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回 拘王浚羯胡吞薊北 斃趙染晉相保關中

關燈
可歸來,自足抵禦。

    若再恐劉琨路近,變生意外,何妨向琨請和,佯與周旋。

    琨與浚名為同寅,實是仇敵,萬一料我襲浚,亦必不肯往援,兵貴神速,幸勿再延!”料事如神,可惜所事非主。

    勒躍然起立道:“我所未了的事情,右侯能為我代了,還有何說?”遂命軍士夤夜起程,親自督行,所有與琨求和的書函,統委張賓辦理。

     賓替勒修箋,遣人達琨,無非說是“去逆效順,讨漢自贖”等語。

    與對待王浚不同,便是看人行計。

    琨得箋大喜,移檄州郡,謂“勒已奉箋乞降,當與代公猗聲,共讨平陽,這是累年積誠所感,得此效果”等語。

    仿佛做夢。

    勒在途中接得消息,越發放心前進,行至易水,為王浚督護孫緯所聞,忙馳入白浚,請速拒勒。

    浚笑語道:“石公此來,正踐前約,如何拒他?”說至此,旁立許多将佐,齊聲進谏道:“羯胡貪而無信,必有詭謀,不如出擊為是。

    ”浚不禁動怒道:“他既有心推戴,正應迎他進來,汝等反謂可擊,真正奇怪。

    ”道言未絕,又由範陽鎮守遊統,奉書至浚,略言“石勒前來,志在勸進,請勿多疑”雲雲。

    看官!你道遊統何故上書?原來統已陰附石勒,賣主求榮,所以特地報浚,借堅浚信。

    浚越以為真,便下令道:“敢言擊勒者,斬!”将佐乃不敢再言。

    浚且預備盛筵,俟勒入府舍時,替他接風。

     過了兩天,勒已率兵馳至,天适破曉,叫開城門,尚恐内有埋伏,先驅牛羊數十頭進城,假稱禮物,實欲堵截街巷,阻礙伏兵,待見城内空虛,乃麾衆直進,立即四掠。

    浚左右亟請抵禦,尚未邀允。

    但浚到此時,也覺驚惶,或坐或起,形神不安。

    勒率衆升廳,召浚出見,浚還望他好意相待,昂然出來,甫至廳前,即被勒衆七手八腳,把浚拘住。

    浚無子嗣,隻有妻妾數人,被勒衆入内搜劫,牽出見勒。

    浚妻乃是繼室,年齒未暮,尚有姣容。

    勒拉與并坐,始令兵士推浚入廳。

    摟人妻而見其夫,太屬氵?惡,但莫非由浚自取。

    浚且慚且憤,向勒罵道:“胡奴調侃乃公,為何兇逆至此?”勒獰笑道:“公位冠元台,手握強兵,坐睹神州傾覆,不發一援,反欲自為天子,尚得謂非兇逆麼?況聞公委任奸貪,殘虐百姓,賊害忠良,毒遍燕薊,這才叫做真正兇逆呢。

    ”說着,即派部将王洛生,率領五百騎兵,先送浚往襄國。

    浚被押出城,憤投濠中,又被騎兵撈起,上了桎梏,匆匆去訖。

    勒收捕浚衆萬餘人,一律殺死。

     浚将佐等均詣勒帳謝罪,饋賂交錯,獨尚書裴憲,從事中郎荀綽,未見往謝。

    勒使人召至,面加呵責道:“王浚暴虐,由孤親來讨伐,首惡已擒,諸人俱來慶謝,二人乃甘與同惡,難道獨不怕死嗎?”憲接口道:“憲等世仕晉朝,得蒙寵祿,浚雖粗悍,猶是晉室藩臣,所以憲等相從,不敢有貳。

    明公若不修德義,專尚威刑,憲等自知應死,也不願求免了。

    ”言畢,即掉頭趨出。

    勒急忙呼還,待以客體,惟拿下棗嵩朱碩,責他納賄亂政,推出枭斬。

    遊統自範陽進見,滿望功成加賞,不料勒叱他不忠,也命斬首。

    應該處斬,足為賣主求榮者成。

    又籍浚将佐親戚,多半是積資巨萬,隻裴憲荀綽家内,有書百餘箱,鹽米十餘斛罷了。

    勒語僚屬道:“我不喜得幽州,但喜得二人呢。

    ”遂令憲為從事中郎,綽為參軍。

    甘心事羯,終非好漢。

    分遣流民,各還鄉裡。

    一住二日,便拟旋師。

    授前尚書劉翰為幽州刺史,使他居守薊城。

    臨行時毀去晉宮,挈着浚妻,馳還襄國。

    途次被浚督護孫緯邀擊,勒衆敗潰,惟勒得逃還,連浚妻都不知去向了。

    又不知作誰家婦。

    勒回至襄國,尚有餘忿,立将王浚枭首,函送平陽。

    漢主聰加授勒為大都督兼骠騎大将軍,封東單于。

     樂陵太守邵續,為浚所署,屯居厭次,續子又為勒所虜,使為督護,且令又往勸續降。

    續因孤危失援,暫且附勒。

    渤海太守劉胤,棄郡依續,且語續道:“大丈夫當思立名全節,君為晉臣,奈何從賊自污呢?”續凄然謝過,并說明苦衷,行當自拔。

    可巧幽州留守劉翰,亦不欲從勒,特舉城讓與段匹磾。

    匹磾為段疾陸眷弟,已見前回,疾陸眷與勒聯盟。

    獨匹磾心下不願,仍與劉琨通書,不忘舊好,故劉翰邀他守薊,情願去位。

    匹磾遂贻邵續書,招使歸晉。

    續即複稱如約。

    或謂續不宜背勒,自害嗣子,續泣答道:“我出身為國,怎得顧子廢義呢?”當下與勒相絕,即遣劉胤往報江東,願聽琅琊王睿驅遣。

    睿用胤為參軍,遙授續為平原太守。

    石勒聞續負約,竟殺邵乂,發兵攻續。

    續忙向薊城乞援,段匹磾令弟文鴦,引衆援續。

    續被圍,幸得文鴦援兵,才能退敵。

    且與文鴦追至安陵,虜勒所署官吏,并驅回流民三千餘家,然後還兵。

    劉琨得悉幽州軍報,始知為勒所給,懊悔無及,乃複遣人詣代,與猗盧約同攻漢。

    猗盧方有内患,不遑赴約,琨亦隻好罷休。

    會有長安使至,傳示诏書,并報稱關東大捷。

    琨暫留來使,詢明大捷情形。

    原來漢中山王劉曜,自被麹允擊破營寨,與趙染奔回平陽。

    見前回。

    他卻整繕兵甲,休養了好幾月,又複從平陽出發,欲寇長安。

    曜進屯渭汭,染進屯新豐。

    晉征東大将軍索綝,引兵出拒,行至新豐附近,早有虜諜報入染營,染奮然道:“前次誤堕詭計,緻與中山王敗退,今彼複敢前來,定是到此送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