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明經世文編卷之四百四十五

關燈
華亭徐孚遠闇公 陳子龍臥子 宋徵璧尚木 吳嘉胤繩如選輯 夏允彜瑗公參閱 鄒忠憲公奏疏一(疏) 鄒元標 ◆疏 亟斥輔臣回籍守制以正綱常疏 直抒膚見以光聖德以奠民生疏 ○亟斥輔臣回籍守制以正綱常疏【彈江陵奪情】 臣於九月二十六日、聞輔臣張□正父喪、居正三疏乞恩守制、 皇上三留之、為居正計者、必再疏懇之皇上、 皇上不聽計哀死求之而已、何求歸之情未切、暫留之疏遽上、臣讀此疏、涕泗交流、臣也一介草茅、跧伏圭竇、恨不躬逢 聖明、沐浴膏澤、今幸蒙收錄、入仕未幾、目此大故、嗟嗟臣也生何不辰、即欲竭盡血誠、冐幹 天聽、自惟涉世未久、諳練未深、不敢呶呶、自取越職、葢冀當言責者有言也、九卿慰留已自可愧臺諫慰留則風節掃地矣今當言責者不惟不言且乞留矣、臣復默而不言、三綱淪、九法斁日被冠裳、無異禽彘、敢置身斧金?戊、披瀝為 皇上陳之、臣聞天生民、不能自治也、立君治之、君不能獨治也、為相佐之、相也者、一人之身、而 社稷綱常所攸賴者也、必置身於綱常大道之中、而後 朝廷服、萬民懷、一有不善、此亦江陵後事之騐議其後者如蝟毛而起、孔子曰、苟正其身矣、於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此之謂也、今觀居正之於父也、憑棺淚奠、未盡送終之禮、在京守制、尚貪相位之尊、果能正身而正人耶、不能正身而欲正人、為居正計者、不可一日而不去、 皇上為居正計者、不可一日而留矣、居正不去、天下人所共知也、 皇上留之者、豈以其有利 社稷耶、然不知居正之在位也。

    才雖可為。

    學術則偏。

    志雖欲為。

    自用太甚。

    諸所設施乖張者、難□□舉、姑舉其最著者言之、一曰進賢未廣詩曰菁菁者莪、樂育材也、故聖世士器美而官材茂、今則不然、先朝各郡邑進學數十人、居正任事、限郡邑不過十六七人、是阻進賢之路也、無論他郡邑、臣鄉先朝每科聯登科甲者數十人、今限有定數、是郡邑有可以登科甲者、不可以遊宀?黃序矣、夫豪傑之徒、非有衣冠維持之。

    不羈之才。

    必有所逞。

    迄今怨號之聲遍於江南。

    此其遺禍何如也。

    二曰決囚太濫、書曰、與其殺不辜、寧失不經、故好生之德、洽於民心、今則不然、先時決囚、初無定額、居正任事、限各省決囚有定數、以緻首鼠私竄者、欲盈其數以免罰、有濫及無辜者矣、未決之先歲者、足以示懲來歲、其數無異、則雖有自新者、其道無繇也、三曰言路未通、古先盛世、草莽賤士、農工商賈、皆得竭盡其力、居正任事、大臣持祿不敢言、小臣畏罪不敢言、誠有之矣、折繡檻於彤庭、披忠肝於玉陛者、未之見也、間有憂關 國計、慮切民瘼者、欲抵掌而談當世、然不先稟命、有今日陳之、而明日罹罪者矣、豈盛世所宜有哉、四曰民隱未周、臣先歲北上、覩黃河泛濫漂沒為魚者不知凡幾、僅有存者、架篙為巢、啜水為飡、目及至此、心慘魂飛、夫被水潦如此、被旱魃為災可知矣、黃河如此、環四境以外可知矣、有司不以奏聞。

    恐幹大臣德政、以緻展轉溝壑、提妻攜子、散之四方者眾矣、 皇上深居九重、漠然不知、此居正之罪也、其他用深刻之吏、阻豪傑之材、又不可枚數者矣、即使有利 社稷、猶大壞綱常也、況無利 社稷若此、而可留之耶、抑豈以居正既去、天下事難以支耶、不知居正在位之時、我 國家法度維繫民心者久、我 祖宗德澤聯屬民心者深、況在事諸臣、濟濟後先、非居正力所能獨運也、居正去位之後、其德澤法度如故也、然江陵去位後事便不同亦不得而沒其實也天下人、豈盡出其下哉、豈盡無所補哉、臣伏讀 皇上諭曰、朕學尚未成、志尚未定、先生既去、前功盡棄、 陛下言及至此宗社無疆之福也、雖然學固未成矣、弼成帝學者、未可謂在廷諸臣無人也、志固未定矣、輔翼 聖志者、未可謂在廷諸臣無人也、居正丁憂、可挽留之、居正脫有不測、 陛下之學、將終不成、 陛下之志、將終不定耶、此臣所未解也、 皇上以英明之資、禦曆五稔、人皆曰將興堯舜之道、三王之功矣、以居正而在京守制、天下後世、謂陛下何如主、綱常自此而壞、中國自此而衰、人心自此而弛、居正一人不足惜、此是正論所関不細後世有攬權戀位者輒援居正故事甚至窺竊神器貽禍深遠難以盡言者矣昔古之碩輔元宰。

    措則正。

    施則行。

    建光明俊偉之業者。

    無他。

    上下交相信也。

    今居正冐喪而議 國事也。

    天下之人皆曰居正不孝而固寵也。

    居正不孝而縻爵祿也。

    居正不孝而擅權也。

    雖有設施。

    誰則信之。

    居正之心。

    必曰天下之人。

    議我不孝而固寵也。

    議我不孝而縻爵祿也。

    議我不孝而擅權也。

    下稍有不從禍流縉紳。

    天下以是疑居正。

    居正以是疑天下。

    上下交相疑。

    而禍不日深者。

    未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