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回
關燈
小
中
大
卻說這王夢笙太史,那年由廣東奉母回家鄉試,其時任天然正在廬陵任下,彼此常見,甚為投契。
這天,王夢笙來替葉勉湖送行,順便拜訪任天然,也就請了王夢笙說道:“聽見天翁辭了新建,真是志趨高尚欽佩之至。
”任天然道:“實在自己才力不及,我們既落風塵,哪裡還能講甚高尚。
”王夢笙又道:“引見何日榮行,将來是否仍到敝省?”任天然道:“引見當拟稍遲,省份更難預定,我倒是想到上海去逛逛,這家眷安置何處才好,當枉躊躇。
”王夢笙道:“天翁要到上海,我卻也因為公司裡事要到上海,幾時我們結體豈不大妙,天翁寶眷我看最好同到上海,否則不如住在九江,我弟内人的泰山就是我業師謝達夫先生,天翁也是認得的,正打廬陵教官任上交卸,日内就要過此。
他是九江人,不如托他找新房子,将來天翁出門,也可以托他照應照應。
”任天然說:“這倒甚好,就是如此罷。
”王夢笙坐了一刻去了。
任天然告訴和氏夫人,也很以為然,隔了幾天謝達夫過鏡,王夢笙知會了,任天然當面托了他。
謝達夫滿口應允。
任天然領了咨文,約着王夢笙帶了家眷,一齊動身到了九江,同去找謝達夫。
謝達夫見面就說道:“天翁的房子已代覓妥,就在兄弟的間壁是有樓的,樓下的房子不大好,樓上一面對着長江,一面看見廬山,倒也十分軒敞,天翁寶眷,人口不多也住得下了,房租也還便宜,我們停會就去看看罷。
”原來這謝達夫住在九江城外,他這房子也有樓對着廬山,那面為人家房子遮住,所以看不見江。
任天然說道:“費心,費心。
”看見謝警文的轎子進來,曉得他父女翁婿總有話談,不便久坐,就說:“勞動達翁就同去看看罷!” 謝達夫答應了,當下三人一齊出門。
不多幾步就到,是在一家土店裡,進去樓下一米租與這土店,所有餘剩的在外,房子不多,樓上卻是全的,果然甚為合式。
有這土店在外頭也覺得放心,這房子也是一位紳士的,全家都在别省做官,就托這土店經管。
當下遞了租約,打掃打掃。
次日就搬了進來。
和氏夫人看這房子,真是“四面高山作屏障,一家終日在樓台”,說比囚在那些衙門裡,眼目舒暢得多了。
任天然連庶出的共有三子一女。
大的十七歲,取名任達号伯舒,中文還算通順,預備将來帶他進京贅升,順便送入本藉大具補的學堂;二的十四歲,名叫任通号仲撤,因他英文英語尚好,想帶他到上海找個學堂學學;三的才三歲,是庶出的,取名逖;女兒也十一歲了,名叫任逸号佩雲。
任天然同王夢笙朝夕過從甚為合适,就同他換了帖。
和氏夫人同謝警文及喜姨娘也時來往。
任天然将家事部署部署,帶了任通,王夢笙也帶了謝警文一同動身,坐的是江善輪船官艙,走出艙口橫門就是船頂,一望長江眼界最闊。
謝警文還是那年十一歲的時候,從廣東回來坐過的,如今已将近十年了。
天涯芳草,人事滄桑,頗覺得有些感慨,幸喜有個知心着意的司馬相如陪着,也還可以略遣幽懷。
這天到鎮江的時候,已有十點多鐘。
王夢笙朦胧睡着,謝警文把他推醒,逼着他起來,陪他去看外邊風景。
王夢笙不能拂這愛寵的意思,連忙起身同出房來,吩咐家人看好了東西,到了碼頭要留心些。
這時,正在六月下弦的時候,夜涼微逼,弓月初升,隻見燈火星星,青山阮阮。
王夢笙攜着玉人纖纖微步,低嗔輕語,逸趣橫生,真令人瞇雙星,見而生妒也不枉。
王夢笙曾經銷魂獄中,經過那一番的苦楚。
恰好任天然也帶着兒子出來看看,謝警文是見慣了的,倒也沒有甚麼避忌。
不一時,到了碼頭,那船慢慢的調頭靠了上去,登時人聲鼎沸,上下絡繹。
