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類
關燈
小
中
大
此。
天名精 天名精,野生,葉長橢圓形,有鋸齒及密毛,面皺,臭氣甚烈。
夏秋之間,出莖二尺餘,葉腋開頭狀花,綠色。
根色白,別名杜牛膝,與葉皆入藥。
大戟 大戟為多年生草,山野自生,莖高三尺餘,葉如箭鏃,互生,有細鋸齒。
夏季開花,小而褐色,雌雄同株,有總苞,四片圍繞如萼。
根入藥,有毒。
夏枯草 夏枯草為多年生草,野生,莖方,高尺餘,葉作長卵形,端尖,莖、葉皆有毛。
夏初莖端開脣形花,列為穗狀花序,色淡紫或白。
莖、葉入藥。
此草夏至後即枯,故名。
馬鞭草 馬鞭草為多年生草,原野自生,莖方,高二三尺,葉羽狀分裂,對生。
夏秋之間,開細紫花,列為穗狀花序。
莖、葉均入藥。
馬兜鈴 馬兜鈴為多年生蔓草,山野自生,葉為長心臟形,似薯蕷葉而厚大,端鈍。
夏日開黃紫花,花冠作管狀而不整。
根與實均入藥。
羊蹄 羊蹄為越年生草,產於濕地,春初叢生大葉,長尺許,形如牛舌,故亦稱牛舌菜。
春末抽花莖,開淡綠色小花,成叢下垂。
結子如蕎麥,謂之金蕎麥。
根長近尺,紅黃色。
夏至即枯,秋深復生,經冬不死。
根擣汁,可治疥癬、腫毒。
鹿蹄草 鹿蹄草為多年生之常綠草,葉橢圓而厚,有長柄,略似鹿蹄。
春夏之交,葉叢中抽花莖,上開數花,色白,皆下向。
舊以為止血及金瘡藥。
鹿啣草 鹿啣草,產雲南之順寧,以牝牡二鹿之交也,牡輒憊不能起,牝啣是草以喂之,牡頓起,因以得名。
可入藥。
雞血藤 雞血藤,產雲南之順寧,草質也。
剖之,流汁似血,為高血聖藥。
威靈仙 威靈仙為多年生草,山地自生,莖高三四尺,葉作闊箭鏃形,輪生。
夏開合瓣花,紫碧色,為長總狀花序。
其根每年旁引,一根叢鬚數百條,乾則深黑,俗稱鐵腳威靈仙。
萎蕤 萎蕤,亦作葳蕤,一名玉竹,為多年生草,山野自生,莖高尺餘,有稜,葉為長卵形,有平行脈。
花下部連合作管狀,生於葉腋,色白微綠,形細如小鈴。
根莖多肉,可製澱粉,又可入藥,性最難燥。
商陸 商陸為多年生草,山野自生,莖高三四尺,葉互生,如卵形而大。
夏月開花,小而色白,為穗狀花序。
實為肉果,赤黑色。
嫩葉可食,根可作藥,性有毒。
朮 朮為多年生草,野生,莖高二三尺,葉有毛,對生,花有紫、碧、紅數色。
根細類指,大者如拳,色微褐,肉白,曝乾,可作藥,今通稱白朮,古方所用即此。
有皮蒼黑色者,別稱蒼朮。
貝母 貝母為多年生草,莖高尺許,葉狹長,莖頂三葉尤小,末卷曲.三四月開花,花蓋六片,淡黃微綠,內面有綠線,並雜紫點甚細.地下莖如小貝群聚,色白,入藥.一名蝱,《詩》「言采其蝱」,帕此.《爾雅》作「 冏」. 黃蜀葵 黃蜀葵為越年生草,俗名秋葵,莖高三四尺,葉掌狀分裂。
夏開淡黃花,五瓣,大如金椀,人亦呼之為側金盞花。
瓣之下部色紫,陰乾為末,傅惡創,可浸油塗湯火傷。
根肥大,多黏液,且可用為紙之糊料。
楊蘭坡嘗有詩詠蜀葵,詩雲:「流鶯聲送麥風寒,一丈紅遮五尺欄。
錦色蒲萄向人殢,啼痕杜宇憶歸難。
持羹真作無家別,棄扇難追有限歡。
向日誰憐寸心苦,狂風無奈更銜殘。
」 龍葵 龍葵為一年生草,高二三尺,葉為卵形,夏日節間抽細莖,開小白花,為繖形花序。
花後,結球形之漿果,色黑,大如碗豆,性有毒。
莖、葉煎汁,可治頑癬。
五香草 紹興有異草,名五香,色綠,有清香,葉作四瓣,長寸許,生於郡城府山之陰。
端陽始長,故得五香之名。
瀹其汁,可避瘟疫。
偶覺頭暈,飲之,亦立愈。
??舌蔞 ??舌蔞,亦作瓜蔞,蔓生,葉狹長而光滑。
實橢圓,大倍於王瓜。
其仁及皮為藥用,根可製澱粉,曰天花粉。
仁綠色多脂,可取油燃火。
三七 三七為多年生草,本名山漆,又名金不換,莖高三尺許,葉為羽狀分裂。
秋開黃褐色花,成頭狀花序。
根、葉搗汁,敷傷處,可止血,並可消蟲螫之腫。
三稜 三稜為多年生草,春時叢生於荒廢陂池及濕地,葉似蒲而狹。
夏秋抽莖,高四五尺,莖端開花六七枝,雄花在上,雌花在下,皆細碎成穗,黃紫色,結子甚細。
其葉、莖、花、實俱有三稜,莖中有白穰,剖之,織物柔韌,如藤。
荊襄、江淮、濟南、河陝皆有之,生於荊楚者曰荊三稜,可入藥。
鴉膽子 鴉膽子,治休息痢,用三十粒去殼取其仁,外包龍眼肉撚丸,每晨米湯送下,一二服或三四服即愈。
此藥味大苦而寒,力能至大腸曲折之處,搜逐濕熱。
《本草》不載,見於《幼幼集》,稱為至聖丹,即苦參子也,藥肆多有之。
鹹豐時,桐鄉名醫張雲寰常用此藥治痢,頗效,此合乎西醫用萆麻油治痢之法,取其能洗淨腸中穢污積滯,能洗淨,則病自去。
如用萆麻油,則無毒質,較鴉膽子更佳矣,惟鴉膽子兼治腸風便血。
凡熱痢色赤久不愈者,亦可治,惟虛寒下痢忌之。
遠志 遠志為常綠草,陝西之綏德、河南之開封多產之。
莖高七八寸,甚細,葉橢圓。
夏開蝶形花,色紫,根可入藥,有袪痰之效。
《爾雅》:「葽繞,棘蒬。
」即此。
桔梗 桔梗為多年生草,高尺餘,葉橢圓,有細鋸齒。
秋初開花,五瓣,頗大,色紫或白。
根如牛蒡。
莖可入藥。
杜衡 杜衡為多年生草,常生山中陰地,葉為心臟形,葉腳凹陷頗深,有長柄。
冬月根際開紫花,有管狀花被。
根莖可入藥。
山柰 山柰,亦作三柰,產粵中,葉狹長,葉間出花莖,開淡紅花。
根供藥用。
山薑 山薑為多年生草,莖高尺餘,葉尖長,似蘘荷,稍小,背有軟毛。
夏日出花莖,長三寸許,花白,帶紅黃色,為穗狀花序。
實似豆蔻。
根為藥用。
薑黃 薑黃為多年生草,野生甚多。
葉為長橢圓形,背有軟毛。
夏初發芽,並抽花莖,高六七寸,有二小葉包之。
莖上徧生鱗狀苞,每苞開二花,瓣為漏鬥形,色黃。
根入藥,並為黃色染料,用以染紙,遇炭酸鈉之鹼性物則變紅色,故以為試紙。
芎藭 芎藭為越年生草,野生,多產於蜀中,亦稱川芎。
莖高一二尺,葉似芹,分裂尤細。
秋開細白花,五瓣,為複繖形花序,全體芬馥。
根可入藥。
艾 艾為多年生草,莖白色,高四五尺,葉互生,長卵形,為羽狀分裂,背生白毛,甚密。
夏秋之交開小花,淡褐色,結實纍纍。
嫩葉可食,乾後揉之,則成艾絨,醫者灼以治病,謂之灸,亦用作印泥。
獨活 獨活為越年生草,產羌中,故又名羌活。
莖、葉皆有毛。
夏月莖高六七尺,葉為羽狀複葉。
秋開小花甚多,五瓣淡綠,為複繖形花序。
實紫。
根入藥。
牽牛 牽牛為一年生蔓草,葉有三尖,互生。
夏日開花,淺碧略紅,花冠作漏鬥狀。
侵晨花開,受日光而萎。
實為球形,有蒂裹之。
子圓而黑,俗稱黑醜,有毒,入藥。
錢塘包秋吟有《詠牽牛花》詩雲:「柔枝裊裊瘦娉婷,靛朵新抽玉露零。
點綴最宜先七夕,託根何幸傍雙星。
繞籬扶竹亭亭立,當戶窺人故故青。
卻愛蔚藍天色好,數花明處照流螢。
」 牛膝 牛膝為多年生草,隨處自生,莖高二尺許,葉橢圓而尖。
花綠色甚小,為穗狀花序。
實有小刺,常黏著人衣。
其根入藥。
牛欄草 牛欄草,產閩中,榦細長,夏開鮮紅花,數十朵叢生一枝。
泉州人以其花期正當競渡時,故又名為龍船花。
葉甚大,謂能治發背,有神效。
菝葜 拔葜為多年生蔓草,山野自生,高二三尺至六七尺,多刺,葉卵形,互生,托葉變形為二卷鬚,絡於他物。
初夏開黃綠花,集為繖形。
實大如豆,紅色,根供藥用。
虎掌 虎掌為多年生草,山野自生,高二三尺,葉作掌狀分裂,葉柄甚長。
花類天南星,惟花托之上部伸長,狀如長絛。
性有毒,其根入藥。
虎杖 虎杖為多年生草,山野自生,高一二尺至四五尺,葉闊端尖,有淡黑斑,其基部方如刀切。
夏日葉腋抽花軸,開淡紅色小花,成穗。
實三角形。
根入藥。
《爾雅》謂之蒤。
蛇牀 蛇牀為多年生草,濕地甚多,莖初臥地,後昂起,高尺餘,葉作羽狀分裂,互生。
夏月開小花,色白,五瓣,為複繖形花序,花瓣尖端微曲。
子黃褐色如黍米,入藥。
蒴藋 蒴藋為多年生草,類接骨木,莖高四五尺,夏開小白花,實如小粒。
莖、葉皆可入藥。
??閭茹 ??閭茹為一年生草,野生,莖高二三尺,葉為長卵形,莖、葉中皆有白汁,性有毒,春開淡黃色小花。
根可入藥。
蒺藜 蒺藜為二年生草,生於海濱砂地,莖平臥,葉為偶數羽狀複葉。
夏日開小花,五瓣,色黃。
實大約三分許,有刺。
一種白蒺藜,出陝西之沙苑者,莢長寸許,子大如脂麻,謂之沙苑蒺藜。
皆可入藥。
補骨脂 補骨脂,殆破故紙,高三四尺,葉似胡麻。
夏秋之交,開淡紫花。
實圓扁,色黑,味少腥而有香氣,可入藥。
萹蓄 萹蓄為一年生草,多生於道旁,莖高尺許,葉狹長而閑,略似竹葉,故亦稱扁竹。
夏月葉腋開淡紅花,甚細。
嫩葉可入藥。
萆薢 萆薢為多年生草,莖引蔓上昇,葉大,如心臟形,邊緣有缺刻,柄長。
夏開淡黃色單性花,成穗狀。
根長而硬,入藥。
覆盆子 覆盆子為多年生草,隨處自生,長莖臥地,葉為掌狀複葉,小葉大而平滑,質硬。
春日抽花軸,花五瓣,色白。
實為細粒,色紫赤。
花托肥大。
味甘,人或食之。
《爾雅》:「茥,蒛葐。
」即此。
益母草 益母草為越年生草,一名茺蔚,野生,葉高四五尺,葉略似艾,三裂或五裂。
夏初開淡紫花。
產婦服之有益,故名。
豆蔻 豆蔻,有草豆蔻、白豆蔻、肉豆蔻三種。
草豆蔻,草本,產於嶺南,葉尖長,春日開花成穗。
實稍小於龍眼,端銳,皮光滑,仁辛香氣和。
又有皮黃薄而稜峭,或黑厚而稜密者,別稱草果。
白豆蔻,形如芭蕉,葉光滑,冬夏不凋。
實淺黃色而圓大,殼白而厚,仁如縮砂仁,皆入藥。
肉豆蔻,木本,產於新嘉坡、蘇門答臘等處,近歲盛有輸入。
葉為長橢圓形,夏開單性白花。
實為肉果,內有紅色假種,皮甚堅,其仁香氣強烈,亦入藥,並作香料。
草豆蔻花成穗時,嫩葉卷之而生,初如芙蓉,穗頭深紅色,葉漸展,花漸出,而色微淡,亦有黃、白色者。
山豆根 山豆根為常綠草,狀如灌木,莖柔弱,高一二尺,葉為複葉,每枝小葉凡三。
夏開白色蝶形花,成總狀花序。
實紫黑,根供藥用,為解毒劑。
又一種,葉光潤如木犀,狹長而柔靭。
葛 葛為多年生草,莖細長,蔓生,葉為複葉,闊大。
秋日開花,紫赤色,花冠蝶形。
結實成莢,根外紫內白,入藥。
搗碎取汁,製成白粉,謂之葛粉,為小粉中最佳之品。
車前 車前為多年生草,產於北數省及東三省,葉自地下莖叢生,成卵形而闊,常有五肋,柄甚長。
夏日葉叢中央出花莖,開淡紫色細花,花序為穗狀。
實紫色,子入藥。
一名芣苢。
陸璣《詩》疏:「車前一名當道,喜在牛跡中生,故名車前當道也。
