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五
關燈
小
中
大
矣上問為誰以公對上曰是朕所素知者除命一下果無異辭】談經同僚避席【周益公王之望字瞻叔太學成髙選學官以公為錄即兼博士閱五年毎值談經同僚往往避席四方英俊争求指授作成為多其傑然如王詹事十朋皆是也】輯通鑒紀事本末【遊洚撰?樞行狀公諱樞字機仲上曰史書編年事多間斷莫詳始末龔公對曰近有太學錄袁某嘗取資治通鑒各分條目輯成為一書謂之通鑒紀事本末頗便觀覽上曰可速進入遂塵睿覽】以行規矩為職【淵源錄胡文定公安國字康侯除大學錄學生劉觀石公揆輕俊有名試選屢居上遊一旦觀為人代筆事覺公揆薄遊成訟逾告期不歸為之遊説者甚衆公正色曰錄以行規矩為職職不能守奚以錄為且二人者果佳士而所為如此亦何足防衆不能奪竟緻之法】日進諸生而誨之【朱晦庵集魏掞之字元履号良齋先生守大學錄既就職日進諸生而誨之且視其居有壞者或防壓焉則請于朝行缗四十萬以葺之】請爵二程使從祀【同上先生為大學録釋奠先聖當分獻從祀則先事白宰相王安石父子以邪説亂天下不應祀典而河南程氏兄弟唱明絶學以幸方來其功為大請于上廢安石父子勿祀而追爵程氏兄弟使從祀】上舎生特除【中興防要紹興四年诏大學生黃倫升補上等上舍特與補左承務郎除大學錄】
武學
武學【唐開元間始置太公尚父廟以留侯張良配中春中秋上戊祭之牲樂如文宣仍以古名将十人為十哲配享上元元年尊太公為武成王以白起韓信諸葛亮李靖李勣列于左張良田穰苴孫武呉起樂毅列于右以良為配建中初诏考定可配享者列古今名将六十四人圖形焉并唐書本朝太中祥符元年诏尚父宜加谥昭烈武成王慶厯三年诏置武學于武成王廟以阮逸為教授八月罷武學以議者言古名将如諸葛亮羊祐杜預等豈專學孫武故也熙甯五年樞宻院言古者出師受成于學文武弛張其道一也祖宗甞建武學橫議中辍識者悼之欲乞複置武學以追成先朝之志诏于武成王廟置學】
皇朝事實孔子豈太公抗【溫公通鑒論孔子所以祀于學者禮有先聖先師故也自生民以來未有孔子也豈太公得與之抗衡哉】去白起【建隆二年先是上臨幸武成王廟觀所畫白起曰起殺已降不武乃命去之】升管仲【四年诏曰武成王廟從祀神像齊相管仲宜塑像升于堂西河太守呉起囘畫像降于庑下】
博士學谕【本朝武學谕慶厯三年置學始以阮逸為之本朝官制未防省熙甯五年樞宻院乞複置武學選文武官知兵者充教授仍差韓缜判武學固同判續防要武學教授如國子置直講元豐官制行改為武學博士武學博士學谕各二人掌以兵書弓馬武藝訓誘四朝志建炎兵興廢紹興十六年诏令臨安府修建武學二十六年诏武學博士學谕各置一員内博士于文臣有出身或武舉出身曽預高選人充其學谕差武舉人中興職畧後又除文臣之有出身者】
皇朝事實師屬【鄭補之拟制爾維師屬毋専韬畧】谕導【同上制雲】典教右學【曲阜行何去非武博士制雲】
宗學
宗學【漢平帝诏朕惟宗室皆髙帝子孫令置宗師以糾之緻教訓焉明章二帝友愛子弟雖各有國幼者率留京師訓導以禮食和染教皆為良善唐髙祖诏宗室子孫就秘書外省别為小學唐儒學傳序本朝胄監之外複立宗學始創于神宗至崇觀而大備中更禍亂宗學遂廢南渡草創為屋數楹暫寓臨安之睦親宅更化之後以羅仲舒範楷奏請有防遷睦親宅于他所而盡拓故基以為學焉案宗學謝表及題名】皇朝事實制視太學【宗學題名南渡更化乃増補員定試額凡陞黜進退之制槩視太學】一視賢闗【甯皇禦書绫紙贊辭宗庠載辟用廣舊規所以昭宗睦廣教育也惟麟趾化行爪□綿茂雖資禀之攸厚必陶冶而後成俾繇選補着之于籍月書季攷一視賢闗文行相符矩矱是蹈庶廣收得人之效強我王室尚其懋哉】力扶綱常【登科題名淳熙甲辰之冬皇上奮發英斷更新大化又明年以麟趾之胄苦堕肝膽力扶綱常于是赫奕奎文誕錫黉宇賜之束帛試之春官優之陞擢】更新置齋【嘉定更新宗學置四齋曰貴仁大雅明賢立愛辛巳重廣學舍添兩齋曰懷徳曰升俊】廣教育強王室【并見上注】
