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朝通典卷四十
關燈
小
中
大
兩】蒙古副都統漢軍副都統步軍翼尉內大臣散秩大臣鑾儀使上駟院卿奉宸苑卿武備院卿【四百兩】參領【六十兩】副參領前鋒侍衛印房官【四十兩】至各直省大小文員俸銀俱照在京文員正俸按品支領在外武職俸銀正一品【九十五兩有奇】從一品【八十一兩有奇】正二品【六十七兩有奇】從二品【五十三兩有奇】正從三品【三十九兩有奇】正從四品【二十七兩有奇】正從五品【一十八兩有奇】正從六品【一十四兩有奇】正從七品【一十二兩有奇】薪銀正從一品正從二品【一百四十四兩】正從三品【一百二十兩】正從四品【七十二兩】正從五品【四十八兩】正從六品正從七品【三十二兩】乾隆十八年改提督為從一品總兵官為正二品各按品給俸如制至直省文員養廉之設始於雍正二年山西巡撫諾岷奏請以耗羨之存公者即其贏餘定為各官養廉嗣後各省大吏俱奏請仿效其法蒙世宗憲皇帝次第允行逮我皇上禦極之初復增定佐雜各官養廉其多寡之數詳見戶部則例廩祿門內茲不悉載
(臣)等謹按國朝定制於俸祿之外加給外吏養廉仰見加惠臣工及杜止貪墨之至意若夫酌耗羨之多寡分差務之繁簡同一省而官有等差同一官而數有等差自督撫司道以至佐貳雜職為數遞減不等皆核其籍於戶部至八旗武職大臣及各員舊給親兵隨糧直省武職自提鎮至將弁舊有親丁名糧另詳兵典又考杜典及五朝典秩祿後復有職田一門國初勳臣皆給莊田以代廩祿尋即按器給祿其莊田之數詳見田賦不另贅
△秩品【滿漢文職 滿漢武職 土官武職】
滿漢文職
滿漢武職
土官武職
·滿漢文職
正一品
太師 太傅 太保殿閣大學士【初定滿洲一品漢人二品後俱改為正二品兼各部尚書銜今定正一品】
從一品
少師 少傅 少保 太子太師 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各部院尚書 都察院左右都禦史【初制尚書都禦史滿洲俱一品漢人俱二品後俱改為二品康熙六年復改滿洲為一品九年俱定為正二品雍正八年俱升為從一品】
正二品
太子少師 太子少傅 太子少保 各省總督【加尚書銜者從一品】 各部院左右侍郎【初制滿洲漢軍二品漢人三品順治十六年改俱三品康熙六年復改滿洲為二品九年定俱為正三品雍正八年升為從二品乾隆十四年復升為正二品】 內務府總管【初定三品今定正二品】
從二品
內閣學士【初定滿洲漢軍二品漢人三品後改為正五品以兼禮部侍郎銜從侍郎品級為正三品今定從二品】 翰林院掌院學士【初定正五品以兼禮部侍郎銜從侍郎品級為正三品今定從二品無專員以閣部大臣翰林出身者領之】 各省巡撫【加侍郎銜正二品】 布政使司布政使
正三品
都察院左右副都禦史 宗人府府丞 通政使司通政使【滿洲初係二品後改為三品復改為二品今定為正三品】 大理寺卿【滿洲初係二品後改為三品復改為二品今定為正三品】 詹事府詹事 太常寺卿 順天奉天二府府尹 武備院卿上駟院卿 奉宸苑卿 孔廟三品執事官 按察使司按察使
從三品
光祿寺卿 太僕寺卿 都轉鹽運使司運使
正四品
通政使司副使【滿洲初係三品後改為正四品】 大理寺少卿【滿洲初係三品後改為四品復改為三品今定為正四品】 詹事府少詹事 太常寺少卿 太僕寺少卿 鴻臚寺卿【滿洲初係三品後定為正四品】 順天奉天二府府丞 四品太廟尉陵寢掌關防官陵寢尚茶正陵寢尚膳正孔廟四品執事官 各省守巡道
從四品
內閣侍讀學士【初係三品後改為從五品兼太常寺卿銜尋停兼銜後定為從四品】 翰林院侍讀學士【初係從五品後定為從四品侍講學士同】 翰林院侍講學士 國子監祭酒【滿洲初係三品後定為從四品兼太常寺少卿銜後停兼銜】 都轉鹽運使司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