」 石斛 石斛為多年生草,產於山中巖石或古樹,莖高五六寸,有節,稍類木賊而中實,每節生葉一片,葉狹而厚,有平行脈。
夏月開花,色淡紅或白。
拔其根,以砂石栽之,或盛以籃,挂屋下,數澆以水,經年不死。
莖可入藥。
舊稱蜀產者為勝,亦稱金釵石斛,以其狀如金釵股也。
木斛 木斛,莖鬆軟,色深黃有光澤,亦稱金石斛。
烏蘞莓 烏蘞莓為多年生蔓草,莖有卷鬚,纏於他物,葉為掌狀複葉,分歧為五小葉。
夏季開小花,黃色,四瓣,列為聚繖花序。
根莖可入藥。
《爾雅》:「拔,蘢葛。
」即此。
紫蘇 紫蘇為一年生草,園圃栽植之,莖方,高二尺餘,葉卵形,端尖,有鋸齒,對生,背紅紫色。
夏日出長花莖,開小脣形花,色白或淡紅,為總狀花序。
實如芥子。
莖、葉、實皆為藥品。
紫菀 紫菀為多年生草,高六七尺,葉長橢圓形,有鋸齒,葉面粗糙。
秋日開花,為頭狀花序,周圍為舌狀花冠,淡紫色,中部管狀花冠,黃色。
根紫而柔軟,以為藥用。
其白者名女菀。
漏盧 漏盧為年生草,以出山東舊單州者為良。
莖似薊無刺,葉厚,大者長尺餘,背白色。
夏秋之交,葉間出花莖,開藍紫色小花,攢簇成球。
根可入藥。
細辛 細辛為多年生草,所在有之,葉闊而尖,甚狹,有長葉柄,直生於根莖,花三瓣,色紫黑。
根入藥。
茵蔯 茵陳,亦作茵蔯,蒿之一種,為多年生草,產於河邊砂地,葉似胡蘿蔔,有白毛密生,枝梢之葉,細裂如絲。
春日抽莖二尺許,開小頭狀花,綠色,排列如穗。
莖、葉可入藥。
以其經冬不死,更因舊苗而生,故亦名因陳。
茜 茜,亦作蒨,蔓生,莖方,中空,葉長卵形,葉柄與蔓皆有刺。
夏月開小白花,實黑色。
根赭黃,可染絳,並供藥用。
續斷 續斷,野生,莖高三四尺,中空有稜,葉羽狀深裂,如薊,春夏之交開紫色花。
根入藥。
野芝麻 野芝麻為多年生草,野生,莖方,高尺餘,葉為卵形,端尖,深齒細紋,略似麻葉。
春日葉腋開花,為脣形,花冠白質紫暈。
莖、葉味淡微辛,作芝麻氣,故有此稱。
古謂之續斷。
入藥。
莨菪 莨菪為多年生草,一名天仙子,有毒。
早春抽莖,色紫黑,長則莖、葉變為淡綠。
葉長橢圓形,端尖,互生。
夏初,葉腋開鐘狀花,黃褐色微紫,為合瓣花冠。
此草可製定痙定痛之藥。
牡蒿 牡蒿為多年生草,野生,高二三尺,葉本狹末廣,形如尖劈,上部有缺刻,互生。
秋開小花成穗,淡褐色,似艾而小。
《爾雅》:「蔚,牡菣。
」即此。
梗、葉入藥。
葶藶 葶藶為二年生草,原野自生,高七八寸,莖、葉皆有細毛,葉長卵形,無柄,互生。
春日開花,微黃,結角,子扁小如黍粒,熟則裂開,供藥用,有甜苦二種。
《爾雅》謂之蕇。
澤漆 澤漆為一年生草,生於道旁,莖高七八寸,葉為倒卵形。
春暮,莖頂生五葉,分五枝,開淡褐色小花,有毒。
莖、葉均入藥。
澤瀉 澤瀉為多年生草,俗稱野慈姑,葉似慈姑而小。
初夏莖端結蕊,淡碧色,形似如意。
此時苗嫩可食,閩人謂為如意菜。
花白色。
地下球莖可供藥用。
澤蘭 澤蘭為多年生草,產於濕地,每莖一葉,箭鏃形,基腳抱莖。
夏日葉間抽花莖,莖端各著一花,紅紫色,可入藥。
零陵香 零陵香亦稱蕙草,俗名佩蘭,為多年生草,南方各省多種之。
莖方,葉橢圓,端尖,對生。
秋初開紅花,香氣如蘼蕪,結黑實。
古言佩此可已疫癘。
一名薰草。
以產於湖南之零陵縣者為最著。
可入藥。
藿香 藿香,野生,庭院亦種之。
莖方,有節,中空,葉為卵形,端尖,有缺刻,自莖端至下部,對生甚密。
夏秋之間開花,花冠為脣形。
莖、葉之香頗烈,可入藥。
赤箭 赤箭,初生時一莖直上,高三四尺,狀如箭簳,色青赤,葉尖小。
初夏開淡紫花,成穗,實大如豆。
根曝乾,可入藥,謂之天麻。
曼陀羅 曼陀羅為一年生草,莖直上,高四五尺,葉作卵形,常有缺刻。
夏日開大紫花,有漏鬥形之合瓣花冠,邊緣五裂。
實為裂果,面生多刺,性有毒。
以其葉雜煙草中同吸,止咳嗽,過量則緻死。
蓬莪蒁 蓬莪蒁,野生,莖高二三尺,葉長,色綠,微灰白,夏初開黃花。
根如薑,下有圓形物聯綴,如雞卵,曝乾,可供藥用。
鳶尾 鳶尾為多年生草,庭園多植之,高一二尺,葉狀如劍,各有鞘包之,花軸生於葉間。
初夏開花頗大,淡紫綠色,花被六片,密生紫色小點,外層三片較大,其一突起如雞冠。
根、莖入藥,即射幹也。
菖蒲 菖蒲為多年生草,生於水邊,葉有平行脈,花小,色淡黃,為肉穗花序。
有大小二種。
大者長三四尺,氣味香烈,葉上有脊如劍狀,俗於端午日翦其葉作劍以懸於門。
《本草》謂之白菖,亦曰泥菖蒲。
小者高尺餘,葉纖細,無中肋,曰細葉菖蒲,亦曰石菖蒲,以瓦盆栽之,置案頭以供玩賞。
最纖細者,葉長僅三四寸。
根可入藥,一寸九節者良。
菖蒲多壽,信然。
淮南安豐場市北有古廟,名北極殿,地清曠,有牡丹、芍藥數十本。
廟僅一僧。
有周翁者,年八十餘,習靜於此,暇以花草自娛。
某曾見其窗外陳有石菖蒲三十餘盆,細密可愛,盆尤精緻,非康熙即乾隆時製也。
偶問之,知皆數百年物,殆菖蒲與盆並久,非故以古瓷植菖蒲也。
本為周之世傳,特移置廟中耳。
周並為詳言植菖蒲法,得水則肥,得土則瘦,固矣。
然每年四月以竹翦翦一次,再茁,則葉愈細,歷數百年而細僅逾髮矣。
後已久不復翦,是根葉均成古物。
草類得此,可謂壽矣。
後周翁死,僧為珍護之。
光緒壬辰冬,忽大寒,江且結冰,良為數百年所稀有,安豐一隅,人家所蒔花木,凍斃者十居八九,此二十餘盆之菖蒲,亦隨浩劫以去矣。
水仙 水仙為多年生草,高尺許,葉細長,有並行脈,叢生。
花莖生於莖叢之間,花為繖形,色白,別有黃色杯狀之副冠。
地下莖為塊狀,有毒,然可治癰腫。
仁和金振之鹺尹翀嘗賦水仙花詩雲:「春雪壓簷水生骨,東園桃李花未發。
水仙有意陵莫寒,素影朦朧漾殘月。
我因花事增歎嗟,煙浪微茫夢飛越。
金支翠旗光有無,貝闕珠宮影明滅。
冰夷擊鼓急響停,湘妃奏曲繁聲歇。
彼姝者子六銖衣,微步生塵見羅襪。
花魂咫尺洵有靈,一點冰心慰寥闊。
憶昔嘉種羅華堂,分箋共逞生花筆。
名並三閭六瓣奇,哲兄得句真清絕。
【「名與三閭並,香推六瓣奇」,振之之兄詠水仙句。
】同君解佩返瑤京,石上菖蒲空九節。
欲吟楚些歌《大招》,新詩誰補湘纍缺。
【振之之兄討曾言及此,故雲。
】杜蘅芳芷眼迷離,物是人非那忍說。
仙漿未飲熱中腸,聊取寒泉薦清潔。
梅兄礬弟倘相攜,應到蓬萊水雲窟。
」振之,乾隆時人。
沈玉遮有《詠水仙花》詩,詩雲:「紙窗耿虛影,媚此小雪天。
明明冷飛白,撲蔌上琴絃。
何時降北渚,猶帶蕭湘煙。
伶俜獨幽絕,小築含春妍。
藝以瑣碎石,浴以清泠泉。
襯以石子瘦,佐以銅盆圓。
伴我梅花帳,茶夢寒可憐。
珊珊怳見之,翩若淩波然。
解佩無默語,欲往愁刺船。
起視冰壺曉,水月生便娟。
」玉遮,名維樹,嘉慶朝之海寧人。
薄荷 薄荷為多年生草,濕地自生,高二尺許,葉為卵形,端尖,有鋸齒。
秋月開淡紫花,花冠作脣形,叢生於葉腋。
莖、葉有特別香氣,入藥,可製薄荷油、薄荷腦。
水蘇 水蘇為山野自生之草,高二三尺,莖方,葉形如箭鏃,面皺,莖、葉皆密生粗毛。
夏月莖端開脣形花,色淡紅微紫,氣甚辛烈,有毒,可作藥,亦稱龍腦薄荷。
半夏 半夏為多年生草,平野自生,高七八寸,葉為複葉,以三小葉合成,葉柄生肉芽。
花單性,為肉穗花序,雌花在下,雄花在上,花序以大苞包之,花軸之上部伸長如線,突出苞外。
地下之塊莖皮黃肉白,可入藥。
倒根草 倒根草,花如紅蓼,叢生,不蔓不枝,而根獨倒長,專治痢疾,長白山產之。
小人草 小人草,產於蒙古察哈爾之錫蠟哈達,能作花,一莖四朵,白瓣紅蕊,子微香,根臭,蒙人呼為那何,能療瘡。
土茯苓 有蔓草之根,皮如茯苓,內赤味澀者,謂之土茯苓。
罌粟 罌粟為越年生草,葉為長橢圓形,有鋸齒,平滑無葉柄。
花大而美豔,色紅紫,雌蕊狀如瓶。
實為乾果,狀亦如瓶,可榨油,入藥用,並作油畫。
嫩葉可作蔬。
實未熟時,中有漿,為製鴉片之原料,自禁煙之令下,即禁種之,謂之曰煙苗。
道光甲午廣東鄉試第三場之策題,第四問民食一道,中一條雲:「沃土之地,往往植煙草以為利息,甚至取其種之大害於人者而廣播之,民不知其敝精力,耗財用,大半溺於所嗜,視其為用與菽粟等,而且勝之,將何以嚴其禁而革其俗?」此蓋言內地自種之罌粟花也。
蒙藏紫稍花 蒙古、西藏有一種紫稍花,土人呼為鎖陽,其形狀性質,略如肉蓯蓉,接近婦女,則開花高大,作雨傘狀。
番紅花 番紅花為多年生草,高四五寸,地下有球莖,葉細長叢生,有並行脈,初冬開淡紫花,花蓋六片,甚香。
採花柱曝乾,香尤烈,製丁幾之類,用以著色,亦為健胃、通經之藥。
草棉 棉,古謂之吉貝,本產於印度,唐時其種始傳入中國。
莖高二三尺,葉掌狀分裂,花五瓣,色黃。
結實如桃,熟則綻裂而棉出,彈之則為絮,紡之則為紗,織之則成布。
子可搾油,亦稱草棉。
浙中產棉之區至廣,然所產者纖維極短,不能供織細紗之用。
老農墨守舊法,栽植不甚合宜,每畝產量不能充分,或減十分之四五,或減十分之六七。
棉種以美棉為上,印度次之,江蘇之通州又次之。
試就通州青桿雞腳棉一種,與浙之餘姚棉比較,通棉子小而堅,子棉百斤,平均得花衣四十二三斤,姚棉則百斤僅得三十五六斤,相差約百分之六也。
南匯以產棉稱,倘遇豐收,比稻尤勝。
王子勗學博有《採棉花竹枝詞》雲:「生平不識綺羅新,青布兜頭最率真。
卻喜今年棉事好,好箕半吐白如銀。
野岸扶嬌弱不禁,衣單拂拂晚風侵。
朦朧失卻銀環子,一路仍教小妹尋。
兒女喁喁笑語聲,蘆簾曬後揀偏精。
黃花雖是多僵核,留取明朝好換餳。
經年手口拮據交,相慶秋成酒酌匏。
販客未來頻檢點,囑郎早去購蒲包。
」 紅花 紅花為越年生草,園浦栽植之,莖高四五尺,葉狀如箭鏃,邊有鋸齒。
夏日開花,紅黃色,花冠為管狀,列為頭狀花序,其花以製胭脂及紅色顏料,亦名紅藍花。
鼠尾草 鼠尾草為多年生草,《爾雅》謂之葝,高二三尺,莖方,葉為掌狀複葉,對生,花淡紫色,成脣形,花序為總狀。
舊說,花及莖、葉俱可染皂。
薯莨 薯莨,蔓草也,產閩、廣諸山,葉尖長,節節有小刺。
根圓如芋,大小不一,有鬚叢生,皮紫黑色,肉紅黃色,煮汁以染紗絹之屬,為暑月之衣,謂之薯莨綢,亦曰拷綢。
粵人並以之染罛罾,因其使苧麻爽勁而利水,又耐鹹潮,不易腐也。
藍 藍為一年生草,葉如蓼,故亦名蓼藍。
莖高二尺餘,秋冬之交抽長梗,開小紅花成穗。
其葉可製染料,即靛青也。
靛青向推佛山、澳門,次為樂平及潮陽之水靛,再次為富陽山靛,黃渡水靛。
後以德之靛油運華,以上產地均改種雜糧、蔬菜矣。
