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回 訪奸人假公子正法 貶佞黨真義士面君

關燈
第四十八回訪奸人假公子正法貶佞黨真義士面君 且說公孫策與三位公子回來,将文大人之言一一禀明。

    大公子又将認得冒名的武吉祥也回了。

    惟有包興一瘸一拐,見了包公,将孫榮蠻打的情節述了一遍。

    包公安慰了他一番,叫他且自歇息将養。

    衆人彼此見了三位公子,也就告别了。

    來至公廳,大家設席與包興壓驚。

    裡面卻是相爺與三位公子接風撣塵,就在後面同定夫人、三位公子叙天倫之樂。

     單言文大人具了奏折,連龐吉的書信與開封府的文書,俱各随折奏聞。

    天子看了,又喜又惱:喜的是包卿子侄并無此事,可見他傳家有法,不愧詩書門第,将來總可以繼紹簪纓。

    惱的是龐吉屢與包卿作對,總是他的理虧。

    如今索性與孫榮等竟成群黨,全無顧忌,這不是有意要陷害大臣麼?他真要如此,叫朕也難護庇了。

    便将文彥博原折案卷人犯,俱交開封府問訊。

    包公接到此旨,看了案卷,升堂。

    略問了問趙慶,将武吉祥帶上堂來,一鞫即服。

    又問他同事者多少人。

    武吉祥道:“小人有個兄弟,名叫武平安,他原假充包旺,還有兩個伴當。

    不想風聲一露,他們就預先逃走了。

    ”包公因有龐吉私書,上面有查來各處數目,不得不問。

    果然數目相符。

    又問他:“有個包興,曾給你送信,卻在何處?說的是何言語?”武吉祥便将在飯鋪内說的話,一一回明。

    包公道:“若見了此人,你可認得麼?”武吉祥道:“若見了面,自然認得。

    ”包公叫他畫招,暫且收監。

    包公問道:“今日當值的是誰?”隻見下面上來二人,跪禀道:“是小人江樊、黃茂。

    ”包公看了,又添派了馬步快頭耿春、鄭平二人,吩咐道:“你四人前往龐府左右,細細訪查。

    如有面貌與包興相仿的,隻管拿來。

    ”四個人領命去了。

    包公退堂來至書房,請了公孫先生來商議具折複奏,并定罪名處分等事不表。

     且言領了相谕的四人,暗暗來到龐府,分為兩路細細訪查。

    及至兩下裡四個人走個對頭,俱各搖頭。

    四人會意,這是沒有的緣故。

    彼此納悶,可往哪裡去尋呢?真事有湊巧,隻見那邊來了個醉漢,旁邊有一人用手相攙,恰恰的仿佛包興。

    四人喜不自勝,就迎了上來。

    隻聽那醉漢道:“老二啊!你今兒請了我了,你算包興兄弟了;你要是不請我呀,你可就是包興的兒子了。

    ”說罷,哈哈大笑。

    又聽那人道:“你滿嘴裡說的是些什麼?喝點酒兒混鬧。

    這叫人聽見是什麼意思?”說話之間,四人已來到跟前,将二人一同獲住,套上鐵鍊,拉着就走。

    這人吓得面目焦黃,不知何事。

    那醉漢還胡言亂語的講交情過節兒。

    四個人也不理他。

    及至來到開封府,着二人看守,二人回話。

     包公正在書房與公孫先生商議奏折,見江樊、耿春二人進來,便将如何拿的一一禀明。

    包公聽了,立刻升堂。

    先将醉漢帶上來問道:“你叫什麼名字?”醉漢道:“小人叫龐明,在龐府帳房裡寫帳。

    ”包公問道:“那一個,他叫什麼?”龐明道:“他叫龐光,也在龐府帳房裡。

    我們倆是同手兒夥計。

    ”包公道:“他既叫龐光,為何你又叫他包興呢?講!”龐明道:“這個那個他是什麼件事情。

    他這那麼這麼件事情呢。

    ”包公吩咐:“掌嘴!”龐明忙道:“我說,我說!他原當過包興,得了十兩銀子。

    小人才嘔着他,喝了他個酒兒。

    就是說兄弟咧,兒子咧,我們原本頑笑,并沒有打架拌嘴,不知為什麼就把我們拿來了。

    ”包公吩咐将他帶下去,把龐光帶上堂來。

    包公看了,果然有些仿佛包興,把驚堂木一拍道:“龐光,你把假冒包興情由訴上來!”龐光道:“并無此事啊。

    龐明是喝醉了,滿口裡胡說。

    ”包公叫提武吉祥上堂,當面認來。

    武吉祥見了龐光道:“和小人在飯鋪說話的,正是此人。

    ”龐光聽了,心下慌張。

    包公吩咐拉下去,重打二十大闆。

    打得他叫苦連天,不能不說。

    便将龐吉與孫榮、廖天成在書房如何定計說了,“恐包三公子不應,故此叫小人假扮包興,告訴三公子隻管應承,自有相爺解救。

    别的,小人一概不知。

    ”包公叫他畫了供,同武吉祥一并寄監,俟參奏下來,再行釋放。

    龐明無事,叫他去了。

     包公仍來至書房,将此事也叙入折内。

    定了武吉祥禦刑處死。

    “至于龐吉與孫榮、廖天成私定陰謀,攔截欽犯。

    傳遞私信,皆屬挾私陷害,臣不敢妄拟罪名,仰乞聖聰明示,壑鑒施行。

    ”此本一上,仁宗看畢,心中十分不悅。

    即明發上谕:“龐吉屢設奸謀,頻施毒計,挾制首相,讒害大臣,理宜貶為庶民,以懲其罪。

    姑念其在朝有年,身為國戚,着仍加恩賞給太師銜,賞食全俸,不準入朝從政。

    倘再不知自勵,暗生事端,即當從重治罪。

    孫榮、廖天成阿附龐吉,結成黨類,實屬不知自愛,俱着降三級調用。

    餘依議。

    欽此。

    ”此旨一下,衆人無不稱快。

    包公奉旨,用狗頭鍘将武吉祥正法。

    龐光釋放。

    趙慶亦着他回去,額外賞銀十兩。

    立刻行文到管城縣,趙慶仍然在役當差。

     此事已結,包公便慶壽辰。

    聖上與太後俱有賞赉。

    至于衆官祝賀,凡送禮者俱是壁回。

    衆官亦多有不敢送者,因知相爺為人忠梗無私。

    不必細述。

     過了生辰,即叫三位公子回去。

    惟有三公子,包公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