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匮書後集卷第四十五

關燈
以寒泉一勺奠之。

    不植不封,無煩改蔔。

    嗚呼!小寒山子,生于庚寅之年,死于庚寅之日;占星日危,應候惟木。

    後之君子,有起而吊之,當時木叔,一寒至此哉!誠所謂死無葬身之地者矣』。

    又作絕命詞十章,詞曰:『生為大明之人,死作大明之鬼;笑指白雲深處,蕭然一無所累』。

    『子房始終為韓,木叔生死為魯;赤松千古成名,黃蘖寸心獨苦』。

    『父母恩無可報,妻兒面不能親;落日樵夫湖上,應憐故國孤臣』!『臣年五十有七,回頭萬事已畢;徒慚赤手擎天,惟見白虹貫日』。

    『去年六月廿七,今年六月初八;但嚴心内「春秋」,莫問人間花甲』。

    『斬盡一生情種,獨留性地靈光;古衲共參文佛,麻衣泣拜高皇』。

    『手着遺文千卷,尚留副在名山;正學焚書亦出,所南「心史」難删』。

    『慧業降生文人,此去不留隻字;惟将子孝臣忠,贻與世間同志』。

    『敬發徐陵五願,世作高僧法眷;魂遊寰海名山,身到兜率内院』。

    『今日為方正學,前身是寒山子;徒死尚多抱慚,請與同人證此』。

    又遺友人書雲:『輝死矣,季劄之劍、孝标之書,皆諸先生心事也。

    或念輝平生忠悃,得存其遺孤、藏其遺骨、收其遺文,所謂「埋吾三年而化碧」,地下必有以報諸公矣』!書畢,從僧索故曆,曰:『六月之望可了』!望前一日,僧有裹單去者;函輝徐笑曰:『豈以我哉』!是夜五鼓,竄入寺方池,淺不得死。

    僧覺,競持起;索粥飲,且休。

    頃之,阖戶引缳盡,時年五十有七。

     ·陳潛夫,錢塘籍,會稽人。

    應童子試,冒他人姓曰朱。

    明崇祯丙子,舉浙江鄉試,遂改名潛夫。

    少年任誕,喜盡言,翹人之過;鄉裡多惡之。

    故典客陸培初舉進士,潛夫首難,為檄文逐之;兩浙士子多右陸培,攻潛夫甚力。

    潛夫于是徙家雲間,一時污衊之言,置之不辯。

    或問之;潛夫曰:『丈夫貴立功名,流言遑足卹邪』! 癸未,三試南宮,複不第;選授河南開封府推官。

    時汴為殘疆,親友勸弗往;潛夫曰:『吾所謂立功名,此其時、此其地矣』!至封丘,飛奏曰:『河南尚有可圖之勢,河北實有累卵之危。

    欲請重兵守覃懷,遏賊勿使下;而身自渡汴梁,聯絡号召,複通郡之地』。

    疏上,未及報,會有鎮将陳永福降賊,為賊先驅,出晉中;其子德為巡撫秦所式材官,聞永福信,以其衆譟,縛巡按禦史蘇京去:變起倉猝,人人不知所為。

    潛夫曰:『此獨德叛,軍未盡叛也』!乃募民兵千人,鼓行而西,請巡撫秦所式鎮将蔔從善、許定國以兵會,合力擒德。

    而所式以解任去,二鎮将皆潰而南;潛夫力不能支,遂奉周藩渡河,住封丘。

    百姓從者如市,潛夫皆具舟楫,一一濟之;時崇祯十七年正月也。

    渡河與巡守使者謀,不應。

    于是入居杞,檄召州縣令長,設高皇帝神位,環立再拜哭;歃血盟曰:『凡我諸臣,同心并力固守河南;生為明臣,死為明鬼』!左右感歎流涕。

    潛夫聞汝甯西平寨副将軍劉洪起者,奇男子也,擁衆萬人,數殺賊有功;走往說之。

    洪起曰:『公書生,仗忠義,尚不惜死;況我輩武弁乎!然茲事大,吾與公觀釁而動,勿孟浪也』!潛夫乃告還項城,峙刍茭、集流移;部署稍定,複走西平寨謀之。

    而洪起兵亦大集,從五月五日禡師祭旗。

    諜從北方來,具言都城陷,先帝昇遐;兩人痛憤,攬涕嚼齒誓衆,令士卒皆衣缟素。

    洪起兵萬人,号五萬,方行出汴梁;潛夫率死士三千先驅杞縣,擒殺僞官。

    當是時兩家之師會于河隄,旌旗火鼓,相望十餘裡。

    五月二十日,渡河而北,邀擊賊将陳德于柳園,大破之;虜其牛馬、辎重,軍聲大震。

    六月,傳露布于江南。

     時弘光監國,留都見潛夫露布,舉朝奇之。

    廷論恢複功,授巡按河南監軍、監察禦史。

    潛夫見新命,勒兵至南都,陛見弘光;請兵乞饷,議恢剿之策。

    上疏曰:『臣聞中興在近取,王業不偏安;山東、河南數千裡之地皆祖宗版圖,尺寸不可棄。

    其中郡國豪傑結寨為固,大者衆或數萬、小亦不下千人,弄兵既久,士卒器械足用;引領南望,掃境以待王師。

    陛下誠分命藩鎮,一軍出穎、壽,一軍出徐、淮,馬首北向,則人心争奮;更持爵賞官诰慰勞鼓勸,勉以立功,當可盡賴其力。

    于是計遠近、畫城堡,使之自守其地;而督、撫、藩、鎮以銳師屯要害,策應之。

    寬則耕屯為食,急則被甲乘墉;一方有警,前後相救。

    有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