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晉演義》第六十一回 慕容垂避禍奔秦 王景略統兵入洛
關燈
小
中
大
興兵,此次燕人負約,正是師出有名,怎肯坐失機會!當下用王猛為輔國将軍,使率建威将軍梁成,洛州刺史鄧羌,率領步兵三萬,直壓洛一陽一。
洛一陽一守将乃是燕洛州刺史武威王慕容築。
見前回。
他聞秦兵入境,當然集衆守城,隻苦部兵寥寥,擋不住西來雄師,因急遣使至邺,速請援兵。
時值燕主暐建熙十年冬季,燕廷方準備過年,竟把洛一陽一事擱起。
越年元旦,且援例慶賀,喜氣盈廷,那知洛一陽一已是萬急,警報日至,才遣樂安王臧,出兵援洛。
是年燕亡,故特提叙燕曆,以醒眉目。
慕容築苦守孤城,待援不至,已是焦急異常,适有敵書從城外射入,由軍吏拾起呈覽,因即展閱,内雲: 我國家已塞成臯之險,杜盟津之路,大駕虎旅百萬,自轵關取邺都。
金墉窮戍,外無救援,城下之師,将軍所監,豈三千敝卒所能支乎?語雲:識時務者為俊傑。
吳王已導于前,将軍何不随踵其後,否則孤城一破,玉石俱焚,願将軍圖之。
築閱書後,自思吳王垂尚且降秦,燕必危亡,不如依了敵書,出降秦軍,随即複書請降。
王猛陳兵城下,待築開城,築率衆出迎,由猛歡顔接見,麾兵入城,撫衆安民,不勞而定。
當命偏将楊猛,往探路蹤,以便進取。
楊猛行至石門,适值燕樂安王臧,引兵前來,急切無從趨避,手下又不過數百騎,如何抵敵?當被燕軍困住,活擒了去。
臧遂築新樂,進屯荥一陽一,王猛得知消息,便遣梁成鄧羌,統衆往擊,大破臧軍,俘斬萬餘人。
臧退保石門,梁鄧二将,乘勝進一逼一,相持經旬。
因得王猛軍書,召他還洛,于是徐徐引退,羌在前,成在後。
那樂安王臧,不知好歹,還道秦兵引退,樂得追趕。
先鋒楊璩,又是個冒失鬼,策馬輕進,剛值梁成返軍待著,兜頭攔住,兩下交戰,才經數合,被成舒開猿臂,将楊璩一把抓來,擲諸地上,眼見由秦兵綁去。
成複驅兵轉殺,斬首至三千餘級,吓得慕容臧伏鞍急逃,奔回石門,成始收兵還洛。
王猛一一記功,留鄧羌居守金墉,自與梁成等退入關中。
先是王猛出發時,引慕容令為參軍,使作向導,且至慕容垂處叙别。
垂設宴餞行,猛且飲且語道:“今當遠别,君将何物贈我,使我睹物懷人?”垂莫名其妙,便解佩刀相贈。
猛宴畢即行,慕容令當然随去。
及抵洛一陽一,猛卻召入帳下走卒,叫作金熙,密贈金帛,叫他詐充垂使,即将垂所贈佩刀,使他赍去給令,且囑使傳語,僞為垂詞道:“我父子奔入關中,無非為逃死起見。
今王猛嫉人如仇,讒毀交至,秦王雖一陽一示厚善,隐情究不可知,若我父子仍不免一死,何如歸死首邱。
近聞東朝已漸悔悟,主後相尤,我所以決計東歸,已經就道,汝迹速行為要!汝若不信,可視佩刀。
”令未識猛計,且前時贈刀一事,亦未得聞,總道是來使可信,況金熙曾在垂處,充過役使,佩刀又非赝鼎,尚有何疑?當下遣還金熙,悄悄的奔出軍營,往投樂安王臧,猛即表令叛狀,垂聞報即走。
到了藍田,被追騎趕着,不得已再回關中。
秦王堅召垂入見,垂惶恐謝罪。
堅怛然道:“卿家國失和,委身投朕,賢郎心不忘本,仍然返國,倒也不足深咎,不過燕已将亡,非賢郎所能使存,徒入虎口,有損無益。
朕非暴主,也知父子兄弟,罪不相及,卿何必畏罪駭走呢?”垂拜謝而出。
小子有詩譏王猛道: 楚材晉用亦何妨,但免忮求罔不臧。
盡說英雄王景略,如何作幻慣诪張! 慕容垂幸得免罪,慕容令能否脫禍,容至下回表明。
微子奔周而商亡,由餘奔秦而戎滅,伍胥奔吳而楚覆。
自來豪傑出亡,甘為敵用,必緻祖國淪胥,如慕容垂之奔秦,亦猶是也。
燕之存亡,關系于垂之去留,垂去而燕尚能久存乎?本回特别叙明,志燕之所由亡也。
況如梁琛皇甫真申紹等之進谏,而無一見用,内有妒後,外有貪相,雖欲不亡,不可得已。
王猛以燕之背約,統兵入洛,理直氣壯,無慮不勝,但必以慕容垂父子,未可輕信,即勸秦王堅殺之,勸之不聽,又設種種詐謀以陷害之,是何褊窄若此!厥後垂興堅敗,乃堅驕盈之咎耳,豈不殺垂之咎哉!
