可不管了。
”盧小龍笑着說:“多了我就不再找你了,少了我再來找你。
”李彥晃了一下白皙清瘦的小臉,嗔道:“那我就等着你。
”盧小龍轉身要走,李彥又拉開旁邊一個木櫃子的櫃門說道:“還有你的勞保。
” 一雙帆布手套、一條肥皂和一個口罩一起撂到了桌上。
盧小龍摸出鑰匙,打開與李彥面對面并放在一起的自己的辦公桌,将勞保用品撂進抽屜,又關上鎖好,說道:“那我就去工地了。
”李彥看了看他被鈔票撐起來的襯衣口袋,說道:“小心别丢了,丢了你可找不着我。
” 盧小龍忠厚地嘿嘿一笑,看了李彥一眼,兩個人目光瞬間對視中有點特殊的意思。
在一個較長的時間内,在衆人不知不覺的過程中,他已經和這個基建處惟一的年輕姑娘建立了稍有些與衆不同的親近感。
他沖李彥擺擺手,準備離開人聲嘈雜的辦公室去工地,李彥又叫住他,說:“哎,你領了工資和勞保還沒給我簽字呢。
”盧小龍說:“誰賴你的賬,我也不會賴你的賬啊。
”李彥把工資本翻到盧小龍這一頁,推到盧小龍面前說:“那不行,你不賴賬,我還交不了賬呢。
” 盧小龍拿起鋼筆,用仿宋字體簽了“盧小龍”三個字。
李彥拿過工資本看了一眼,說:“你怎麼連簽名也老像做預算表似的寫仿宋字呀?”盧小龍笑笑,說:“我過去的字太難看,所以就幹脆都用仿宋字了。
”李彥擡起細細的眼睛瞟了他一下,不以為然地撇了撇嘴。
盧小龍笑笑,走了。
父親一年前在山西去世了,父親在生命的最後關口犧牲自己,掩護了他,父親臨死前直盯盯凝視他的目光和想要用手拔去輸液管的動作深深烙在他的記憶裡,就好像是自己害死了父親一樣,他心中充滿了自疚與悔恨。
盧小慧轉告了父親臨死前對他的囑咐:“不要沖出來認賬。
”他也知道沒必要把自己再送進監獄,将父親火化之後,就悄悄離開了太原。
在父親的火化單上簽字時,他就開始用仿宋體取代了原來的筆迹,并且囑托盧小慧回到家中,将有他筆迹的東西全部銷毀。
他那一手潇灑的鋼筆字從此就消失了。
到了徐州鐵路局基建處,又正好搞預算,有時也幫着描圖,需要一手工整的仿宋字,他便以此作為自己日常的筆迹了。
即使這樣,他也依然膽戰心驚,想到在此之前的一年多鐵路局工作中留下了這樣或那樣的筆迹,他甚至還想到自己的檔案袋中也有自己填寫過的履曆表,那也會露出自己過去的筆迹,倘若山西方面想到他這個盧鐵漢的兒子,并且來查對筆迹的話,他肯定跑不了。
他像一個被獵人和獵犬追蹤的狐狸一樣東躲西藏,又像田鼠一樣晝伏夜出,小心謹慎,這也是他縮起頭來埋頭苦幹的原因之一。
也許是父親一死,山西省便将案件都歸到了父親頭上,也可能是其他什麼原因,将近一年過去了,他似乎渡過了危險期。
太陽早已暴暴地曬下來,他将草帽從背後拉到頭上戴好,匆匆來到工地。
幾百個人正上上下下地忙活着,圍牆已經砌到過膝高了,一見他出現,正在砌牆的大工們手裡的活更快了,兩邊遞磚送泥漿的小工們也幹得更起勁了。
他先在小工堆裡幹了一陣,推車、搬磚、送泥漿,而後也拿起一把泥鏟,彎腰幹起了砌磚的活。
一鏟泥漿鋪下去,将中間抹空,拿起一塊磚在邊角上刮一點泥漿,碼上去對齊一壓,再用小泥鏟的木柄輕輕敲打一下,讓這塊磚和這一層砌過來的磚找平,然後用泥鏟将磚縫中被擠出來的多餘的泥漿一刮,一塊磚就算砌好了,砌着砌着快起來,這一系列動作就不假思索流水一般出來了。
就像當年在農村揚場一樣,他腰也不直一口氣地幹着。
太陽将他的脊背曬得燙疼,兩條裸露的手臂也燒烤一樣熱辣,他全然顧不得,一塊磚一塊磚地往前砌着,泥鏟在手中耍來耍去,敲敲打打地整理着每一塊碼在泥漿上的紅磚。
正這時,一個氣喘籲籲的綿細女聲随着一陣跑過來的腳步聲叫喚着他。
他擡頭一看,是李彥。
盧小龍直起腰看着她,李彥說:“部裡的視察團一會兒就到,他們提前到了。
