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杳傳

關燈
劉杳字士深,平原郡平原縣人。

    祖父劉乘民,劉宋時任冀州刺史。

    父親劉聞慰,齊朝時任東一陽一郡太守,政績清廉,事迹記錄在《齊書·良政傳》中。

     劉杳隻有幾歲,征士明僧紹見到他,撫一摸一着他的頭說:“這小孩真是一匹千裡小馬。

    ”十三歲。

    父親去世守喪,每次痛哭,哀傷得讓過路人也感動不已。

    天監初年,任太子博士、宣惠豫章王行參軍。

     劉杳年少時十分好學,博覽群書,沈約、任窻等人,每遇到有些遺忘、記不起來的史事詩句,都來問劉杳。

    曾與沈約坐在一起談到宗廟祭祀用的酒杯,沈約說:“鄭玄曾回答張逸,說在酒杯上畫鳳凰尾巴搖曳的樣子。

    現在沒有這樣的器皿,所以不仿照古代。

    ”劉杳說:“這話未必有參考價值。

    古代的杯子器皿,都将木頭刻成鳥獸的形狀,在其背部或頭部鑿一個洞,以便倒出内裝的酒。

    前不久魏朝魯郡地下發掘出齊大夫子尾送給女兒的器物,有酒壺呈犧牛形狀。

    晉朝永嘉年間盜賊曹嶷在青州挖齊景公的墓,又得到相同的二隻樽,形狀也像牛。

    這兩處都是前人留下的器物,想必不是假的。

    ”沈約特别同意他的看法。

    沈約又說:“何承天的《纂文》奇異廣博,書中記載了張仲師和長頸王兩件事,出處在哪裡呢?”劉杳說:“張仲師身長一尺二寸,出自《論衡》。

    長頸指毗骞王。

    朱建安在《扶南以南記》中說:‘從古至今這裡的人長壽不死。

    ’”沈約随即找來這兩本書查對,完全和劉杳講的相同。

    沈約在鄉間修的居宅落成時又新建書房,劉杳寫了兩首詩祝賀他,并将詩文給沈約。

    沈約立即讓擅長書法的人将他的詩題寫在牆壁上,還專門寫信回謝說:“我生平一愛一好嗜欲不在于常人所盼的榮華富貴,喜歡山川林澤,自然山水,又多被世事奪擠。

    老之将至,這種心一性一快沒有了,但仍然有些閑情逸志,留戀清靜的曠野,在鄉下修建居室,不是為了停止工作,而是為了了卻夙願,偶爾能得到休息。

    仲長遊居的地方,休琏記述的美景,盼望、羨慕很久卻不能親臨其境,怎能相比。

    你寄情山水,惠寄兩首詩,文采豐富妍麗。

    叙述議論并舉,字裡行間,音韻對仗工整,有聲有色,經你這一寫,此地似乎真的變美了十倍。

    我深知華麗的辭章讓人受益不淺,這種事的确很多,所以應當放在高處,無論是坐着還是躺着都能吟誦觀賞。

    其他幾篇文章,也都是極好的作品,加上寒舍既有了這樣的好詩,諸賢士來訪時自然有高見奇論,治病解悶,都可做到。

    他日叙談會面,再一起讨論賞析。

    ”沈約對他竟如此賞識。

    又有一次與任窻在一起,有人招待任窻螦酒而誤作木展字。

    任窻問劉杳:“這個字對嗎?”劉杳回答說:“葛洪在《字苑》中寫作木旁的..。

    ”任窻又問:“酒能讓人醉千日,肯定是假話。

    ”劉杳:“桂一陽一程鄉有千裡酒,喝了後回到家裡便醉了,也是這樣的例子。

    ”任窻大驚說:“我自己一定是忘了,的确不記得這件事。

    ”劉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