山藍 山藍為常綠多年生草,自生於陰地,莖高一二尺,葉橢圓形,有長柄。
初夏開花,成穗狀,色黃綠,雌雄異株。
取莖、葉絞汁,可為染料,惟藍質頗少,不能成靛。
菘藍 菘藍為二年生草,隨處有之,高二三尺,下部之葉狀如倒卵,有葉柄,上部之葉如箭鏃,無柄。
夏月開花,四瓣色黃,列為總狀花序。
實扁平。
莖、葉可製藍,為染料。
大麻 大麻,俗稱火麻,為一年生草,植於園圃,莖高七八尺,葉作掌狀深裂。
其花雌雄異株,收穫及功用各異。
雄曰枲,亦曰牡麻。
雌曰苴麻,亦曰子麻。
夏至前後開花,雄花色淡綠,多花粉,雌花色綠,甚小。
牡麻於花落後,即拔而漚取其皮,纖維柔靭,可織夏布,俗稱水麻。
苴麻至秋及刈,亦可織麻布,惟粗硬不潔白,喪服用之,俗稱秋麻。
其實謂之蕡,古以供籩豆之實。
子可食,古為九穀之一,《禮》「食麻與犬」是也。
白麻 白麻為一年生草,一名苘麻,田圃栽植之,莖高四五尺,葉闊,端銳尖。
夏開小黃花。
實熟,則乾燥而裂。
子扁黑,入藥。
其莖輕鬆潔白,北人取其皮作繩,亦織為布,惟質不堅。
苧麻 苧麻為多年生草,簡稱麻,歐西人謂之支那草,為吾國特產。
莖高三四尺,葉卵形而尖,邊有鋸齒,背生白毛,花單性,淡黃綠色。
其皮之纖維,堅靭柔滑,夏秋剝取之,漚浸水中,俟綠質腐脫,劈之成絲,製線及布,各省多有之,產於江西者最著名。
根可入藥。
蕁麻 蕁麻為多年生草,山野自生,高三尺許,葉卵形而尖,鋸齒甚粗,柄長,花小而單性,色白.莖,葉皆有刺,觸人覺痛.皮之纖維可製線,古稱之 燅草. 蓖麻 蓖麻為一年生草,所在有之,莖高六七尺,中空如竹,葉甚大,掌狀深裂,有長柄。
秋開單性花,為圓錐花序,雌花在上,色淡紅,雄花在下,色淡黃。
實熟則裂開,子有黑斑,可以搾油,謂之蓖麻油,頗厚,為輕瀉藥,又可製印泥。
菅 菅為多年生草,一名菅茅,葉細長而尖,有平行脈,如白茅,秋開青白花,殼有長芒。
實尖而黑,長分許,常黏人衣。
根短硬如細竹,可為刷帚。
蒯 蒯,菅類,莖高四尺許,叢生,葉長尺餘,有平行脈。
秋日開小花,茶褐色。
多生水邊,其莖可編織。
燈心草 燈心草,一名藺,為多年生草,植於水田,莖圓而細長,高三四尺,色綠。
夏日,莖之上部開黃褐色細花,莖中有白瓤,可為燈心,莖可織席及簑衣,俗稱燈草。
龍鬚 龍鬚為多年生草,一名石龍芻,植於水田,莖細長而圓,高二三尺,下部有小葉如鱗片。
夏日開小花,色綠,稍硬。
莖絕似燈心草,而稍短細,無白瓤,用以織席,俗稱龍鬚席。
莞 莞為多年生草,植於水田,又名水蔥,莖高五六尺,纖細而圓,上部小葉如鱗片。
夏開黃綠色小花,花序為小穗狀,集生莖端。
其莖可織席。
茳芏 茳芏為多年生草,植於水田,春發莖、葉,莖高四五尺,三稜形,為織席之原料。
夏秋之間,莖端開小花,綠褐色。
富川產席,可隨手握疊,草之細軟而堅韌者,即茳芏也。
土人又以之作為牙籤、眼鏡諸袋,皆工緻無比。
薹 薹為多年生草,植於水田,莖高三四尺,葉狹長,至三尺許。
夏日開單性花,雌雄皆為穗狀花序。
秋月刈葉,乾之以製笠。
《詩》作臺,「臺笠緇撮」是也。
莎 莎為一年生草,產道旁及園圃中,甚多,莖三角形,高尺許,葉細長而硬,多由根出。
夏日莖頂別生三葉,開黃褐色小花,成穗。
葉可為笠及簑衣。
舊稱其根即香附子,今博物學家析為二種。
芒 芒為多年生草,《爾雅》謂之莣,又曰杜榮,野生,高五六尺,葉細長而尖,有平行脈,質堅,傷人如鋒刃。
秋時開花,有紅白二種。
其籜可為草履等物。
護臘草 護臘,草履也,絮毛子草,細軟而暖,可禦寒,三稜,微有刺,生澱子中。
拔時,頗觸手,以木椎數十下,則輭於棉。
一名烏拉草。
土人雲:「遼東三件寶,貂鼠、人參、護臘草。
」 蘿摩 蘿摩,一名芄蘭,為多年生蔓草,野生,莖纏絡於他物,葉為長心臟形,端尖,葉柄甚長,對生。
夏日葉腋抽花軸,開小白花,瓣之內面淡紫色,有白毛。
實長二三寸,子附長毛,如白絨,可代棉作褥,俗呼為婆婆鍼線包。
莖可束物。
白蘇 白蘇莖、葉皆淡青,而花白,別名荏,專用為香料。
子搾油,以塗紙傘、雨衣,謂之荏油。
克頗斯 克頗斯,草實如繭,中有絲,如細纑,回人取以織為布。
馬藺 馬藺,植於庭除,高二三尺,葉如線而捩。
夏間抽莖,花冠裂開,作線狀,色淡紫。
其根可製刷。
亦名蠡實。
荔 荔,草名,似蒲而小,根可作刷。
荓 荓,叢生,葉圓而小,莖紫赤色,疏直瘦勁,以之為帚,極耐久。
菩提子 菩提子,一名川穀,為一年生草,所在有之。
春生苗,莖高三四尺,葉如黍,開紅白花作穗。
夏秋間結實,圓而色白,有堅殼,如琺瑯質,俗用為念佛之數珠,故名菩提子。
木本者別為一種,我國惟天台山有之,謂之天台菩提。
紫茉莉 紫茉莉為多年生草,蔓衍易生,莖高二尺許,葉卵形,端尖,對生,葉柄甚長。
花狀如漏鬥,蓓蕾略似茉莉,有紅紫白黃等色,頗美豔,晚開午收,俗名夜繁花。
實圓皮皺,中有白粉,可為化粧品。
伏牛花 伏牛花為常綠草,狀如小灌木,高者二尺許,分枝甚多,葉小,葉間多刺,夏初開小白花。
實圓小,熟則色紅,至翌年結實時始落。
人多以之為藩籬。
蓍 蓍,高二三尺,葉細長分裂,花白或淡紅,略似菊花,莖多者一株五十餘。
古取其莖以為占筮之用,今兒童輒取之以為鬬草之戲,呼曰官私草。
私音同蓍。
芸香 芸香為多年生草,莖高一二尺,而其下部則成木質,故古稱芸草,亦曰芸香樹,實一物也。
葉為羽狀複葉,夏開黃綠色花,花、葉香氣皆強烈,可聞數十步,自夏至秋不歇。
置葉於書間、席下,辟蠹、蚤。
以其樹皮或樹脂雜諸香焚之,可薰衣袪溼。
蟋蟀草 蟋蟀草為一年生草,園圃自生,甚葉略似狗尾草,惟穗分為數枝。
鬬蟋蟀者,常取此草之莖分裂作絲狀,近其大顋誘之,故名。
蘭 蘭為常綠多年生草,俗稱草蘭,多生浙東,故又名甌蘭。
葉細長而尖,長尺許,有平行脈,由根叢生。
春日開花,淡黃綠色,瓣上有細紫點。
無紫點者,謂之素心蘭。
皆一莖一花,幽香清遠。
種類甚多。
建蘭 建蘭至秋始開,一莖十數花,素瓣卷舒,清芬徐引。
以產於福建,故名建蘭。
或以其葉背有劍脊,又名劍蘭。
以葉短者佳。
七出蘭 何春巢寓如臯,所居靜者軒秋蘭盛開,中有七出者,繪圖徵詩。
施慕白詠之雲:「天與芳心似有私,宛如六一好豐姿。
香分楚澤初紉後,花放銀河朝渡時。
寫韻應須推柳永,截詩誰復抗陳思。
七絃為譜《猗蘭操》,說與靈均恐未知。
」 朱蘭 朱蘭,色黃,多者十一萼,花頭倒向一隅,幹、葉長而瘦。
雪蘭 蘭花有一種色微綠若帶白者,謂之雪蘭,不可多得。
董小宛蓄蘭 董小宛常蓄春蘭九節及建蘭,自春徂秋,皆有三湘七澤之韻,沐浴其手,尤增芳香。
嘗以碧箋手錄《藝蘭十二月歌》,黏之壁。
某歲,以小宛病,枯萎過半。
漳蘭一萼十瓣 宛平查蓮坡所居天津水西莊之澹宜書屋,雜蒔漳蘭,有一萼而十瓣者,蓮坡大喜,驚為創見,乃招同人賦詩以張之。
吳東壁雲:「重樓交結同心佩,一箭連抽十相花。
」汪西顥雲:「膏綴重臺情暗結,香縈擁背畫難成。
」趙谷林雲:「幽處探香憐二妙,秋來紉佩字雙成。
」 松頂生蘭 湯西 侍郎右曾嘗於湖南永州之奇蘭鋪,見古松數萬株,是宋刺史柳開所植,亙數百裡.有蘭寄生於松之杈椏間,可徑丈,葳蕤四垂.時方作花,香聞遠近. 一線紅丫蘭 秀水朱文盎,名昆田,《詠並蒂蘭》詩有雲:「丹竈紅休憐一線,珠江碧漫詫雙丫。
」蓋閩之竈山,產一線紅,有花,對節;粵之丫蘭,一莖有兩花,皆貴種也。
竈山蘭有十五萼,色碧玉,花枝開,體膚鬆美,蘭中之魁品也。
樹蘭 海寧鍾署香茂才繼芸有《詠樹蘭》詩雲:「講堂有花樹,數見名不知。
香色如幽蘭,形亦酷肖之。
叢生綴木末,秀茁儕瓊枝。
吾舅雅好古,【自註:謂笠湖舅氏。
】瓣香南豐師。
檢書惑始解,因各歌以詩。
稱名縱區別,臭味無差池。
況鄰善人室,豈數無根芝。
俗呼凈瓶花,媕陋未可嗤。
雖然僅皮相,意足深長思。
言苟非同心,守口良亦宜。
」 章子辛嗜蘭成癖 錢塘章子辛司馬廷彥嗜蘭成癖,司訓姚江時,與其邑之衿士按譜辨種,評花選蕊,晚春早夏,瓷盆檀幾,羅列齋室,歲有雅會。
鹹豐庚辛間,粵寇起,航海避兵,猶攜蘭入北,中遭海盜,盡喪資。
改官粵東,緣事罷職,遂又走奉天,疾歿旅次,可謂秋風激烈,敗乃叢蘭矣。
杭州粲花室之蘭 光緒時,杭州有粲花室主人邵芝巖者,嗜蘭,室中、庭中,列盆盎百餘,多異種,素心、連理,遂為常品。
然其所得,皆在西湖諸山中,非閩產也。
蘭花會 上海康腦脫路有徐園,某歲開蘭花會。
園有堂,額曰印鴻,後有庭,庭之北又有屋三楹,自堂而至於斯,鹹羅列名蘭,幽香撲鼻,沁人肺腑。
花之式不同,花之位置高下亦不等,有瓣似荷花者,有長而尖者,有素心者,有白色鑲邊者,有心中如人面口目俱備者,有葉作蝴蝶式者,皆一莖一花,惟一莖並蒂二花者為特色。
浙之甌蘭,有曰報春先者,葉細而長,四時常青。
秋發蕊,冬末春初而花。
有紫莖、玉莖、青莖之別,一莖一花。
其紫花黃心、白花紫心者,酷似建蘭,而香尤盛,盆種之,清芬可至一月而不萎。
又有蕙蘭,亦名九節蘭,葉似甌蘭而長,一莖有八九花,形似甌蘭而瘦,其香亦不若焉,花時在甌蘭之後。
總之,蘭之名稱繁多,或以地名,或以人名,或以形色名,每於五六月放花。
一莖九花者,香馥異常,葉似甌蘭,而闊大勁直。
其紫花者:一,金稜邊,花豐腴而嬌媚,每幹十二萼,色同吳蘭,葉自尖上生一黃線,直下如金絲。
二,陳夢良,每幹十二萼,花頭極大,為紫花之冠。
三,吳蘭,深紫色,有多至十五萼者,葉亦高勁,若善養者,則歧生可有二十萼。
四,潘花,十五萼,紫色而整,疏密得宜,葉差小而花中近心處,色如吳蘭。
五,何蘭,十四萼,紫色中紅,花頭不甚綠。
六、仙霞花,以產自仙霞嶺,故名。
七,大張青,莖青花大。
八,趙師傅,十五萼,初萌甚紅,大放似晚霞。
九,蒲統領,花之中品也。
十,都梁,紫莖綠花。
其白花者:一,濟老,一幹十二萼,姿緻不凡,葉似大施而更高。
二,碧玉幹,花色白,微黃,有十五萼,合並幹而生,葉細而肥厚,花為深綠。
三,惠知客,十五萼,花英淡紫,尾凝黃,葉雖綠茂而柔弱。
四,馬大同,色碧,有十二萼,花頭微狹,間有向上者,中多紅暈而葉高聳,故又名五暈綠。
五,綠衣郎,又名寶山,色如碧玉,十五萼,每生並蒂,花幹亦碧而瘦薄。
六,魚魷,十二萼,花片澄澈,宛如魚魷,深沉似水,無影可指。
七,玉整,花葉修長而瘦,色甚瑩白,白花之最能生者也。
八,名弟,花僅有五六萼,葉最柔軟,如新葉茁出,則舊葉隨枯。
九,大施,花葉如劍而最長。
