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王紀傳
關燈
小
中
大
接踵而至,我滿腹憂慮,痛苦萬分,都有點不想活了。
隻是因為朝中無人主事,敵人尚未消滅,所以,我才卧薪嘗膽,替天行道,擔負起複興梁室的重任。
雖然我廣泛搜羅賢才,但是還是遠遠不夠,就像赤壁大戰中對付曹軍,卻沒有魯肅這樣的謀士,又似官渡之戰中,曹一操一焚燒袁紹屯糧要地烏巢,卻得不到荀攸的幫助,我的才智都快用盡了,糧草也幾乎消耗完了,卻得不到一點援助,最後曆經艱難險阻,終于消滅了侯景叛軍。
大仇已報,天下太平,治理國家,必須同心協力,我正想與你武陵王攜起手來。
酷暑炎熱難耐,不知老弟近來可好?文武百官一操一勞國事,也肯定有些疲困。
現在,我派遣散騎常侍、光州刺史鄭安忠前來傳達我的旨意,撫一慰文武百官。
”梁元帝還叫鄭安忠明白告訴蕭紀,準許他返回蜀地,獨霸一方。
但是,蕭紀不願聽從梁元帝擺一布,他的回信隻是同蕭繹叙家常,絲毫不見君臣之禮。
六月十八日這一天,蕭紀部将侯睿率領隊伍順着山路行軍,打算發起進攻,任約、謝答仁率部和他拼殺,把他打得大敗。
随之陸納的叛亂也被平息,各路大軍都趕往西邊戰場,梁元帝又給蕭紀寫了一封信說:“大智你辛苦了!六月季夏,正是令人生煩的時節,驕一陽一似火,蚊蟲成堆,敵人強大,以你的玉一體,行軍打仗必然曆盡千辛萬苦。
請你把眼睛回過去看一看西部戰場,我的功勞怎麼樣。
自從北方少數民族南侵,侯景叛亂,我這個做兄長的,接連有平定叛亂的功勞,但也沒有獨居此功,而是對臣子們論功行賞。
如果說到派使者來慰勞你們,确實是遲了一點。
假如你認為我說的不對,我可以就此擱筆。
我們兄弟之間友好一團一結,雖然不在一起,但心思是相通的。
隻是現在兄胖弟瘦,不能像過去那樣看起來一模一樣,那種讓棗推梨、互敬互讓的歡樂時光也一去不複返了。
京城失去了昔日的繁盛,隻剩下鳥的哀鳴,一切美好的東西都已經遠離我們而去。
我心中對你的情感是寫也寫不完的。
”大智,是蕭紀的别名。
蕭紀派他手下的度支尚書樂奉業到達江陵,讨論和解的辦法,答應按照梁元帝前面的意旨返回蜀地。
梁元帝明知蕭紀肯定會敗在自己手下,便堅決不答應。
七月十五這一天,巴東人苻升、徐子初等殺了蕭紀硖口守将公孫晃,向梁元帝投降。
王琳、宋鋍、任約、謝答仁等乘勝進攻侯睿,攻破他的三道垣牆,于是長江兩岸十餘座城市便都降歸元帝。
将軍樊猛俘獲蕭紀和他的第三個兒子蕭圓滿,在硖口把他們都處決了,當時蕭紀四十六歲。
有關官員奏請斷蕭紀的族籍,梁元帝答應了,并賜蕭紀姓饕餮氏。
當初,蕭紀即将稱帝時,妖怪多次顯靈,最令人感到奇怪的是,他的卧室裡柏樹所做的殿柱的節口邊長滿了花,有四十六根一莖一,很細膩,招人喜歡,花的形狀像荷花。
有懂得内情的人說:“殿柱上長花,不是什麼好事。
”蕭紀年号天正,和蕭棟不謀而合,神簽上說天字是“二人”,正字是“一止”。
蕭棟、蕭紀篡位,都隻延續了一年時間就滅亡了。
隻是因為朝中無人主事,敵人尚未消滅,所以,我才卧薪嘗膽,替天行道,擔負起複興梁室的重任。
雖然我廣泛搜羅賢才,但是還是遠遠不夠,就像赤壁大戰中對付曹軍,卻沒有魯肅這樣的謀士,又似官渡之戰中,曹一操一焚燒袁紹屯糧要地烏巢,卻得不到荀攸的幫助,我的才智都快用盡了,糧草也幾乎消耗完了,卻得不到一點援助,最後曆經艱難險阻,終于消滅了侯景叛軍。
大仇已報,天下太平,治理國家,必須同心協力,我正想與你武陵王攜起手來。
酷暑炎熱難耐,不知老弟近來可好?文武百官一操一勞國事,也肯定有些疲困。
現在,我派遣散騎常侍、光州刺史鄭安忠前來傳達我的旨意,撫一慰文武百官。
”梁元帝還叫鄭安忠明白告訴蕭紀,準許他返回蜀地,獨霸一方。
但是,蕭紀不願聽從梁元帝擺一布,他的回信隻是同蕭繹叙家常,絲毫不見君臣之禮。
六月十八日這一天,蕭紀部将侯睿率領隊伍順着山路行軍,打算發起進攻,任約、謝答仁率部和他拼殺,把他打得大敗。
随之陸納的叛亂也被平息,各路大軍都趕往西邊戰場,梁元帝又給蕭紀寫了一封信說:“大智你辛苦了!六月季夏,正是令人生煩的時節,驕一陽一似火,蚊蟲成堆,敵人強大,以你的玉一體,行軍打仗必然曆盡千辛萬苦。
請你把眼睛回過去看一看西部戰場,我的功勞怎麼樣。
自從北方少數民族南侵,侯景叛亂,我這個做兄長的,接連有平定叛亂的功勞,但也沒有獨居此功,而是對臣子們論功行賞。
如果說到派使者來慰勞你們,确實是遲了一點。
假如你認為我說的不對,我可以就此擱筆。
我們兄弟之間友好一團一結,雖然不在一起,但心思是相通的。
隻是現在兄胖弟瘦,不能像過去那樣看起來一模一樣,那種讓棗推梨、互敬互讓的歡樂時光也一去不複返了。
京城失去了昔日的繁盛,隻剩下鳥的哀鳴,一切美好的東西都已經遠離我們而去。
我心中對你的情感是寫也寫不完的。
”大智,是蕭紀的别名。
蕭紀派他手下的度支
梁元帝明知蕭紀肯定會敗在自己手下,便堅決不答應。
七月十五這一天,巴東人苻升、徐子初等殺了蕭紀硖口守将公孫晃,向梁元帝投降。
王琳、宋鋍、任約、謝答仁等乘勝進攻侯睿,攻破他的三道垣牆,于是長江兩岸十餘座城市便都降歸元帝。
将軍樊猛俘獲蕭紀和他的第三個兒子蕭圓滿,在硖口把他們都處決了,當時蕭紀四十六歲。
有關官員奏請斷蕭紀的族籍,梁元帝答應了,并賜蕭紀姓饕餮氏。
當初,蕭紀即将稱帝時,妖怪多次顯靈,最令人感到奇怪的是,他的卧室裡柏樹所做的殿柱的節口邊長滿了花,有四十六根一莖一,很細膩,招人喜歡,花的形狀像荷花。
有懂得内情的人說:“殿柱上長花,不是什麼好事。
”蕭紀年号天正,和蕭棟不謀而合,神簽上說天字是“二人”,正字是“一止”。
蕭棟、蕭紀篡位,都隻延續了一年時間就滅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