這頂上一層雖還沒有甚麼人上來,也就覺得嘈雜異常,仍各自回到艙中,就有些賣瓜子、桃子、梨藕、豆腐幹、南瓜子的,跑到各人房艙口兜攬生意。
警文叫了頭,買了點說:“我們弄杯酒吃吃,等開了船再去看看進山好不好?”夢笙說:“甚好,甚好!”就在網籃裡取了一個白玫瑰燒的瓶子出來說:“就是吃冷的罷。
”兩人淺斟低酌,漸覺微醺,這艙靠了有一個多時辰才開船。
那任天然已經睡了,他們也不去驚動,叫小丫頭把酒杯碗盞洗了收好,又同着出來看那遠山屹峙,中流燈火阗寐,映着這半輪皓月,從那冷淡中現出一種清華景象,兩人并肩握手,倚着欄杆,看了半天皆覺得心神舒暢。
看書的諸位這色字、情字、淫字的趣味,到這種光景才算登峰造極,不過非男女兩人的程度,皆到這個分際,彼此能領略,若其間稍有等差,便不免有個委曲求歡的心思比這樂趣就減了一等。
做書的常想:倘使中國婚姻也由男女自擇,或者可以彌此男女程度相差的缺陷。
然而,恐隻未必見得。
你看那泰西小說所載的,其中也往往限于财勢,不能铢(钅兩)悉稱。
若像這王夢笙、謝警文兩人,真是不容易逢着呢!不過遇着個講宋學的先生,又要批評他們合不以正了。
第二天,十二點多鐘到了上海。
任天然因為要多住幾天,領略領略風景,就不去住那些名利城、長管、泰安等棧,卻接了四馬頭石路上吉升棧的一張招子。
王夢笙也同他同住到了棧裡,各人開了一間官房。
那吉升棧旁邊就是個盆湯,王夢笙、任天然看家人把房間鋪設好了,就帶着任通同到這盆湯裡洗浴剃頭。
這天也不去看朋友,王夢笙作東,同到金谷香吃了大餐,又到丹桂看戲,謝警文坐的是馬車,他們三人皆是步行,次日吃了飯,任天然要去看管通甫,托他找學堂,王夢笙說:“我也同去。
”兩人就坐了一部馬車,到了管通甫那裡,都是熟人自然請見,管通甫道:“兩位難得來的,天翁更是長遠不見,還是你引見出京的那年,我們會的,到省之後恭喜一帆風順。
現在想是卓異進京。
”
這天,王夢笙來替葉勉湖送行,順便拜訪任天然,也就請了王夢笙說道:“聽見天翁辭了新建,真是志趨高尚欽佩之至。
”任天然道:“實在自己才力不及,我們既落風塵,哪裡還能講甚高尚。
”王夢笙又道:“引見何日榮行,将來是否仍到敝省?”任天然道:“引見當拟稍遲,省份更難預定,我倒是想到上海去逛逛,這家眷安置何處才好,當枉躊躇。
”王夢笙道:“天翁要到上海,我卻也因為公司裡事要到上海,幾時我們結體豈不大妙,天翁寶眷我看最好同到上海,否則不如住在九江,我弟内人的泰山就是我業師謝達夫先生,天翁也是認得的,正打廬陵教官任上交卸,日内就要過此。
他是九江人,不如托他找新房子,将來天翁出門,也可以托他照應照應。
”任天然說:“這倒甚好,就是如此罷。
”王夢笙坐了一刻去了。
任天然告訴和氏夫人,也很以為然,隔了幾天謝達夫過鏡,王夢笙知會了,任天然當面托了他。
謝達夫滿口應允。
任天然領了咨文,約着王夢笙帶了家眷,一齊動身到了九江,同去找謝達夫。
謝達夫見面就說道:“天翁的房子已代覓妥,就在兄弟的間壁是有樓的,樓下的房子不大好,樓上一面對着長江,一面看見廬山,倒也十分軒敞,天翁寶眷,人口不多也住得下了,房租也還便宜,我們停會就去看看罷。
”原來這謝達夫住在九江城外,他這房子也有樓對着廬山,那面為人家房子遮住,所以看不見江。
任天然說道:“費心,費心。
”看見謝警文的轎子進來,曉得他父女翁婿總有話談,不便久坐,就說:“勞動達翁就同去看看罷!” 謝達夫答應了,當下三人一齊出門。
不多幾步就到,是在一家土店裡,進去樓下一米租與這土店,所有餘剩的在外,房子不多,樓上卻是全的,果然甚為合式。
有這土店在外頭也覺得放心,這房子也是一位紳士的,全家都在别省做官,就托這土店經管。
