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鞑備録全文
關燈
小
中
大
隻裹巾帽,着窄服,能諸國語。
其次曰兔花兒太傅、國公,聲名亞于摩睺羅。
又有鹧博者,官亦穹,見随成吉思掌重兵。
又其次曰按赤那邪,見封尚書令,成吉思正後之弟,部下亦有騎軍十餘萬,所統之人頗循法。
鞑人自言,随國王者皆惡,随尚書令者皆善也。
其次曰劉伯林者,乃燕地雲内州人,先為金人統兵頭目,奔降鞑主,有子甚勇,而鞑主忒沒真長子戰死,遂将長子妃嫁伯林之子,同鞑人破燕京等處,甚有功。
伯林昨已封王,近退間于家,其子見為西京留守。
又其次曰大葛相公,乃紀家人,見留守燕京。
次曰箚八者,乃回鹘人,已老,亦在燕京。
同任事燕京等處,有紙蟬兒元帥、史元帥、劉元帥等甚衆,各有軍馬,皆聽摩睺羅國王命令。
任相:首相脫合太師者,乃兔花太傅之兄。
原女真人,極狡猾,兄弟皆歸鞑主,為将相。
其次鞑人宰相,乃卒埒奪(5—2573下)合。
又有女真人七金宰相。
餘者未知名,率皆女真亡臣。
向所傳有白儉、李藻者為相,今止見一處有所題曰白倫提兵至此,今亦不知存亡。
燕京見有移剌晉卿者,契丹人,登第,見為内翰掌文書。
又有楊彪者,為吏部尚書。
楊藻者,為彼北京留守。
珙所見國王之前,有左右司二郎中,使人到,則二人通譯其言語,乃金人舊太守,女真人也。
軍政:鞑人生長于鞍馬間,人自習戰。
自春徂東,旦旦逐獵,乃其生涯。
故無步卒,悉是騎軍。
起兵數十萬,略無文書,自元帥至千戶、百戶、牌子頭,傳令而行,凡攻大城,先擊小郡,掠其人民以供驅使。
乃下令曰:每一騎兵,必欲掠十人。
人足備,則每名需草或柴薪、或土石若幹,書夜迫逐,緩者殺之,迫逐填塞其壕塹立平,或供鵝洞炮座等用,不惜數萬人,以此攻城壁,無不破者。
城破,不問老幼妍醜、貧富逆順,皆誅之,略不少恕。
凡諸臨敵不用命者,雖貴必誅。
凡破城守有所得,則以分數均之,自上及下,雖多寡,每留一分,為成吉思皇帝獻,(6—2574)餘物則敷俵有差,宰相等在于沙漠不臨戎者,亦有其數焉。
凡有征伐謀議,先定于三四月間,行于諸國,又于重五宴會共議今秋所向,各歸其國避暑牧養,至八月,鹹集于燕都,而後啟行。
馬政:鞑國地豐水草,宜羊、馬。
其馬初生一二年,即于草地苦騎而教之,卻養三年,而後再乘騎,故教其初是以不蹄齧也。
千百為群,寂無嘶鳴,下馬不用控系,亦不走逸,性甚良善。
日間未嘗刍秣,惟至夜,方始牧放之。
随其草之青枯,野牧之。
至曉,搭鞍乘騎,并未始與豆粟之類。
凡出師,人有數馬,日輪一騎乘之,故馬不困弊。
糧食:鞑人地饒水草,宜羊、馬。
其為生涯,止是飲馬乳以塞饑、渴。
凡一牝馬之乳,可飽三人,出入止飲馬乳,或宰羊為糧。
故彼國中有一馬者,必有六七羊,謂如有百馬者,必有六七百羊群也。
如出征于中國,食羊盡,則射兔、鹿、野豕為食。
故屯數十萬之師,不舉煙火。
近年(7—2574下)以來,掠中國之人為奴婢,必米食而後飽。
故乃掠米麥而于箚寨處,亦煮粥而食,彼國亦有一二處出黑黍米,彼亦解煮為粥。
征伐:鞑人在本國時,金虜大定間,燕京及契丹地有謠言雲:鞑靼來,鞑靼去,趕得官家沒去處。
葛酋雍宛轉聞之,驚曰:必是鞑人,為我國患。
乃下令極于窮荒,出兵剿之,每三歲遣兵向北剿殺,謂之滅丁。
迄今中原人盡能記之,曰:二十年前,山東、河北,誰家不賣鞑人為小奴婢,皆諸軍掠來者。
今鞑人大臣,當時多有虜掠住于金國者,且其國每歲朝貢,則于塞外受其禮币而遣之,亦不令入境。
鞑人逃遁沙漠,怨入骨髓。
至僞章宗立,明昌年間,不令殺戮,以是鞑人稍稍還本國,添丁長育。
章宗又以為患,乃築新長城,在靜州之北。
以唐古乣人戍之。
酋首因唐古乣叛,結即剌都乣、木典乣、眻乣、役典乣等俱叛,金人發兵平之,乣人散走,投于鞑人。
且回鹘有田姓者,饒于财,商販巨萬,往來于山東、河北,具言民物繁庶,與乣同說鞑人治兵入寇,忒沒(8—2575上)真忿其欺淩,以此犯邊,邊州悉敗死,長驅犯燕。
虜謂鞑人曰:我國如海,汝國如一掬沙,豈能動搖?鞑人至今老幼皆能記此語。
虜軍臣因其陷西京,始大驚恐,乃竭國中精銳,以忽殺虎元帥統馬、步五十萬迎擊之,虜