十,四季蘭,葉長勁蒼翠,幹青微紫,花白質紫紋,自夏至秋,相繼而發,冬亦有之,惟不若夏之盛耳。
翠蟾蕙 蘭之一莖數花者,為蕙,俗名蕙蘭,亦春開。
蘇州木瀆鎮周氏塔影軒蓺之,多佳種,擇尤佳者各十六品,命工繢其狀,繕成巨袠,題其端曰「香國同心」,遍徵題詠。
中有翠蟾一種,為宜興周止菴之女弟子月儀所植,嚴鐵橋有詩詠之雲:「名花端合依名士,天遣周郎對翠蟾。
覓句燈前成一笑,月儀風貌在吳縑。
」 衡山有野蘭 衡山山峽中遍地皆野蘭,葉不及福建所產,花綠色,如碧玉,而香遠過之。
風蘭 風蘭,寄生於深山樹幹上,葉似蘭而短,有厚劍脊,夏開小白花,有一二瓣曲而下垂,微香,無土亦可生。
草本之白蘭花 滇中有一種白蘭,花色如粉,葉似春蘭,亦春開,香甚微。
光緒朝,有自海舶輸入之白蘭花,與此大異,沿其名耳,木本也,香甚烈,花如萼而不放,上海最多。
報歲蘭 報歲蘭為蘭之異種,葉闊而厚,花如蕙,色深紫,亦謂之墨蘭。
其開常在臘月,故名報歲蘭,閩、粵多有之。
書帶草 書帶草為常綠多年生草,葉如韭,長尺餘,柔軟叢生,鮮翠可愛,中央生短花莖,開淡紫色總狀小花,實圓而碧。
植之庭砌,蓬蓬四垂,堪供清玩。
舊時出山東淄川縣鄭康成讀書處,故名康成書帶草。
規矩草 熱河土肥草長,高不見人,然俱離披蒙密可憎,獨行宮所生,修僅數寸,一望如翠罽平鋪,略無半莖參差錯出者,可異也。
俗呼規矩草。
成書《避暑山莊紀事》詩有「望見仙園規矩草,始知雨露勝人間」句,指此也。
或疑即書帶草。
鐵掃帚 鐵掃帚為多年生草,山野自生,莖高二三尺,葉羽狀複生,形似倒卵而狹小。
夏月開小花,形如蝴蝶,色白而有紫紋。
一本凡生二三十莖,勁挺可為帚,故名。
《爾雅》:「荓,馬帚。
」即此。
虎耳草 虎耳草為常綠多年生草,產於溼地,高五六寸,葉圓,有剛毛,背赤,匐枝為絲狀,臥地延長,隨處生苗。
夏日抽莖開花,色白,五瓣,三小二大。
蜘蛛抱蛋 蜘蛛抱蛋為常綠多年生草,江西建昌、贛州二府產生甚多,葉根自生,長二尺餘,形橢圓,兩端皆尖,有平行脈,粗紋韌質,葉柄甚長,花深紫,生於莖頂。
根、莖青黑如卵,周圍密鬚稠結,以其形如蜘蛛抱蛋,故名。
蝴蝶花 蝴蝶花為常綠多年生草,自生於陰地,莖高二尺許,葉為劍狀,葉脈平行,似鳶尾而狹薄。
春日開花,花軸分枝,花被色白而有紫暈,中心色黃,頗美麗,有鋸齒如毛,俗稱紫蝴蝶。
蝶花 長白山之沙門產蝶花,深碧色,其形如蝶。
紫花地丁 紫花地丁為多年生草,所在有之,高三四寸,葉長橢圓形,有長柄,叢生。
春初,葉叢出花莖,每莖開一花,五瓣,色紫,其瓣大小不等,中一瓣有長距。
紫堇 紫堇為多年生草,生於陰濕地,莖高二尺許,葉羽狀分裂,略似水芹。
春暮開總狀花,色紅紫。
毛莨 毛莨為多年生草,生於低溼之地,莖、葉皆有細毛,莖高二三尺,葉為單葉,掌狀分裂。
春暮開花,色黃,五瓣,甚光豔。
實為多數小乾果。
有毒植物也。
地錦 地錦為多年生蔓草,田野階砌間皆有之,葉為掌狀分裂,經霜則成紅色。
春夏之交,開淡黃花,甚細。
結實成球,色黑,味辛。
又一種大戟科植物,莖有白汁,葉小而對生,花小,黃褐色,生於葉腋,亦名地錦。
鋪地錦 臨桂況夔笙太守周頤官內閣中書時,一日,讌集宣武門外半截胡同江蘇會舘,院落修廣,見徧地纖草如罽,名鋪地錦。
時屆暮春,著花五色,每色又分濃澹數種,或一花具二色三色,或併二色三色為一色,如茶綠、雪湖之類,殆不下數十色,風偃瀫紋,蹙繡彌望。
蛇苺 蛇苺為多年生草,田野自生,莖臥地,葉以三小葉合成,互生,有長葉柄。
夏初每葉腋間各生一花,色黃,五瓣。
實細,色鮮紅。
花托肥大,狀略似覆盆。
有毒。
牻牛兒苗 牻牛兒苗為多年生草,原野自生,山西園圃中尤多。
莖細長臥地,葉掌狀分裂,柄甚長。
夏日開花,五瓣,色白或紅紫,略似梅花。
花後,結長蒴如鳥喙,熟則五裂。
聚藻 聚藻為多年生草,一名水蘊,沉生水中,葉輪生,分裂如絲,裂片細長而尖。
夏日開小花,色淡紅。
金魚好產卵於此藻,故蓄養金魚之器中多置之。
紫萼 紫萼為多年生草,野生,高二尺許,葉卵形而大,葉柄甚長,自地下莖叢生。
夏月開花,花被六裂,色紫。
亦有白花者,謂之白萼花。
蘼蕪 蘼蕪為多年生草,野生,莖高尺許,葉為羽狀複葉。
夏月開小花,五瓣,色白,為複繖形花序,有清香。
費菜 費菜為多年生草,山地自生,庭院亦栽植之。
莖高尺許,葉為倒卵形,略似匙,有鋸齒,厚而微黃。
夏日開黃色小花,列為繖形花序。
珍珠菜 珍珠菜為多年生草,產於水邊溼地,高三尺許,葉橢圓互生。
夏日開白花,為總狀花序,至端,花梗漸短,略如尾狀。
溪蓀 溪蓀為多年生草,山野自生,莖高二尺許,葉為劍狀,花梗生於葉叢之中央。
初夏開花,色青紫或白,花被下部之內面有網狀斑紋。
毛氈苔 毛氈苔為多年生草,食蟲植物也,生於濕地。
其葉由根叢生,有多數紅色腺毛,小蟲觸葉,黏而不脫,腺毛中洩液汁以消化之。
夏日葉叢中出花莖,長七八寸,開總狀小花,花瓣白色,或淡紅色。
貉藻 貉藻為食蟲草,生於水田小河之止水中,葉輪生,葉端較闊,狀似有鉸鏈形之物附著其上,故能開閉自由,小蟲登葉上,則驟閉合而捕食之。
夏日葉腋開花,五瓣,淡綠。
茅膏菜 茅膏菜為食蟲草,生於溼地。
莖高四五寸,葉略如半月形,有長柄,邊緣及面生多數腺毛,其端分洩黏液,小蟲觸之,則黏而不脫,徐徐消化吸收之。
花小,色白,或帶紅色。
芍藥 芍藥為多年生草,高一二尺,葉為複葉,小葉往往為極深之三裂。
初夏開花,大而美豔,色有紅、白、紫數種。
根亦有赤、白二色,供藥用。
京師芍藥 京師芍藥奇麗,其香較牡丹為蘊籍,花容細膩,則又過之,玉瓣千層,紅絲一縷,殊豔絕也。
而北人每呼之曰抓破臉。
秦大樽官京師時,聞之,輒為絕倒。
豐臺芍藥 順天豐臺為養花之地,竹籬茅舍,三三兩兩,轆轤之聲不斷。
其地本以芍藥著,春時車馬往來,遊人如蟻。
園丁貪利,繁苞未放,即剪入擔頭喚賣,故所見略無紅紫,惟餘綠葉青枝而已。
同治辛未春,王壬秋檢討闓運在京師,與張文襄公之洞訪豐臺芍藥。
花農列畦植花,俟開,則盡剪之,予以十金,使留半日於枝以賞之。
然無亭館置酒之處,不足留賞也。
曇華 曇華為多年生草,植於庭院。
莖高四五尺,葉長作卵形,甚尖。
夏月開花,色紅黃,甚美麗,經月不謝,俗稱為美人蕉。
優曇鉢羅花 優曇鉢羅花,西域種也,簡稱之亦曰曇花。
世稱曇花一現,若以為幻夢之空花耳。
不知佛書所言,即座湧蓮花之比,事固神奇,樹亦實有也。
舊傳滇南有三樹,一在大理府和山之麓,稱和山花。
大理有四景,上關花,上關風,蒼山雪,洱海月。
上關,即和山,花,即優曇鉢羅也。
樹高可六七丈,似桂,花白色,十二瓣,閨歲則十三。
佛日盛開,異香芬馥。
中有一穗如稗,其樹不知所始。
國初,曾為俗僧所毀壞,風雪月終古不改而花亡矣。
一在雲南城【即省城也。
】土主廟,府志載廟中優曇,一名娑羅樹,高二十丈,枝葉叢茂。
每歲四月,花開如蓮,有十二瓣,開歲則多一瓣。
昔蒙氏樂誠魁時,有神僧菩提巴波自天竺至,以所攜念珠分其一,手植之。
自經兵燹,亦毀壞無迹,惟安寧曹溪寺一樹存焉。
一在安寧州曹溪寺,安寧州城之北,有湯泉,楊升庵所題天下第一溫泉者是也。
溫泉西岸有寺曰曹溪,寺中曇花一株,扶疏百尺,綠葉似娑羅,有九絲,白花,如蓮,分九瓣,香如水沈,有蜜氣。
其心紫色如球,惟不結實。
相傳為西域僧念佛珠所種。
康熙壬子四月,花盛開,滇臬許鶴沙屬州牧試採柔條插之,活一枝。
是年冬,鶴沙還雲間,遂攜以歸。
其明年,茁芽怒生,幹長三尺,喜甚,自為記,載《東還紀程》中。
大理本天竺東境,阿育王故封雲南,安寧與之接壤,仙樹靈根,宜有遺植。
吳青壇《嶺南雜記》載曇花似百合花而色紫,合二三十朵攢為一朵,香烈異常。
吳寶崖《曠園雜志》載武林沈氏園有曇花一株,得自泉州仙遊縣西山龍華寺僧,根如芋,葉如蒲,高七八尺,花從葉吐,一蓓三十餘花,外殷紫,內微紅,似辛夷,香極清。
二書所言同是一種,則閩、廣之所謂曇花者是也。
滇之優曇鉢羅花,如上所述,固一在大理,一在雲南,一在安寧也。
而乾隆丙辰,長洲朱象賢遊滇,所見之三株,則皆在雲南,象賢且曰:「撫署之一為最大,高可二丈許,本大可圍二尺,蒼苔斑駁,枝榦夭矯。
其外則督署、府署各一,皆不及也。
其葉其花,略如玉蘭,所異者,大小與香色耳。
三四月之交,作花,茂者七八月亦花。
花朵大於玉蘭,色白而不潔,花英微綠。
每朵九瓣,初開三瓣,其餘含而不放,次日又吐三瓣,中心尚含,第三日九瓣全舒,則已萎敗,不堪著目。
香遠則清,若採折在手,近鼻嗅之,則濁不可耐,以濃郁太甚也。
」其後,象賢遊安寧州之碧玉泉,渡螳螂川,而至曹溪寺。
寺有護花樓,究其所以,乃知樓以護優曇而搆,然樓雖存而花已不可問矣。
王文簡公士禎《隴蜀餘聞》載順治乙未十一月望夕,鄭州興國寺殿前,忽湧花一枝,似佛手,表裏皆豎紋,潔白如雪。
次日,又湧一花,色紋如前,略如荷花。
二十五日又湧一花,色紋如前,略似牡丹而大。
時人不知,以為天花。
文簡以滇花印之,如荷而白,則正所謂曇花湧現,而似佛手、似牡丹二花,色紋既同,其即為優曇鉢羅花之變相,亦可見也。
佛種花 青海有島,島有花,色紅如罌粟,葉光厚,如薔薇。
四月花初放,僅六瓣,自此一月增一瓣,至十月,增至十二瓣,不再增,冬月即落,遇閏亦不璔,惟閏惟遲落一月耳,異香芬馥。
土人稱為佛種,種以此鎮海島,寺院中大率有之。
翦春羅 翦春羅為多年生草,一名翦紅羅,莖、葉皆有毛,莖高二尺許,葉卵圓,端極尖。
入夏開花,六瓣,多紅色,較石竹稍大,周圍缺刻如翦,故名。
滴滴金 滴滴金為多年生草,一稱夏菊,又名旋覆花,《本草》謂之金錢花,莖青而香,葉青而長,尖而無椏,高僅二三尺,花色金黃。
苗初生,自陳根出,既則徧地生苗,由花梢頭露滴入土,即生新根,故名。
石竹 石竹為多年生草,多栽植於庭園,莖高尺許,葉細長而尖,對生。
花有重瓣、單瓣,色白,亦有深紅、淡紅者,狀頗類瞿麥花,惟花瓣上部分裂甚淺,花下之苞亦較長而尖,故易辨別。
俗呼為洛陽花。
蘘荷 蘘荷為多年生草,山野自生,高二三尺,葉尖長,絕類薑葉。
夏月開花,花被大小不整,色淡黃,由地下莖而生。
其根可為葅。
荷 荷為多年生草,一名芙蕖,產於淺水,葉大而圓,柄細長。
夏月開花,或紅或白。
實曰蓮,地下莖曰藕,皆可食。
錢塘符幼魯郎中曾嘗於草橋觀荷,作詩以賞之,詩雲:「野水匯溪流,種荷乘水長。
綠雲布渺瀰,遙遙接菰蔣。
漚鳧宛遊戲,拍拍棲沙上。
紅藕花滿匳,香露極遙蕩。
