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回 張之洞上書論繼統 崇皇帝奉旨鎮熱河
關燈
小
中
大
随傳軍機拟旨。
一時拟就,兩宮太後瞧時,上面寫着:前于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五日降旨,俟嗣皇帝生有皇子,即承嗣大行皇帝為嗣。
原以将來繼緒有人,可慰天下臣民之望,第我朝聖聖相承,皆未明定儲位。
彜訓昭垂,允宜歲世遵守。
是以前降谕旨,未将繼統一節宣示,具有深意。
吳可讀所請頒定大統之歸,實與本朝家法不合。
皇帝受穆宗毅皇帝付托之重,将來誕生皇子,自能慎選元良,缵承統緒,其繼大統者,為穆宗毅皇帝嗣子,守祖宗之成憲,示天下以無私,皇帝亦必能善體此意也。
所有吳可讀原奏及王大臣等會議折,林桐、翁同和、潘祖蔭聯銜折,寶廷、張之洞各一折,并閏三月十七日及本日谕旨,均着另錄一份,存毓慶宮。
至吳可讀此死建言,孤忠可憫,着交部照五品官例議恤。
欽此。
滿漢文武見了這道谕旨,紛紛議論,都說吳可讀一條性命,換得這麼一道旨意,總算不曾吃虧。
一人道:“可讀遺命葬在薊州,他說出薊州一步,即非死所,眷眷毅廟,耿耿惠陵,烈魄忠魂,自能千古。
” 一人道:“可讀還有一封給他兒子的信。
内稱:‘先皇殡天時,即拟就一疏,欲由都察院呈進。
彼時已以此身置之度外,嗣因一契友見之,勸餘不必以被罪之臣,又複冒昧上言。
且疏中援引近是情事,未盡确實,姑留以有待。
今不及待矣,甘心以死,自踐前日心中所言,以全畢生忠愛之忱。
我所以遲至今日者,以國家正有大事,豈可以小臣擾亂宸聽,故不遽引決,正為候朝廷大事竣耳。
’可見他慷慨捐軀,不是朝夕之間粹定的,安排了好久好久了。
” 正說着話,忽見一人匆匆奔入道:“不好了!日本國起兵攻打琉球,琉球人無力抵拒,一瞬間就滅亡了。
現在日本把琉球夷為沖繩縣了。
總理衙門王大臣得着消息,就向日本使臣争論:咱們的屬國,貴國何得恃強硬占?日本使臣并不回答。
這件事可弄大了,現在王大臣都入朝請旨去了。
估量去,怕要跟日本開仗呢。
” 衆人瞧時,發話的不是别個,就是總理衙門七品章京謝同壽。
衆人道:“此話确嗎?” 謝同壽道:“瞧今兒的旨意,十分中就能料到八九。
前任福建巡撫丁日昌,奉旨以總督銜專駐南洋,會同沈葆桢籌辦海防,節制沿海水師。
倘然不開仗,要辦這海防做什麼?” 衆人都道:“這一用兵,又不知要造化多少人呢。
新疆事情,左宗棠俘獲帛夏妻女并金相印父子,就得着二等侯的封爵,連他的部将劉錦棠,都得了個二等勇。
” 謝同壽道:“日本國力,可不比從前了,吞得琉球,他總有恃無恐,不然決不會這麼輕舉妄動。
” 衆人聽了,都不很信,當下無話。
流光如水,已屆端陽。
清朝制度,每逢佳節,懿親國戚,都要入宮叩賀的。
一等公崇绮,列在國戚裡。
孝哲毅皇後雖已崩掉,賀節的儀注,是不能免掉的,崇绮夫婦少不得備了幾色貢品,入宮應一個景兒。
宮中規矩,凡有品物入貢,無論國戚懿親,投遞職名貢單時,須先繳納小費于守宮門内監名叫宮門費。
崇绮當日照例送了二十兩銀子的宮門費。
宮門上内監,不很如意。
開言道:“公爺,你老人家是兩宮太後的親家呀,就多賞幾兩,太後臉上,也得光輝光輝。
” 崇绮道:“那是老例,咱們娘娘在日,也是如此。
現在娘娘沒了,我不減掉已經好了。
”内監見他不肯增添,心上很不舒服,因見崇绮貢單上不過是幾色繡物,幾色香料,并沒有奇珍異寶,想出一個法子,把他的職名貢單,排在第一呈上去,太後就要注目的。
慈禧後生性很喜歡人家奉承,不論節貢年貢,貢物珍貴的就喜歡,貢物簡陋,心上就不大高興。
那班内監就在這裡做手腳。
宮門費重的,貢品珍貴就替你列在前面,貢品簡陋,就替你排在後面,宮門費輕的,貢品珍貴,反替你列在後面;貢品簡陋,反替你排在前面。
所以宮門内監把崇绮職名貢單排在第一。
當下慈禧後瞧見崇绮貢單,都是不值錢的東西,心下大不為然。
冷笑道“難為他想着,巴巴的貢這幾色東西來。
那幾色東西,我知道定是人家送他,他嫌壞,用不着,轉與我的。
本來那蹄子的老子娘就不是好東西,他哪裡會有好了?” 這事,慈禧後生了半日的氣。
次晨上朝,恰好熱河都統出了缺,軍機開單請簡,慈禧後瞧了一瞧,隻把頭搖搖,一個也沒有圈出。
提起朱筆,寫了一行朱字道:熱河都統,着崇绮去。
欽此。
軍機自然遵旨。
宣布了恩命,朝臣無不愕然。
禦史孔憲勳奏稱:“碩輔不宜遠離,懇請收回成命。
” 慈禧後批斥“不準”。