”盧小龍問:“那怎麼辦?”李彥說:“蔣處長說了,他們是來視察全局工作的,也要看新車站,整個車站都建好了,隻有這一道圍牆還沒有建好,就讓他們看一下施工現場,也表現一下咱們的幹勁。
” 盧小龍點了點頭,用手做成喇叭筒對整個工地吆喝道:“一會兒部領導來視察,大家該幹什麼幹什麼,不要停下手中的活,另外,大夥順手把自己周圍收拾一下,保持施工現場的整齊。
”工地上活幹得更緊湊起來,沒多一會兒,就看見一大群人蠕蠕動動地在那邊剛剛建成的新車站廣場上出現,陽光白花花地照下來,一群人走走看看。
盧小龍擡頭眺望了一下,大緻看明白了陣勢,部裡來的人有幾十個,陪同他們參觀的徐州鐵路局的人也有幾十個。
盧小龍又看了一下長龍一樣砌圍牆的工地,指東劃西地做了一些吆喝,又彎下腰砌開了磚。
幹了好一會兒,視察團的人群蠕蠕動動地朝這裡走來,盧小龍頭也不回地繼續忙着手裡的活,他知道整個施工隊也都在視察團的巡視下有條不紊地忙碌
他笑呵呵地從挎包裡拿出自己掏錢買的一條煙分給大夥,老師傅們大多都抽煙,小夥子們也有不少人抽煙,他發了個遍,有幾個不抽煙的小夥子也都湊熱鬧地接過一根點着了火。
盧小龍坐在人群中和大夥随随便便地聊閑天,還講一點自己文化大革命中的故事,年輕人們都又開心又佩服地盯着他。
他到了第二個施工隊,沒幾天又整出來一個樣子。
現在,他在鐵路局不管到哪兒走動,都經常有老工人或年輕人親親熱熱地稱他“盧師傅”,然而,一回到處裡,他就夾起尾巴,對處長、副處長和每一個工程師、技術員都老老實實稱“師傅”。
這會兒,他就規規矩矩地站在蔣處長面前。
蔣處長既笑眯眯又嚴肅地擺了一個處長的樣子,對他說道:“今天正好發工資,你把工資領了再去工地。
”又問:“圍牆到中午能不能起來?”盧小龍點點頭說:“問題不大吧,我再到工地督着點。
”蔣處長擺擺手說:“先去把工資領了,還有,自己幹活也不要太賣命,不許你請病假。
” 盧小龍知道這是蔣處長在表現關心部下的首長風格,便毫不添枝加葉地唉了一聲,轉身來到李彥面前。
李彥管着整個基建處的内務,發工資、發勞保、管公章都是她的事。
這會兒,她從抽屜裡拿出一個牛皮紙工資袋,遞到盧小龍手中:“你自己點一點。
”盧小龍抽出工資袋裡的鈔票,鈔票上還攔腰捆着手指寬的一個紙條,那是工資條,上邊寫明他這個月的實發工資是多少。
盧小龍點也不點就放到了口袋裡。
李彥瞟了他一下,說:“你怎麼不點點?” 盧小龍說:“三十九塊二,肯定沒錯,不用點。
”李彥說:“錯了我可不管了。
”盧小龍笑着說:“多了我就不再找你了,少了我再來找你。
”李彥晃了一下白皙清瘦的小臉,嗔道:“那我就等着你。
”盧小龍轉身要走,李彥又拉開旁邊一個木櫃子的櫃門說道:“還有你的勞保。
” 一雙帆布手套、一條肥皂和一個口罩一起撂到了桌上。
盧小龍摸出鑰匙,打開與李彥面對面并放在一起的自己的辦公桌,将勞保用品撂進抽屜,又關上鎖好,說道:“那我就去工地了。
”李彥看了看他被鈔票撐起來的襯衣口袋,說道:“小心别丢了,丢了你可找不着我。
” 盧小龍忠厚地嘿嘿一笑,看了李彥一眼,兩個人目光瞬間對視中有點特殊的意思。
在一個較長的時間内,在衆人不知不覺的過程中,他已經和這個基建處惟一的年輕姑娘建立了稍有些與衆不同的親近感。
他沖李彥擺擺手,準備離開人聲嘈雜的辦公室去工地,李彥又叫住他,說:“哎,你領了工資和勞保還沒給我簽字呢。
”盧小龍說:“誰賴你的賬,我也不會賴你的賬啊。
”李彥把工資本翻到盧小龍這一頁,推到盧小龍面前說:“那不行,你不賴賬,我還交不了賬呢。
” 盧小龍拿起鋼筆,用仿宋字體簽了“盧小龍”三個字。
