閹寺類
關燈
小
中
大
」蓮英曰:「室僅二椅,無餘席可坐。
」董曰:「若然,則當讓兩客坐,主人立談可也。
」蓮英曰:「生客不便見。
彼有要公,盍請自便。
」董忿然出。
蓮英鐵色怒目送之,搖首者再,乾笑曰:「董老倔強性至死不改。
」數日,鄧復入,蓮英殷勤推讓,談笑甚歡。
則鄧以千金之貂絨鞋,媵以四百金,先期送入矣。
高四歷事三朝 光緒庚子,兩宮西狩,時內監有高四者,年六十八矣。
自言昔隸宮中樂部為生角,旋改隸後宮給事,鹹豐庚申京師之變,曾侍孝貞後幸熱河,後復隸乾清宮。
嘗自言歷事三朝,兩隨播遷,衰病侵尋,思歸至切。
回憶五十年前圓明園紅氍毹上,綠髩簪花,不知是真是夢矣。
張某以墨污試卷自宮 太監中有張某者,寵眷與李蓮英不相上下。
張,秀才也,某科省試,墨污其卷,恚而自宮,得不死,遂入宮。
孝欽後每就之詰疑問難,張條對無誤,孝欽喜,賞四品頂戴。
太監奉旨申飭張唐 京官之被旨申斥者,由太監傳旨,跪聆宣旨畢,太監破口辱詈,狀至不堪,如納銀四百兩,則免。
外官由督撫代宣者,無此狀。
光緒間,郵傳部初立時,簡張百熙為尚書,唐紹儀為侍郎。
張謝恩後,即謁唐,備緻謙詞,唐操粵語答之,張不甚解,有誤會。
次日,唐答拜,面請奏調各員,並交銜名單一紙,張唯唯。
及奏案發表,單中無一人入選,唐大怒。
由是兩人交惡,具摺揭參,俱留中。
又互請病假不到部,為禦史所劾,兩人均著傳旨申斥。
唐已贈太監銀,張不知也。
及傳張,跪聆宣旨畢,太監頓足大罵:「混帳王八旦,滾下去。
」張叩首起立,面無人色。
次傳唐申斥,則無此狀。
張益恚憤,回宅而病作矣,未幾,以憂鬱卒。
戊申十月,疊遭德宗、孝欽後二喪,照例,十九日內,不準各官遞封奏。
大學堂監督、編修劉廷琛,忽破例遞摺,傳旨申斥。
劉不能具四百兩,又不能堪此辱罵,意大窘,凂人關說,納半數。
屆時,申斥,僅叱「混帳下去」,所謂半罵也。
劉退而告人曰:「士可殺,不可辱,吾初不料國家有此惡例。
」或曰:「以視明代廷杖何如?」劉亦無以答。
小德張暴富 小德張,河間府人,世有謂其非閹人者,讕言也,確為椓人。
第其設法騙取宮中之錢,實有之。
先是,宮有佛殿數座,孝欽後在時已曠廢,小德張乃聳恿隆裕後修理,報銷至二百餘萬。
時內務府大臣奎俊自請處分,謂報銷太不實,隆裕以經手者實為小德張,置不問。
且又嘗慫恿隆裕遊頤和園,預算經費甚鉅。
即黃轎八乘,已由小德張直接向崇文門稅務項下撥銀十八萬兩。
時蒙古公爵博迪蘇及尚書宗室壽耆同為崇文門監督,密以聞諸攝政王。
王怒,召小德張至,切責之,遊園之議乃罷。
而小德張遂切齒於王。
故事,凡親王或世子入承大統者,其潛邸例須改建佛寺以祝釐焉。
王以別築新邸,土木丹青,備極崇麗,估計工程,乃須款至二百五十萬之多。
度支部入奏,王報可。
越日,軍機王大臣叫起,尚未下,內廷忽傳懿旨,召王即入對。
凡三小時而後出,則氣促汗流,面色如土矣。