其次曰兔花兒太傅、國公,聲名亞于摩睺羅。
又有鹧博者,官亦穹,見随成吉思掌重兵。
又其次曰按赤那邪,見封尚書令,成吉思正後之弟,部下亦有騎軍十餘萬,所統之人頗循法。
鞑人自言,随國王者皆惡,随尚書令者皆善也。
其次曰劉伯林者,乃燕地雲内州人,先為金人統兵頭目,奔降鞑主,有子甚勇,而鞑主忒沒真長子戰死,遂将長子妃嫁伯林之子,同鞑人破燕京等處,甚有功。
伯林昨已封王,近退間于家,其子見為西京留守。
又其次曰大葛相公,乃紀家人,見留守燕京。
次曰箚八者,乃回鹘人,已老,亦在燕京。
同任事燕京等處,有紙蟬兒元帥、史元帥、劉元帥等甚衆,各有軍馬,皆聽摩睺羅國王命令。
任相:首相脫合太師者,乃兔花太傅之兄。
原女真人,極狡猾,兄弟皆歸鞑主,為将相。
其次鞑人宰相,乃卒埒奪(5—2573下)合。
又有女真人七金宰相。
餘者未知名,率皆女真亡臣。
向所傳有白儉、李藻者為相,今止見一處有所題曰白倫提兵至此,今亦不知存亡。
燕京見有移剌晉卿者,契丹人,登第,見為内翰掌文書。
又有楊彪者,為吏部尚書。
楊藻者,為彼北京留守。
珙所見國王之前,有左右司二郎中,使人到,則二人通譯其言語,乃金人舊太守,女真人也。
軍政:鞑人生長于鞍馬間,人自習戰。
自春徂東,旦旦逐獵,乃其生涯。
故無步卒,悉是騎軍。
起兵數十萬,略無文書,自元帥至千戶、百戶、牌子頭,傳令而行,凡攻大城,先擊小郡,掠其人民以供驅使。
乃下令曰:每一騎兵,必欲掠十人。
人足備,則每名需草或柴薪、或土石若幹,書夜迫逐,緩者殺之,迫逐填塞其壕塹立平,或供鵝洞炮座等用,不惜數萬人,以此攻城壁,無不破者。
城破,不問老幼妍醜、貧富逆順,皆誅之,略不少恕。
凡諸臨敵不用命者,雖貴必誅。
凡破城守有所得,則以分數均之,自上及下,雖多寡,每留一分,為成吉思皇帝獻,(6—2574)餘物則敷俵有差,宰相等在于沙漠不臨戎者,亦有其數焉。
凡有征伐謀議,先定于三四月間,行于諸國,又于重五宴會共議今秋所向,各歸其國避暑牧養,至八月,鹹集于燕都,而後啟行。
馬政:鞑國地豐水草,宜羊、馬。
其馬初生一二年,即于草地苦騎而教之,卻養三年,而後再乘騎,故教其初是以不蹄齧也。
千百為群,寂無嘶鳴,下馬不用控系,亦不走逸,性甚良善。
日間未嘗刍秣,惟至夜,方始牧放之。
随其草之青枯,野牧之。
至曉,搭鞍乘騎,并未始與豆粟之類。
凡出師,人有數馬,日輪一騎乘之,故馬不困弊。
糧食:鞑人地饒水草,宜羊、馬。
其為生涯,止是飲馬乳以塞饑、渴。
凡一牝馬之乳,可飽三人,出入止飲馬乳,或宰羊為糧。
故彼國中有一馬者,必有六七羊,謂如有百馬者,必有六七百羊群也。
如出征于中國,食羊盡,則射兔、鹿、野豕為食。
故屯數十萬之師,不舉煙火。
近年(7—2574下)以來,掠中國之人為奴婢,必米食而後飽。
故乃掠米麥而于箚寨處,亦煮粥而食,彼國亦有一二處出黑黍米,彼亦解煮為粥。
征伐:鞑人在本國時,金虜大定間,燕京及契丹地有謠言雲:鞑靼來,鞑靼去,趕得官家沒去處。
葛酋雍宛轉聞之,驚曰:必是鞑人,為我國患。
乃下令極于窮荒,出兵剿之,每三歲遣兵向北剿殺,謂之滅丁。
迄今中原人盡能記之,曰:二十年前,山東、河北,誰家不賣鞑人為小奴婢,皆諸軍掠來者。
今鞑人大臣,當時多有虜掠住于金國者,且其國每歲朝貢,則于塞外受其禮币而遣之,亦不令入境。
鞑人逃遁沙漠,怨入骨髓。
至僞章宗立,明昌年間,不令殺戮,以是鞑人稍稍還本國,添丁長育。
章宗又以為患,乃築新長城,在靜州之北。
以唐古乣人戍之。
酋首因唐古乣叛,結即剌都乣、木典乣、眻乣、役典乣等俱叛,金人發兵平之,乣人散走,投于鞑人。
且回鹘有田姓者,饒于财,商販巨萬,往來于山東、河北,具言民物繁庶,與乣同說鞑人治兵入寇,忒沒(8—2575上)真忿其欺淩,以此犯邊,邊州悉敗死,長驅犯燕。
虜謂鞑人曰:我國如海,汝國如一掬沙,豈能動搖?鞑人至今老幼皆能記此語。
虜軍臣因其陷西京,始大驚恐,乃竭國中精銳,以忽殺虎元帥統馬、步五十萬迎擊之,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