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勝類

關燈
巴塘之東,一流巴塘之西,而混合於清真寺下,不一裡而又各分東西,流入金沙江內,土人異之,因呼為二水交馳。

     溫泉沐浴 距巴塘二裡許有溫泉,夏日可浴,水含硫質,能去疾。

    光緒某年,巴塘糧員張仲牧捐資建屋,以便人民就浴,並定為單日浴男,雙日浴女,俾免競爭而識區別。

     闆橋垂釣 巴塘丁零寺外即金沙江正流,藏民以往來不便之故,因建木橋,長八九丈餘,兩面置欄杆。

    漢族居巴者,因羨河中魚美,每於午後垂釣橋上,遂美其名曰闆橋垂釣。

     柳林較射 巴塘清真寺下有柳數百株,藏民於秋收後往往移居林內,終日較射賭酒以為樂。

    數十人支布為鵠,於五十步外,以木箭射之,連中三次者,羣具酒飲之。

     桃園賞花 距巴塘五裡許有桃園一,居金沙江岸,對岸為龍王廟。

    漢族居巴者,每於桃花盛時遨遊其間,水聲潺潺,風聲習習,洵足開拓胸襟而忘戍邊之苦也。

     古桑抱石 巴塘大營官寨有古桑一株,大幾盈抱,樹中藏一巨石,土人呼為桑抱石,其地因以得名。

    某有詩雲:「礦植原來性不同,古桑抱石信天工。

    天涯地角無論匹,要算巴山第一宗。

    」。

     三十六江樓 粵東三水江口有行臺,舊為總督閱兵駐節之地,後遷肇慶,其地遂廢。

    阮元改為書院,飛閣臨江,規模宏壯,題曰「三十六江樓」。

    蓋謂北江所匯者九,湞江、始興江、墨江、錦江、翁江、麻江、琶江、濱江、蒼江也;西江所匯者二十七,北盤江、南盤江、龍塘江、思興江、牂牁江、柳江、離江、誓江、潯江、西洋江、洛青江、馱蒙江、黃龍江、橘江、荔江、藤江、秀江、橫槎江、邕江、秋風江、賀江、新江、白馬江、金城江、綠甕江、蕉花江、武陽江也。

