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四上

關燈
切 次遠者轉運維艱若於一處采買恐價値一時昂貴【臣】分饬東兖二府所屬沿河一帶州縣酌量多寡分買複遴委府佐随買随收陸續運交俟各員買運報到【臣】不時奏 皇上赈濟萬姓歡呼【臣】桑梓關情接有【臣】母查氏家信 念【臣】阖家感沐 聖恩至隆極厚即捐糜頂踵無由仰報涓埃願捐銀四萬兩以備赈濟現在家中措辦令【臣】弟世侃具呈交送藩庫令【臣】代 奏【臣】不揣冒昧謹繕摺奏 聞伏祈 聖慈恩準施行【臣】謹 奏 此事俟浙撫具題到日再定爾等為地方紳宦遇此等事量力捐助公私兼濟亦屬通情順理之舉候朕另為斟酌 雍正二年十月初四日山東廵撫【臣】陳世倌謹 奏為恭承 聖訓叩謝 天恩事竊【臣】因家仆沽酒起釁一事仰籲 聖慈容【臣】解任赴質蒙 皇上聖谕指示【臣】跪讀之下且感且愧惶汗無地【臣】本 不敢以家門私事妄幹 天聽祗緣【臣】母查氏年屆八旬一生小心畏愼今因家 人角口涉入 欽案年老膽怯驚憂無措【臣】聞信惶惑不覺一時恍惚 器量褊小實如 聖谕至【臣】職分所在一切應行事宜照常料理不敢以 私廢公茲奉 恩谕感極涕零【臣】惟有竭蹷供職勉矢公爾忘私之義 而已【臣】謹望 阙叩謝 天恩【臣】謹 奏 此一案已據審明竟系爾家人之事黃叔琳如此負朕誠非人類鹽案一事更屬可笑黃叔琳自贻伊戚固無足惜朕初登大寶斷不能為伊屈法寛宥誤用之咎朕實抱愧耳 同日又 奏為遵 旨回奏事竊【臣】因戴思讷殉父一事罔知大義冒昧請 旌幹渎 宸聽罪不容逭蒙 皇上高天厚地之恩不加嚴譴 命【臣】明白回奏跪讀之下彌切悚惶謹将前後實情伏 地奏 聞緣思讷自幼失母随父在京未嘗一日暫離少年幸得科第舉動不免矜傲其學問文章原無表表出衆誠如 聖谕一無可取但伊聞訃後一切身家貨利棄之度外伊父所有餘赀盡寄伊兄分撥妻子在旁漠不一顧惟決意欲随父於地下自奉天回京即至呂祖祠籲禱期於夢中一見音容在寓或解佩刀或取腰系屢欲自裁時學【臣】吳襄方舘其家委曲開導不止一次是其愚性不解聞訃便決并非於舟中欲奸仆婦與【臣】妹角口始有此舉抵家兩月防之甚密絶不複言迨扁舟謝唁僅随三兩小童乘其不備自經舟次【臣】以揆之於禮雖未合宜而一片苦情實為可慘伏思 聖朝加意節孝即不合例者亦得立祠因不揣愚昧妄為陳情若果有奸污不孝之事不獨大失檢點且罪在欺罔更無可逭【臣】雖至愚亦斷不敢出此祗因思讷身後家庭分産不均頻年構怨【臣】妹與甥【臣】父現留養在蘇讒口騰謗情或有之但【臣】冒昧渎 奏罪實難辭伏乞 皇上敕部議處【臣】不勝惶恐待罪之至【臣】謹 奏 此舉爾大誤矣向後凡類斯等事其以此常加警惕更勿蹈輕率冒昧之咎他人何可倚恃惟當勉勵自修耳朕念爾祖父根基惜爾之才情故簡拔而委任之然施恩雖在於朕而能承受與否則在爾自為之天難谌命靡常獲罪於天無所禱也慎之一字宜終身誦之毋間特谕 雍正二年十月十五日山東廵撫【臣】陳世倌謹 奏為欽奉 上谕事竊【臣】凜遵 聖谕将河南山東回空糧船於十月十五日前催過臨清關【臣】随嚴饬各員分路逐節挨催從前所過船隻已經具摺 奏明今據臨清關委員報稱各省回空尾幫船已於本月十三日全數過臨清訖通計過船五千零九隻【臣】仍委遊擊傅為鬥等星夜催出東境趕赴新運所有尾幫全數過關日期理合奏 聞【臣】謹 奏 覽奏朕甚嘉悅此番催趱糧艘之兵弁察其最服勞奉公者當量加奬賞以鼓勵将來 雍正二年十二月初一日山東廵撫【臣】陳世倌謹 奏為恭報得雪日期事竊東省蒙 皇上敬勤昭格雨陽時若十一月十七日省城得雪寸餘其濟南東昌兖州各府屬州縣俱報得雪相同又二十七日晚至二十八日同雲密布灑雪缤紛【臣】委員四鄉查看各得雪三四寸又登州府所屬各州縣十一月初六初七及十一十二等日各報得雪四五寸不等而甯海州文登縣得雪至一二尺此誠來歲豐稔之兆理合恭報上慰 皇上宵旰勤民至意【臣】謹 奏 冬雪如此可謂應時之瑞但百凡隻宜據實無隐若稍涉粉飾以圖迎合不特於國家治理毫無益處且令天下後世竊笑我君臣為何如耶勉之慎之 雍正二年十二月初八日山東廵撫【臣】陳世倌謹 奏為 聖德優容如天【臣】心慚感無地謹具摺 奏謝 天恩事竊【臣】家人生事一案因奉 聖谕嚴切【臣】恐懼憂惕适調任布政使博爾多入京引見【臣】以同年舊好乞其代【臣】奏明惶恐負罪下情本屬 愚昧私見茲博爾多傳 谕蒙 皇上聖慈曲賜保全令【臣】嗣後小心謹慎毋得妄行【臣】 本一介昬愚毫無知識蒙 皇上天恩數月之内自詞臣擢任封疆似此 隆遇實出 聖明特逹之知【臣】外任未谙屢蹈愆尤又蒙 皇上時加訓谕格外矜全是【臣】之身命始終曲成皆賴聖主恩施【臣】萬不敢妄行自幹嚴譴【臣】唯有勉竭驽骀 捐糜頂踵以冀仰報 高厚之恩於萬一而已【臣】謹望 阙叩謝 天恩【臣】謹 奏 知道了實心敬信朕之訓誨而改過自新或冀善全始終若疑信兼半志慮不純恐将來噬臍莫及也今在禍福岐路之間在爾審擇而行之 朱批谕旨卷二十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