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匮書後集卷第五十一
關燈
小
中
大
黃斌卿、張名振、王朝先、阮俊列傳
黃斌卿
張名振
王朝先
阮俊
·黃斌卿,字虎癡,福建莆田人。
明末,為定海參将;而王之仁為定海總兵,意猜忌。
弘光中,以斌卿為征蠻将軍,出鎮廣西;值左良玉提兵犯阙,改鎮九江。
斌卿逆戰上流,令水鬼斷敵五營鐵纜,奪辎重、火器無算,先詣金陵報捷,斌卿與士英不協;繼聞清兵且下,順流入海,從唐王至閩。
王正位閩中,以定策勳,封肅鹵伯,俾唐突蘇、松,呼吸登、萊;斌卿奉命,栖舟山觀變。
舟山者,故昌國邑。
周八百裡,沿鄉七十二岙,岙必四山環向;出定海關金塘山外。
國初,徙金塘,且徙舟山;有王姓裡老得谒太祖,一言回其意,遂置所,号滃洲。
崇城修隍、帶山襟海,版籍不下十萬戶,登會計不下八千缗。
距定關凡兩潮汐,有蛟門、螺頭諸險。
每岙大可數百家、小亦數十戶,煙火亘野。
篙工罟師以時,鱗集不絕;息多魚鹽,稱富饒。
緣海,則有鹿頸、鲒崎、大射、岱山、衢山及桃花、落迦諸島嶼。
岱山有故宋秦桧居址,馬岙即其墓,相傳桧往往至此。
落迦為南海名勝,梵剎如林。
西連松阙,旁達日本,皇明設兩遊擊防倭患,蓋東南一大襟喉也。
斌卿初至舟山,兵仗寡弱,不能成旅。
斌卿妒狹,有沈謀。
魯監國時,複與王之仁子鳴謙相左。
自併撫臣荊本徹後,兵勢頗振。
及越事敗,之仁合營數百艘,赀仗、火械數百萬計;浮出歸斌卿,約共事更起。
斌卿僞許之,且曰:『頃張國柱犯魯宮眷,不義;請合聲其罪』!乃甫出洋,忽砲反攻之仁,盡有其舟;之仁猝不得已,自沈其家屬九十三人,輕舟從漴缺登陸,殉義南都。
時平西将軍王朝先者,故邳州副将,依之仁逸海;斌卿擒之。
設五協,以是不奉魯令。
福事自兵部尚書劉中藻敗後,福甯諸路以次不守,富平将軍張名振迎上跸台州之臨門;于是與王朝先、阮俊、王大振等議跸舟山,進斌卿侯封,促至舟山。
朝先等恨斌卿傲蹇,且以舊怨,微言斌卿諸不臣狀,上頗颔之;遂與名振等欲起攻斌卿,上驚,即降敕和解。
斌卿語張肯堂:『某此心可對天地』!于舟中方拜敕倒地,而朝先已使人伺間舉刀陷斌卿背,離其體矣。
朝先乃反接,死斌卿大砲之上,投之海;并殺其子某——乃名振倩也。
斌卿長女年十七,早知王、阮等将為不利,預治布橐二,實金其中,令至重。
次女年十三,不解;曰:『姐何之,乃擔金』?姐告以『事不測,束此潔中流耳』!次女不答。
斌卿被害,二女果自沈。
未幾,上祭蛟門,有星如箕,隕于滃地;此後三日,海濤怒吼,異平時。
斌卿标屬多感憤,降清。
監國以參将府為行宮,封名振為定西侯、俊為蕩胡侯、周鹳芝為平裔侯、王朝先為平西伯;餘文武進秩有差。
然心哀斌卿,特拜張肯堂為大學士、兵部尚書。
肯堂者,故唐奉命督斌卿西征之師者也,聊以甯斌卿之死雲。
辛卯三月,名振故殺朝先于舟山,暴其擅殺斌卿之罪,函其首祭之;以蓋初不預衆謀焉。
·張名振,字侯服,順天籍。
崇祯中,為石浦參将。
乙酉,衛魯監國入紹興;防江,壁瓜瀝,稱「定西将軍」。
一與清戰,敗績。
或勸名振渡浙西,沖清首尾;名振曰:『必得監國命而後行』!名振性和易得人,而内多機智;其實欲離瓜瀝還石浦,非果有渡浙西意。
紹興失守,監國走依石浦。
