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
關燈
小
中
大
○一杯羹三萬錢李德裕奢侈,每食一杯羹,其費約錢三萬。
雜珠玉、寶貝雄黃、朱砂煎汁為之,過三煎即棄其滓。
(《博異志》)○缣系南山樹明皇問富人王元寶、家财多少?對曰:“請以一缣系陛下南山樹,南山樹盡,臣缣未窮。
”(同上)○心織筆耕《翰林盛事》雲,王勃所至,請托為文,金帛豐積。
人謂“心織筆耕”。
(《北裡志》)○燕奴有衛士于腕間出彈子二丸,皆五色。
叱令變化,即化雙燕飛騰,名燕奴。
又令變,即二小劍交系,須臾,複為丸入腕中。
(《洞微志》)○三鬥爛腸殷洪遠雲:周旦腹中有三鬥爛腸。
(《金樓子》)○金菜玉蔬始皇遣徐福入海,求金菜玉蔬并一寸椹。
(同上)○無腸公子蟹曰無腸公子。
龜曰先知君。
(缺)○駭雞犀通天犀中有白紋如絲者,置米其上,以飼雞,雞見驚走,名“駭雞犀”。
刻為魚形,持入水,水辄開。
(《抱樸子》)○天鼓雷曰天鼓。
雷神曰雷公。
(同上)○虎狼麋鹿狐鼠稱呼山中寅曰稱虞吏者,虎也;稱當路君者,狼也;稱東王父者,麋也;西王母者,鹿也;成陽公者,狐也;社君者,鼠也。
(同上)○鵲巢獺穴鵲巢知風之所起,獺穴知水之高下;晖曰知晏(鸩鳥也),陰諧知雨(鸠也)。
(《淮南子》)○靈運須謝靈運美須,臨刑施南海祗洹寺,為維摩诘須,寺中寶惜。
中宗時,安樂公主五曰鬥百草,遣人取之,仍剪棄其餘。
(《國史纂異》)○沒了期錢Α封吳越王,工役大興,士卒嗟怨。
或夜書府門曰:“沒了期,沒了期!修城才了,又開池。
”Α出見之,命吏書曰:“沒了期,沒了期!春衣才了,又冬衣。
”嗟怨頓息。
(《五代史補》)○拔釘錢趙在禮在宋州,所為不法,百姓苦之。
一曰制下,移鎮永興,百姓相賀曰:“眼中拔卻釘矣!可不快哉!”在禮聞之,上表乞還鎮,朝廷許之。
在禮每口率錢一千,号“拔釘錢”,遂獲百萬。
(同上)○釜中龍南唐時,有蒼頭持龍水圖來貨,或得之,将練為衣。
忽釜中雲蒸起,見二龍騰躍,穿壁而去。
(同上)○黃紙寫敕貞觀中,太宗诏用麻紙寫敕诏。
高宗以白紙多蟲蛀,尚書省頒下州縣,并用黃紙。
(同上)○食玉炊桂蘇秦之楚,三曰乃得見王。
辭行,王曰:“曾不少留”。
對曰:“楚國食貴于玉,薪貴于桂,谒者難得見如鬼,王難得見如天帝。
臣食玉炊桂,因鬼見帝。
”王曰:“聞命矣。
”(《戰國策》)○鹬蚌趙旦伐燕,蘇代為燕謂惠王曰:“臣過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
蚌合而箝其啄,鹬曰:‘今曰不雨,明曰不雨,即有死蚌。
’蚌曰:‘今曰不出,明曰不出,必有死鹬。
’兩不相合,漁者得而并之。
”(同上)○嫠婦魯人有獨處室者,鄰之嫠婦(寡婦也)亦獨處。
夜暴風雨,嫠婦室壞,趨而托焉。
魯人閉戶曰:“男女不六十不同居,今子幼,吾亦幼,是以不敢納。
”婦曰:“何不學柳下惠,煦妪不逮門之女?”魯人曰:“下惠則可,吾固不可。
吾将以吾之不可,學下惠之可。
”(《孔子家語》)○螳螂搏輪齊莊公出獵,有螳螂舉足,将搏其輪。
禦曰:‘呲蟲知進而不知退,不量力而輕就敵。
”莊公曰:“以為人必為天下勇士矣。
”于是回車而避之,而勇士歸之。
(同上)○銅鶴樽韓王元嘉有一銅鶴樽,背上注酒,則一足倚。
滿則正,不滿則傾側。
(《朝野佥載》)○鵲尾杓陳思王有鵲尾杓,柄長而直,置之酒樽。
凡王欲勸飲者,呼之則尾指其人。
(同上)○麒麟楦唐楊炯,每呼朝士為麒麟楦。
或問之,曰:“今假弄麒麟者,必修飾其形,覆之驢上,宛然異物。
及去其皮,還是驢耳,無德而朱紫,何以異是?”(同上)○喙長三尺手重五斤陸餘慶為洛州長史,善論事,而缪于決判。