    諸江之水同流於此,故以為名,是可與二十四橋同為詩料也。

     榕巢 查禮檢堂為粵西太守,署園有大榕樹一株,其榦旁出者四,檢堂謂可架屋其上也,乃斲木為書屋,名曰榕巢,并以自號焉。

    窗明幾淨,掩映綠陰中,退食後,輒梯而上,品書畫,閱文史,頗為退閑勝地。

    丁艱去,接任者來,熟視笑曰:「此中大便甚佳!」遂穴其闆作廁。

     粵西奇山 粵西山勢突然而起,闃然而止,如陽朔山水,舉國推之,阮文達公總制兩廣,且有「願令陽朔」之語,以其奇也。

    其山皆石從土出,墳然而高,變態百端,悉肖物形,上下數十裡,無一相同者。

     雲南響水塘瀑布 滇中廣南府有地名響水塘者,其瀑自下而上,躍出半空。

    初在三裡外,即聞轟雷聲,漸近裡許,則對面語不相聞,惟見白雨濺空,皆噴而上,高十餘丈,碎點飛灑,濛濛成一片煙霧,闊可十畝,噴而復落,流為澗。

    驛路在澗石之右,少焉循路而上,則與瀑頂相並。

    蓋其上又有大山,大山諸水匯於此,跌而下,正值大石如盤陀者,觸而激射,是以濺入空際,非真逆流之瀑也。

     名勝聯句 嘉善金眉生安清,嘗過鄂渚,集古詩題曰:「大江流日夜,西北有高樓。

    」後至嶽州,題曰:「對此茫茫百端集,此老惓惓天下憂。

    」至三醉亭,題曰:「一月二十九日醉,百年三萬六千場。

    」小孤山在大江中,銳下豐上,如置石盤盎中。

    碧蘿紅葉,秋景尤麗,金嘗兩過之,書聯曰:「有美一人,中夜聞五銖環珮;遺世獨立,下遊俯兩點金焦。

    」九江琵琶亭,金有一聯曰:「燈影幢幢,悽絕暗風吹雨夜;荻花瑟瑟,魂銷明月繞船時。

    」蘇州新修滄浪亭成,應敏齋廉訪囑金擬一聯曰:「小子聽之,濯足濯纓皆自取;先生醉矣,一邱一壑亦陶然。

    」南昌百花洲,遠景琵琶亭,近景滕王閣,阮文達公元嘗集白詩、王序為聯雲:「楓葉荻花秋瑟瑟,閒雪潭影日悠悠。

    」又吳城縣望湖亭,相傳為吳周瑜練水軍處,粵寇之亂盡圮,彭剛直公玉麟修復之,聯雲:「戰艦列千軍,想當年小喬夫壻,破浪乘風,多少雄姿英發,今我戈船來寄績,弔古憑欄,幾許事業興亡,祇贏得殘灰劫火;湖天開一碧,看此日大地山河,落霞孤鶩,無復活潑生機,誰家鐵笛暗飛聲,悲歌擊築,把那些滄桑感慨,暫付與芳草斜陽。

    」又滕王閣有聯雲:「奇文共欣賞,我輩復登臨。

    」秦淮風月,千古艷稱。

    同治間,粵寇既平,其兩岸河房先後興築,繁盛如昔,各處聯語頗有佳者。

    林氏水閣雲:「六朝金粉,十裡笙歌,裙屐昔年遊,最難忘北海豪情,西園雅集;九曲晴波,三生夢影,樓臺依舊好,且消受東山絲竹,南部煙花。

    」懷素閣水榭雲:「看一水西流,畫舫清樽,且喜金吾不禁;唱大江東去,銅琵鐵闆,須邀玉局同來。

    」夢綠軒水榭雲:「璧月夜夜,瓊樹朝朝,綠水紅橋舟似織;詩老鶯鶯,公子燕燕,清歌妙舞酒如淮。

    」莫愁湖勝棋樓雲:「湖號莫愁,女號莫愁,天下事愁原不少;王亦有像,侯亦有像,古今人像此無多。

    」黃山奇勝聞天下,慈光寺有歙縣曹文正公振鏞聯雲:「讀經雲海花飛雨,說法天都石點頭。

    」普賢庵有不署名一聯雲:「奇妙脫凡蹊,果到峯頭始信;光明淩絕頂,直從天外飛來。

    」杭州西湖冷泉亭有左文襄公宗棠一聯雲:「在山本清,泉自源頭冷起;人世皆幻,峯從天外飛來。

    」與董思白舊聯:「泉自幾時冷起,峯從何處飛來。

    」一問一答,各臻其妙。

    又孤山以林和靖而傳,鹹豐辛酉,仁和典史上杭林兆霖與其母妻姊女六人,同殉粵寇之難,杭人為營塚於和靖墓側,立祠塚前。

    祠有薛慰農時雨、明克庵德二聯頗佳,薛聯雲:「大節媲閻公,取義成仁,青史從今尊縣尉;忠魂依處士,補梅招鶴,孤山終古屬林家。

    」明聯雲:「上下五百年,處士忠臣各今古;迴環三十裡,于祠鄂廟共湖山。

    」安慶府中江第一亭,負城臨江,為郡城勝景,太湖李振鈞有聯雲:「秋色滿東南,笑赤壁以還,與客泛舟無此樂;大江流日夜,問青蓮而後,舉杯邀月更何人。

    」何悔餘題揚州題襟館長聯雲:「當年多士登龍,追陪雅集,溯漁洋脩褉,賓谷題襟,招來濟濟英髦,翰墨壯江山之色,翳玉鉤芳草,綠蘸歌衫,金帶名葩,香霏硯席,揚華摛藻,至今傳宏獎風流,賢使君提唱騷壇,誰堪梅閣聯吟,蕪城續賦;此日有人騎鶴,爛漫閒遊,悵文選樓空,蕃釐觀圮,閱盡茫茫浩劫,園林賸瓦礫之場,祇橋畔吹簫,二分月古,灣頭打槳,十裡春深,補柳栽桑,漸次復承平景象,大都會搜尋勝概,我欲雷塘泛酒,蜀井評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