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紹叔傳
關燈
小
中
大
鄭紹叔字仲明,荥一陽一開封人,世代居住在壽一陽一。祖父鄭琨,為宋高平太守。
鄭紹叔幼年喪父,家境貧困。二十多歲時,任安豐令,治理該縣顯示出才能,名聲也好。該州召補主簿,轉治中從事史。當時刺史蕭誕因為弟弟蕭谌被誅,台遣收兵突然來到,左右沒有不驚慌四散的,鄭紹叔聽說這事,獨自奔跑到出事地點。蕭誕死,護送靈柩,大家都稱頌他。到了京城,司空徐孝嗣看到他,感到疑惑不解,說:“是祖逖之流的人啊!”高祖治理司州,任命他為中兵參軍,領長流,因此厚自結附。高祖罷州,回到京師,謝送賓客,隻有鄭紹叔一人堅決請求留下。高祖對他說:“一愛一卿有才幹,自然會有用武之地,我現今未能增益于你,當再想想别的辦法。”鄭紹叔說:“請受我一拜,決無二心。”高祖堅決不答應。于是還是回到壽一陽一。刺史蕭遙昌竭力勸誘鄭紹叔,最終沒接受任命。蕭遙昌發怒,要囚禁他,幸而有人解救,才得以免禍。等到高祖做了雍州刺史,鄭紹叔抄小道往西回家,補甯蠻長史、扶風太守。
東昏殺害朝宰後,很是疑心高祖。鄭紹叔的哥哥鄭植為東昏直後,東昏派他到雍州,以見鄭紹叔為名,其實是潛埋伏兵做刺客。鄭紹叔知道這事後,暗地告訴了高祖。鄭植到雍州後,高祖在鄭紹叔的居住處擺酒席宴請他,對鄭植戲言道:“朝廷派遣你來刺殺我,今天這個宴席,便是你下手的好機會呀!”賓主大笑。讓鄭植登臨城隍,環視府署,士卒、器械、舟舻、戰馬,無不富有而充實。鄭植散席後對鄭紹叔說:“雍州充實而有力,不可輕易圖謀。”鄭紹叔說:“哥哥回去後,請詳細給皇上介紹這裡的情況。哥哥如果打算奪取雍州,我鄭紹叔請求憑借這些條件作一決戰!”送哥哥到南岘,兄弟恸哭而别。
義師興起,任冠軍将軍,改骁騎将軍,侍從東下江州,留鄭紹叔管理州的事務,負責江、湘二州糧運事務,做得完滿無缺。天監初年,入任衛尉卿。鄭紹叔盡忠事上,在外邊聽到什麼,一點兒也沒有隐瞞地全說出來。每當給高祖談論起政事,如果好,就說:“為臣愚昧無知,見識短淺,這些都是聖主您的謀略。”要是不好,就說:“為臣思慮短淺,本以為事情應當是這樣,卻幾乎因此而贻誤朝廷,為臣的罪過深重啊!”鄭紹叔一性一情純厚,高祖經常派人勸他節哀。不久,起任為冠軍将軍、右軍司馬,封為營道縣侯,食邑一千戶。不久,複任衛尉卿,加冠軍将軍。因為營道縣人口凋敝,改封為東興縣侯,食邑仍舊。當初,鄭紹叔年幼喪父,侍奉母親和祖母以孝敬而出名,侍奉哥哥謙恭謹慎。等到居于顯官要職,俸祿和賞賜的東西以及各方進獻的貢品,都給了哥哥家裡。
天監三年(504),魏軍包圍合肥,鄭紹叔以本号率大軍鎮守東關,事态平定,重任衛尉。不久義一陽一被魏攻陷,司州轉移鎮守關南。天監四年(505),任鄭紹叔為使持節、征虜将軍、司州刺史。鄭紹叔創立城隍,修繕兵器,擴展田地,積聚糧食,招納流民,老百姓安定下來。一性一格很是莊重、拘謹而急躁,以權勢自居,但是能夠真心地待人接物,對人才多有舉薦,士人也多半因此而歸附于他。
天監六年(507),征召為左将軍,加通直散騎常侍,領司、豫二州大中正。鄭紹叔回家後患病,在家裡受诏而拜,禦駕回府,派人給他治療,一天數次到他家裡。天監七年(508),死在府舍裡,時年四十五歲。高祖将要參加他的葬禮,但因鄭紹叔所在街巷太狹窄、簡陋,容不下禦駕,才作罷。下诏:“追往念功,前王所笃;在誠惟舊,異代同規。通直散騎常侍、右衛将軍、東興縣開國侯鄭紹叔,立身清正,奉上忠恪,契闊藩朝,政績顯著。從俠義開始,實在立下大功,治理邊疆,效彰所莅。方申任寄,協贊心膂,突然殒命,心内感傷。當加優典,隆此一寵一命。可贈散騎常侍、護軍将軍,給鼓吹一部、東園秘器、朝服一具、衣一襲,喪事所需物品,随需随取。追谥為‘忠’。”
鄭紹叔死後,高祖曾潸然淚下,對朝中大臣們說:“鄭紹叔立志忠烈,好的就功歸于我,過錯就歸于他自己,現如今大概沒有能和他相比的了。”被賞識、珍視達到這種程度。兒子鄭貞繼承其業。