大忿回邸,立邀度支部尚書載澤密議。
不久而特別解款之事起,由度支部左丞傅蘭泰、鹽政處總辦晏安瀾同具銜名,通電各省關監督及鹽運使,督率籌解。
未及一月,即籌有特別解款六百萬兩,為宮中工程歲修之用。
然三年以內,絕無一木一石之新建築也。
隆裕服闋時,須易青轎而乘黃轎,製轎之費至七十餘萬,亦小德張所經手。
於是小德張乃暴富,而內務府總管大臣繼祿亦霑溉不少。
小德張驕倨 李蓮英既死,隆裕後即以李所總管之小花園賜小德張居住,一切皆承李之後。
故其時勢燄薰赫,大官中多有與之結為兄弟者。
一日,世續議減宮中炭費,而內監及內務府人員抗不遵命,竟至宮中無炭可燒。
小德張乃雲不礙,可至外購之也。
及隆裕病篤時,溥倫薦曹某入診。
時後擁被三四重,面冷如冰,而房中爐火甚熾,重幕四周。
溥倫與醫生汗流如注,溥倫謂屋中熱度如此,即健康之人亦非所宜,何況病人,乃稍啟窗幕。
曹醫開方,中有一藥,與禦醫意見不合,曹爭之甚烈。
帝、後有疾,禦醫與內醫常結合一緻,溥倫恐有意外,小德張曰:「無礙,我自煎之。
」蓋非復前此之跋扈貪冒矣。
隆裕崩,瑜妃命小德張往見,小德張竟稱疾不往。
王子元中飽 太監王子元名寶義者,德宗時,充織造、營造二司掌庫。
後拜小德張之母為乾嬭,漸引至隆裕後前差遣。
小德張去,王遂得寵。
後因宣統帝年幼,宮院地面凸凹不平,不便行走,特令王子元督工修理。
王竟開銷至銀一百四十餘萬,其私囊中飽者,約六十餘萬。
」董曰:「若然,則當讓兩客坐,主人立談可也。
」蓮英曰:「生客不便見。
彼有要公,盍請自便。
」董忿然出。
蓮英鐵色怒目送之,搖首者再,乾笑曰:「董老倔強性至死不改。
」數日,鄧復入,蓮英殷勤推讓,談笑甚歡。
則鄧以千金之貂絨鞋,媵以四百金,先期送入矣。
高四歷事三朝 光緒庚子,兩宮西狩,時內監有高四者,年六十八矣。
自言昔隸宮中樂部為生角,旋改隸後宮給事,鹹豐庚申京師之變,曾侍孝貞後幸熱河,後復隸乾清宮。
嘗自言歷事三朝,兩隨播遷,衰病侵尋,思歸至切。
回憶五十年前圓明園紅氍毹上,綠髩簪花,不知是真是夢矣。
張某以墨污試卷自宮 太監中有張某者,寵眷與李蓮英不相上下。
張,秀才也,某科省試,墨污其卷,恚而自宮,得不死,遂入宮。
孝欽後每就之詰疑問難,張條對無誤,孝欽喜,賞四品頂戴。
太監奉旨申飭張唐 京官之被旨申斥者,由太監傳旨,跪聆宣旨畢,太監破口辱詈,狀至不堪,如納銀四百兩,則免。
外官由督撫代宣者,無此狀。
光緒間,郵傳部初立時,簡張百熙為尚書,唐紹儀為侍郎。
張謝恩後,即謁唐,備緻謙詞,唐操粵語答之,張不甚解,有誤會。
次日,唐答拜,面請奏調各員,並交銜名單一紙,張唯唯。
及奏案發表,單中無一人入選,唐大怒。
由是兩人交惡,具摺揭參,俱留中。
又互請病假不到部,為禦史所劾,兩人均著傳旨申斥。
唐已贈太監銀,張不知也。
及傳張,跪聆宣旨畢,太監頓足大罵:「混帳王八旦,滾下去。
」張叩首起立,面無人色。
