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回 錦毛鼠龍樓封護衛 鄧九如飯店遇恩星
關燈
小
中
大
至丹墀之上。
仁宗見白玉堂一表人物,再想他所做之事,真有人所不能的本領,人所不能的膽量,聖心歡喜非常,就依着包卿的密奏,立刻傳旨:“加封展昭實受四品護衛之職。
其所遺四品護衛之銜,即着白玉堂補授,與展昭同在開封府供職,以為輔弼。
”白玉堂到了此時,心平氣和,惟有俯首謝恩。
下了丹墀。
見了衆人。
大家道喜。
惟盧方更覺歡喜。
至散朝之後,随到開封府。
此時早有報錄之人報到,大家俱知白五爺得了護衛,無不快樂。
白玉堂換了服色,展爺帶到書房,與相爺行參。
包公又勉勵了多少言語,仍叫公孫先生替白護衛具謝恩折子,預備明早入朝,代奏謝恩。
一切事宜完畢,白玉堂果然設了豐盛酒席,酬謝知己。
這一日,群雄豪聚:上面是盧方,左有公孫先生,右有展爺。
這邊廂王、馬、張,那邊廂趙、徐、蔣,白玉堂卻在下面相陪。
大家開懷暢飲,獨有盧爺有些愀然不樂之狀。
王朝道:“盧大哥,今日兄弟相聚,而且五弟封職,理當快樂,為何大哥郁郁不樂呢?”蔣平道,“大哥不樂,小弟知道。
”馬漢道:“四弟,大哥端的為着何事?”蔣平道:“二哥,你不曉得。
我弟兄原是五人,如今四個人俱各受職,惟有我二哥不在座中。
大哥焉有不想念的呢?”蔣平這裡說着,誰知盧爺那裡早已落下淚來。
白玉堂便低下頭去了。
衆人見此光景,登時的都默默無言。
半晌,隻聽蔣平歎道:“大哥不用為難。
此事原是小弟做的,我明日便找二哥去如何!”白玉堂忙插言道:“小弟與四哥同去。
”盧方道:“這倒不消。
你乃新受皇恩,不可遠出。
況且找你二哥,又不是私訪緝捕,要去多人何用?隻你四哥一人足矣。
”白玉堂說:“就依大哥吩咐。
”公孫先生與展爺又用言語勸慰了一番,盧方才把愁眉展放。
大家豁拳行令,快樂非常。
到了次日,蔣平回明相爺去找韓彰,自己卻扮了個道士行裝,仍奔丹鳳嶺翠雲峰而來。
且說韓彰自掃墓之後,打聽得蔣平等由平縣已然起身,他便離了靈佑寺,竟奔杭州而來,意欲遊賞西湖。
一日,來到仁和縣,天氣已晚,便在鎮店找了客寓住了。
吃畢晚飯後,剛要歇息,忽聽隔壁房中有小孩子啼哭之聲,又有個山西人唠哩唠叨不知說什麼。
心中委決不下,隻得出房來到這邊,悄悄張望。
見那山西人,左一掌,右一掌,打那小孩子,叫那小孩子叫他父親,偏偏的那小孩子卻不肯。
韓二爺看了,心中納悶。
又見那小孩子挨打可憐,不由地邁步上前勸道:“朋友,這是為何?他一個小孩子家,如何禁得住你打呢?”那山西人道:“客官,你不曉得。
這懷(壞)小娃娃是哦(我)前途花了五兩銀子買來作幹兒的。
一爐(路)上哄着他遲(吃),哄着他哈(喝),他總叫哦(我)大收(叔)。
哦就說他:‘你不要叫哦(我)大收(叔),你叫我樂子,大收(叔)與樂子沒有什麼分别,不過是一蹭兒撥(罷)咧。
’可奈這娃娃到了店裡,他不但不叫哦(我)樂子,連大收(叔)也不叫了,竟管着哦(我)叫一蹭兒。
客官,你想想,這一蹭兒是懷什麼敦希(東西)呢?”韓爺聽了,不由地要笑。
又見那小孩子眉目清秀,瞅着韓爺,頗有望救之意。
韓爺更覺不忍,連忙說道:“人生各有緣分。
我看這小孩子,很愛惜他。
你若将他轉賣于我,我便将原價奉還。
”那山西人道:“既如此,微贈些利息,我便賣給客官。
”韓二爺道:“這也有限之事。
”即向兜肚内摸出五六兩一錠,額外又有一塊不足二兩,托于掌上道:“這是五兩一錠,添上這塊,算作利息。
你道如何?”那山西人看着銀子,眼中出火道:“求(就)是折(這)樣罷。
我沒有娃娃累贅,我還要趕爐呢。
咱蒙(們)仍蠅(人銀)兩交,各無反悔。
”說罷,他将小孩子領過來,交與韓爺。
韓爺卻将銀子遞過。
這山西人接銀在手,頭也不回,揚長出店去韓爺反生疑忌。
隻聽小孩子道:“真便宜他,也難為他。
”韓爺問道:“此話怎講?”小孩子道:“請問伯伯住于何處?”韓爺道,“就在間壁房内。
”小孩子道:“既如此,請到那邊再為細述。
