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回金剛敗走北突厥
關燈
小
中
大
卻說秦王取了柏壁關,知敬德被谮,困守介休城内,遂總督十二道總管催兵前進。
兵至莒州,前部先鋒馬三寶先到,宋金剛使先鋒雷琳與薛坦引兵三萬屯淑口,圍塹二十餘裡,周圍鹿角,密護正嚴。
馬三寶回禀秦王,秦王曰:“且不可戰,彼欲老吾兵也,若攻之正中其計。
且定揚賊衆大半在此,其巢穴必定虛,我等可棄此處奔太原,賊必往救之,就于中路破之,必獲全勝矣。
”衆皆曰:“然。
”盡勒兵從小路望太原而去,大張旗幟,軍轉山北。
卻說雷琳與薛坦正在帳中議曰:“若唐攻打之時,切不可輕出,弓箭炮石不許亂發。
唐兵遠來,難以久住,待糧盡退去,用兵擊之,一鼓而可擒李世民矣。
”言未畢,忽然唐兵轉過山北而去。
雷琳大驚:“唐人知太原無軍,必去攻老營也,若太原有失,吾此處皆無用矣。
可盡起定揚之兵迤然擊之。
” 原來秦王留下十數人扮作鄉民,暗窺虛實,見劉兵欲起,飛報知秦王。
秦王曰:“彼知吾取太原,拔寨來擊,正中吾計。
”乃命秦瓊、程知節引一軍埋伏于郏水雞鳴谷,劉兵過來,同時舉發。
二将引軍士去了,雷琳、薛坦軍馬看看趕上,忽然一聲炮響,秦瓊二将從後進發,秦王兵回,兩下夾攻,劉兵大敗,殺死無數,降者極多。
雷琳、薛坦死戰得脫,前至首山,正逢宋金剛到,合并一處人馬,來與唐兵交鋒。
薛坦出馬,被唐将程知節一斧砍于馬下。
劉兵大敗,宋金剛引敗兵退入莒州城,閉門守護。
追兵四面圍合。
時值秋天,降下大雨,河水暴漲,運糧船隻從河口直至城下。
其雨連綿月餘不止,唐營外水深三尺,軍人驚惶。
幽州道總管羅仕信入中軍禀曰:“雨水連綿,營内沈坑,不能停住,望移屯于前面山上。
”秦王大怒,曰:“吾偏不知擒賊在迩? 安可亂移?汝等再言斬之!”仕信齊齊而退。
少時,宣州道總管田留安又來禀說:“軍皆怯水,意欲移營。
”秦王怒曰:“辄敢亂言,惑我軍心,推出斬之!”當時号令首級于營門,于是三軍鎮靜,秦王叫城北軍馬暫退,放城中劉軍采樵柴薪,牧放馬匹。
唐軍謝良壽曰:“昔日殿下攻西秦高墌之時,八部連進,晝夜不息,故數十日而平薛仁杲。
今遠奔而來,按兵不令攻打,一任霖雨滿營;又縱城中人樵柴,牧放牛馬,愚切疑也,請殿下教之。
”秦王笑曰:“汝雖為将,不知用兵之道也。
昔薛仁杲兵少糧多,城内可支一年,我軍四倍于仁杲、我糧尚不勾一月,以一月之糧而敵一年之糧,以四部之兵而敵一部之兵,不容不速也,是以不計死傷,與糧争競也。
今者劉兵多,我兵少,賊餓我飽,因此不必攻打,以待自走也。
走而擒之,無有不勝。
吾不掠牛馬,不絕采樵,是容賊走路也。
夫用兵者,詭道也。
若因事變,賊糧并盡,軍恃雨霖,未肯束手歸降,吾故示無能以安之。
若取小路以驚之,賊必沖突而死戰也。
此雨數日必晴,一晴并力攻打,賊可擒矣。
”衆皆拜曰:“此神武之算也。
” 卻說軍中數日果然雨霁天晴,秦王謂諸将曰:“來早四面圍合,并力打城。
”諸将得令,次日築土上掘地道,指魯鈎沖雲梯炮石,晝夜攻打,箭如急雨亂射。
城中糧盡,軍士疲困。
時金剛部将呂玄來見雷琳曰:“軍圍城外,吾軍糧盡,此城陷在目下,吾等死無地矣。
”琳曰:“東門盡是老弱之兵,我棄金剛而逃之,若何?”玄曰:“非丈夫也,何不擒金剛獻之,吾等全身遠害。
”琳曰:“金剛心腹也,爾我手足也,豈以手足而自傷其心腹乎?隻顧己身,殺彼何用。
”二人商議,定下計策。
