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楓林集卷之八
關燈
小
中
大
新安明儒學士朱升着 晞陽居士範涞校
裔孫時新閱輯 時登參閱
墓銘
祭文
哀辭
補遺
◆墓銘◆
程國英墓表
孫宏父墓銘
白雲樓詩(并序)
翰林山學士端木孝思跋
○程國英墓表
士之立于世也。
莫大于報本。
善其親以及其族裡。
達則施于一世。
斯可謂報本巳。
夫天地生我者也。
秀氣毓于山川。
慶源衍于宗祜。
而托體于父母。
斯四者有身之本也。
父母劬勞不待言已。
我之生而立也。
族之人裡之人由親而疏通而遠其惬我謂何。
妣祖之願于我者。
猶我之願于孫曾也。
存恤所以為不忘也。
顯揚所以為不辱也。
曾是弗顧念雖爵位壓朝着勳名滿天下可以不腼于族裡見翁媪于地下哉果無愧于天地生我者哉吾是以于裡人程國英而有感焉國英幼不好弄長而知向學既冠慕古人為壯遊遊商迤至滕薛薛城有任仲丞某者緻政裡居國英事之數年道德之懿文章之粹日有所得至正四年年踰三十南歸往役于縣縣宰唐子華名士也苦縣事煩弊不理歎曰安得一明快吏集吾事乎一日覩國英于庭異之與之語有契執其手以上曰吾事濟矣且使佐治诘捕事國英感激進不隐賢凡其學之所及而力可為者勉勉焉官若民鹹賴之無胥吏恒态為官民所病者人不得以幾微疵議之也十二年蕲黃兵蹂郡邑自是四五年間勝複者六七殺傷炳燼東奔西避所謂出百死一生者而能間關委曲于勝複之間家之人無失所者裡之人卒以保完無罹橫禍者風波既定縣之境内視平時不耗斁如此鄉裡者百不一二焉故宅臨驿道既毀矣乃作新居于水東重屋面山方正如屏樹名之曰方山樓其右有圃中有亭曰時止日灌蔬種竹所憩也亂後有此可謂樂矣弟佑早亡孤遺三人長者不滿十歲既成立之皆有家矣兵亂之時縣之官有身罹禍而孤遺無依者二人亦既成立之矣新古且完祀有祠堂客有館矣裡人之相處有禮俗供公上者有程下至為舟以濟涉皆有常惠矣于是郡邑舉之賢良以病不能行數月竟得終于牗下明年其子宗奉治命以葬以客陳鎜狀請序以表其墓焉序曰徽之休甯縣黎陽鄉懷仁裡國英所居也仁其名靜翁其号也東晉新安太守元譚公陳開府儀同三司忠壯公靈洗其上世也者号南溪翁者其曾祖也考諱端而妣之氏沈也壽童子宗之子也和嘉善者弟佑之子也張悅吳甯者女子之夫也趙庶者孫女之夫也延佑甲寅九月二日其生之時吳元年六月一日殁之時也其配徐氏先七年卒葬于時止亭右側國英所自茔而今合葬者也嗚呼國英有田一頃家餘赀不一金僅効小用于邑之事而能知以報本為大而力行之立其身善其親及其族裡所就如此使其稍進于是劾一官以展其才用得田祿以周不足必大有可觀者而止于是常情歉之矣昔鄒先生鄂守羅公作忠壯公廟記首序夫功名之士不可以歸見鄉黨家人讀之感泣羞愧者十人而七八嗚呼吾國英持其所就可以見忠壯公于廟庭矣而又何歉焉故樂為序之而複頌之以銘詩銘曰 若稽田是穮蔉貴者身身有本身之本道之存葛與藟芘其根程君無官寡赀力鄉闾喪之踰親戚江上新墳碣數尺泊舟觀者勸爾德 ○孫宏父墓銘【附白雲樓詩并端木學士跋】 不有世德其墓不積不有家政其名不令非天之佑孰娛而壽非世之平孰尊而榮猗欤孫公五福之辏終始聖明全天所覆白雲之墩以戚以華德澤之長占于而家 ○白雲樓詩(并序) 白雲樓孫宏父茔域樓名也昔華封人祝堯使壽其言曰聖人鹑居而鷇食鳥行而無彰天下有道與物皆昌天下無道修德就閑厭世去而上仙乘彼白雲至于帝鄉三患莫至身常無殃所謂乘白雲而至帝鄉者其諸魂氣之無所不之者耶孫父壽踰七袠預自茔而檈其旁以白雲名之固達生之士也而其意亦深遠矣陟升皇之赫戲忽臨睨夫舊鄉下視宮室之美殆所謂陟降庭止者耶其嗣安鄉索詩于予亦以求緻其思親之道耶是不可以無作也詩曰 英英白雲浮遊于天形滿其壽其神超然孰曳其衣孰擘其綿媚茲睛昊雲何娟娟 白雲在天載浮載遊形滿其壽其神弗留豐隆先驅應龍翼辀一息萬裡飛陰九州島 雲散于天零露泥泥魂兮歸來視其家第安我室家宜我兄弟心與親俱
