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回 清韓難生俘大院君 喪越疆罷斥恭内閣

關燈
繼辦理。

    吳長慶真也有能耐,軟誘硬恫,一連哄吓詐騙,竟被他把應正誘騙到營。

    立派幹員,解送到天津,聽候張樹聲發落。

    所有亂黨一百多人,悉數被捕,盡置于法,迅雷不及掩耳。

    張樹聲這樁事情,辦理得非常得勢。

    等到日本國派兵到來,亂事早已平靜了。

    憑他如何厲害,也不過定了償金開埠幾款條約而已。

    李應正被俘到天津,樹聲據實奏聞,請旨懲治。

     皇太後深仁厚澤,特下恩旨,免其治罪,并降旨李應正着在保定安置。

    後因國王哀懇,釋放回國,此系後話。

    當下吳長慶立了大功,張樹聲就奏保他率領所部留駐朝鮮。

     一波才平,一波又起,朝鮮事情,剛才舒齊,越南交涉,又接踵而起。

    原來越南舊阮王,嘉慶年間,因與新阮争國,曾向法蘭西借兵。

    當時原許滅掉新阮,即以巨金酬報。

    及至新阮滅掉,酬金隻付半數。

    鹹豐時光,又為殺害教民案子,與法國構兵,連遭敗仗。

    到同治元年,談和立約,割南圻之嘉定、邊和、定樣三省與法國。

    同治十一年,又開兵釁,再訂和約,又割掉永壟安江、河仙三剩于是南圻全為法踞,改嘉定為西貢,成為大隃。

    上年九月,法人欲實行紅河通商。

    逼越南驅除劉永福,并因和約内有代出資剿匪之條,駛兵船入東京。

    雲貴總督劉長佑得着消息,飛章入告,大略稱說:越南為滇粵之唇齒,國外之藩籬,法國垂涎越南已久,開市西貢,據其要害。

     同治十一年,複通賊将黃崇英,規取越東京、思渡、洪江以侵涼山,又欲割越南、廣西邊界地六百裡,為駐兵之所。

    臣前任廣西巡撫,即命師往援,法人不悅。

    籲告總理衙門,謂臣包藏禍心,有意敗盟。

    賴毅皇帝察臣愚忠,乃得出助剿之師,内外夾擊。

    越南招用劉永福以折法将沙酋之鋒,廣西兩軍,分擊賊黨,覆其巢穴,殲其渠魁。

    故法人寝謀,不敢遽吞越南,若将逾一紀。

    然法人終在必得越,得以窺滇粵之險,而舒楚蜀之路。

     入秋以來,增加越南水師。

    越南四境,皆有法人之迹。

    東埔人感法恩德,順以六百萬口,獻地歸附。

    越南危如累卵,勢必不支。

    同治十三年,法軍僅鳴炮示威,西三省已入于法。

    今複奪其東京,即不圖滅富春,已無能自立。

    法人志吞全越,既得之後,必請立領事于蒙自等處,以攘礦山金錫之利,現已時有法人入滇境,以觇形勢。

    倘法覆越南,逆回必導之内寇,逞其反噬之志。

    臣受任邊防,密迩外寇,不敢聞而不告。

    慈禧後就命駐英法使臣曾紀澤與法廷辯诘。

    一面谕令北洋大臣李鴻章籌商辦法,并谕沿邊、沿江、沿海督撫密為籌辦,這都是上年的事情。

    今年二月,忽得警報,法國兵艦已由西貢駛至海陽,勢将撲取東京,立谕滇督相機因應。

    三月,又調曾國荃為兩廣總督。

     此時越南東京已被法人攻破。

    朝廷用張樹聲奇計,密令滇粵防軍守于城外,以剿辦土匪為名,借圖進步。

    并令廣東兵艦出洋,遙為聲援。

    不意法軍在越南依舊肆無忌憚。

    沒奈何,隻得命滇督劉長佑遣道員沈壽榕帶兵出境,與廣西官軍連絡聲勢,保護越南。

    這時光,燕道滇粵,軍報往返,絡繹如電。

    一日,劉長佑飛奏:法人自破東京後,每日增兵,并憂重賞,以萬金購劉永福,十萬金取保勝州。

    刻下我防軍統領提督黃桂蘭駐師諒山。

     永福來谒言,方發兵赴北甯助守,保勝州有新部扼防,法人當不得逞。

    惟兵力單薄,懇求天朝援助等語。

    慈禧後詢問各軍機:“劉永福是怎樣一等人物?” 李鴻藻回奏道:“劉永福是廣西上思州人。

    鹹豐時光,廣西亂得要不得,永福率着三百個男兒好身手,闖出鎮南關,占據了保勝州。

    該地原是廣東人何均昌據着的,永福恃強,逐掉均昌,占有其地。

    彼時永福所部,都以黑旗為号,名叫‘黑旗軍’。

    黑旗軍勇悍善鬥,聽說法國人很忌憚他呢!” 慈禧後道:“越南王見他好,不見他好?” 李鴻藻道:“同治十二年這一年,法人攻破河内,法将安邺勾結了賊首黃崇英,謀占全越。

    黃崇英擁衆數萬,号稱‘黃旗’,聲勢很是厲害。

    越南王遣使招降永福,永福率領所部,越過宣光大嶺,繞馳河内,一戰而斬安邺。

    法人膽落,越南王要緊求和,命督師黃佐炎丞檄永福罷兵,封他為三宣副提督,管轄宣光、興化、山西三剩遂在保勝州設卡抽稅,越南王不能制,聽其自行收稅養兵。

    法人忌他,逼迫越南驅除,才釀出這回禍亂來。

    ” 慈禧後道:“如此說來,這劉永福倒也是個好漢了。

     ”随命廷臣,會議救越之策。

     會議未竟,劉長佑奏報又到,略言山西有失,則法軍西入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