顧我樂清遊,興至每獨往。
天名精 天名精,野生,葉長橢圓形,有鋸齒及密毛,面皺,臭氣甚烈。
夏秋之間,出莖二尺餘,葉腋開頭狀花,綠色。
根色白,別名杜牛膝,與葉皆入藥。
大戟 大戟為多年生草,山野自生,莖高三尺餘,葉如箭鏃,互生,有細鋸齒。
夏季開花,小而褐色,雌雄同株,有總苞,四片圍繞如萼。
根入藥,有毒。
夏枯草 夏枯草為多年生草,野生,莖方,高尺餘,葉作長卵形,端尖,莖、葉皆有毛。
夏初莖端開脣形花,列為穗狀花序,色淡紫或白。
莖、葉入藥。
此草夏至後即枯,故名。
馬鞭草 馬鞭草為多年生草,原野自生,莖方,高二三尺,葉羽狀分裂,對生。
夏秋之間,開細紫花,列為穗狀花序。
莖、葉均入藥。
馬兜鈴 馬兜鈴為多年生蔓草,山野自生,葉為長心臟形,似薯蕷葉而厚大,端鈍。
夏日開黃紫花,花冠作管狀而不整。
根與實均入藥。
羊蹄 羊蹄為越年生草,產於濕地,春初叢生大葉,長尺許,形如牛舌,故亦稱牛舌菜。
春末抽花莖,開淡綠色小花,成叢下垂。
結子如蕎麥,謂之金蕎麥。
根長近尺,紅黃色。
夏至即枯,秋深復生,經冬不死。
根擣汁,可治疥癬、腫毒。
鹿蹄草 鹿蹄草為多年生之常綠草,葉橢圓而厚,有長柄,略似鹿蹄。
春夏之交,葉叢中抽花莖,上開數花,色白,皆下向。
舊以為止血及金瘡藥。
鹿啣草 鹿啣草,產雲南之順寧,以牝牡二鹿之交也,牡輒憊不能起,牝啣是草以喂之,牡頓起,因以得名。
可入藥。
雞血藤 雞血藤,產雲南之順寧,草質也。
剖之,流汁似血,為高血聖藥。
威靈仙 威靈仙為多年生草,山地自生,莖高三四尺,葉作闊箭鏃形,輪生。
夏開合瓣花,紫碧色,為長總狀花序。
其根每年旁引,一根叢鬚數百條,乾則深黑,俗稱鐵腳威靈仙。
萎蕤 萎蕤,亦作葳蕤,一名玉竹,為多年生草,山野自生,莖高尺餘,有稜,葉為長卵形,有平行脈。
花下部連合作管狀,生於葉腋,色白微綠,形細如小鈴。
根莖多肉,可製澱粉,又可入藥,性最難燥。
商陸 商陸為多年生草,山野自生,莖高三四尺,葉互生,如卵形而大。
夏月開花,小而色白,為穗狀花序。
實為肉果,赤黑色。
嫩葉可食,根可作藥,性有毒。
朮 朮為多年生草,野生,莖高二三尺,葉有毛,對生,花有紫、碧、紅數色。
根細類指,大者如拳,色微褐,肉白,曝乾,可作藥,今通稱白朮,古方所用即此。
有皮蒼黑色者,別稱蒼朮。
貝母 貝母為多年生草,莖高尺許,葉狹長,莖頂三葉尤小,末卷曲.三四月開花,花蓋六片,淡黃微綠,內面有綠線,並雜紫點甚細.地下莖如小貝群聚,色白,入藥.一名蝱,《詩》「言采其蝱」,帕此.《爾雅》作「 冏」. 黃蜀葵 黃蜀葵為越年生草,俗名秋葵,莖高三四尺,葉掌狀分裂。
夏開淡黃花,五瓣,大如金椀,人亦呼之為側金盞花。
瓣之下部色紫,陰乾為末,傅惡創,可浸油塗湯火傷。
根肥大,多黏液,且可用為紙之糊料。
楊蘭坡嘗有詩詠蜀葵,詩雲:「流鶯聲送麥風寒,一丈紅遮五尺欄。
錦色蒲萄向人殢,啼痕杜宇憶歸難。
持羹真作無家別,棄扇難追有限歡。
向日誰憐寸心苦,狂風無奈更銜殘。
」 龍葵 龍葵為一年生草,高二三尺,葉為卵形,夏日節間抽細莖,開小白花,為繖形花序。
花後,結球形之漿果,色黑,大如碗豆,性有毒。
莖、葉煎汁,可治頑癬。
五香草 紹興有異草,名五香,色綠,有清香,葉作四瓣,長寸許,生於郡城府山之陰。
端陽始長,故得五香之名。
瀹其汁,可避瘟疫。
偶覺頭暈,飲之,亦立愈。
??舌蔞 ??舌蔞,亦作瓜蔞,蔓生,葉狹長而光滑。
實橢圓,大倍於王瓜。
其仁及皮為藥用,根可製澱粉,曰天花粉。
仁綠色多脂,可取油燃火。
三七 三七為多年生草,本名山漆,又名金不換,莖高三尺許,葉為羽狀分裂。
秋開黃褐色花,成頭狀花序。
根、葉搗汁,敷傷處,可止血,並可消蟲螫之腫。
三稜 三稜為多年生草,春時叢生於荒廢陂池及濕地,葉似蒲而狹。
夏秋抽莖,高四五尺,莖端開花六七枝,雄花在上,雌花在下,皆細碎成穗,黃紫色,結子甚細。
其葉、莖、花、實俱有三稜,莖中有白穰,剖之,織物柔韌,如藤。
荊襄、江淮、濟南、河陝皆有之,生於荊楚者曰荊三稜,可入藥。
鴉膽子 鴉膽子,治休息痢,用三十粒去殼取其仁,外包龍眼肉撚丸,每晨米湯送下,一二服或三四服即愈。
此藥味大苦而寒,力能至大腸曲折之處,搜逐濕熱。
《本草》不載,見於《幼幼集》,稱為至聖丹,即苦參子也,藥肆多有之。
鹹豐時,桐鄉名醫張雲寰常用此藥治痢,頗效,此合乎西醫用萆麻油治痢之法,取其能洗淨腸中穢污積滯,能洗淨,則病自去。
如用萆麻油,則無毒質,較鴉膽子更佳矣,惟鴉膽子兼治腸風便血。
凡熱痢色赤久不愈者,亦可治,惟虛寒下痢忌之。
遠志 遠志為常綠草,陝西之綏德、河南之開封多產之。
莖高七八寸,甚細,葉橢圓。
夏開蝶形花,色紫,根可入藥,有袪痰之效。
《爾雅》:「葽繞,棘蒬。
」即此。
桔梗 桔梗為多年生草,高尺餘,葉橢圓,有細鋸齒。
秋初開花,五瓣,頗大,色紫或白。
根如牛蒡。
莖可入藥。
杜衡 杜衡為多年生草,常生山中陰地,葉為心臟形,葉腳凹陷頗深,有長柄。
冬月根際開紫花,有管狀花被。
根莖可入藥。
山柰 山柰,亦作三柰,產粵中,葉狹長,葉間出花莖,開淡紅花。
根供藥用。
山薑 山薑為多年生草,莖高尺餘,葉尖長,似蘘荷,稍小,背有軟毛。
夏日出花莖,長三寸許,花白,帶紅黃色,為穗狀花序。
實似豆蔻。
根為藥用。
薑黃 薑黃為多年生草,野生甚多。
葉為長橢圓形,背有軟毛。
夏初發芽,並抽花莖,高六七寸,有二小葉包之。
莖上徧生鱗狀苞,每苞開二花,瓣為漏鬥形,色黃。
根入藥,並為黃色染料,用以染紙,遇炭酸鈉之鹼性物則變紅色,故以為試紙。
芎藭 芎藭為越年生草,野生,多產於蜀中,亦稱川芎。
莖高一二尺,葉似芹,分裂尤細。
秋開細白花,五瓣,為複繖形花序,全體芬馥。
根可入藥。
艾 艾為多年生草,莖白色,高四五尺,葉互生,長卵形,為羽狀分裂,背生白毛,甚密。
夏秋之交開小花,淡褐色,結實纍纍。
嫩葉可食,乾後揉之,則成艾絨,醫者灼以治病,謂之灸,亦用作印泥。
獨活 獨活為越年生草,產羌中,故又名羌活。
莖、葉皆有毛。
夏月莖高六七尺,葉為羽狀複葉。
秋開小花甚多,五瓣淡綠,為複繖形花序。
實紫。
根入藥。
牽牛 牽牛為一年生蔓草,葉有三尖,互生。
夏日開花,淺碧略紅,花冠作漏鬥狀。
侵晨花開,受日光而萎。
實為球形,有蒂裹之。
子圓而黑,俗稱黑醜,有毒,入藥。
錢塘包秋吟有《詠牽牛花》詩雲:「柔枝裊裊瘦娉婷,靛朵新抽玉露零。
點綴最宜先七夕,託根何幸傍雙星。
繞籬扶竹亭亭立,當戶窺人故故青。
卻愛蔚藍天色好,數花明處照流螢。
」 牛膝 牛膝為多年生草,隨處自生,莖高二尺許,葉橢圓而尖。
花綠色甚小,為穗狀花序。
實有小刺,常黏著人衣。
其根入藥。
牛欄草 牛欄草,產閩中,榦細長,夏開鮮紅花,數十朵叢生一枝。
泉州人以其花期正當競渡時,故又名為龍船花。
葉甚大,謂能治發背,有神效。
菝葜 拔葜為多年生蔓草,山野自生,高二三尺至六七尺,多刺,葉卵形,互生,托葉變形為二卷鬚,絡於他物。
初夏開黃綠花,集為繖形。
實大如豆,紅色,根供藥用。
虎掌 虎掌為多年生草,山野自生,高二三尺,葉作掌狀分裂,葉柄甚長。
花類天南星,惟花托之上部伸長,狀如長絛。
性有毒,其根入藥。
虎杖 虎杖為多年生草,山野自生,高一二尺至四五尺,葉闊端尖,有淡黑斑,其基部方如刀切。
夏日葉腋抽花軸,開淡紅色小花,成穗。
實三角形。
根入藥。
《爾雅》謂之蒤。
蛇牀 蛇牀為多年生草,濕地甚多,莖初臥地,後昂起,高尺餘,葉作羽狀分裂,互生。
夏月開小花,色白,五瓣,為複繖形花序,花瓣尖端微曲。
子黃褐色如黍米,入藥。
蒴藋 蒴藋為多年生草,類接骨木,莖高四五尺,夏開小白花,實如小粒。
莖、葉皆可入藥。
??閭茹 ??閭茹為一年生草,野生,莖高二三尺,葉為長卵形,莖、葉中皆有白汁,性有毒,春開淡黃色小花。
根可入藥。
蒺藜 蒺藜為二年生草,生於海濱砂地,莖平臥,葉為偶數羽狀複葉。
夏日開小花,五瓣,色黃。
實大約三分許,有刺。
一種白蒺藜,出陝西之沙苑者,莢長寸許,子大如脂麻,謂之沙苑蒺藜。
皆可入藥。
補骨脂 補骨脂,殆破故紙,高三四尺,葉似胡麻。
夏秋之交,開淡紫花。
實圓扁,色黑,味少腥而有香氣,可入藥。
萹蓄 萹蓄為一年生草,多生於道旁,莖高尺許,葉狹長而閑,略似竹葉,故亦稱扁竹。
夏月葉腋開淡紅花,甚細。
嫩葉可入藥。
萆薢 萆薢為多年生草,莖引蔓上昇,葉大,如心臟形,邊緣有缺刻,柄長。
夏開淡黃色單性花,成穗狀。
根長而硬,入藥。
覆盆子 覆盆子為多年生草,隨處自生,長莖臥地,葉為掌狀複葉,小葉大而平滑,質硬。
春日抽花軸,花五瓣,色白。
實為細粒,色紫赤。
花托肥大。
味甘,人或食之。
《爾雅》:「茥,蒛葐。
」即此。
益母草 益母草為越年生草,一名茺蔚,野生,葉高四五尺,葉略似艾,三裂或五裂。
夏初開淡紫花。
產婦服之有益,故名。
豆蔻 豆蔻,有草豆蔻、白豆蔻、肉豆蔻三種。
草豆蔻,草本,產於嶺南,葉尖長,春日開花成穗。
實稍小於龍眼,端銳,皮光滑,仁辛香氣和。
又有皮黃薄而稜峭,或黑厚而稜密者,別稱草果。
白豆蔻,形如芭蕉,葉光滑,冬夏不凋。
實淺黃色而圓大,殼白而厚,仁如縮砂仁,皆入藥。
肉豆蔻,木本,產於新嘉坡、蘇門答臘等處,近歲盛有輸入。
葉為長橢圓形,夏開單性白花。
實為肉果,內有紅色假種,皮甚堅,其仁香氣強烈,亦入藥,並作香料。
草豆蔻花成穗時,嫩葉卷之而生,初如芙蓉,穗頭深紅色,葉漸展,花漸出,而色微淡,亦有黃、白色者。
山豆根 山豆根為常綠草,狀如灌木,莖柔弱,高一二尺,葉為複葉,每枝小葉凡三。
夏開白色蝶形花,成總狀花序。
實紫黑,根供藥用,為解毒劑。
又一種,葉光潤如木犀,狹長而柔靭。
葛 葛為多年生草,莖細長,蔓生,葉為複葉,闊大。
秋日開花,紫赤色,花冠蝶形。
結實成莢,根外紫內白,入藥。
搗碎取汁,製成白粉,謂之葛粉,為小粉中最佳之品。
車前 車前為多年生草,產於北數省及東三省,葉自地下莖叢生,成卵形而闊,常有五肋,柄甚長。
夏日葉叢中央出花莖,開淡紫色細花,花序為穗狀。
實紫色,子入藥。
一名芣苢。
陸璣《詩》疏:「車前一名當道,喜在牛跡中生,故名車前當道也。
」 石斛 石斛為多年生草,產於山中巖石或古樹,莖高五六寸,有節,稍類木賊而中實,每節生葉一片,葉狹而厚,有平行脈。
夏月開花,色淡紅或白。