李彥拿過工資本看了一眼,說:“你怎麼連簽名也老像做預算表似的寫仿宋字呀?”盧小龍笑笑,說:“我過去的字太難看,所以就幹脆都用仿宋字了。
”李彥擡起細細的眼睛瞟了他一下,不以為然地撇了撇嘴。
盧小龍笑笑,走了。
父親一年前在山西去世了,父親在生命的最後關口犧牲自己,掩護了他,父親臨死前直盯盯凝視他的目光和想要用手拔去輸液管的動作深深烙在他的記憶裡,就好像是自己害死了父親一樣,他心中充滿了自疚與悔恨。
盧小慧轉告了父親臨死前對他的囑咐:“不要沖出來認賬。
”他也知道沒必要把自己再送進監獄,将父親火化之後,就悄悄離開了太原。
在父親的火化單上簽字時,他就開始用仿宋體取代了原來的筆迹,并且囑托盧小慧回到家中,将有他筆迹的東西全部銷毀。
他那一手潇灑的鋼筆字從此就消失了。
到了徐州鐵路局基建處,又正好搞預算,有時也幫着描圖,需要一手工整的仿宋字,他便以此作為自己日常的筆迹了。
即使這樣,他也依然膽戰心驚,想到在此之前的一年多鐵路局工作中留下了這樣或那樣的筆迹,他甚至還想到自己的檔案袋中也有自己填寫過的履曆表,那也會露出自己過去的筆迹,倘若山西方面想到他這個盧鐵漢的兒子,并且來查對筆迹的話,他肯定跑不了。
他像一個被獵人和獵犬追蹤的狐狸一樣東躲西藏,又像田鼠一樣晝伏夜出,小心謹慎,這也是他縮起頭來埋頭苦幹的原因之一。
也許是父親一死,山西省便将案件都歸到了父親頭上,也可能是其他什麼原因,将近一年過去了,他似乎渡過了危險期。
太陽早已暴暴地曬下來,他将草帽從背後拉到頭上戴好,匆匆來到工地。
幾百個人正上上下下地忙活着,圍牆已經砌到過膝高了,一見他出現,正在砌牆的大工們手裡的活更快了,兩邊遞磚送泥漿的小工們也幹得更起勁了。
他先在小工堆裡幹了一陣,推車、搬磚、送泥漿,而後也拿起一把泥鏟,彎腰幹起了砌磚的活。
一鏟泥漿鋪下去,将中間抹空,拿起一塊磚在邊角上刮一點泥漿,碼上去對齊一壓,再用小泥鏟的木柄輕輕敲打一下,讓這塊磚和這一層砌過來的磚找平,然後用泥鏟将磚縫中被擠出來的多餘的泥漿一刮,一塊磚就算砌好了,砌着砌着快起來,這一系列動作就不假思索流水一般出來了。
就像當年在農村揚場一樣,他腰也不直一口氣地幹着。
太陽将他的脊背曬得燙疼,兩條裸露的手臂也燒烤一樣熱辣,他全然顧不得,一塊磚一塊磚地往前砌着,泥鏟在手中耍來耍去,敲敲打打地整理着每一塊碼在泥漿上的紅磚。
正這時,一個氣喘籲籲的綿細女聲随着一陣跑過來的腳步聲叫喚着他。
他擡頭一看,是李彥。
盧小龍直起腰看着她,李彥說:“部裡的視察團一會兒就到,他們提前到了。
”盧小龍問:“那怎麼辦?”李彥說:“蔣處長說了,他們是來視察全局工作的,也要看新車站,整個車站都建好了,隻有這一道圍牆還沒有建好,就讓他們看一下施工現場,也表現一下咱們的幹勁。
” 盧小龍點了點頭,用手做成喇叭筒對整個工地吆喝道:“一會兒部領導來視察,大家該幹什麼幹什麼,不要停下手中的活,另外,大夥順手把自己周圍收拾一下,保持施工現場的整齊。
”工地上活幹得更緊湊起來,沒多一會兒,就看見一大群人蠕蠕動動地在那邊剛剛建成的新車站廣場上出現,陽光白花花地照下來,一群人走走看看。
盧小龍擡頭眺望了一下,大緻看明白了陣勢,部裡來的人有幾十個,陪同他們參觀的徐州鐵路局的人也有幾十個。
盧小龍又看了一下長龍一樣砌圍牆的工地,指東劃西地做了一些吆喝,又彎下腰砌開了磚。
幹了好一會兒,視察團的人群蠕蠕動動地朝這裡走來,盧小龍頭也不回地繼續忙着手裡的活,他知道整個施工隊也都在視察團的巡視下有條不紊地忙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