于是堂堂國戚,遂遠谪西疆而去。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一時拟就,兩宮太後瞧時,上面寫着:前于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五日降旨,俟嗣皇帝生有皇子,即承嗣大行皇帝為嗣。
原以将來繼緒有人,可慰天下臣民之望,第我朝聖聖相承,皆未明定儲位。
彜訓昭垂,允宜歲世遵守。
是以前降谕旨,未将繼統一節宣示,具有深意。
吳可讀所請頒定大統之歸,實與本朝家法不合。
皇帝受穆宗毅皇帝付托之重,将來誕生皇子,自能慎選元良,缵承統緒,其繼大統者,為穆宗毅皇帝嗣子,守祖宗之成憲,示天下以無私,皇帝亦必能善體此意也。
所有吳可讀原奏及王大臣等會議折,林桐、翁同和、潘祖蔭聯銜折,寶廷、張之洞各一折,并閏三月十七日及本日谕旨,均着另錄一份,存毓慶宮。
至吳可讀此死建言,孤忠可憫,着交部照五品官例議恤。
欽此。
滿漢文武見了這道谕旨,紛紛議論,都說吳可讀一條性命,換得這麼一道旨意,總算不曾吃虧。
一人道:“可讀遺命葬在薊州,他說出薊州一步,即非死所,眷眷毅廟,耿耿惠陵,烈魄忠魂,自能千古。
” 一人道:“可讀還有一封給他兒子的信。
内稱:‘先皇殡天時,即拟就一疏,欲由都察院呈進。
彼時已以此身置之度外,嗣因一契友見之,勸餘不必以被罪之臣,又複冒昧上言。
且疏中援引近是情事,未盡确實,姑留以有待。
今不及待矣,甘心以死,自踐前日心中所言,以全畢生忠愛之忱。
我所以遲至今日者,以國家正有大事,豈可以小臣擾亂宸聽,故不遽引決,正為候朝廷大事竣耳。
’可見他慷慨捐軀,不是朝夕之間粹定的,安排了好久好久了。
” 正說着話,忽見一人匆匆奔入道:“不好了!日本國起兵攻打琉球,琉球人無力抵拒,一瞬間就滅亡了。
現在日本把琉球夷為沖繩縣了。
總理衙門王大臣得着消息,就向日本使臣争論:咱們的屬國,貴國何得恃強硬占?日本使臣并不回答。
這件事可弄大了,現在王大臣都入朝請旨去了。
估量去,怕要跟日本開仗呢。
” 衆人瞧時,發話的不是别個,就是總理衙門七品章京謝同壽。
衆人道:“此話确嗎?” 謝同壽道:“瞧今兒的旨意,十分中就能料到八九。
前任福建巡撫丁日昌,奉旨以總督銜專駐南洋,會同沈葆桢籌辦海防,節制沿海水師。
倘然不開仗,要辦這海防做什麼?” 衆人都道:“這一用兵,又不知要造化多少人呢。
新疆事情,左宗棠俘獲帛夏妻女并金相印父子,就得着二等侯的封爵,連他的部将劉錦棠,都得了個二等勇。
” 謝同壽道:“日本國力,可不比從前了,吞得琉球,他總有恃無恐,不然決不會這麼輕舉妄動。
” 衆人聽了,都不很信,當下無話。
流光如水,已屆端陽。
清朝制度,每逢佳節,懿親國戚,都要入宮叩賀的。
一等公崇绮,列在國戚裡。
孝哲毅皇後雖已崩掉,賀節的儀注,是不能免掉的,崇绮夫婦少不得備了幾色貢品,入宮應一個景兒。
宮中規矩,凡有品物入貢,無論國戚懿親,投遞職名貢單時,須先繳納小費于守宮門内監名叫宮門費。
崇绮當日照例送了二十兩銀子的宮門費。
宮門上内監,不很如意。
開言道:“公爺,你老人家是兩宮太後的親家呀,就多賞幾兩,太後臉上,也得光輝光輝。
” 崇绮道:“那是老例,咱們娘娘在日,也是如此。
現在娘娘沒了,我不減掉已經好了。
”内監見他不肯增添,心上很不舒服,因見崇绮貢單上不過是幾色繡物,幾色香料,并沒有奇珍異寶,想出一個法子,把他的職名貢單,排在第一呈上去,太後就要注目的。
慈禧後生性很喜歡人家奉承,不論節貢年貢,貢物珍貴的就喜歡,貢物簡陋,心上就不大高興。
那班内監就在這裡做手腳。
宮門費重的,貢品珍貴就替你列在前面,貢品簡陋,就替你排在後面,宮門費輕的,貢品珍貴,反替你列在後面;貢品簡陋,反替你排在前面。
所以宮門内監把崇绮職名貢單排在第一。
當下慈禧後瞧見崇绮貢單,都是不值錢的東西,心下大不為然。
冷笑道“難為他想着,巴巴的貢這幾色東西來。
那幾色東西,我知道定是人家送他,他嫌壞,用不着,轉與我的。
本來那蹄子的老子娘就不是好東西,他哪裡會有好了?” 這事,慈禧後生了半日的氣。
次晨上朝,恰好熱河都統出了缺,軍機開單請簡,慈禧後瞧了一瞧,隻把頭搖搖,一個也沒有圈出。
提起朱筆,寫了一行朱字道:熱河都統,着崇绮去。
欽此。
軍機自然遵旨。
宣布了恩命,朝臣無不愕然。
禦史孔憲勳奏稱:“碩輔不宜遠離,懇請收回成命。
” 慈禧後批斥“不準”。
于是堂堂國戚,遂遠谪西疆而去。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