呂榮暗來金剛馬院,觀其動靜,見後槽人皆睡着,殺死數人,騎
兵至莒州,前部先鋒馬三寶先到,宋金剛使先鋒雷琳與薛坦引兵三萬屯淑口,圍塹二十餘裡,周圍鹿角,密護正嚴。
馬三寶回禀秦王,秦王曰:“且不可戰,彼欲老吾兵也,若攻之正中其計。
且定揚賊衆大半在此,其巢穴必定虛,我等可棄此處奔太原,賊必往救之,就于中路破之,必獲全勝矣。
”衆皆曰:“然。
”盡勒兵從小路望太原而去,大張旗幟,軍轉山北。
卻說雷琳與薛坦正在帳中議曰:“若唐攻打之時,切不可輕出,弓箭炮石不許亂發。
唐兵遠來,難以久住,待糧盡退去,用兵擊之,一鼓而可擒李世民矣。
”言未畢,忽然唐兵轉過山北而去。
雷琳大驚:“唐人知太原無軍,必去攻老營也,若太原有失,吾此處皆無用矣。
可盡起定揚之兵迤然擊之。
” 原來秦王留下十數人扮作鄉民,暗窺虛實,見劉兵欲起,飛報知秦王。
秦王曰:“彼知吾取太原,拔寨來擊,正中吾計。
”乃命秦瓊、程知節引一軍埋伏于郏水雞鳴谷,劉兵過來,同時舉發。
二将引軍士去了,雷琳、薛坦軍馬看看趕上,忽然一聲炮響,秦瓊二将從後進發,秦王兵回,兩下夾攻,劉兵大敗,殺死無數,降者極多。
雷琳、薛坦死戰得脫,前至首山,正逢宋金剛到,合并一處人馬,來與唐兵交鋒。
薛坦出馬,被唐将程知節一斧砍于馬下。
劉兵大敗,宋金剛引敗兵退入莒州城,閉門守護。
追兵四面圍合。
時值秋天,降下大雨,河水暴漲,運糧船隻從河口直至城下。
其雨連綿月餘不止,唐營外水深三尺,軍人驚惶。
幽州道總管羅仕信入中軍禀曰:“雨水連綿,營内沈坑,不能停住,望移屯于前面山上。
”秦王大怒,曰:“吾偏不知擒賊在迩? 安可亂移?汝等再言斬之!”仕信齊齊而退。
少時,宣州道總管田留安又來禀說:“軍皆怯水,意欲移營。
”秦王怒曰:“辄敢亂言,惑我軍心,推出斬之!”當時号令首級于營門,于是三軍鎮靜,秦王叫城北軍馬暫退,放城中劉軍采樵柴薪,牧放馬匹。
唐軍謝良壽曰:“昔日殿下攻西秦高墌之時,八部連進,晝夜不息,故數十日而平薛仁杲。
今遠奔而來,按兵不令攻打,一任霖雨滿營;又縱城中人樵柴,牧放牛馬,愚切疑也,請殿下教之。
”秦王笑曰:“汝雖為将,不知用兵之道也。
昔薛仁杲兵少糧多,城内可支一年,我軍四倍于仁杲、我糧尚不勾一月,以一月之糧而敵一年之糧,以四部之兵而敵一部之兵,不容不速也,是以不計死傷,與糧争競也。
今者劉兵多,我兵少,賊餓我飽,因此不必攻打,以待自走也。
走而擒之,無有不勝。
吾不掠牛馬,不絕采樵,是容賊走路也。
夫用兵者,詭道也。
若因事變,賊糧并盡,軍恃雨霖,未肯束手歸降,吾故示無能以安之。
若取小路以驚之,賊必沖突而死戰也。
此雨數日必晴,一晴并力攻打,賊可擒矣。
”衆皆拜曰:“此神武之算也。
” 卻說軍中數日果然雨霁天晴,秦王謂諸将曰:“來早四面圍合,并力打城。
”諸将得令,次日築土上掘地道,指魯鈎沖雲梯炮石,晝夜攻打,箭如急雨亂射。
城中糧盡,軍士疲困。
時金剛部将呂玄來見雷琳曰:“軍圍城外,吾軍糧盡,此城陷在目下,吾等死無地矣。
”琳曰:“東門盡是老弱之兵,我棄金剛而逃之,若何?”玄曰:“非丈夫也,何不擒金剛獻之,吾等全身遠害。
”琳曰:“金剛心腹也,爾我手足也,豈以手足而自傷其心腹乎?隻顧己身,殺彼何用。
”二人商議,定下計策。
呂榮暗來金剛馬院,觀其動靜,見後槽人皆睡着,殺死數人,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