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回 錯遞呈權奸施毒計 巧結案公子辨奇冤

關燈
質對才是。

    ”孫榮道:“那有工夫與你閑講。

    左右,與我夾起來!”文大人在上,實實看不過,聽不上,便叫左右把包世榮帶上當面對證。

     包世榮上堂,見了包興,看了半天道:“生員見的那人雖與他相仿,隻是黑瘦些,卻不是這等白胖。

    ”孫榮聽了,自覺着有些不妥。

    忽見差役禀道:“開封府差主簿公孫策,赍有文書,當堂投遞。

    ”文大人不知何事,便叫領進來。

    公孫策當下投了文書,在一旁站立。

    文大人當堂拆封,将來文一看,笑容滿面,對公孫策道:“他三個俱在此麼?”公孫策道:“是。

    現在外面。

    ”文大人道:“着他們進來。

    ”公孫策轉身出去。

    文大人方将來文與孫、廖二人看了。

    兩個賊登時就目瞪口呆,面目更色,竟不知如何是好。

     不多時,隻見公孫策領進了三個少年,俱是英俊非常,獨有第三十個尤覺清秀。

    三個人向上打恭。

    文大人立起身來道:“三位公子免禮。

    ”大公子包世恩、二公子包世勳卻不言語,獨有三公子包世榮道:“家叔多多上複文老伯,叫晚生親至公堂,與假冒名的當堂質對。

    此事關系生員的聲名,故敢冒昧直陳,望乞寬宥。

    ”不料大公子一眼看見當堂跪的那人,便問道:“你不是武吉祥麼?”誰知那人見了三位公子到來,已然吓得魂不附體,如今又聽大爺一問,不覺得抖衣而戰,哪裡還答應得出來呢。

    文大人聽了,問道:“怎麼?你認得此人麼?”大公子道:“他是弟兄兩個。

    他叫武吉祥,他兄弟叫武平安,原是晚生家的仆從。

    隻因他二人不守本分,因此将他二人攆出去了。

    不知他為何又假冒我三弟之名前來?”文大人又看了看武吉祥,面貌果與三公子有些相仿,心中早巳明白,便道:“三位公子請回衙署。

    ”又向公孫策道:“主簿回去,多多上複閣台,就說我這裡即刻具本複奏,并将包興帶回,且聽綸音便了。

    ”三位公子又向上一躬,退下堂來。

    公孫策扶着包興,一同回開封府去了。

     且說包公自那日被龐吉參了一本,始知三公子在外胡為。

    回到衙中,又氣又恨又慚愧。

    氣的是大老爺養子不教;恨的是三公子年少無知,在外闖此大禍,恨不能自己把他拿住,依法處治;所愧者,自己勵精圖治,為國忘家,不想後輩子侄,不能恪守家範,以緻生出事來,使我在大廷之上,碰頭請罪,真讓人羞死。

    從此後有何面目在相位忝居呢?越想越煩惱,這些日,連飲食俱各減了。

    後來又聽得三公子解到,聖上添了三堂會審,便覺心上難安。

    偏偏又把包興傳去,不知為着何事。

    正在局促不安之時,忽見差役帶進一人,包公雖然認得,一時想不起來。

    隻見那人朝上跪倒道:“小人包旺,與老爺叩頭。

    ”包公聽了,方想起果是包旺,心中暗道:“他必是為三公子之事而來。

    ”暫且按住心頭之火,問道:“你來此何事?”包旺道:“小人奉了太老爺、太夫人、大老爺、大夫人之命,帶領三位公子前來與相爺慶壽。

    ”包公聽了,不覺詫異道:“三位公子在哪裡?”包旺道:“少刻就到。

    ”包公便叫李才同定包旺在外立等,三位公子到了,即刻領來。

    二人領命去了。

    包公此時早已料到此事有些蹊跷了。

    少時,隻見李才領定三位公子進來。

    包公一見;滿心歡喜。

    三位公子參見已畢,包公攙扶起來,請了父母的安好,候了兄嫂的起居。

    又見三人中,惟有三公子相貌清奇,更覺喜愛。

    便叫李才帶領三位公子進内給夫人請安。

    包公既見了三位公子,便料定那個是假冒名的了。

    立刻請公孫先生來,告訴了此事,急辦文書,帶領三位公子到大理寺當面質對。

     此時,展爺與盧義士、四勇士俱各聽明了。

    惟有趙虎暗暗更加歡喜。

    展南俠便帶領三義四勇,來到書房,與相爺稱賀。

    包公此時把連日悶氣登時消盡。

    見了衆人進來,更覺歡喜暢快,便命大家坐了。

    就此,将此事忖度了一番。

    然後又問了問這幾日訪查的光景。

    俱各回言并無下落。

    還是盧方忠厚的心腸,立了個主意道:“恩相為此事甚是焦心,而且欽限又緊,莫若恩相再遇聖上追問之時,且先将盧方等三人奏知聖上,一來且安聖心,二來理當請罪。

    如能夠讨下限來,豈不又緩一步麼?”包公道:“盧義士說的也是,且看機會便了。

    ”正說間,公孫策帶領三位公子回來,到了書房參見。

    未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