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詳傳

關燈
獻計說:“窮壁易守,攻取勢必困難;頓甲堅城,為兵家所忌。

    實在應該弘大經略,詢問、采納群言,軍主以下至于匹夫,都讓他們獻出自己的見解,掏出自己的謀略,擇善而從,選能而用,不因人廢言,不以多罔少。

    還必須估量我們的實力,估測敵人的軍糧儲備,偵探敵人的一精一神狀況,再來權衡形勢。

    如果敵人人多而糧少,應計算天數而圍困他們;儲備充足而兵少力弱,應聚集全部力量予以攻擊。

    如果糧食充足,而且兵強馬壯,不是進攻和困守就能使其屈服,這時應拿出金銀财寶,實施反間計,使敵人的有才之士遭到排斥,愚蠢者相互猜忌,這也是魏武帝之所以完成大業的方法。

    如果這三條都未能起作用,應考慮變通,察看将士的一精一神狀況,計算我方的軍糧儲備。

    如果因受到高尚品行的感召。

    四面八方都接受命令,受到仁一愛一之心的關懷,遠近都來歸附,金銀布帛素有積蓄,糧食的運輸頗為充足,于是可以圍城固守,并延長時間,這也是王翦之所以打敗楚國的方法。

    如果圍守而不能最終讓敵人投降,進攻未能攻下,施反間計不能順利進行,金銀粟米無人貯積,天下四分五裂,人心向背不可防備,那麼就應重新考慮計策了。

    改變策略的基本要求,在于英明決斷,其中的關鍵,非筆墨可以寫出來,請讓我向席衛尉詳細解釋,乞望采納。

    ”高祖高興地采納了。

    不久,穎胄去世。

    當時高祖的弟弟始興王忄詹留守襄一陽一,夏侯詳于是派人請來忄詹,共同商讨軍國大事。

    和帝增加夏侯詳的禁兵,可自一由出入宮殿,夏侯詳堅決地辭謝了。

    遷任侍中、尚書右仆射。

    不久,授使持節、撫軍将軍、荊州刺史。

    夏侯詳又堅持讓位于忄詹。

     天監元年(502),征為侍中、車騎将軍。

    論功封為甯都縣侯,食邑二千石。

    夏侯詳多次辭讓,非常懇切,于是改授為右光祿大夫,仍任侍中。

    撥給親信二十人,改封豐城縣公,縣邑如故。

    天監二年(503),夏侯詳上表辭去官職,梁武帝诏令免去侍中,進特進。

     三年(504),遷使持節、散騎常侍、車騎将軍、湘州刺史。

    夏侯詳善于吏事,任刺史四年,為老百姓所稱贊。

    州城之南臨水處有峻峰,故老祖傳,雲:“刺史登此山則被取而代之。

    ”因此曆任刺史無人敢去。

    夏侯詳在這裡築台榭,延攬僚屬,以表損挹之志。

     六年(507),征為侍中、右光祿大夫,送給親信二十人,未到任,授尚書仆射、金紫光祿大夫,侍中如故。

    路途染病身亡,時年七十四歲,皇上素服舉哀,贈右光祿。

     在此之前,荊府城局參軍吉士瞻驅使萬人疏通仗庫防火池時,得到金革帶鈎,一陰一文雕镂,甚為一精一巧,上有篆文:“錫爾金鈎,既公且侯。

    ”士瞻,夏侯詳兄長的女婿,侄女偷拿出來送給夏侯詳,他高興地佩帶着,企望成年後大富大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