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異傳

關燈
朱異字彥和,是吳郡錢塘人。

    父親名巽,由于為人忠義節烈而著名,官職做到南齊江夏王參軍、吳平縣令。

     朱異剛幾歲的時候,外祖父顧歡拍着朱異對他的祖父朱昭之說:“這個孩子不是一般人物,将來要光大你家的門庭。

    ”朱異十歲時,喜好和人聚在一起賭一博,鄉裡人都把他看成是個禍害。

    長大之後,才立志改變惡習從師學習,《五經》全部學過,尤其熟悉《禮》、《易》,又廣泛讀過文史著作,更通曉各種技藝,博戲圍棋書法算術,都是他所擅長的。

    二十歲時,來到京城建康,尚書令沈約當面考過他,接着和他開玩笑說:“你小小年紀,為什麼就不講廉潔呀?”朱異聽了心中遲疑不懂沈約的意思。

    沈約便說:“天下隻有文史經義圍棋書法這些技藝,全都讓你占去了,這可以說是不廉潔吧。

    ”這年,朱異向朝廷上書說京城建康應當設置獄司官職,和朝中的廷尉同級,皇帝下令讓尚書讨論,結果聽從了朱異的意見。

     原有的制度規定,年齡到二十五歲才能做官。

    當時朱異剛到二十一歲,朝廷特别下令破例提拔他做揚州議曹從事史。

    不久下诏征用有傑出才能的人士,五經博士明山賓上表舉薦朱異說:“我發現錢塘朱異,他雖然年紀還輕,但是品德完美志向老成,一個人獨處的時候沒有渙散閑逸的想法,神色恭謹如對賓客,胸襟度量博大深沉,風采儀表高雅嚴肅。

    譬如萬丈金山,難于登上它的巅峰,千裡玉海,無從窺測它的邊際。

    再譬如皀璋剛剛琢磨加工,錦緞剛剛上機編織,一旦制成就會敲出铿锵的聲響,發出絢爛的光采。

    觀察朱異的信實品行,他不隻是鄉裡所少有,假如讓他擔當任重道遠的要職,也必定能表現出千裡馬一樣的才幹。

    ”梁武帝召見朱異,讓他講《孝經》、《周易》的義理,聽後很高興,對左右臣下說:“朱異确實異于常人。

    ”以後見到明山賓,對他說:“你推薦的人,确實是個人才。

    ”于是召朱異在西省值差,不久兼任太學博士。

    這年,梁武帝親自講述《孝經》,讓朱異執經誦讀。

    提儀朱異任尚書儀曹郎,入朝廷兼任中書通事舍人,接着調任鴻胪卿、太子右衛率,不久加官員外常侍。

     梁武帝普通五年(524),大舉北伐,北魏徐州刺史元法僧派使者前來請求帶着本州土地民衆歸附南朝,诏令讓有關官員研究來信内容的真假虛實。

    朱異說:“自從我朝軍隊北伐,相繼攻克城邑俘獲兵民,徐州地面日漸削弱,北魏把罪責全都歸罪在元法僧身上,元法僧怕遭到殺身之禍,這次要求投降一定不是假的。

    ”武帝便派朱異前去答複元法僧,同時命令各軍接應,并接受朱異的指揮。

    到徐州之後,元法僧表示遵從朝廷的意旨,事情果然像朱異預料的那樣。

     中大通元年(529),朱異晉升散騎常侍。

    自從周舍去世之後,朱異接替他掌管朝廷機要,無論地方長官的變動,朝廷禮儀國家大典,诏诰敕書的起草和發布,全都由朱異執掌。

    每當四方進呈表疏,主管官署的公文,一切咨詢審察裁斷,全都呈送朱異,朱異行文落筆,審核決斷,周到敏捷,手中的筆一刻不停,在很短的時間裡,一切事務都辦理妥當。

     大同四年(538),晉升右衛将軍。

    六年(540),朱異啟奏請求在儀賢堂講述武帝撰著的《老子義》,敕令照準。

    當就席講述的時候,朝中的士大夫以及僧俗聽衆達一千多人,成為一時間的盛大事件。

    當時又在城西開設士林館用來引進博學之士,朱異同左丞賀琛輪班每天講述高祖撰著的《禮記中庸義》,皇太子又召朱異在東宮玄圃講《易》。

    八年(542),改加侍中。

    太清元年(547),晉升中領軍,舍人職務不變。

     武帝夢見中原收複,滿朝稱頌恭賀,第二天把這夢中的事告訴給朱異,朱異說:“這是天下将要統一的預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