次傳唐申斥,則無此狀。
張益恚憤,回宅而病作矣,未幾,以憂鬱卒。
戊申十月,疊遭德宗、孝欽後二喪,照例,十九日內,不準各官遞封奏。
大學堂監督、編修劉廷琛,忽破例遞摺,傳旨申斥。
劉不能具四百兩,又不能堪此辱罵,意大窘,凂人關說,納半數。
屆時,申斥,僅叱「混帳下去」,所謂半罵也。
劉退而告人曰:「士可殺,不可辱,吾初不料國家有此惡例。
」或曰:「以視明代廷杖何如?」劉亦無以答。
小德張暴富 小德張,河間府人,世有謂其非閹人者,讕言也,確為椓人。
第其設法騙取宮中之錢,實有之。
先是,宮有佛殿數座,孝欽後在時已曠廢,小德張乃聳恿隆裕後修理,報銷至二百餘萬。
時內務府大臣奎俊自請處分,謂報銷太不實,隆裕以經手者實為小德張,置不問。
且又嘗慫恿隆裕遊頤和園,預算經費甚鉅。
即黃轎八乘,已由小德張直接向崇文門稅務項下撥銀十八萬兩。
時蒙古公爵博迪蘇及尚書宗室壽耆同為崇文門監督,密以聞諸攝政王。
王怒,召小德張至,切責之,遊園之議乃罷。
而小德張遂切齒於王。
故事,凡親王或世子入承大統者,其潛邸例須改建佛寺以祝釐焉。
王以別築新邸,土木丹青,備極崇麗,估計工程,乃須款至二百五十萬之多。
度支部入奏,王報可。
越日,軍機王大臣叫起,尚未下,內廷忽傳懿旨,召王即入對。
凡三小時而後出,則氣促汗流,面色如土矣。
大忿回邸,立邀度支部尚書載澤密議。
不久而特別解款之事起,由度支部左丞傅蘭泰、鹽政處總辦晏安瀾同具銜名,通電各省關監督及鹽運使,督率籌解。
未及一月,即籌有特別解款六百萬兩,為宮中工程歲修之用。
然三年以內,絕無一木一石之新建築也。
隆裕服闋時,須易青轎而乘黃轎,製轎之費至七十餘萬,亦小德張所經手。
於是小德張乃暴富,而內務府總管大臣繼祿亦霑溉不少。
小德張驕倨 李蓮英既死,隆裕後即以李所總管之小花園賜小德張居住,一切皆承李之後。
故其時勢燄薰赫,大官中多有與之結為兄弟者。
一日,世續議減宮中炭費,而內監及內務府人員抗不遵命,竟至宮中無炭可燒。
小德張乃雲不礙,可至外購之也。
及隆裕病篤時,溥倫薦曹某入診。
時後擁被三四重,面冷如冰,而房中爐火甚熾,重幕四周。
溥倫與醫生汗流如注,溥倫謂屋中熱度如此,即健康之人亦非所宜,何況病人,乃稍啟窗幕。
曹醫開方,中有一藥,與禦醫意見不合,曹爭之甚烈。
帝、後有疾,禦醫與內醫常結合一緻,溥倫恐有意外,小德張曰:「無礙,我自煎之。
」蓋非復前此之跋扈貪冒矣。
隆裕崩,瑜妃命小德張往見,小德張竟稱疾不往。
王子元中飽 太監王子元名寶義者,德宗時,充織造、營造二司掌庫。
後拜小德張之母為乾嬭,漸引至隆裕後前差遣。
小德張去,王遂得寵。
後因宣統帝年幼,宮院地面凸凹不平,不便行走,特令王子元督工修理。
王竟開銷至銀一百四十餘萬,其私囊中飽者,約六十餘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