拔其根,以砂石栽之,或盛以籃,挂屋下,數澆以水,經年不死。
莖可入藥。
舊稱蜀產者為勝,亦稱金釵石斛,以其狀如金釵股也。
木斛 木斛,莖鬆軟,色深黃有光澤,亦稱金石斛。
烏蘞莓 烏蘞莓為多年生蔓草,莖有卷鬚,纏於他物,葉為掌狀複葉,分歧為五小葉。
夏季開小花,黃色,四瓣,列為聚繖花序。
根莖可入藥。
《爾雅》:「拔,蘢葛。
」即此。
紫蘇 紫蘇為一年生草,園圃栽植之,莖方,高二尺餘,葉卵形,端尖,有鋸齒,對生,背紅紫色。
夏日出長花莖,開小脣形花,色白或淡紅,為總狀花序。
實如芥子。
莖、葉、實皆為藥品。
紫菀 紫菀為多年生草,高六七尺,葉長橢圓形,有鋸齒,葉面粗糙。
秋日開花,為頭狀花序,周圍為舌狀花冠,淡紫色,中部管狀花冠,黃色。
根紫而柔軟,以為藥用。
其白者名女菀。
漏盧 漏盧為年生草,以出山東舊單州者為良。
莖似薊無刺,葉厚,大者長尺餘,背白色。
夏秋之交,葉間出花莖,開藍紫色小花,攢簇成球。
根可入藥。
細辛 細辛為多年生草,所在有之,葉闊而尖,甚狹,有長葉柄,直生於根莖,花三瓣,色紫黑。
根入藥。
茵蔯 茵陳,亦作茵蔯,蒿之一種,為多年生草,產於河邊砂地,葉似胡蘿蔔,有白毛密生,枝梢之葉,細裂如絲。
春日抽莖二尺許,開小頭狀花,綠色,排列如穗。
莖、葉可入藥。
以其經冬不死,更因舊苗而生,故亦名因陳。
茜 茜,亦作蒨,蔓生,莖方,中空,葉長卵形,葉柄與蔓皆有刺。
夏月開小白花,實黑色。
根赭黃,可染絳,並供藥用。
續斷 續斷,野生,莖高三四尺,中空有稜,葉羽狀深裂,如薊,春夏之交開紫色花。
根入藥。
野芝麻 野芝麻為多年生草,野生,莖方,高尺餘,葉為卵形,端尖,深齒細紋,略似麻葉。
春日葉腋開花,為脣形,花冠白質紫暈。
莖、葉味淡微辛,作芝麻氣,故有此稱。
古謂之續斷。
入藥。
莨菪 莨菪為多年生草,一名天仙子,有毒。
早春抽莖,色紫黑,長則莖、葉變為淡綠。
葉長橢圓形,端尖,互生。
夏初,葉腋開鐘狀花,黃褐色微紫,為合瓣花冠。
此草可製定痙定痛之藥。
牡蒿 牡蒿為多年生草,野生,高二三尺,葉本狹末廣,形如尖劈,上部有缺刻,互生。
秋開小花成穗,淡褐色,似艾而小。
《爾雅》:「蔚,牡菣。
」即此。
梗、葉入藥。
葶藶 葶藶為二年生草,原野自生,高七八寸,莖、葉皆有細毛,葉長卵形,無柄,互生。
春日開花,微黃,結角,子扁小如黍粒,熟則裂開,供藥用,有甜苦二種。
《爾雅》謂之蕇。
澤漆 澤漆為一年生草,生於道旁,莖高七八寸,葉為倒卵形。
春暮,莖頂生五葉,分五枝,開淡褐色小花,有毒。
莖、葉均入藥。
澤瀉 澤瀉為多年生草,俗稱野慈姑,葉似慈姑而小。
初夏莖端結蕊,淡碧色,形似如意。
此時苗嫩可食,閩人謂為如意菜。
花白色。
地下球莖可供藥用。
澤蘭 澤蘭為多年生草,產於濕地,每莖一葉,箭鏃形,基腳抱莖。
夏日葉間抽花莖,莖端各著一花,紅紫色,可入藥。
零陵香 零陵香亦稱蕙草,俗名佩蘭,為多年生草,南方各省多種之。
莖方,葉橢圓,端尖,對生。
秋初開紅花,香氣如蘼蕪,結黑實。
古言佩此可已疫癘。
一名薰草。
以產於湖南之零陵縣者為最著。
可入藥。
藿香 藿香,野生,庭院亦種之。
莖方,有節,中空,葉為卵形,端尖,有缺刻,自莖端至下部,對生甚密。
夏秋之間開花,花冠為脣形。
莖、葉之香頗烈,可入藥。
赤箭 赤箭,初生時一莖直上,高三四尺,狀如箭簳,色青赤,葉尖小。
初夏開淡紫花,成穗,實大如豆。
根曝乾,可入藥,謂之天麻。
曼陀羅 曼陀羅為一年生草,莖直上,高四五尺,葉作卵形,常有缺刻。
夏日開大紫花,有漏鬥形之合瓣花冠,邊緣五裂。
實為裂果,面生多刺,性有毒。
以其葉雜煙草中同吸,止咳嗽,過量則緻死。
蓬莪蒁 蓬莪蒁,野生,莖高二三尺,葉長,色綠,微灰白,夏初開黃花。
根如薑,下有圓形物聯綴,如雞卵,曝乾,可供藥用。
鳶尾 鳶尾為多年生草,庭園多植之,高一二尺,葉狀如劍,各有鞘包之,花軸生於葉間。
初夏開花頗大,淡紫綠色,花被六片,密生紫色小點,外層三片較大,其一突起如雞冠。
根、莖入藥,即射幹也。
菖蒲 菖蒲為多年生草,生於水邊,葉有平行脈,花小,色淡黃,為肉穗花序。
有大小二種。
大者長三四尺,氣味香烈,葉上有脊如劍狀,俗於端午日翦其葉作劍以懸於門。
《本草》謂之白菖,亦曰泥菖蒲。
小者高尺餘,葉纖細,無中肋,曰細葉菖蒲,亦曰石菖蒲,以瓦盆栽之,置案頭以供玩賞。
最纖細者,葉長僅三四寸。
根可入藥,一寸九節者良。
菖蒲多壽,信然。
淮南安豐場市北有古廟,名北極殿,地清曠,有牡丹、芍藥數十本。
廟僅一僧。
有周翁者,年八十餘,習靜於此,暇以花草自娛。
某曾見其窗外陳有石菖蒲三十餘盆,細密可愛,盆尤精緻,非康熙即乾隆時製也。
偶問之,知皆數百年物,殆菖蒲與盆並久,非故以古瓷植菖蒲也。
本為周之世傳,特移置廟中耳。
周並為詳言植菖蒲法,得水則肥,得土則瘦,固矣。
然每年四月以竹翦翦一次,再茁,則葉愈細,歷數百年而細僅逾髮矣。
後已久不復翦,是根葉均成古物。
草類得此,可謂壽矣。
後周翁死,僧為珍護之。
光緒壬辰冬,忽大寒,江且結冰,良為數百年所稀有,安豐一隅,人家所蒔花木,凍斃者十居八九,此二十餘盆之菖蒲,亦隨浩劫以去矣。
水仙 水仙為多年生草,高尺許,葉細長,有並行脈,叢生。
花莖生於莖叢之間,花為繖形,色白,別有黃色杯狀之副冠。
地下莖為塊狀,有毒,然可治癰腫。
仁和金振之鹺尹翀嘗賦水仙花詩雲:「春雪壓簷水生骨,東園桃李花未發。
水仙有意陵莫寒,素影朦朧漾殘月。
我因花事增歎嗟,煙浪微茫夢飛越。
金支翠旗光有無,貝闕珠宮影明滅。
冰夷擊鼓急響停,湘妃奏曲繁聲歇。
彼姝者子六銖衣,微步生塵見羅襪。
花魂咫尺洵有靈,一點冰心慰寥闊。
憶昔嘉種羅華堂,分箋共逞生花筆。
名並三閭六瓣奇,哲兄得句真清絕。
【「名與三閭並,香推六瓣奇」,振之之兄詠水仙句。
】同君解佩返瑤京,石上菖蒲空九節。
欲吟楚些歌《大招》,新詩誰補湘纍缺。
【振之之兄討曾言及此,故雲。
】杜蘅芳芷眼迷離,物是人非那忍說。
仙漿未飲熱中腸,聊取寒泉薦清潔。
梅兄礬弟倘相攜,應到蓬萊水雲窟。
」振之,乾隆時人。
沈玉遮有《詠水仙花》詩,詩雲:「紙窗耿虛影,媚此小雪天。
明明冷飛白,撲蔌上琴絃。
何時降北渚,猶帶蕭湘煙。
伶俜獨幽絕,小築含春妍。
藝以瑣碎石,浴以清泠泉。
襯以石子瘦,佐以銅盆圓。
伴我梅花帳,茶夢寒可憐。
珊珊怳見之,翩若淩波然。
解佩無默語,欲往愁刺船。
起視冰壺曉,水月生便娟。
」玉遮,名維樹,嘉慶朝之海寧人。
薄荷 薄荷為多年生草,濕地自生,高二尺許,葉為卵形,端尖,有鋸齒。
秋月開淡紫花,花冠作脣形,叢生於葉腋。
莖、葉有特別香氣,入藥,可製薄荷油、薄荷腦。
水蘇 水蘇為山野自生之草,高二三尺,莖方,葉形如箭鏃,面皺,莖、葉皆密生粗毛。
夏月莖端開脣形花,色淡紅微紫,氣甚辛烈,有毒,可作藥,亦稱龍腦薄荷。
半夏 半夏為多年生草,平野自生,高七八寸,葉為複葉,以三小葉合成,葉柄生肉芽。
花單性,為肉穗花序,雌花在下,雄花在上,花序以大苞包之,花軸之上部伸長如線,突出苞外。
地下之塊莖皮黃肉白,可入藥。
倒根草 倒根草,花如紅蓼,叢生,不蔓不枝,而根獨倒長,專治痢疾,長白山產之。
小人草 小人草,產於蒙古察哈爾之錫蠟哈達,能作花,一莖四朵,白瓣紅蕊,子微香,根臭,蒙人呼為那何,能療瘡。
土茯苓 有蔓草之根,皮如茯苓,內赤味澀者,謂之土茯苓。
罌粟 罌粟為越年生草,葉為長橢圓形,有鋸齒,平滑無葉柄。
花大而美豔,色紅紫,雌蕊狀如瓶。
實為乾果,狀亦如瓶,可榨油,入藥用,並作油畫。
嫩葉可作蔬。
實未熟時,中有漿,為製鴉片之原料,自禁煙之令下,即禁種之,謂之曰煙苗。
道光甲午廣東鄉試第三場之策題,第四問民食一道,中一條雲:「沃土之地,往往植煙草以為利息,甚至取其種之大害於人者而廣播之,民不知其敝精力,耗財用,大半溺於所嗜,視其為用與菽粟等,而且勝之,將何以嚴其禁而革其俗?」此蓋言內地自種之罌粟花也。
蒙藏紫稍花 蒙古、西藏有一種紫稍花,土人呼為鎖陽,其形狀性質,略如肉蓯蓉,接近婦女,則開花高大,作雨傘狀。
番紅花 番紅花為多年生草,高四五寸,地下有球莖,葉細長叢生,有並行脈,初冬開淡紫花,花蓋六片,甚香。
採花柱曝乾,香尤烈,製丁幾之類,用以著色,亦為健胃、通經之藥。
草棉 棉,古謂之吉貝,本產於印度,唐時其種始傳入中國。
莖高二三尺,葉掌狀分裂,花五瓣,色黃。
結實如桃,熟則綻裂而棉出,彈之則為絮,紡之則為紗,織之則成布。
子可搾油,亦稱草棉。
浙中產棉之區至廣,然所產者纖維極短,不能供織細紗之用。
老農墨守舊法,栽植不甚合宜,每畝產量不能充分,或減十分之四五,或減十分之六七。
棉種以美棉為上,印度次之,江蘇之通州又次之。
試就通州青桿雞腳棉一種,與浙之餘姚棉比較,通棉子小而堅,子棉百斤,平均得花衣四十二三斤,姚棉則百斤僅得三十五六斤,相差約百分之六也。
南匯以產棉稱,倘遇豐收,比稻尤勝。
王子勗學博有《採棉花竹枝詞》雲:「生平不識綺羅新,青布兜頭最率真。
卻喜今年棉事好,好箕半吐白如銀。
野岸扶嬌弱不禁,衣單拂拂晚風侵。
朦朧失卻銀環子,一路仍教小妹尋。
兒女喁喁笑語聲,蘆簾曬後揀偏精。
黃花雖是多僵核,留取明朝好換餳。
經年手口拮據交,相慶秋成酒酌匏。
販客未來頻檢點,囑郎早去購蒲包。
」 紅花 紅花為越年生草,園浦栽植之,莖高四五尺,葉狀如箭鏃,邊有鋸齒。
夏日開花,紅黃色,花冠為管狀,列為頭狀花序,其花以製胭脂及紅色顏料,亦名紅藍花。
鼠尾草 鼠尾草為多年生草,《爾雅》謂之葝,高二三尺,莖方,葉為掌狀複葉,對生,花淡紫色,成脣形,花序為總狀。
舊說,花及莖、葉俱可染皂。
薯莨 薯莨,蔓草也,產閩、廣諸山,葉尖長,節節有小刺。
根圓如芋,大小不一,有鬚叢生,皮紫黑色,肉紅黃色,煮汁以染紗絹之屬,為暑月之衣,謂之薯莨綢,亦曰拷綢。
粵人並以之染罛罾,因其使苧麻爽勁而利水,又耐鹹潮,不易腐也。
藍 藍為一年生草,葉如蓼,故亦名蓼藍。
莖高二尺餘,秋冬之交抽長梗,開小紅花成穗。
其葉可製染料,即靛青也。
靛青向推佛山、澳門,次為樂平及潮陽之水靛,再次為富陽山靛,黃渡水靛。
後以德之靛油運華,以上產地均改種雜糧、蔬菜矣。
山藍 山藍為常綠多年生草,自生於陰地,莖高一二尺,葉橢圓形,有長柄。
初夏開花,成穗狀,色黃綠,雌雄異株。
取莖、葉絞汁,可為染料,惟藍質頗少,不能成靛。