博士【本朝宗學博士舊諸王宮大小學教授也至道元年大宗将為皇侄等置師傅執政謂環衛之官非親王比當有降乃以教授為名鹹平初遂命諸王府官分兼南北宅教授南宮也太祖太宗諸王之子孫處之所謂睦親宅也崇甯五年又改稱某王宮宗子博士位國子博士之上靖康之亂宗學遂廢紹興四年始複置諸王宮大小學教授二員隆興省其一嘉定九年十二月始複置宗學改教授為博士又置宗學谕一員并宗正寺博士在太常博士之下谕在國子正之上俸給賞典依國子博士及正體例于是宗室疏逺者皆得就學而彬彬可觀矣旋有旨複存諸王宮大小學教授一員】
皇朝事實善屬文【東都事畧唐庚傳庚字子西善屬文為宗子博士張商英薦其才除提舉京畿常平】
學谕【官制見宗博門】
羣書旁引教以孝悌睦友【記文王世子庶子之正于公族者教之以孝悌睦友仁愛明父子之義長幼之序注庶子公族之屬掌國子之倅為政于公族也】
四六警語【槐市 璧水 辟雍 胄監采廪 賢闗 成均 上庠】
發端【親膺顯命 疏渥宸廷 建簡儒流 拜恩北阙擢長成均 跻榮胄學 職嚴師屬 典教西雍光奉宸綸陞華學省】
起聮【六館章縫喜仰師模之正四方矜式益増吾道之光】
【崇化厲賢将啟太平之兆囘心向道固非俗吏之能】
【帝學容賢庸作國人之矜式師儒正席允為吾道之棟梁】
【簿正清簡與他監以逈殊師道尊嚴喜真儒之方用】
【士心所屬惟文章翰墨之宗道統攸歸實仁義禮樂之主】
【帝席夜前對宣室?神之問學宮晨入誨諸生行業之勤】
【南宮典禮之官便合絲綸之掌 斯文不墜西廱尊道之任乃資模範之良 吾黨交欣】
【木铎一宣 入學而招諸生尚想三年之舊橋門萬計 舉酒而祭之地今惟一老之尊】
【有德進則朝廷尊無心得而?神服】
警聮【上深嘉其重望 得英才而樂育人自以為得師 俾邪説之自消】
【周官師氏之尊 荀卿尊王之學當居是官漢室橋門之盛 仲尼無敵之儒當極其用】
【首善允資于京邑 太學風化之本原其來已古百川力障于狂瀾 大夫國人所矜式必立之師時方君子之大來 自孔孟而降猶傳吾道之宗天俾斯文之未喪 由韓歐以來實壽斯文之脈思得孔大夫之賢 在元祐開實用張橫渠之輩逺繼齊三老之躅 至紹聖末亦取遊建安之流京師諸夏之根本儒官四海之淵源】
【陽城之教國子首明忠孝之規退之之招諸生先示勤思之誨】
【防今古于方寸之間友聖賢于千載之上】
【沃之周情孔思之文盡霑賸馥赓以文王虞氏之操黙動真機】
【矧當漢室橋門之聖 暢郁乎之文一變而至道久虛周官師氏之尊 飾炳然之化三代以同風漢尚經術專選威重之儒唐用人材間得忠正之彥】
【崇化厲賢将啟大平之兆回心向道信非俗吏之能】
【俾國人有矜式必得孟轲誨諸生以精勤當如韓愈】
【暫儀表六館之士 得英才而樂育即論思兩禁之班 俾邪説之自消】
正錄【平生鑽仰幸防陶鑄之恩畢世依歸終願門闌之托】
【圜橋冠帶正有賴于綱維聽履星辰宜亟司于獻納】
【道古今譽聖德亟馳賀燕之忱操幾杖從先生深有攀鱗之願】
【把旌旄而主文字雅為宗儒釋筆硯而操化權請觀盛事】
【入太學而誨諸生遂作羣儒之倡有嘉猷而告我後行為帝者之師】
【治經而為博士文不在茲乎持槖而上甘泉跋而及之耳】
【方當養弟子而授孟轲使國人之有式行且用直儒而相尼父俾侵疆之複歸】
翰苑新書前集卷二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