”韓爺見小孩子說話
仁宗見白玉堂一表人物,再想他所做之事,真有人所不能的本領,人所不能的膽量,聖心歡喜非常,就依着包卿的密奏,立刻傳旨:“加封展昭實受四品護衛之職。
其所遺四品護衛之銜,即着白玉堂補授,與展昭同在開封府供職,以為輔弼。
”白玉堂到了此時,心平氣和,惟有俯首謝恩。
下了丹墀。
見了衆人。
大家道喜。
惟盧方更覺歡喜。
至散朝之後,随到開封府。
此時早有報錄之人報到,大家俱知白五爺得了護衛,無不快樂。
白玉堂換了服色,展爺帶到書房,與相爺行參。
包公又勉勵了多少言語,仍叫公孫先生替白護衛具謝恩折子,預備明早入朝,代奏謝恩。
一切事宜完畢,白玉堂果然設了豐盛酒席,酬謝知己。
這一日,群雄豪聚:上面是盧方,左有公孫先生,右有展爺。
這邊廂王、馬、張,那邊廂趙、徐、蔣,白玉堂卻在下面相陪。
大家開懷暢飲,獨有盧爺有些愀然不樂之狀。
王朝道:“盧大哥,今日兄弟相聚,而且五弟封職,理當快樂,為何大哥郁郁不樂呢?”蔣平道,“大哥不樂,小弟知道。
”馬漢道:“四弟,大哥端的為着何事?”蔣平道:“二哥,你不曉得。
我弟兄原是五人,如今四個人俱各受職,惟有我二哥不在座中。
大哥焉有不想念的呢?”蔣平這裡說着,誰知盧爺那裡早已落下淚來。
白玉堂便低下頭去了。
衆人見此光景,登時的都默默無言。
半晌,隻聽蔣平歎道:“大哥不用為難。
此事原是小弟做的,我明日便找二哥去如何!”白玉堂忙插言道:“小弟與四哥同去。
”盧方道:“這倒不消。
你乃新受皇恩,不可遠出。
況且找你二哥,又不是私訪緝捕,要去多人何用?隻你四哥一人足矣。
”白玉堂說:“就依大哥吩咐。
”公孫先生與展爺又用言語勸慰了一番,盧方才把愁眉展放。
大家豁拳行令,快樂非常。
到了次日,蔣平回明相爺去找韓彰,自己卻扮了個道士行裝,仍奔丹鳳嶺翠雲峰而來。
且說韓彰自掃墓之後,打聽得蔣平等由平縣已然起身,他便離了靈佑寺,竟奔杭州而來,意欲遊賞西湖。
一日,來到仁和縣,天氣已晚,便在鎮店找了客寓住了。
吃畢晚飯後,剛要歇息,忽聽隔壁房中有小孩子啼哭之聲,又有個山西人唠哩唠叨不知說什麼。
心中委決不下,隻得出房來到這邊,悄悄張望。
見那山西人,左一掌,右一掌,打那小孩子,叫那小孩子叫他父親,偏偏的那小孩子卻不肯。
韓二爺看了,心中納悶。
又見那小孩子挨打可憐,不由地邁步上前勸道:“朋友,這是為何?他一個小孩子家,如何禁得住你打呢?”那山西人道:“客官,你不曉得。
這懷(壞)小娃娃是哦(我)前途花了五兩銀子買來作幹兒的。
一爐(路)上哄着他遲(吃),哄着他哈(喝),他總叫哦(我)大收(叔)。
哦就說他:‘你不要叫哦(我)大收(叔),你叫我樂子,大收(叔)與樂子沒有什麼分别,不過是一蹭兒撥(罷)咧。
’可奈這娃娃到了店裡,他不但不叫哦(我)樂子,連大收(叔)也不叫了,竟管着哦(我)叫一蹭兒。
客官,你想想,這一蹭兒是懷什麼敦希(東西)呢?”韓爺聽了,不由地要笑。
又見那小孩子眉目清秀,瞅着韓爺,頗有望救之意。
韓爺更覺不忍,連忙說道:“人生各有緣分。
我看這小孩子,很愛惜他。
你若将他轉賣于我,我便将原價奉還。
”那山西人道:“既如此,微贈些利息,我便賣給客官。
”韓二爺道:“這也有限之事。
”即向兜肚内摸出五六兩一錠,額外又有一塊不足二兩,托于掌上道:“這是五兩一錠,添上這塊,算作利息。
你道如何?”那山西人看着銀子,眼中出火道:“求(就)是折(這)樣罷。
我沒有娃娃累贅,我還要趕爐呢。
咱蒙(們)仍蠅(人銀)兩交,各無反悔。
”說罷,他将小孩子領過來,交與韓爺。
韓爺卻将銀子遞過。
這山西人接銀在手,頭也不回,揚長出店去韓爺反生疑忌。
隻聽小孩子道:“真便宜他,也難為他。
”韓爺問道:“此話怎講?”小孩子道:“請問伯伯住于何處?”韓爺道,“就在間壁房内。
”小孩子道:“既如此,請到那邊再為細述。
”韓爺見小孩子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