鄭紹叔幼年喪父,家境貧困。二十多歲時,任安豐令,治理該縣顯示出才能,名聲也好。該州召補主簿,轉治中從事史。當時刺史蕭誕因為弟弟蕭谌被誅,台遣收兵突然來到,左右沒有不驚慌四散的,鄭紹叔聽說這事,獨自奔跑到出事地點。蕭誕死,護送靈柩,大家都稱頌他。到了京城,司空徐孝嗣看到他,感到疑惑不解,說:“是祖逖之流的人啊!”高祖治理司州,任命他為中兵參軍,領長流,因此厚自結附。高祖罷州,回到京師,謝送賓客,隻有鄭紹叔一人堅決請求留下。高祖對他說:“一愛一卿有才幹,自然會有用武之地,我現今未能增益于你,當再想想别的辦法。”鄭紹叔說:“請受我一拜,決無二心。”高祖堅決不答應。于是還是回到壽一陽一。刺史蕭遙昌竭力勸誘鄭紹叔,最終沒接受任命。蕭遙昌發怒,要囚禁他,幸而有人解救,才得以免禍。等到高祖做了雍州刺史,鄭紹叔抄小道往西回家,補甯蠻長史、扶風太守。
東昏殺害朝宰後,很是疑心高祖。鄭紹叔的哥哥鄭植為東昏直後,東昏派他到雍州,以見鄭紹叔為名,其實是潛埋伏兵做刺客。鄭紹叔知道這事後,暗地告訴了高祖。鄭植到雍州後,高祖在鄭紹叔的居住處擺酒席宴請他,對鄭植戲言道:“朝廷派遣你來刺殺我,今天這個宴席,便是你下手的好機會呀!”賓主大笑。讓鄭植登臨城隍,環視府署,士卒、器械、舟舻、戰馬,無不富有而充實。鄭植散席後對鄭紹叔說:“雍州充實而有力,不可輕易圖謀。”鄭紹叔說:“哥哥回去後,請詳細給皇上介紹這裡的情況。哥哥如果打算奪取雍州,我鄭紹叔請求憑借這些條件作一決戰!”送哥哥到南岘,兄弟恸哭而别。
義師興起,任冠軍将軍,改骁騎将軍,侍從東下江州,留鄭紹叔管理州的事務,負責江、湘二州糧運事務,做得完滿無缺。天監初年,入任衛尉卿。鄭紹叔盡忠事上,在外邊聽到什麼,一點兒也沒有隐瞞地全說出來。每當給高祖談論起政事,如果好,就說:“為臣愚昧無知,見識短淺,這些都是聖主您的謀略。”要是不好,就說:“為臣思慮短淺,本以為事情應當是這樣,卻幾乎因此而贻誤朝廷,為臣的罪過深重啊!”鄭紹叔一性一情純厚,高祖經常派人勸他節哀。不久,起任為冠軍将軍、右軍司馬,封為營道縣侯,食邑一千戶。不久,複任衛尉卿,加冠軍将軍。因為營道縣人口凋敝,改封為東興縣侯,食邑仍舊。當初,鄭紹叔年幼喪父,侍奉母親和祖母以孝敬而出名,侍奉哥哥謙恭謹慎。等到居于顯官要職,俸祿和賞賜的東西以及各方進獻的貢品,都給了哥哥家裡。
天監三年(504),魏軍包圍合肥,鄭紹叔以本号率大軍鎮守東關,事态平定,重任衛尉。不久義一陽一被魏攻陷,司州轉移鎮守關南。天監四年(505),任鄭紹叔為使持節、征虜将軍、司州刺史。鄭紹叔創立城隍,修繕兵器,擴展田地,積聚糧食,招納流民,老百姓安定下來。一性一格很是莊重、拘謹而急躁,以權勢自居,但是能夠真心地待人接物,對人才多有舉薦,士人也多半因此而歸附于他。
天監六年(507),征召為左将軍,加通直散騎常侍,領司、豫二州大中正。鄭紹叔回家後患病,在家裡受诏而拜,禦駕回府,派人給他治療,一天數次到他家裡。天監七年(508),死在府舍裡,時年四十五歲。高祖将要參加他的葬禮,但因鄭紹叔所在街巷太狹窄、簡陋,容不下禦駕,才作罷。下诏:“追往念功,前王所笃;在誠惟舊,異代同規。通直散騎常侍、右衛将軍、東興縣開國侯鄭紹叔,立身清正,奉上忠恪,契闊藩朝,政績顯著。從俠義開始,實在立下大功,治理邊疆,效彰所莅。方申任寄,協贊心膂,突然殒命,心内感傷。當加優典,隆此一寵一命。可贈散騎常侍、護軍将軍,給鼓吹一部、東園秘器、朝服一具、衣一襲,喪事所需物品,随需随取。追谥為‘忠’。”
鄭紹叔死後,高祖曾潸然淚下,對朝中大臣們說:“鄭紹叔立志忠烈,好的就功歸于我,過錯就歸于他自己,現如今大概沒有能和他相比的了。”被賞識、珍視達到這種程度。兒子鄭貞繼承其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