菘藍 菘藍為二年生草,隨處有之,高二三尺,下部之葉狀如倒卵,有葉柄,上部之葉如箭鏃,無柄。
夏月開花,四瓣色黃,列為總狀花序。
實扁平。
莖、葉可製藍,為染料。
大麻 大麻,俗稱火麻,為一年生草,植於園圃,莖高七八尺,葉作掌狀深裂。
其花雌雄異株,收穫及功用各異。
雄曰枲,亦曰牡麻。
雌曰苴麻,亦曰子麻。
夏至前後開花,雄花色淡綠,多花粉,雌花色綠,甚小。
牡麻於花落後,即拔而漚取其皮,纖維柔靭,可織夏布,俗稱水麻。
苴麻至秋及刈,亦可織麻布,惟粗硬不潔白,喪服用之,俗稱秋麻。
其實謂之蕡,古以供籩豆之實。
子可食,古為九穀之一,《禮》「食麻與犬」是也。
白麻 白麻為一年生草,一名苘麻,田圃栽植之,莖高四五尺,葉闊,端銳尖。
夏開小黃花。
實熟,則乾燥而裂。
子扁黑,入藥。
其莖輕鬆潔白,北人取其皮作繩,亦織為布,惟質不堅。
苧麻 苧麻為多年生草,簡稱麻,歐西人謂之支那草,為吾國特產。
莖高三四尺,葉卵形而尖,邊有鋸齒,背生白毛,花單性,淡黃綠色。
其皮之纖維,堅靭柔滑,夏秋剝取之,漚浸水中,俟綠質腐脫,劈之成絲,製線及布,各省多有之,產於江西者最著名。
根可入藥。
蕁麻 蕁麻為多年生草,山野自生,高三尺許,葉卵形而尖,鋸齒甚粗,柄長,花小而單性,色白.莖,葉皆有刺,觸人覺痛.皮之纖維可製線,古稱之 燅草. 蓖麻 蓖麻為一年生草,所在有之,莖高六七尺,中空如竹,葉甚大,掌狀深裂,有長柄。
秋開單性花,為圓錐花序,雌花在上,色淡紅,雄花在下,色淡黃。
實熟則裂開,子有黑斑,可以搾油,謂之蓖麻油,頗厚,為輕瀉藥,又可製印泥。
菅 菅為多年生草,一名菅茅,葉細長而尖,有平行脈,如白茅,秋開青白花,殼有長芒。
實尖而黑,長分許,常黏人衣。
根短硬如細竹,可為刷帚。
蒯 蒯,菅類,莖高四尺許,叢生,葉長尺餘,有平行脈。
秋日開小花,茶褐色。
多生水邊,其莖可編織。
燈心草 燈心草,一名藺,為多年生草,植於水田,莖圓而細長,高三四尺,色綠。
夏日,莖之上部開黃褐色細花,莖中有白瓤,可為燈心,莖可織席及簑衣,俗稱燈草。
龍鬚 龍鬚為多年生草,一名石龍芻,植於水田,莖細長而圓,高二三尺,下部有小葉如鱗片。
夏日開小花,色綠,稍硬。
莖絕似燈心草,而稍短細,無白瓤,用以織席,俗稱龍鬚席。
莞 莞為多年生草,植於水田,又名水蔥,莖高五六尺,纖細而圓,上部小葉如鱗片。
夏開黃綠色小花,花序為小穗狀,集生莖端。
其莖可織席。
茳芏 茳芏為多年生草,植於水田,春發莖、葉,莖高四五尺,三稜形,為織席之原料。
夏秋之間,莖端開小花,綠褐色。
富川產席,可隨手握疊,草之細軟而堅韌者,即茳芏也。
土人又以之作為牙籤、眼鏡諸袋,皆工緻無比。
薹 薹為多年生草,植於水田,莖高三四尺,葉狹長,至三尺許。
夏日開單性花,雌雄皆為穗狀花序。
秋月刈葉,乾之以製笠。
《詩》作臺,「臺笠緇撮」是也。
莎 莎為一年生草,產道旁及園圃中,甚多,莖三角形,高尺許,葉細長而硬,多由根出。
夏日莖頂別生三葉,開黃褐色小花,成穗。
葉可為笠及簑衣。
舊稱其根即香附子,今博物學家析為二種。
芒 芒為多年生草,《爾雅》謂之莣,又曰杜榮,野生,高五六尺,葉細長而尖,有平行脈,質堅,傷人如鋒刃。
秋時開花,有紅白二種。
其籜可為草履等物。
護臘草 護臘,草履也,絮毛子草,細軟而暖,可禦寒,三稜,微有刺,生澱子中。
拔時,頗觸手,以木椎數十下,則輭於棉。
一名烏拉草。
土人雲:「遼東三件寶,貂鼠、人參、護臘草。
」 蘿摩 蘿摩,一名芄蘭,為多年生蔓草,野生,莖纏絡於他物,葉為長心臟形,端尖,葉柄甚長,對生。
夏日葉腋抽花軸,開小白花,瓣之內面淡紫色,有白毛。
實長二三寸,子附長毛,如白絨,可代棉作褥,俗呼為婆婆鍼線包。
莖可束物。
白蘇 白蘇莖、葉皆淡青,而花白,別名荏,專用為香料。
子搾油,以塗紙傘、雨衣,謂之荏油。
克頗斯 克頗斯,草實如繭,中有絲,如細纑,回人取以織為布。
馬藺 馬藺,植於庭除,高二三尺,葉如線而捩。
夏間抽莖,花冠裂開,作線狀,色淡紫。
其根可製刷。
亦名蠡實。
荔 荔,草名,似蒲而小,根可作刷。
荓 荓,叢生,葉圓而小,莖紫赤色,疏直瘦勁,以之為帚,極耐久。
菩提子 菩提子,一名川穀,為一年生草,所在有之。
春生苗,莖高三四尺,葉如黍,開紅白花作穗。
夏秋間結實,圓而色白,有堅殼,如琺瑯質,俗用為念佛之數珠,故名菩提子。
木本者別為一種,我國惟天台山有之,謂之天台菩提。
紫茉莉 紫茉莉為多年生草,蔓衍易生,莖高二尺許,葉卵形,端尖,對生,葉柄甚長。
花狀如漏鬥,蓓蕾略似茉莉,有紅紫白黃等色,頗美豔,晚開午收,俗名夜繁花。
實圓皮皺,中有白粉,可為化粧品。
伏牛花 伏牛花為常綠草,狀如小灌木,高者二尺許,分枝甚多,葉小,葉間多刺,夏初開小白花。
實圓小,熟則色紅,至翌年結實時始落。
人多以之為藩籬。
蓍 蓍,高二三尺,葉細長分裂,花白或淡紅,略似菊花,莖多者一株五十餘。
古取其莖以為占筮之用,今兒童輒取之以為鬬草之戲,呼曰官私草。
私音同蓍。
芸香 芸香為多年生草,莖高一二尺,而其下部則成木質,故古稱芸草,亦曰芸香樹,實一物也。
葉為羽狀複葉,夏開黃綠色花,花、葉香氣皆強烈,可聞數十步,自夏至秋不歇。
置葉於書間、席下,辟蠹、蚤。
以其樹皮或樹脂雜諸香焚之,可薰衣袪溼。
蟋蟀草 蟋蟀草為一年生草,園圃自生,甚葉略似狗尾草,惟穗分為數枝。
鬬蟋蟀者,常取此草之莖分裂作絲狀,近其大顋誘之,故名。
蘭 蘭為常綠多年生草,俗稱草蘭,多生浙東,故又名甌蘭。
葉細長而尖,長尺許,有平行脈,由根叢生。
春日開花,淡黃綠色,瓣上有細紫點。
無紫點者,謂之素心蘭。
皆一莖一花,幽香清遠。
種類甚多。
建蘭 建蘭至秋始開,一莖十數花,素瓣卷舒,清芬徐引。
以產於福建,故名建蘭。
或以其葉背有劍脊,又名劍蘭。
以葉短者佳。
七出蘭 何春巢寓如臯,所居靜者軒秋蘭盛開,中有七出者,繪圖徵詩。
施慕白詠之雲:「天與芳心似有私,宛如六一好豐姿。
香分楚澤初紉後,花放銀河朝渡時。
寫韻應須推柳永,截詩誰復抗陳思。
七絃為譜《猗蘭操》,說與靈均恐未知。
」 朱蘭 朱蘭,色黃,多者十一萼,花頭倒向一隅,幹、葉長而瘦。
雪蘭 蘭花有一種色微綠若帶白者,謂之雪蘭,不可多得。
董小宛蓄蘭 董小宛常蓄春蘭九節及建蘭,自春徂秋,皆有三湘七澤之韻,沐浴其手,尤增芳香。
嘗以碧箋手錄《藝蘭十二月歌》,黏之壁。
某歲,以小宛病,枯萎過半。
漳蘭一萼十瓣 宛平查蓮坡所居天津水西莊之澹宜書屋,雜蒔漳蘭,有一萼而十瓣者,蓮坡大喜,驚為創見,乃招同人賦詩以張之。
吳東壁雲:「重樓交結同心佩,一箭連抽十相花。
」汪西顥雲:「膏綴重臺情暗結,香縈擁背畫難成。
」趙谷林雲:「幽處探香憐二妙,秋來紉佩字雙成。
」 松頂生蘭 湯西 侍郎右曾嘗於湖南永州之奇蘭鋪,見古松數萬株,是宋刺史柳開所植,亙數百裡.有蘭寄生於松之杈椏間,可徑丈,葳蕤四垂.時方作花,香聞遠近. 一線紅丫蘭 秀水朱文盎,名昆田,《詠並蒂蘭》詩有雲:「丹竈紅休憐一線,珠江碧漫詫雙丫。
」蓋閩之竈山,產一線紅,有花,對節;粵之丫蘭,一莖有兩花,皆貴種也。
竈山蘭有十五萼,色碧玉,花枝開,體膚鬆美,蘭中之魁品也。
樹蘭 海寧鍾署香茂才繼芸有《詠樹蘭》詩雲:「講堂有花樹,數見名不知。
香色如幽蘭,形亦酷肖之。
叢生綴木末,秀茁儕瓊枝。
吾舅雅好古,【自註:謂笠湖舅氏。
】瓣香南豐師。
檢書惑始解,因各歌以詩。
稱名縱區別,臭味無差池。
況鄰善人室,豈數無根芝。
俗呼凈瓶花,媕陋未可嗤。
雖然僅皮相,意足深長思。
言苟非同心,守口良亦宜。
」 章子辛嗜蘭成癖 錢塘章子辛司馬廷彥嗜蘭成癖,司訓姚江時,與其邑之衿士按譜辨種,評花選蕊,晚春早夏,瓷盆檀幾,羅列齋室,歲有雅會。
鹹豐庚辛間,粵寇起,航海避兵,猶攜蘭入北,中遭海盜,盡喪資。
改官粵東,緣事罷職,遂又走奉天,疾歿旅次,可謂秋風激烈,敗乃叢蘭矣。
杭州粲花室之蘭 光緒時,杭州有粲花室主人邵芝巖者,嗜蘭,室中、庭中,列盆盎百餘,多異種,素心、連理,遂為常品。
然其所得,皆在西湖諸山中,非閩產也。
蘭花會 上海康腦脫路有徐園,某歲開蘭花會。
園有堂,額曰印鴻,後有庭,庭之北又有屋三楹,自堂而至於斯,鹹羅列名蘭,幽香撲鼻,沁人肺腑。
花之式不同,花之位置高下亦不等,有瓣似荷花者,有長而尖者,有素心者,有白色鑲邊者,有心中如人面口目俱備者,有葉作蝴蝶式者,皆一莖一花,惟一莖並蒂二花者為特色。
浙之甌蘭,有曰報春先者,葉細而長,四時常青。
秋發蕊,冬末春初而花。
有紫莖、玉莖、青莖之別,一莖一花。
其紫花黃心、白花紫心者,酷似建蘭,而香尤盛,盆種之,清芬可至一月而不萎。
又有蕙蘭,亦名九節蘭,葉似甌蘭而長,一莖有八九花,形似甌蘭而瘦,其香亦不若焉,花時在甌蘭之後。
總之,蘭之名稱繁多,或以地名,或以人名,或以形色名,每於五六月放花。
一莖九花者,香馥異常,葉似甌蘭,而闊大勁直。
其紫花者:一,金稜邊,花豐腴而嬌媚,每幹十二萼,色同吳蘭,葉自尖上生一黃線,直下如金絲。
二,陳夢良,每幹十二萼,花頭極大,為紫花之冠。
三,吳蘭,深紫色,有多至十五萼者,葉亦高勁,若善養者,則歧生可有二十萼。
四,潘花,十五萼,紫色而整,疏密得宜,葉差小而花中近心處,色如吳蘭。
五,何蘭,十四萼,紫色中紅,花頭不甚綠。
六、仙霞花,以產自仙霞嶺,故名。
七,大張青,莖青花大。
八,趙師傅,十五萼,初萌甚紅,大放似晚霞。
九,蒲統領,花之中品也。
十,都梁,紫莖綠花。
其白花者:一,濟老,一幹十二萼,姿緻不凡,葉似大施而更高。
二,碧玉幹,花色白,微黃,有十五萼,合並幹而生,葉細而肥厚,花為深綠。
三,惠知客,十五萼,花英淡紫,尾凝黃,葉雖綠茂而柔弱。
四,馬大同,色碧,有十二萼,花頭微狹,間有向上者,中多紅暈而葉高聳,故又名五暈綠。
五,綠衣郎,又名寶山,色如碧玉,十五萼,每生並蒂,花幹亦碧而瘦薄。
六,魚魷,十二萼,花片澄澈,宛如魚魷,深沉似水,無影可指。
七,玉整,花葉修長而瘦,色甚瑩白,白花之最能生者也。
八,名弟,花僅有五六萼,葉最柔軟,如新葉茁出,則舊葉隨枯。
九,大施,花葉如劍而最長。
十,四季蘭,葉長勁蒼翠,幹青微紫,花白質紫紋,自夏至秋,相繼而發,冬亦有之,惟不若夏之盛耳。
翠蟾蕙 蘭之一莖數花者,為蕙,俗名蕙蘭,亦春開。