會隆武出汀州不返,建國公鄭彩以舟師自保海上;名振乃以監國詣彩,
明末,為定海參将;而王之仁為定海總兵,意猜忌。
弘光中,以斌卿為征蠻将軍,出鎮廣西;值左良玉提兵犯阙,改鎮九江。
斌卿逆戰上流,令水鬼斷敵五營鐵纜,奪辎重、火器無算,先詣金陵報捷,斌卿與士英不協;繼聞清兵且下,順流入海,從唐王至閩。
王正位閩中,以定策勳,封肅鹵伯,俾唐突蘇、松,呼吸登、萊;斌卿奉命,栖舟山觀變。
舟山者,故昌國邑。
周八百裡,沿鄉七十二岙,岙必四山環向;出定海關金塘山外。
國初,徙金塘,且徙舟山;有王姓裡老得谒太祖,一言回其意,遂置所,号滃洲。
崇城修隍、帶山襟海,版籍不下十萬戶,登會計不下八千缗。
距定關凡兩潮汐,有蛟門、螺頭諸險。
每岙大可數百家、小亦數十戶,煙火亘野。
篙工罟師以時,鱗集不絕;息多魚鹽,稱富饒。
緣海,則有鹿頸、鲒崎、大射、岱山、衢山及桃花、落迦諸島嶼。
岱山有故宋秦桧居址,馬岙即其墓,相傳桧往往至此。
落迦為南海名勝,梵剎如林。
西連松阙,旁達日本,皇明設兩遊擊防倭患,蓋東南一大襟喉也。
斌卿初至舟山,兵仗寡弱,不能成旅。
斌卿妒狹,有沈謀。
魯監國時,複與王之仁子鳴謙相左。
自併撫臣荊本徹後,兵勢頗振。
及越事敗,之仁合營數百艘,赀仗、火械數百萬計;浮出歸斌卿,約共事更起。
斌卿僞許之,且曰:『頃張國柱犯魯宮眷,不義;請合聲其罪』!乃甫出洋,忽砲反攻之仁,盡有其舟;之仁猝不得已,自沈其家屬九十三人,輕舟從漴缺登陸,殉義南都。
時平西将軍王朝先者,故邳州副将,依之仁逸海;斌卿擒之。
設五協,以是不奉魯令。
福事自兵部尚書劉中藻敗後,福甯諸路以次不守,富平将軍張名振迎上跸台州之臨門;于是與王朝先、阮俊、王大振等議跸舟山,進斌卿侯封,促至舟山。
朝先等恨斌卿傲蹇,且以舊怨,微言斌卿諸不臣狀,上頗颔之;遂與名振等欲起攻斌卿,上驚,即降敕和解。
斌卿語張肯堂:『某此心可對天地』!于舟中方拜敕倒地,而朝先已使人伺間舉刀陷斌卿背,離其體矣。
朝先乃反接,死斌卿大砲之上,投之海;并殺其子某——乃名振倩也。
斌卿長女年十七,早知王、阮等将為不利,預治布橐二,實金其中,令至重。
次女年十三,不解;曰:『姐何之,乃擔金』?姐告以『事不測,束此潔中流耳』!次女不答。
斌卿被害,二女果自沈。
未幾,上祭蛟門,有星如箕,隕于滃地;此後三日,海濤怒吼,異平時。
斌卿标屬多感憤,降清。
監國以參将府為行宮,封名振為定西侯、俊為蕩胡侯、周鹳芝為平裔侯、王朝先為平西伯;餘文武進秩有差。
然心哀斌卿,特拜張肯堂為大學士、兵部尚書。
肯堂者,故唐奉命督斌卿西征之師者也,聊以甯斌卿之死雲。
辛卯三月,名振故殺朝先于舟山,暴其擅殺斌卿之罪,函其首祭之;以蓋初不預衆謀焉。
·張名振,字侯服,順天籍。
崇祯中,為石浦參将。
乙酉,衛魯監國入紹興;防江,壁瓜瀝,稱「定西将軍」。
一與清戰,敗績。
或勸名振渡浙西,沖清首尾;名振曰:『必得監國命而後行』!名振性和易得人,而内多機智;其實欲離瓜瀝還石浦,非果有渡浙西意。
紹興失守,監國走依石浦。
會隆武出汀州不返,建國公鄭彩以舟師自保海上;名振乃以監國詣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