洛一陽一守将乃是燕洛州刺史武威王慕容築。
見前回。
他聞秦兵入境,當然集衆守城,隻苦部兵寥寥,擋不住西來雄師,因急遣使至邺,速請援兵。
時值燕主暐建熙十年冬季,燕廷方準備過年,竟把洛一陽一事擱起。
越年元旦,且援例慶賀,喜氣盈廷,那知洛一陽一已是萬急,警報日至,才遣樂安王臧,出兵援洛。
是年燕亡,故特提叙燕曆,以醒眉目。
慕容築苦守孤城,待援不至,已是焦急異常,适有敵書從城外射入,由軍吏拾起呈覽,因即展閱,内雲: 我國家已塞成臯之險,杜盟津之路,大駕虎旅百萬,自轵關取邺都。
金墉窮戍,外無救援,城下之師,将軍所監,豈三千敝卒所能支乎?語雲:識時務者為俊傑。
吳王已導于前,将軍何不随踵其後,否則孤城一破,玉石俱焚,願将軍圖之。
築閱書後,自思吳王垂尚且降秦,燕必危亡,不如依了敵書,出降秦軍,随即複書請降。
王猛陳兵城下,待築開城,築率衆出迎,由猛歡顔接見,麾兵入城,撫衆安民,不勞而定。
當命偏将楊猛,往探路蹤,以便進取。
楊猛行至石門,适值燕樂安王臧,引兵前來,急切無從趨避,手下又不過數百騎,如何抵敵?當被燕軍困住,活擒了去。
臧遂築新樂,進屯荥一陽一,王猛得知消息,便遣梁成鄧羌,統衆往擊,大破臧軍,俘斬萬餘人。
臧退保石門,梁鄧二将,乘勝進一逼一,相持經旬。
因得王猛軍書,召他還洛,于是徐徐引退,羌在前,成在後。
那樂安王臧,不知好歹,還道秦兵引退,樂得追趕。
先鋒楊璩,又是個冒失鬼,策馬輕進,剛值梁成返軍待著,兜頭攔住,兩下交戰,才經數合,被成舒開猿臂,将楊璩一把抓來,擲諸地上,眼見由秦兵綁去。
成複驅兵轉殺,斬首至三千餘級,吓得慕容臧伏鞍急逃,奔回石門,成始收兵還洛。
王猛一一記功,留鄧羌居守金墉,自與梁成等退入關中。
先是王猛出發時,引慕容令為參軍,使作向導,且至慕容垂處叙别。
垂設宴餞行,猛且飲且語道:“今當遠别,君将何物贈我,使我睹物懷人?”垂莫名其妙,便解佩刀相贈。
猛宴畢即行,慕容令當然随去。
及抵洛一陽一,猛卻召入帳下走卒,叫作金熙,密贈金帛,叫他詐充垂使,即将垂所贈佩刀,使他赍去給令,且囑使傳語,僞為垂詞道:“我父子奔入關中,無非為逃死起見。
今王猛嫉人如仇,讒毀交至,秦王雖一陽一示厚善,隐情究不可知,若我父子仍不免一死,何如歸死首邱。
近聞東朝已漸悔悟,主後相尤,我所以決計東歸,已經就道,汝迹速行為要!汝若不信,可視佩刀。
”令未識猛計,且前時贈刀一事,亦未得聞,總道是來使可信,況金熙曾在垂處,充過役使,佩刀又非赝鼎,尚有何疑?當下遣還金熙,悄悄的奔出軍營,往投樂安王臧,猛即表令叛狀,垂聞報即走。
到了藍田,被追騎趕着,不得已再回關中。
秦王堅召垂入見,垂惶恐謝罪。
堅怛然道:“卿家國失和,委身投朕,賢郎心不忘本,仍然返國,倒也不足深咎,不過燕已将亡,非賢郎所能使存,徒入虎口,有損無益。
朕非暴主,也知父子兄弟,罪不相及,卿何必畏罪駭走呢?”垂拜謝而出。
小子有詩譏王猛道: 楚材晉用亦何妨,但免忮求罔不臧。
盡說英雄王景略,如何作幻慣诪張! 慕容垂幸得免罪,慕容令能否脫禍,容至下回表明。
微子奔周而商亡,由餘奔秦而戎滅,伍胥奔吳而楚覆。
自來豪傑出亡,甘為敵用,必緻祖國淪胥,如慕容垂之奔秦,亦猶是也。
燕之存亡,關系于垂之去留,垂去而燕尚能久存乎?本回特别叙明,志燕之所由亡也。
況如梁琛皇甫真申紹等之進谏,而無一見用,内有妒後,外有貪相,雖欲不亡,不可得已。
王猛以燕之背約,統兵入洛,理直氣壯,無慮不勝,但必以慕容垂父子,未可輕信,即勸秦王堅殺之,勸之不聽,又設種種詐謀以陷害之,是何褊窄若此!厥後垂興堅敗,乃堅驕盈之咎耳,豈不殺垂之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