蘇州木瀆鎮周氏塔影軒蓺之,多佳種,擇尤佳者各十六品,命工繢其狀,繕成巨袠,題其端曰「香國同心」,遍徵題詠。
中有翠蟾一種,為宜興周止菴之女弟子月儀所植,嚴鐵橋有詩詠之雲:「名花端合依名士,天遣周郎對翠蟾。
覓句燈前成一笑,月儀風貌在吳縑。
」 衡山有野蘭 衡山山峽中遍地皆野蘭,葉不及福建所產,花綠色,如碧玉,而香遠過之。
風蘭 風蘭,寄生於深山樹幹上,葉似蘭而短,有厚劍脊,夏開小白花,有一二瓣曲而下垂,微香,無土亦可生。
草本之白蘭花 滇中有一種白蘭,花色如粉,葉似春蘭,亦春開,香甚微。
光緒朝,有自海舶輸入之白蘭花,與此大異,沿其名耳,木本也,香甚烈,花如萼而不放,上海最多。
報歲蘭 報歲蘭為蘭之異種,葉闊而厚,花如蕙,色深紫,亦謂之墨蘭。
其開常在臘月,故名報歲蘭,閩、粵多有之。
書帶草 書帶草為常綠多年生草,葉如韭,長尺餘,柔軟叢生,鮮翠可愛,中央生短花莖,開淡紫色總狀小花,實圓而碧。
植之庭砌,蓬蓬四垂,堪供清玩。
舊時出山東淄川縣鄭康成讀書處,故名康成書帶草。
規矩草 熱河土肥草長,高不見人,然俱離披蒙密可憎,獨行宮所生,修僅數寸,一望如翠罽平鋪,略無半莖參差錯出者,可異也。
俗呼規矩草。
成書《避暑山莊紀事》詩有「望見仙園規矩草,始知雨露勝人間」句,指此也。
或疑即書帶草。
鐵掃帚 鐵掃帚為多年生草,山野自生,莖高二三尺,葉羽狀複生,形似倒卵而狹小。
夏月開小花,形如蝴蝶,色白而有紫紋。
一本凡生二三十莖,勁挺可為帚,故名。
《爾雅》:「荓,馬帚。
」即此。
虎耳草 虎耳草為常綠多年生草,產於溼地,高五六寸,葉圓,有剛毛,背赤,匐枝為絲狀,臥地延長,隨處生苗。
夏日抽莖開花,色白,五瓣,三小二大。
蜘蛛抱蛋 蜘蛛抱蛋為常綠多年生草,江西建昌、贛州二府產生甚多,葉根自生,長二尺餘,形橢圓,兩端皆尖,有平行脈,粗紋韌質,葉柄甚長,花深紫,生於莖頂。
根、莖青黑如卵,周圍密鬚稠結,以其形如蜘蛛抱蛋,故名。
蝴蝶花 蝴蝶花為常綠多年生草,自生於陰地,莖高二尺許,葉為劍狀,葉脈平行,似鳶尾而狹薄。
春日開花,花軸分枝,花被色白而有紫暈,中心色黃,頗美麗,有鋸齒如毛,俗稱紫蝴蝶。
蝶花 長白山之沙門產蝶花,深碧色,其形如蝶。
紫花地丁 紫花地丁為多年生草,所在有之,高三四寸,葉長橢圓形,有長柄,叢生。
春初,葉叢出花莖,每莖開一花,五瓣,色紫,其瓣大小不等,中一瓣有長距。
紫堇 紫堇為多年生草,生於陰濕地,莖高二尺許,葉羽狀分裂,略似水芹。
春暮開總狀花,色紅紫。
毛莨 毛莨為多年生草,生於低溼之地,莖、葉皆有細毛,莖高二三尺,葉為單葉,掌狀分裂。
春暮開花,色黃,五瓣,甚光豔。
實為多數小乾果。
有毒植物也。
地錦 地錦為多年生蔓草,田野階砌間皆有之,葉為掌狀分裂,經霜則成紅色。
春夏之交,開淡黃花,甚細。
結實成球,色黑,味辛。
又一種大戟科植物,莖有白汁,葉小而對生,花小,黃褐色,生於葉腋,亦名地錦。
鋪地錦 臨桂況夔笙太守周頤官內閣中書時,一日,讌集宣武門外半截胡同江蘇會舘,院落修廣,見徧地纖草如罽,名鋪地錦。
時屆暮春,著花五色,每色又分濃澹數種,或一花具二色三色,或併二色三色為一色,如茶綠、雪湖之類,殆不下數十色,風偃瀫紋,蹙繡彌望。
蛇苺 蛇苺為多年生草,田野自生,莖臥地,葉以三小葉合成,互生,有長葉柄。
夏初每葉腋間各生一花,色黃,五瓣。
實細,色鮮紅。
花托肥大,狀略似覆盆。
有毒。
牻牛兒苗 牻牛兒苗為多年生草,原野自生,山西園圃中尤多。
莖細長臥地,葉掌狀分裂,柄甚長。
夏日開花,五瓣,色白或紅紫,略似梅花。
花後,結長蒴如鳥喙,熟則五裂。
聚藻 聚藻為多年生草,一名水蘊,沉生水中,葉輪生,分裂如絲,裂片細長而尖。
夏日開小花,色淡紅。
金魚好產卵於此藻,故蓄養金魚之器中多置之。
紫萼 紫萼為多年生草,野生,高二尺許,葉卵形而大,葉柄甚長,自地下莖叢生。
夏月開花,花被六裂,色紫。
亦有白花者,謂之白萼花。
蘼蕪 蘼蕪為多年生草,野生,莖高尺許,葉為羽狀複葉。
夏月開小花,五瓣,色白,為複繖形花序,有清香。
費菜 費菜為多年生草,山地自生,庭院亦栽植之。
莖高尺許,葉為倒卵形,略似匙,有鋸齒,厚而微黃。
夏日開黃色小花,列為繖形花序。
珍珠菜 珍珠菜為多年生草,產於水邊溼地,高三尺許,葉橢圓互生。
夏日開白花,為總狀花序,至端,花梗漸短,略如尾狀。
溪蓀 溪蓀為多年生草,山野自生,莖高二尺許,葉為劍狀,花梗生於葉叢之中央。
初夏開花,色青紫或白,花被下部之內面有網狀斑紋。
毛氈苔 毛氈苔為多年生草,食蟲植物也,生於濕地。
其葉由根叢生,有多數紅色腺毛,小蟲觸葉,黏而不脫,腺毛中洩液汁以消化之。
夏日葉叢中出花莖,長七八寸,開總狀小花,花瓣白色,或淡紅色。
貉藻 貉藻為食蟲草,生於水田小河之止水中,葉輪生,葉端較闊,狀似有鉸鏈形之物附著其上,故能開閉自由,小蟲登葉上,則驟閉合而捕食之。
夏日葉腋開花,五瓣,淡綠。
茅膏菜 茅膏菜為食蟲草,生於溼地。
莖高四五寸,葉略如半月形,有長柄,邊緣及面生多數腺毛,其端分洩黏液,小蟲觸之,則黏而不脫,徐徐消化吸收之。
花小,色白,或帶紅色。
芍藥 芍藥為多年生草,高一二尺,葉為複葉,小葉往往為極深之三裂。
初夏開花,大而美豔,色有紅、白、紫數種。
根亦有赤、白二色,供藥用。
京師芍藥 京師芍藥奇麗,其香較牡丹為蘊籍,花容細膩,則又過之,玉瓣千層,紅絲一縷,殊豔絕也。
而北人每呼之曰抓破臉。
秦大樽官京師時,聞之,輒為絕倒。
豐臺芍藥 順天豐臺為養花之地,竹籬茅舍,三三兩兩,轆轤之聲不斷。
其地本以芍藥著,春時車馬往來,遊人如蟻。
園丁貪利,繁苞未放,即剪入擔頭喚賣,故所見略無紅紫,惟餘綠葉青枝而已。
同治辛未春,王壬秋檢討闓運在京師,與張文襄公之洞訪豐臺芍藥。
花農列畦植花,俟開,則盡剪之,予以十金,使留半日於枝以賞之。
然無亭館置酒之處,不足留賞也。
曇華 曇華為多年生草,植於庭院。
莖高四五尺,葉長作卵形,甚尖。
夏月開花,色紅黃,甚美麗,經月不謝,俗稱為美人蕉。
優曇鉢羅花 優曇鉢羅花,西域種也,簡稱之亦曰曇花。
世稱曇花一現,若以為幻夢之空花耳。
不知佛書所言,即座湧蓮花之比,事固神奇,樹亦實有也。
舊傳滇南有三樹,一在大理府和山之麓,稱和山花。
大理有四景,上關花,上關風,蒼山雪,洱海月。
上關,即和山,花,即優曇鉢羅也。
樹高可六七丈,似桂,花白色,十二瓣,閨歲則十三。
佛日盛開,異香芬馥。
中有一穗如稗,其樹不知所始。
國初,曾為俗僧所毀壞,風雪月終古不改而花亡矣。
一在雲南城【即省城也。
】土主廟,府志載廟中優曇,一名娑羅樹,高二十丈,枝葉叢茂。
每歲四月,花開如蓮,有十二瓣,開歲則多一瓣。
昔蒙氏樂誠魁時,有神僧菩提巴波自天竺至,以所攜念珠分其一,手植之。
自經兵燹,亦毀壞無迹,惟安寧曹溪寺一樹存焉。
一在安寧州曹溪寺,安寧州城之北,有湯泉,楊升庵所題天下第一溫泉者是也。
溫泉西岸有寺曰曹溪,寺中曇花一株,扶疏百尺,綠葉似娑羅,有九絲,白花,如蓮,分九瓣,香如水沈,有蜜氣。
其心紫色如球,惟不結實。
相傳為西域僧念佛珠所種。
康熙壬子四月,花盛開,滇臬許鶴沙屬州牧試採柔條插之,活一枝。
是年冬,鶴沙還雲間,遂攜以歸。
其明年,茁芽怒生,幹長三尺,喜甚,自為記,載《東還紀程》中。
大理本天竺東境,阿育王故封雲南,安寧與之接壤,仙樹靈根,宜有遺植。
吳青壇《嶺南雜記》載曇花似百合花而色紫,合二三十朵攢為一朵,香烈異常。
吳寶崖《曠園雜志》載武林沈氏園有曇花一株,得自泉州仙遊縣西山龍華寺僧,根如芋,葉如蒲,高七八尺,花從葉吐,一蓓三十餘花,外殷紫,內微紅,似辛夷,香極清。
二書所言同是一種,則閩、廣之所謂曇花者是也。
滇之優曇鉢羅花,如上所述,固一在大理,一在雲南,一在安寧也。
而乾隆丙辰,長洲朱象賢遊滇,所見之三株,則皆在雲南,象賢且曰:「撫署之一為最大,高可二丈許,本大可圍二尺,蒼苔斑駁,枝榦夭矯。
其外則督署、府署各一,皆不及也。
其葉其花,略如玉蘭,所異者,大小與香色耳。
三四月之交,作花,茂者七八月亦花。
花朵大於玉蘭,色白而不潔,花英微綠。
每朵九瓣,初開三瓣,其餘含而不放,次日又吐三瓣,中心尚含,第三日九瓣全舒,則已萎敗,不堪著目。
香遠則清,若採折在手,近鼻嗅之,則濁不可耐,以濃郁太甚也。
」其後,象賢遊安寧州之碧玉泉,渡螳螂川,而至曹溪寺。
寺有護花樓,究其所以,乃知樓以護優曇而搆,然樓雖存而花已不可問矣。
王文簡公士禎《隴蜀餘聞》載順治乙未十一月望夕,鄭州興國寺殿前,忽湧花一枝,似佛手,表裏皆豎紋,潔白如雪。
次日,又湧一花,色紋如前,略如荷花。
二十五日又湧一花,色紋如前,略似牡丹而大。
時人不知,以為天花。
文簡以滇花印之,如荷而白,則正所謂曇花湧現,而似佛手、似牡丹二花,色紋既同,其即為優曇鉢羅花之變相,亦可見也。
佛種花 青海有島,島有花,色紅如罌粟,葉光厚,如薔薇。
四月花初放,僅六瓣,自此一月增一瓣,至十月,增至十二瓣,不再增,冬月即落,遇閏亦不璔,惟閏惟遲落一月耳,異香芬馥。
土人稱為佛種,種以此鎮海島,寺院中大率有之。
翦春羅 翦春羅為多年生草,一名翦紅羅,莖、葉皆有毛,莖高二尺許,葉卵圓,端極尖。
入夏開花,六瓣,多紅色,較石竹稍大,周圍缺刻如翦,故名。
滴滴金 滴滴金為多年生草,一稱夏菊,又名旋覆花,《本草》謂之金錢花,莖青而香,葉青而長,尖而無椏,高僅二三尺,花色金黃。
苗初生,自陳根出,既則徧地生苗,由花梢頭露滴入土,即生新根,故名。
石竹 石竹為多年生草,多栽植於庭園,莖高尺許,葉細長而尖,對生。
花有重瓣、單瓣,色白,亦有深紅、淡紅者,狀頗類瞿麥花,惟花瓣上部分裂甚淺,花下之苞亦較長而尖,故易辨別。
俗呼為洛陽花。
蘘荷 蘘荷為多年生草,山野自生,高二三尺,葉尖長,絕類薑葉。
夏月開花,花被大小不整,色淡黃,由地下莖而生。
其根可為葅。
荷 荷為多年生草,一名芙蕖,產於淺水,葉大而圓,柄細長。
夏月開花,或紅或白。
實曰蓮,地下莖曰藕,皆可食。
錢塘符幼魯郎中曾嘗於草橋觀荷,作詩以賞之,詩雲:「野水匯溪流,種荷乘水長。
綠雲布渺瀰,遙遙接菰蔣。
漚鳧宛遊戲,拍拍棲沙上。
紅藕花滿匳,香露極遙蕩。
顧我樂清遊,興至每獨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