當下遞了租約,打掃打掃。
次日就搬了進來。
和氏夫人看這房子,真是“四面高山作屏障,一家終日在樓台”,說比囚在那些衙門裡,眼目舒暢得多了。
任天然連庶出的共有三子一女。
大的十七歲,取名任達号伯舒,中文還算通順,預備将來帶他進京贅升,順便送入本藉大具補的學堂;二的十四歲,名叫任通号仲撤,因他英文英語尚好,想帶他到上海找個學堂學學;三的才三歲,是庶出的,取名逖;女兒也十一歲了,名叫任逸号佩雲。
任天然同王夢笙朝夕過從甚為合适,就同他換了帖。
和氏夫人同謝警文及喜姨娘也時來往。
任天然将家事部署部署,帶了任通,王夢笙也帶了謝警文一同動身,坐的是江善輪船官艙,走出艙口橫門就是船頂,一望長江眼界最闊。
謝警文還是那年十一歲的時候,從廣東回來坐過的,如今已将近十年了。
天涯芳草,人事滄桑,頗覺得有些感慨,幸喜有個知心着意的司馬相如陪着,也還可以略遣幽懷。
這天到鎮江的時候,已有十點多鐘。
王夢笙朦胧睡着,謝警文把他推醒,逼着他起來,陪他去看外邊風景。
王夢笙不能拂這愛寵的意思,連忙起身同出房來,吩咐家人看好了東西,到了碼頭要留心些。
這時,正在六月下弦的時候,夜涼微逼,弓月初升,隻見燈火星星,青山阮阮。
王夢笙攜着玉人纖纖微步,低嗔輕語,逸趣橫生,真令人瞇雙星,見而生妒也不枉。
王夢笙曾經銷魂獄中,經過那一番的苦楚。
恰好任天然也帶着兒子出來看看,謝警文是見慣了的,倒也沒有甚麼避忌。
不一時,到了碼頭,那船慢慢的調頭靠了上去,登時人聲鼎沸,上下絡繹。
這頂上一層雖還沒有甚麼人上來,也就覺得嘈雜異常,仍各自回到艙中,就有些賣瓜子、桃子、梨藕、豆腐幹、南瓜子的,跑到各人房艙口兜攬生意。
警文叫了頭,買了點說:“我們弄杯酒吃吃,等開了船再去看看進山好不好?”夢笙說:“甚好,甚好!”就在網籃裡取了一個白玫瑰燒的瓶子出來說:“就是吃冷的罷。
”兩人淺斟低酌,漸覺微醺,這艙靠了有一個多時辰才開船。
那任天然已經睡了,他們也不去驚動,叫小丫頭把酒杯碗盞洗了收好,又同着出來看那遠山屹峙,中流燈火阗寐,映着這半輪皓月,從那冷淡中現出一種清華景象,兩人并肩握手,倚着欄杆,看了半天皆覺得心神舒暢。
看書的諸位這色字、情字、淫字的趣味,到這種光景才算登峰造極,不過非男女兩人的程度,皆到這個分際,彼此能領略,若其間稍有等差,便不免有個委曲求歡的心思比這樂趣就減了一等。
做書的常想:倘使中國婚姻也由男女自擇,或者可以彌此男女程度相差的缺陷。
然而,恐隻未必見得。
你看那泰西小說所載的,其中也往往限于财勢,不能铢(钅兩)悉稱。
若像這王夢笙、謝警文兩人,真是不容易逢着呢!不過遇着個講宋學的先生,又要批評他們合不以正了。
第二天,十二點多鐘到了上海。
任天然因為要多住幾天,領略領略風景,就不去住那些名利城、長管、泰安等棧,卻接了四馬頭石路上吉升棧的一張招子。
王夢笙也同他同住到了棧裡,各人開了一間官房。
那吉升棧旁邊就是個盆湯,王夢笙、任天然看家人把房間鋪設好了,就帶着任通同到這盆湯裡洗浴剃頭。
這天也不去看朋友,王夢笙作東,同到金谷香吃了大餐,又到丹桂看戲,謝警文坐的是馬車,他們三人皆是步行,次日吃了飯,任天然要去看管通甫,托他找學堂,王夢笙說:“我也同去。
”兩人就坐了一部馬車,到了管通甫那裡,都是熟人自然請見,管通甫道:“兩位難得來的,天翁更是長遠不見,還是你引見出京的那年,我們會的,到省之後恭喜一帆風順。
現在想是卓異進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