莫大于報本。
善其親以及其族裡。
達則施于一世。
斯可謂報本巳。
夫天地生我者也。
秀氣毓于山川。
慶源衍于宗祜。
而托體于父母。
斯四者有身之本也。
父母劬勞不待言已。
我之生而立也。
族之人裡之人由親而疏通而遠其惬我謂何。
妣祖之願于我者。
猶我之願于孫曾也。
存恤所以為不忘也。
顯揚所以為不辱也。
曾是弗顧念雖爵位壓朝着勳名滿天下可以不腼于族裡見翁媪于地下哉果無愧于天地生我者哉吾是以于裡人程國英而有感焉國英幼不好弄長而知向學既冠慕古人為壯遊遊商迤至滕薛薛城有任仲丞某者緻政裡居國英事之數年道德之懿文章之粹日有所得至正四年年踰三十南歸往役于縣縣宰唐子華名士也苦縣事煩弊不理歎曰安得一明快吏集吾事乎一日覩國英于庭異之與之語有契執其手以上曰吾事濟矣且使佐治诘捕事國英感激進不隐賢凡其學之所及而力可為者勉勉焉官若民鹹賴之無胥吏恒态為官民所病者人不得以幾微疵議之也十二年蕲黃兵蹂郡邑自是四五年間勝複者六七殺傷炳燼東奔西避所謂出百死一生者而能間關委曲于勝複之間家之人無失所者裡之人卒以保完無罹橫禍者風波既定縣之境内視平時不耗斁如此鄉裡者百不一二焉故宅臨驿道既毀矣乃作新居于水東重屋面山方正如屏樹名之曰方山樓其右有圃中有亭曰時止日灌蔬種竹所憩也亂後有此可謂樂矣弟佑早亡孤遺三人長者不滿十歲既成立之皆有家矣兵亂之時縣之官有身罹禍而孤遺無依者二人亦既成立之矣新古且完祀有祠堂客有館矣裡人之相處有禮俗供公上者有程下至為舟以濟涉皆有常惠矣于是郡邑舉之賢良以病不能行數月竟得終于牗下明年其子宗奉治命以葬以客陳鎜狀請序以表其墓焉序曰徽之休甯縣黎陽鄉懷仁裡國英所居也仁其名靜翁其号也東晉新安太守元譚公陳開府儀同三司忠壯公靈洗其上世也者号南溪翁者其曾祖也考諱端而妣之氏沈也壽童子宗之子也和嘉善者弟佑之子也張悅吳甯者女子之夫也趙庶者孫女之夫也延佑甲寅九月二日其生之時吳元年六月一日殁之時也其配徐氏先七年卒葬于時止亭右側國英所自茔而今合葬者也嗚呼國英有田一頃家餘赀不一金僅効小用于邑之事而能知以報本為大而力行之立其身善其親及其族裡所就如此使其稍進于是劾一官以展其才用得田祿以周不足必大有可觀者而止于是常情歉之矣昔鄒先生鄂守羅公作忠壯公廟記首序夫功名之士不可以歸見鄉黨家人讀之感泣羞愧者十人而七八嗚呼吾國英持其所就可以見忠壯公于廟庭矣而又何歉焉故樂為序之而複頌之以銘詩銘曰 若稽田是穮蔉貴者身身有本身之本道之存葛與藟芘其根程君無官寡赀力鄉闾喪之踰親戚江上新墳碣數尺泊舟觀者勸爾德 ○孫宏父墓銘【附白雲樓詩并端木學士跋】 不有世德其墓不積不有家政其名不令非天之佑孰娛而壽非世之平孰尊而榮猗欤孫公五福之辏終始聖明全天所覆白雲之墩以戚以華德澤之長占于而家 ○白雲樓詩(并序) 白雲樓孫宏父茔域樓名也昔華封人祝堯使壽其言曰聖人鹑居而鷇食鳥行而無彰天下有道與物皆昌天下無道修德就閑厭世去而上仙乘彼白雲至于帝鄉三患莫至身常無殃所謂乘白雲而至帝鄉者其諸魂氣之無所不之者耶孫父壽踰七袠預自茔而檈其旁以白雲名之固達生之士也而其意亦深遠矣陟升皇之赫戲忽臨睨夫舊鄉下視宮室之美殆所謂陟降庭止者耶其嗣安鄉索詩于予亦以求緻其思親之道耶是不可以無作也詩曰 英英白雲浮遊于天形滿其壽其神超然孰曳其衣孰擘其綿媚茲睛昊雲何娟娟 白雲在天載浮載遊形滿其壽其神弗留豐隆先驅應龍翼辀一息萬裡飛陰九州島 雲散于天零露泥泥魂兮歸來視其家第安我室家宜我兄弟心與親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