時嘲之曰:“說事即喙長三尺,判事則手重五斤。
”(同上)○鶴鳴雞樹鳳閣侍郎杜景儉,文章
雜珠玉、寶貝雄黃、朱砂煎汁為之,過三煎即棄其滓。
(《博異志》)○缣系南山樹明皇問富人王元寶、家财多少?對曰:“請以一缣系陛下南山樹,南山樹盡,臣缣未窮。
”(同上)○心織筆耕《翰林盛事》雲,王勃所至,請托為文,金帛豐積。
人謂“心織筆耕”。
(《北裡志》)○燕奴有衛士于腕間出彈子二丸,皆五色。
叱令變化,即化雙燕飛騰,名燕奴。
又令變,即二小劍交系,須臾,複為丸入腕中。
(《洞微志》)○三鬥爛腸殷洪遠雲:周旦腹中有三鬥爛腸。
(《金樓子》)○金菜玉蔬始皇遣徐福入海,求金菜玉蔬并一寸椹。
(同上)○無腸公子蟹曰無腸公子。
龜曰先知君。
(缺)○駭雞犀通天犀中有白紋如絲者,置米其上,以飼雞,雞見驚走,名“駭雞犀”。
刻為魚形,持入水,水辄開。
(《抱樸子》)○天鼓雷曰天鼓。
雷神曰雷公。
(同上)○虎狼麋鹿狐鼠稱呼山中寅曰稱虞吏者,虎也;稱當路君者,狼也;稱東王父者,麋也;西王母者,鹿也;成陽公者,狐也;社君者,鼠也。
(同上)○鵲巢獺穴鵲巢知風之所起,獺穴知水之高下;晖曰知晏(鸩鳥也),陰諧知雨(鸠也)。
(《淮南子》)○靈運須謝靈運美須,臨刑施南海祗洹寺,為維摩诘須,寺中寶惜。
中宗時,安樂公主五曰鬥百草,遣人取之,仍剪棄其餘。
(《國史纂異》)○沒了期錢Α封吳越王,工役大興,士卒嗟怨。
或夜書府門曰:“沒了期,沒了期!修城才了,又開池。
”Α出見之,命吏書曰:“沒了期,沒了期!春衣才了,又冬衣。
”嗟怨頓息。
(《五代史補》)○拔釘錢趙在禮在宋州,所為不法,百姓苦之。
一曰制下,移鎮永興,百姓相賀曰:“眼中拔卻釘矣!可不快哉!”在禮聞之,上表乞還鎮,朝廷許之。
在禮每口率錢一千,号“拔釘錢”,遂獲百萬。
(同上)○釜中龍南唐時,有蒼頭持龍水圖來貨,或得之,将練為衣。
忽釜中雲蒸起,見二龍騰躍,穿壁而去。
(同上)○黃紙寫敕貞觀中,太宗诏用麻紙寫敕诏。
高宗以白紙多蟲蛀,尚書省頒下州縣,并用黃紙。
(同上)○食玉炊桂蘇秦之楚,三曰乃得見王。
辭行,王曰:“曾不少留”。
對曰:“楚國食貴于玉,薪貴于桂,谒者難得見如鬼,王難得見如天帝。
臣食玉炊桂,因鬼見帝。
”王曰:“聞命矣。
”(《戰國策》)○鹬蚌趙旦伐燕,蘇代為燕謂惠王曰:“臣過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
蚌合而箝其啄,鹬曰:‘今曰不雨,明曰不雨,即有死蚌。
’蚌曰:‘今曰不出,明曰不出,必有死鹬。
’兩不相合,漁者得而并之。
”(同上)○嫠婦魯人有獨處室者,鄰之嫠婦(寡婦也)亦獨處。
夜暴風雨,嫠婦室壞,趨而托焉。
魯人閉戶曰:“男女不六十不同居,今子幼,吾亦幼,是以不敢納。
”婦曰:“何不學柳下惠,煦妪不逮門之女?”魯人曰:“下惠則可,吾固不可。
吾将以吾之不可,學下惠之可。
”(《孔子家語》)○螳螂搏輪齊莊公出獵,有螳螂舉足,将搏其輪。
禦曰:‘呲蟲知進而不知退,不量力而輕就敵。
”莊公曰:“以為人必為天下勇士矣。
”于是回車而避之,而勇士歸之。
(同上)○銅鶴樽韓王元嘉有一銅鶴樽,背上注酒,則一足倚。
滿則正,不滿則傾側。
(《朝野佥載》)○鵲尾杓陳思王有鵲尾杓,柄長而直,置之酒樽。
凡王欲勸飲者,呼之則尾指其人。
(同上)○麒麟楦唐楊炯,每呼朝士為麒麟楦。
或問之,曰:“今假弄麒麟者,必修飾其形,覆之驢上,宛然異物。
及去其皮,還是驢耳,無德而朱紫,何以異是?”(同上)○喙長三尺手重五斤陸餘慶為洛州長史,善論事,而缪于決判。
時嘲之曰:“說事即喙長三尺,判事則手重五斤。
”(同上)○鶴鳴雞樹鳳閣侍郎杜景儉,文章